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39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根据记载以及传闻,那边应该是天竺国。”

  李治说道。

  李承乾蹲下来,注视着地图上的吐蕃,道:“天竺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那边的土地是什么样的。”

  “你们知道吗?”

  李恪这时说道:“根据丝绸商队带回来的消息,说天竺国很是富有,人口众多……。”

  天竺对大唐并不神秘。

  丝绸之路,打开了往西的大门。

  天竺国也多有人员抵达长安,双方的商贸来往很是密切。

  “吐蕃并不是一个富饶肥沃的地方。”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只不过他距离我长安太近了,居高临下,咫尺迫近。”

  “现在羸弱,但我们一旦放之任之不管,等它成长起来,是极大的祸患。”

  三人听着他的讲述。

  “但除掉它,不过是顺手而为。”

  李承乾手指从长安而起,从吐蕃划过,最后落在没有标注出来的天竺,“孤是要找出,吐蕃前往天竺的一条新捷径出来。”

  “大军从西域去饶一圈,路途太过遥远了,所耗所需过于庞大。”

  “若是能从吐蕃去天竺国。”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众人惊骇。

  他们没想到,背后还有这等深层次的谋划。

  李治脱口而出,道:“挥师直击!”

  李恪也蹲了下来,眼神带着火热之色,“大军走西域绕道,所需所耗,用在吐蕃这条路上,可能只有半数不到。”

  “而这半数,却足以支撑作战。”

  “可有这样的一条路吗?”

  李承乾道:“据我所闻,是有这么一条道路的。”

  “为何吐蕃不去天竺呢?”李治问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中心是我大唐,是各国向往之地,天竺国对吐蕃来说,远不如大唐对他更有吸引力。”

  李承乾很清楚。

  吐蕃不是不知道天竺,他是不知道天竺国会带来什么。

  后来是一个一人灭一国的唐人。

  让吐蕃见识到了天竺那边的富饶与庞大资源。

  然后吐蕃才调整了策略,一边吸着天竺资源,壮大自己,一边对大唐俯首称臣,暗中发展。

  最后才出现一个庞大到威胁大唐的吐蕃王朝。

  现在,他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了。

  天竺,只能是大唐的盘中餐,锅中肉。

  这时候,有个傻子,提出让李承乾绷不住的问题。

  “不远万里,去天竺干什么?”

  闻言,三人几乎集体回头,看向长孙冲。

  长孙冲有点莫名其妙,被三人注视,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

  李治与李恪其实也有这个疑惑的。

  为什么要去天竺?

  只不过,他们识趣的没有提出来。

  李承乾嘴角一抽,强压下一丝火气,起身道:“去年,大唐人口一千七百万。”

  “今年,大唐人口估计有一千八百万多。”

  “明年,可能会超过两千万。”

  “三年,五年,十年,大唐的人口会有多少?”

  “冲弟说,去天竺干什么。”

  “粮食,资源!”

  “朝廷要把天竺的粮食,资源运回来,供养大唐的百姓。”

  这是李承乾的目标。

  天竺那个地方,大唐要是吃下来,源源不断的向中原输血。

  他都不敢想象,在本土资源自给自足,又有外部输送。

  大唐会出现何等井喷的盛况来。

  也不需要多久,二十年。

  二十年,就能让整个大唐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地方,作为三郎的封地如何?”

  额!

  谁也没想到,太子的话锋转的这么快。

  这就说到封地上了。

  大家都没反应过来。

  李恪回神,道:“全凭兄长决断。”

  李治悄声没说话,要真让李恪封到天竺去,真的远离朝廷中枢了。

  他读不懂太子哥哥到底是真的看重天竺,还是要把亲王都给流放出去。

  “现在只是有个大致的猜想。”

  “还是要看解决吐蕃后的实际情况。”

  天竺,他李承乾是吃定了。

  谁来都挡不住。

  而且是要一口吞掉,往后归属于大唐疆域的一大版图。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大唐疆域太好了,北边是冰雪覆盖,东边是海,南边是森林瘴气,西边是天山阻隔,西北又距离中原太远。

  但也正是如此,想要跳出去,没有非同一般的高远见识与雄心壮志,以及雄厚的资源支撑,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凡西边没有天山,你看古人会不会杀到更西边去,开疆拓土,增加疆域面积。

  李承乾的脚步,走到东南处,他顿了顿,最终还是一步迈出,走出摊开的地图。

  东南。

  暂时不急。

  先把当下的经营好,才有多余的精力,把目光放到南边去。

  再说,现在李世民还心心念念着高句丽呢。

  李承乾也想着先把高句丽给干趴下,然后顺势打通与新罗、百济的畅通道路。

  从而作为跳板,去某个岛国上宣示一番大唐威权。

  某个岛国,还没有亲切的感受过,来自大唐爸爸的问候。

  李承乾自是要给他们送去。

  ……

  刘仁轨得知自己要出使吐蕃,有点难以置信,没想到这份差事,会落到他头上。

  他在朝中,自是知道吐蕃的一些情况,长安报纸可是都进行了刊登的。

  现在去吐蕃,有凶险,但也意味着能博出一份前程来。

  他做好了,让松赞干布前来长安请罪,那将是大功一件。

  回来必定会升高位的。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主意。

  他领了诏令后,就关起门来,翻看汉朝使者出使他国的典籍来。

  哪怕是使者队伍离开长安,他在赶路的时候,也没有放下书籍。

  “太子殿下说过。”

  “我大唐未来未必不如前贤。”

  “一个个要心存赶超前贤的志向与豪情。”

  “前辈们已经为你作出表率与典范来。”

  “你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你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你行的!”

  “刘仁轨,精神一点,不要丢大唐的份,要展露出大唐无双威势来。”

  刘仁轨看着典籍,不断的自己催眠,代入其中。

第197章 刘仁轨扬威!卧槽,手榴弹?

  吐谷浑。

  国相王玄策正在熟悉自己手中的事务。

  不到吐谷浑不清楚,原来背后有这么大的内情,如此复杂。

  他并没有萧规曹随的意思。

  等到基本上掌握后,就把李义府的一批人给冷落了。

  有些贵族不满,暗中挑事的。

  王玄策也不客气,直接安上反叛的罪名,请席君买的驻军,进行诛杀。

  这也让吐谷浑的贵族势力,见识到这新来国相的强硬态度。

  他去王宫问候了弘化病情。

  弘化公主从长安归来,在途中偶感风寒。

  王玄策隔三差五就会来问候一番。

  问候完毕,从王宫出来,他就去见了吐谷浑的人。

  “昂逊。”

  “见过国相阁下。”

  昂逊见到王玄策有点发憷,这人来吐谷浑的事迹,他几乎都是知道的。

  与李义府相比,这人太冷酷凶狠了。

  他跟李义府还能有说有笑,但王玄策却不假辞色,生冷无比。

  “昂逊,送你一场泼天富贵,你要不要?”

  王玄策说道。

  “敢请教国相,是什么富贵?”

  “杀了昂日琼。”

  王玄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