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临戎县令
绝对值得他们用一生去追随!
“见过陛下!”
“从今天开始,范蠡先生就任户部尚书,商鞅先生出任户部尚书,公输先生则是工部尚书!”
顾源果断下达命令。
这都是经过他仔细考量的。
范蠡的特殊技能,是当他就任户部尚书的时候,国家的一切收益都提升百分之十五。
鲁班的特殊技能,则是在工部任职时,一切建造和铸造的效率提升一倍!
因此,他们两个分别就任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而商鞅虽然没有特殊技能,但为人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暂时将他放到吏部来。
也便于顾源掌控大乾的人事权利。
听到顾源的安排,群臣又是一阵震惊。
他们原本以为,顾源会从现有的官员之中,提拔几人补充尚书空缺。
没想到,现有的官员顾源一概不用。
而是直接启用了三个第一次从政的平民!
这三个人毫无官场资历,也没有世家背景,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白纸!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属于任何派系。
而是仅仅忠于皇帝陛下!
这就是皇帝陛下对未来朝堂的期望,他不需要任何的党派,而是要乾纲独断,皇权至上!
而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
就算是群臣心中有意见,那也根本不敢跳出来唱反调,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范蠡这些人,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突然崛起。
说明他们之前,就已经是被皇帝陛下暗中收拢的人才了!
这更从侧面佐证,很久之前,陛下就已经在图谋朝堂了!
这一切,细思极恐啊!
君心难测,心机如海,不外如是!
不过,虽然三个尚书位置都已经被安排了,但最为尊贵的阁老职位,却仍旧空缺。
群臣对视一眼,终于有人大着胆子开口。
“不知陛下打算让何人接任阁老职位?”
顾源漠然一笑。
“阁老林国泰位极人臣,但仍旧贪心不足,欺君罔上。”
“苏大光几人不仅是一部尚书,同样也是内阁大学士。”
“但这些人,是如何回报朕的?是烂到了骨子里!”
“权臣祸国,政令紊乱,根源就在于这个内阁!”
“那么,从即日起,内阁就散了吧!”
对于这件事,顾源也有自己的考量。
内阁制度的弊端,是非常大的。
因为内阁阁臣的权力很大,是挡在皇帝和天下之间的一道板。
一旦内阁阁臣之间达成某种默契,联合起来,就可以很容易地将皇帝给架空。
这种事情,顾源绝对不允许!
必须改变这种局面!
闻言,群臣都是一阵哗然。
他们都没有想到,顾源的步子居然迈的这么大!
将阁老林国泰扳倒也就算了。
往朝堂要害部位安插心腹也就罢了。
居然还要直接解散内阁?
要知道,自从大乾王朝建国,内阁制度就已经存在了!
这么多年运行下来,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政治逻辑,环环相扣!
解散内阁简单,以顾源现在的权威,不过就是他嘴皮子上下一碰的事情。
但是!
没有了内阁,朝堂的这份权力真空该怎么解决?
短时间内,谁能拿得出更好的办法来代替内阁?
这样胡闹,可是会导致整个国家都混乱起来的!
高台上,武则天也皱起了眉头。
她能理解顾源解散内阁的目的。
但是...这是不是太过于理想化了?
没有了内阁,难道一切事务,顾源都要一个人亲力亲为吗?
那他还不得被生生累死!
顾源轻轻抬手。
群臣当即噤声,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顾源。
在众人的注视之中。
顾源不紧不慢地道。
“.~从今天开始,朝堂改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也就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
“尚书省总辖六部,负责处理六部的各种行政事务!”
“门下省则是担任审查职责,负责对中书省的一系列政令进行审议!”
“范蠡暂时兼任中书令和尚书令,商鞅兼任门下省侍中,等朕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再进行人事调任!”
群臣立刻沉默下来。
武则天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思索片刻之后,武则天不由得双眼精光大放,忍不住想要拍案叫绝。
看向顾源的目光之中,更多了几分赞赏。
她完全没想到,顾源(王钱好)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想到了一个完美替代内阁制度的中枢体制!
三省六部制的这个构思,细想一下,堪称精妙至极!
将分权制衡,玩弄得炉火纯青!
在这个体制之下,中书省拥有制定政策的权力,但并不能一家独大。
因为它的政策,必须要经过门下省的审议才算正式合法生效。
至于尚书省和六部,则只拥有执行权,无法影响政策。
这样一来,各大部门分工相当明确,不会出现踢皮球的现象。
而且权力又不会集中在一个部门,或者说一个人手中。
像林国泰这样一手遮天的权臣,在三省六部制下,就完全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而作为皇帝的顾源,完全可以高高在上,把控官员纷争,任何人都不可能将他架空。
皇权依旧至高无上!
而且,顾源完全脱离了繁杂政务的牵绊,只需要把握住政策的大方向就可以了!
他根本不用太累,甚至还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花天酒地,纵情声色!
一时间,武则天真想扑上去。
撬开顾源的脑袋,看看他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
怎么就能想出来这种漂亮的法子邻!
原本还想看顾源笑话的群臣们,都不由心悦诚服!
心机、能力、胸怀、果断。
这些帝王应该具有的品质,在顾源身上都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大乾立国一百多年,经历的皇帝也有十几位了。
但没有一个,能够和顾源相提并论!
群臣仿佛已经看到,有一条真龙已经苏醒,即将翱翔于九天之上!
在顾源的治理之下,未来的大乾王朝,也将会蒸蒸日上,雄霸天下!.
第七十四章 改制科举,双圣临朝!(求订阅)
而就在群臣以为。
这场朝会差不多要到此为止的时候。
顾源再度开口。
“三省六部制度初建,存在着大量的官职空缺。”
“因此,朕决定在整个大乾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科举考试!”
“不过,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朕要调整一下制度,不论出身,唯才是举,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暂且设置文科、武科、商科三.大板块,文科由商鞅负责、武科由赵云负责、至于商科,范蠡你来管!”
被点到的三人,都是果断点头应下。
而群臣的心中,其实是极为抗拒的。
在大乾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商人卑贱的思维,早就根深蒂固。
这些官员们一直认为,商人粗鄙不堪,根本不配和他们同朝。
但是今天的一系列行为,已经证明了顾源的霸道和强势。
他所决定的政策,谁也改不了!
就算是抵制,也只敢在暗地里抵制!
而紧接着,顾源又再一次丢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另外,朕要调整科举制度的时间安排,由原本的三年一考,改为一月一考!”
这个决定,再度让群臣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未免也太疯狂了吧!
武则天眼神闪烁,心头一震。
以她的政治才能,很快就明白了顾源的用意。
大乾王朝原本的科举制度,其实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只有那些有身份的人,才能获得科举考试的资格,寒门子弟根本没有门路。
久而久之,上至朝堂,下至地方,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有着世家大族背景。
彼此之间互相勾连,裙带关系相当严重!
上一篇: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