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02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这是太子在表示自己的态度,他是要压下来,不想暴露在人前。

  可以说,两人其实都想到一块去了,只要不揭露,闹的人尽皆知,那么关起门来处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这样算了。

  李世民也知道背后的用意。

  李君羡处理的也很得当,虽然是先斩后奏,只要人死完了,事情就全部掩盖下去。

  难题也不会摆在他面前。

  “混账东西。”

  他想着,脸色还是一阵铁青。

  势必要找个由头,好好的收拾一番这个齐王。

  李佑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家,被一锅端了,李世民还惦记上他。

  他在太子身边形影相随,太子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明天大朝议,你们这些亲王,都要上朝参见的。”

  李承乾道:“只带眼睛耳朵,不要带嘴巴。”

  “好。”

  李佑乖乖的回道,之前被踹的几脚,现在还隐隐作痛。

  “你先回去吧,明天记得上朝。”

  “是!”

  李承乾见到李君羡,他使了个眼神,李治与长孙冲退下。

  “臣去齐州后,就回禀了陛下。”

  “陛下知道了?”

  李承乾问道:“陛下说什么了?”

  “陛下没什么说。”

  “你做的不错。”

  李承乾也没说要李君羡管好自己的嘴巴,到了他这个身份的人,不用提醒就知道怎么做。明白管住自己的嘴巴,就是保住自己的命。

  “总算是处理好了。”

  “这李君羡到底是深受陛下信任倚重的,就这么临机决断,就不是常人所能及。”

  李承乾揉了揉眉心,神色放松不少。

  这个混账东西,皇帝,太子给他擦屁股,脸面真是独一份。

  “几脚是踹轻了。”

  “早知道多踹几脚。”

  长孙冲这时来报,“殿下,梁国公求见。”

  “请!”

  见到房玄龄,李承乾吓了一大跳,好家伙,这老头儿好像苍老了许多。

  但又觉得格外的精神。

  “殿下。”

  “这是臣草拟的尚书省工作报告,请殿下过目。”

  房玄龄中气十足的喊道。

  额。

  这么一听,李承乾放下心来,说话这么大声干什么,我听得到。

  “房师辛苦了啊。”

  李承乾应了一声,翻阅工作报告。

  这工作报告内容可不少,看得出来,房玄龄是真用心了的。

  “好。”

  李承乾道:“房师写的很是全面。”

  “可有要更改的?”

  “一字不改。”

  这是房玄龄的心血啊,还改什么改啊。

  李承乾可不想再给房玄龄上强度了,差不多得了。

  “陛下那边看了嘛?”

  “看了。”

  “那就行,这报告我就暂时先留下,明日再给你。”

  “额,殿下是要……。”

  “明天你就知道了。”

  房玄龄欲言又止的告退,他很想问,是不是哪个什么印刷的,但没能说出口。

  “稚奴。”

  “马上命匠人,全部雕刻印刷。”

  “大朝议之前,孤要看到印刷版。”

  “是!”

  ……

  时间过得很快。

  大朝议到来。

  早早的,许多官员起床洗漱穿戴好,在承天门外等候。

  今日的大朝议,凡是在长安的亲王皇子都要上朝。

  李恪最早到来,之后是李佑跟其他皇子,最后是李胖胖。

  他在承天门外跟兄弟们时不时的交谈两句。

  “太子大哥什么时候来?”

  李佑看了看天色,这都快开宫门,准备入宫了,却还没见到太子的影子。

  李胖胖微微摇头,道:“按照太子大哥的习惯,要等到大家皆是入宫后,才会到来。”

  “哦!”

  也没人说太子不是的。

  随着天色渐明,宫门打开,亲王百官鱼贯而入。

  房玄龄有点焦急,太子说给他的报告,怎么还不给啊。

  到时候在太极殿上,他怎么做报告?

  “太子殿下到!”

  “臣等参见太子,恭问太子安康!”

  殿内群臣山呼参拜,李恪心头动荡,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太子大哥有此等威势。

  不知不觉间,太子大哥竟是在朝堂上,建立如此威严。

  他想到从长安传出来的许多事迹。

  心头不由再次感佩万分。

  太子就是太子啊,哪怕沉沦些许时日,被世人不看好轻视,可一旦振作起来,皇太子的威势,无人冒犯。

  “陛下到!”

  “臣等参见陛下,恭问圣躬安!”

  李世民一袭天子冠冕,大步走到皇位,袖袍一挥,泰然坐下。

  “朕躬安!”

  “免礼,入座!”

  等到众人跪坐而下,李世民道:“今日大朝议,有别于以往。”

  “太子,由你来主持大朝议。”

  李承乾侧身拱手,道:“遵旨!”

第170章 全大唐崇高的理想抱负

  一眼看去,群臣皆坐。

  李承乾目光充满威严,他很喜欢这样的朝议规矩,君臣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几个内侍出现,搬着一方矮几,一方软垫,丹陛前方,并放下文书,低头快步离开。

  房玄龄一眼看出,那是他写的工作报告。

  群臣不由讶异,今日的朝议流程,看来是不同啊。

  就在这时,又有内侍出现,他们穿行在群臣之中,将手中文书一一放在群臣身前的矮几上。

  群臣不由多看了几眼。

  尚书省工作报告!

  这是印刷版的。

  很快,一切准备完毕。

  李承乾道:“孤闻,回望过去,方能知得失,展望未来,方能明方向。”

  “今日大朝议,便是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下面,请尚书省左仆射,梁国公为诸位作尚书省工作报告,看看今年以来,我们大唐完成了什么,实现了什么成就,哪里有欠缺,需要弥补改正的。”

  “明年,尚书省又将该怎么工作,往哪方面关注,工作方向是什么。”

  话音落下,李承乾起身。

  李世民也跟着站起来。

  群臣自是也不敢再做。

  “尚书省左仆射,请入座。”

  礼官朗声高唱。

  天子吐言:“准!”

  太子:“请!”

  群臣:“恭请!”

  太极殿内,齐声高唱。

  房玄龄心头激荡,情难自禁。

  他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他朝着丹陛前的走去,站在软垫之后,先是恭敬朝天子行礼,旋即又朝太子行礼,这才转身朝群臣施礼。

  高士廉的脸色,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复杂,心头后悔无比。

  这本该是他该享受的礼遇,本该是他坐在上面作工作报告的。

  但一念之差,却失之交臂。

  长孙无忌也是喟然一叹,太子根本就没跟他说过,今日大朝议的不同寻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