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毕竟大家都不是一路人,可面子上,大家怎么也要过得去。
这可是东宫。
太子大哥对魏王这么热情,他们谁还敢板着脸啊。
席间没有谈论其他,都是在叙旧交谈,李承乾还问了《贞观大典》的进程。
散席后,李胖胖带着宣纸兴高采烈的离开。
“四哥好像变了许多。”
长乐说道。
“是啊,以前四哥可是很孤傲的。”
李承乾没接话。
能不变吗?
他身边的党羽,几乎都被李世民给外放干净了。
没有人在身边聒噪多嘴,李胖胖哪里会有其他的心思啊。
“这样才好嘛。”
李元昌说了一句。
是啊。
这样的魏王才是好魏王嘛。
一心扑在文学上,本本分分,安分守己。
对大家都好。
……
李元昌如何操办宣纸,李承乾并没有去过问。
他还忙着自己的事情。
也就在这时间,一件事情突然发生了。
两个夫妇到长安城告生育国策不公。
这一下子,就激起不小的风浪。
“这两夫妇,是河东道的百姓,他们跋山涉水来到长安,就因为当地官府,没有为他们办理成亲登记,发放赏钱。”
“一路告状,最后才到的长安。”
御史大夫马周说道。
“为何没有办理?”李承乾问道。
“经过询问得知,他们是二婚。”
马周说道:“一个是鳏夫,一个是寡妇。”
“两人知道朝廷颁布的国策,十六岁以上成亲,有赏钱激励,所以才走到一起成亲的。”
“男的三十五岁,有女,女的三十二岁,有一子。”
“当地官府不予以登记,是因为他们成过亲。”
事情也算是清楚明白,两人带子女二婚,官府却以不是头婚拒绝了。
“殿下,臣以为他们大概是骗钱的。”长孙无忌说道。
李承乾微微摇头,道:“骗钱不至于这么跋山涉水。”
背后不会那么简单的。
两口子从河东道一路畅通无阻来到长安,就很奇怪。
子女让谁照顾?
背后肯定是有推手,就是希望看到国策出丑。
房玄龄道:“看来,是我们在国策上有疏漏,没有制定完善啊。”
“以至于让他们抓到漏洞。”
李承乾道:“人无完人,国策也没有敢说完全无误的,发现漏洞,我们补上就是。”
“殿下说的是,只不过,这事有点棘手。”马周说道:“不同意给他们激励,那十六岁以后成亲,就会受到质疑。”
“给他们赏钱激励的话,若是人人都这么效仿,比如说本来和睦,却想要赏钱激励,又和离再成亲,这不是骗国财吗?”
第160章 羞辱太子,就是在羞辱我
马周的话,李承乾听出来一个意思。
有人要薅朝廷的羊毛。
事实上处理不好,真有可能会成为薅羊毛的手段。
“给这夫妇赏钱便是,再颁布条令补充,再婚不在范围之内。”长孙无忌说道。
李承乾道:“这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了。”
“鳏夫,寡妇这个群体,可不少,难道说不管不问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鳏夫有子女还好,若是无子女,一个光棍汉,无牵无挂,难道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再者,光棍与寡妇成婚,朝廷又该如何?”
“或者鳏夫娶新娘,朝廷不发吗?”
李承乾缓缓道:“诸位,我们是要鼓励生育,国策就该朝着鼓励的方向去做事。”
众人沉思,魏征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要在和离骗钱上,下功夫了。”
房玄龄道:“不如制定律法,加以限制,凡查实和离骗钱者,严惩法办。”
马周点头道:“梁国公说的可行,寻常百姓畏惧律法,一般他们不会触犯律法,和离骗婚的。”
“只有那些枉顾国法,利益熏心,游手好闲之徒才会铤而走险。”
“正好可以打击他们。”
长孙无忌道:“如此就制定一道律法,是不是有点大动干戈了?”
“诸位应该慎重点吧。”
“我以为百姓不会那么坏。”
魏征哼声道:“百姓是善良淳朴,遵纪守法,但有些人却用心险恶,利用国策,骗取钱财。”
房玄龄附和道:“有律法背书,百姓不会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跑去做坏事的。”
“他们承担不起那样的代价。”
“这次我们发现漏洞,是应该补上。”
“若无律法,可能会越演越烈,当初国策的初衷,会被人利用,导致前功尽弃。”
马周叹息一声,道:“国策是好的,要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天下人跟着遭殃,坏了大事。”
“就怕会引起一股不必要的风潮。”
“反倒是影响更大。”
真要是出现,有人靠和离再婚的行为,骗去国财,百姓看到没有责罚,谁不会心动啊。
一旦大家都这么干。
那天下还怎么安稳?
后世看到史书上记载的这一国策带来的影响与坏处,不知道怎么看。
李承乾静静的听着他们的讨论,没有干预。
他挺喜欢这种氛围,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讨论的越多,问题才会越全面。
“大家各抒己见,也没有个定论。”
“不过,孤倒是赞成拟定律法,加以限制。”
李承乾道:“寡妇到底是经历过生育的,符合生育的条件。”
“我们也应该鼓励她们改嫁。”
唐朝的风气,和离不是什么大问题。
改嫁也是屡见不鲜。
但有些时候,寡妇还是会难为情,不敢跨出一步。
所以,朝廷鼓励寡妇改嫁,还有赏钱可领,也算是给她们一个说服自己,面对外人的借口。
另外,鳏夫与寡妇家庭重组,不仅能相互扶持,创造价值,有生产力,还能减少许多治安矛盾的。
“就这样。”
“大家各自将意见票拟吧,呈递太极宫。”
李承乾拍板道。
“是!”
……
“郑国公,请你签字!”
长孙冲捧着木盘,找到魏征。
魏征伸手拿过来,一边问道:“殿下那边签了?”
“殿下已经签了。”
“那成,我先看看。”
“没问题。”
确认无误后,魏征快速签下自己的名字,笔一搁就不管了。
长孙冲继续去找其他人。
“梁国公,请你签字!”
“会议记录,这么快就整理好了?”
房玄龄随口说了一句,拿起记录仔细查看。
自从在东宫议事后,太子就定下规矩。
每次商讨议事,皆是有文书记录个人的发言内容,整理好后,凡是参议的官员,都要在会议记录上签字,并送往太极宫。
此外,还有抄录备份。
众人觉得倒是新奇,这有点史官记载的意思,但又大为不同。
“好了。”
房玄龄签字后,轮到其他人。
最终参议官员签字后,与票拟一同送往太极宫,李世民御前。
李世民对此事很上心的。
那可都是他的钱啊。
能被这么薅走,他心里不担心才怪。
必须得尽快拿出对策来。
他看完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批红,而是拿起会议记录查看。
李世民对此倒是挺新奇,也乐于接受的,不需要另外去打听具体商讨的情况。
这会议记录就能呈现出来。
他捻着胡须,大致看了一番,算是知晓商讨的过程。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