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3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李承乾没有理会李二,反而问询弹纠他的官员。

  但他这话问的,仿佛是在羞辱人一样。

  “臣是礼部郎中,崔贤。”

  崔贤强忍着一股羞意,镇定说道。

  “哦,原来是礼部郎中啊。”

  李承乾轻轻一笑,嗤声道:“你说孤失礼。”

  “孤是何人?”

  “太子自然是太子。”崔贤道。

  李承乾语气严厉,道:“你还知道孤是太子。”

  “哪条规矩要太子在宫前,与群臣一同等候的?”

  “哪条制度不许太子接受朝臣参见的?”

  “崔郎中。”

  “你眼里是没有孤呢,还是没有该对太子的敬畏呢?”

  崔贤浑身一震,急忙道:“臣不敢对太子不敬,只是就事论事,绝无私心。”

  群臣默不作声。

  他们就知道,今天会有事情。

  太子那么明显的故意行为,偏生还有人要迎头往上撞。

  崔氏子弟,是狂妄自大,还是懵懂无知呢?

  “就事论事?”

  “好一个就事论事。”

  李承乾冷笑道:“你细数孤三大失礼,败坏孤的名望,失爱与百姓,以至孤在天下人眼里,是失礼之人。”

  “一句话就想了事。”

  “孤威严何在?孤颜面何在?”

  “不敢不敬?孤看你是一心想要置孤自绝天下。”

  轰!

  最后一句话一出。

  朝廷轰然一片。

  崔贤面色苍白,摇摇欲坠。

  群臣也是瞪大眼睛。

  完了!

  崔贤彻底完了。

  “太子殿下,你大朝议不穿冕服,不是失礼吗?”崔贤抓住稻草一样,大喊道。

  李承乾面色阴沉,“孤后背有伤,还未痊愈。”

  “御史台知,礼部知,各部大臣皆知。”

  “他们皆知,却不言孤之失,是知道孤情有可原,忧心孤伤势复发。”

  “一小小的礼部郎中,在朝廷诸公,陛下当前,大朝议正式场合,大言不惭,言辞凿凿,自诩一心为公。”

  “你要比三省六部大臣,更懂?”

  “他们在担心孤。”

  李承乾声音幽深,道:“你是想害孤!”

第24章 禄东赞,为何不跪见孤?

  戕害太子!

  此话一出,跪坐群臣,皆是俯首而下。

  大发了。

  彻底大发了。

  如果说,之前太子一句,自绝于天下。

  崔贤可能还有性命可留。

  那么太子一句,想害孤。

  崔贤命就保不住了。

  当然,如果有重臣力保,另当别论。

  可谁来保,谁敢保?

  李二冷着一张脸,一言不发。

  事情发展有点始料未及,超出他的掌控。

  他以为礼部官员是觉得太子失礼之处,说出来好让太子改正的。

  但太子一番言语,直接变成生死局。

  他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觉得自己的儿子,突然变得陌生。

  扣罪名,扣得如此狠绝,一点后路都不给。

  李承乾自然是在扣帽子。

  他今天准备钓鱼的反击手段,就是以太子身份压人。

  赤膊上阵,豁出手段,拿太子之位来换人。

  就看你们谁敢来换。

  谁换得过我。

  怎么说,他李承乾还是大唐帝国二号人物,国本储君,堂堂的皇太子。

  别说你小小的一个礼部郎中。

  国公来几个,他李承乾都能给全换了。

  换不了?

  那就看看在大殿角落,奋笔疾书的史官,笔下会怎么记录。

  到底是废太子,还是废国公。

  玩阴谋?

  玩手段?

  我皇太子不玩阴谋,主打阳谋,挑明摊牌,真刀真枪的干。

  这就是他的身份地位优势。

  崔贤说的第一第二条,他确实有过失,但他给崔贤扣了帽子后,几句话,就把崔贤搞得慌了神,彻底乱了阵脚,丢失主动权,只能被动挨打。

  搓扁揉圆了,李承乾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事情闹大,难以收场,那就只有人溅血。

  要么朝中太子留,要么崔贤。

  太子与崔贤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来人!”

  李承乾喝声道:“礼部郎中崔贤,对太子大不敬,罗织毋须有罪名,陷太子不礼不仁。”

  “除去朝服,免去官职,下狱论处。”

  崔贤大声喊冤,“陛下,冤枉,臣绝对没有,请陛下明鉴啊!”

  “陛下啊!”

  “臣没有……。”

  李承乾微微偏头,道:“陛下,正式场合,群臣共睹,何来冤枉。”

  “臣乃是太子。”

  “太子威严要维护。”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臣也是要颜面的。”

  李二注视着李承乾,他心里很是恼怒。

  自己还在,轮得到他来发号施令?

  这是冒犯。

  崔贤无视你太子威严,难道你太子不是在无视朕的皇帝威严?

  但李承乾说要颜面,李二不得不怀疑,是在提醒他,伤了太子颜面。

  这是从其他地方找回来吗?

  “准!”

  李二冷冷吐言。

  决定了崔贤的命运。

  崔贤当即被脱去朝服,狼狈的拖了下去。

  任由他大喊大叫,也无人站出来说话。

  事态明显,太子今日来者不善,站出为崔贤求情,那是送人头的。

  再则,崔贤看似免官职下狱,但如何处置,还没有定论。

  不必急于这一时。

  李胖胖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本来以为会让瘸子失望几分,降低群臣的期待。

  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把自己一系的得力干将给陷进去了。

  崔氏的人啊。

  转念一想,太子如此无情对待崔氏,是不是更加坚定崔氏倒向自己,支持自己呢?

  魏征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

  他知道太子在此事上是理亏的,本来等着陛下责问太子的时候,自己站出来求情,顺带着把过错揽过来,说是自己这个太子太师没有尽责。

  哪曾想。

  太子一拳打出来,差点把人给打死了。

  根本没他用武之地,背锅机会。

  长孙无忌,马周,岑文本,褚遂良等人多次看向李承乾。

  这位皇太子好像有点格外的强势起来了。

  程知节对尉迟敬德眨了眨眼睛,好像在问他,就太子这几个罪名,他国公爵位能抗住几个?

  尉迟敬德眼神疑惑。

  程知节心头切了一声,对牛弹琴,很是没趣。

  经过这一插曲,群臣祥和,朝议没有出任何幺蛾子,一切有序进行。

  李二没问太子,太子也对朝议不置一言。

  终于。

  轮到此次大朝议的重头戏。

  今日大朝议的重点,就是接见吐蕃和亲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