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18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也不知道是宽慰长乐,还是在宽慰他自己。

  周围站着的群臣,一片静默无声,程知节悄然后退了数步,其他人也是默默跟着后退,跟李世民与长乐搁出一段距离来。

  李泰,高阳等人也相继赶到。

  与此同时,张士衡,于志宁,孔颖达等大批官员也赶来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靠拢,站的更远处,只是面露急色,殷殷望着。

  “走吧,我们进去。”

  “青雀,高阳你们都过来。”

  “是!”

  李世民带着一众儿女,朝里面走去。

  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传来。

  他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难以自禁。

  长乐撒手就冲上前去,再次跪在李承乾身边,高阳等人也是上前,呜呜哭泣。

  “观音婢啊。”

  “我错了……。”

  他努力的仰头,却怎么也没能让泪水收回去。

  “我没能保护好承乾。”

  “我对不起你……。”

  “对不起高明……。”

  李世民含泪看着哭成一团的儿女,心如刀割,曾经的一幕幕,都出现在他脑海之中。

  他缓缓转身,朝外走了出去。

  群臣看到李世民的模样,不由纷纷低头。

  “辅机。”

  他叫到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三两步靠近。

  “承乾在观音婢面前,哭的很厉害。”

  “几乎伤心欲绝……。”

  “我做父亲的,是不是不合格?”

  长孙无忌没有急着回答。

  他知道此刻,因为太子在里面悲哭,以至于连带陛下的情绪也跟着不佳。

  陛下说什么,不要想着去回应,倾听便可。

  他真要说陛下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等回过头来,陛下冷静,会怎么想?

  天色暗了下来,四周燃起无数火把,把这里照耀的如同白昼。

  众人也没有之前那么担忧了。

  太子无恙,只不过事出有因罢了。

  李世民没有离开,太子没有出来。

  群臣怎么可能离开的。

  众人就这么守在外面,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长乐公主再次出来,说道:“父皇,哥哥说要在昭陵为母后守灵,直到母后的祭日。”

  “丽质也想在昭陵陪着哥哥。”

  长孙皇后是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薨逝的。

  当下时间,距离祭日还有半个月之多。

  众人听闻,不由为太子孝心动容。

  “既如此。”

  李世民道:“你们就先回去吧。”

  “我也想在这里陪陪观音婢。”

  群臣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你陛下都不走,我们敢走?

  你要陪?我们也要守不是。

  没办法。

  李世民也明白自己不走,群臣是不会离开的。

  他只好多待了一会儿,对长乐耳提面命一番,同时下了口谕,照看好太子等人后,才勉强离开。

  离开的时候,夜已经深了。

  已经没有必要连夜赶回长安,大家为了追赶太子,也累得不轻,李世民他们就近休息。

  李世民他一个人独坐在屋内,怔怔出神,久久未能入睡。

  其他人也总算是大松一口气。

  虚惊一场。

  却也把他们吓的不轻。

  只不过,一想到太子在长孙皇后灵位前恸哭,不由摇头感叹。

  第二天,李世民回到长安下令,命礼部筹备长孙皇后祭日仪式。

  届时文武百官,皆要前往。

  同时指派了宫女内侍,前去昭陵照顾太子等儿女。

第109章 去吧

  吐蕃都城,逻些。

  王宫。

  年轻的松赞干布,坐在王位上,正在与手下大臣商讨。

  自从兵败归来后,他借机施展手段,安抚各方势力,进一步巩固王朝权力。

  眼见一切都向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谁想到,形势急转直下,大唐一招全方位的封锁,导致内部出现极大的不稳。

  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面和心不和,底层百姓也是怨声载道,民怨四起。

  松赞干布迫切的想要找到破解的方法。

  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国内的物资再次充盈流通起来。

  但这些东西,却只有大唐才有。

  大唐只要一日不松口,吐蕃就一日不可能购买到大量的物资。

  “我之前还不屑大唐的手段,如今想来,这一招才是最狠毒的。”

  松赞干布不得不承认,自己先前大意轻视,还以为跟以前一样,说的吓人,实际上底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会影响到双方的商贸。

  结果,这一次来的强度与严厉,超出了他的想象。

  “诸位,此事该如何破局?”

  他问道。

  禄东赞道:“只有向大唐表示臣服,才能解除危机。”

  “否则,大唐是不会松口的。”

  “不行!”

  禄东赞刚一提出来,唯一解决的办法,就遭到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昂日琼喊道:“我吐蕃才战败,战死几万的勇士,这样深的仇恨,我们报复还来不及。”

  “岂能就这么忍气吞声,向大唐低头求饶?”

  “大相,我知道你仰慕大唐,喜欢大唐文化,钻研很深。”

  “但这也不是你出卖我吐蕃威严,讨好大唐的理由。”

  禄东赞神色顿时阴沉。

  不仅昂日琼在对他指责,就连其他势力的贵族大臣也是纷纷斥责他,心向大唐,目无吐蕃,不配为吐蕃大相。

  昂日琼态度很是坚决强硬,表示出一副一心为了吐蕃的态度来。

  谁也没办法说他不对。

  最近几个月的时间,昂日琼因为能够为吐蕃带来大量的物资,极大的缓解内部的需求,拉拢不少派系的贵族。

  同时松赞干布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导致昂日琼的地位急速上升,影响力日益变大。

  他说话,就相当于代表部分派系的态度。

  “昂日琼,你把话说清楚,我不是为了吐蕃?”

  “你们干了什么,你心里清楚。”

  禄东赞不客气的说道。

  “我干了什么?”

  昂日琼也不退步,“若不是你在大唐卑躬屈膝,令吐蕃受辱,岂会兴兵大唐,最终带来苦果?”

  “好了。”

  松赞干布沉声道:“你们不要吵了。”

  “大相没有错,你也没有错。”

  “错的是我。”

  众人连忙趴下,年轻的松赞干布在国内还是权威无上的。

  就在这时,一则消息传来。

  大唐派遣使臣前来吐蕃,已经进入吐蕃境内了。

  “嗯?”

  松赞干布大喜过望,禄东赞也露出喜色,两人对视一眼。

  难道是大唐要主动缓和双方的对立关系?

  但显然,他们想错了。

  等到大唐使者赶到,趾高气昂,神色倨傲的宣读大唐皇帝令后,松赞干布气的浑身发抖。

  “安敢如此辱我!”

  禄东赞急忙安抚道:“我主息怒。”

  “这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还请我主冷静考虑,此番邀请,虽然居高临下,但不失为一次机会,只要我们稍稍低头,说不定大唐皇帝就会松口封锁。”

  “如今国内心思异动,昂日琼等人心思不纯,再持续下去,只怕后患无穷啊。”

  松赞干布不知道昂日琼背后的勾当?

  他是一清二楚的。

  只不过,昂日琼的作为,符合极大部分的贵族大臣利益,也是他目前间接需要的。

  如果对昂日琼进行打击,势必会引起其他派系极大的反对,乃至于反叛都有可能。

  那样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吐蕃王朝,大好局面,可能因此人心涣散,分崩离析。

  所以,他才对昂日琼放纵,对他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