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9章

作者:顾止

  【“祭祀自商周以来,所有为了秦国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而牺牲的大秦将士!”】

  【“告诉他们,即便他们如今无名、无姓、无迹。”】

  【“但是,秦国的山知道他们!”】

  【“秦国的江河知道他们!”】

  【“秦国不会忘记,永远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霹雳轰隆隆!】

  【太子扶苏最后一句话语落下,浩浩晴空中,雷霆忽然当空炸响,似助其威,似应其声!】

  【雷声之下,不管是秦王嬴政,还是太子扶苏,两人皆是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威严肃穆。】

  天幕之下,自从太子扶苏开始讲述他的第二个想法起。

  秦皇嬴政的脸色便变得越来越威严冷肃,身上的威势也越来越磅礴浩大。

  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上卿蒙毅、内史蒙恬......

  凡是在场的文臣武将,有一个是一个,皆是相继起身肃立,神情肃穆庄重。

  长公子扶苏亦是随之起身,目光炯炯地看着天幕。

  其他一众公子、公主见此,虽然还不太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但是也都纷纷起身默立。

  天下各地的大秦将士,听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言,一个个不由得握紧了自己手中的长枪,紧抿自己的嘴唇,眼眶开始隐隐泛红。

  以往在战场上被敌人捅的肠子都要掉出来也没有哭过一声的他们,在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有些心酸,又有些高兴,还夹杂着几丝委屈,最后有些想哭。

  待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讲完之后,武成侯王翦第一个推金山倒玉柱般朝着始皇帝五体投地拜俯下去,声音低沉而郑重:

  “臣,恳求陛下,建此靖灵殿,以慰我大秦历代将士在天之灵!”

  上卿蒙毅、内史蒙恬亦是齐齐五体投地,肃穆道:

  “臣,恳求陛下,建此靖灵殿,以振我大秦未来将士奋勇之心!”

  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

  所有文臣武将,同时朝着始皇帝大礼拜下道:

  “臣等恳求陛下,建此靖灵殿,以固我大秦江山社稷万年、万年、万万年!”

  秦皇嬴政踏步转身,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的文武百官。

  风吹袭过,帝袍烈烈,秦皇嬴政极力保持冷静的语气之中,同样蕴含着一抹难以平静的激昂:

  “允!”

  “天幕过后,即刻着手建造靖灵殿之事!”

  “一概花销,不必讨论,朕全部应允!”

  “朕只有一个要求,能建造的多好,就给朕建造的多好!”

  文武百官无不应道:

  “谨遵陛下之意!”

  【过了好半响,太子扶苏方才接着说道:“咸阳的靖灵殿建好之后,每年皆由大秦国君,亲率文武百官,王室宗亲,在同一日进行祭祀!”】

  【“同时,在大秦各个郡县,也都建立一座小的靖灵殿。”】

  【“在大秦国君与文武百官、王室宗亲在咸阳祭祀的同时,秦国各个郡县的官吏,以及当地的秦军将士,也都随之在同一日进行祭祀。”】

  【“此例,永不可改!”】

  【“秦国不灭,祭祀不断!”】

  【“与国同休,与国同祀!”】

  【秦王670嬴政严肃点了点头,没有丝毫迟疑道:“此为应有之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太子扶苏说完靖灵殿之后,秦王嬴政便已经意识到靖灵殿的作用,更是确定靖灵殿一定建!】

  【并且在有关于靖灵殿的祭祀之礼上,一定要极尽浩大、庄重、肃穆、威严!】

  【而刚刚太子扶苏所说的,由大秦国君携文武百官、王室宗亲,以及天下官吏、将士一起在同一日进行祭祀,就很符合秦王嬴政所想的浩大、庄重、肃穆、威严了。】

  【“第三个想法,其实和第二个想法是连着的。”】

  【“就是在靖灵殿之外,再铸一座英灵纪念碑!”】

  【“为国捐躯,舍生赴死者,其行英烈,其灵永存,可谓英灵。”】

  【“此碑,便是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舍生赴死的英灵而铸。”】

  【“在咸阳的靖灵殿之外,铸造一座大的无名英灵纪念碑!”】

  【“而在天下各地郡县的靖灵殿之外,则是建造一座小的英灵纪念碑。”】

  【“往后出自天下各郡县的士卒,如若战死,则将其名镌刻在当地的英灵纪念碑之上!”】

  【“所有为秦战死的士卒,往后都会被秦国记住,永远、永远不会被忘记。”】

  【“在秦国上下所有人一起祭祀靖灵殿的时候,他们也会得到秦国的祭祀,同样与国同休,与国同不朽!”】

  【太子扶苏神色郑重地说出自己的第三个想法。】

  【而秦王嬴政同样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点头道:“此亦为应有之理!”】

  【靖灵殿他都同意了,自然也就不再差一座英灵纪念碑了。】

  【而且在他看来,英灵纪念碑的作用,同样也不逊色于靖灵殿。】

  【可以说靖灵殿与英灵碑一旦建成,再加上秦国的军功爵制度,他敢说天下诸国,将再无秦国一合之敌。】

  【同时,在这一刻,秦王嬴政也是明白了为什么太子扶苏一再强调,秦国对于士卒缺少了一点仁爱关怀,需要额外给予那些士卒一份荣誉。】

  【现在看来,这一份仁爱关怀与荣誉确实非常重要!】

  【对于秦国而言,堪称不亚于军功爵制度!】.

第四十八章:颓丧的张良,激动憧憬的秦国将士,羡慕嫉妒的六国贵族【求首订,求全订】

  “此后,秦人不畏死也!”

  张良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连续提出的大秦勋章、靖灵殿、英灵碑,忍不住怅然长叹。

  在这个事死如事生同等重要,甚至于视死比生更加重要的时代。

  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子嗣后代的延续、传承?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死之后香火不绝,有后人祭祀自己。

  因为如果没有子孙后代祭祀自己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死后变成孤魂野鬼,漂游空荡无所依凭.

  而现在太子扶苏提出的靖灵殿、英灵碑,则是可以说完美地解决了秦国士卒的死后问题。

  如果他们不幸战死,那么他们的名字就会被镌刻到当地英灵纪念碑之中。

  此后与国同休,与国同祀,与国同不朽!

  大秦国君、文武群臣、王室宗亲、各地官吏、天下黔首,每年都会固定地祭祀他们。

  说实话,这种祭祀可比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祭祀还要靠谱得多。

  毕竟他们的子孙后代,谁知道传承到哪一代就忽然绝嗣断代了。

  就算没有绝嗣断代,待到传承过了七、八代人之后,又还有哪个子孙后代真正记得自己?

  没有的!

  除非你创下了什么值得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为之骄傲的功绩,那么在代代子孙的口口相传中,你才会一直被记得。

  不然如果你只是众多先祖之中,普普通通的某一个先祖,又或者是顶多有一点小成就的某一个先祖。

  那么七、八代人之后,你也只不过是子孙后代众多先祖符号中的某一个。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忘了祭祀你也是很正常的。

  而靖灵殿的祭祀以及英灵碑的镌名则不同。

  只要秦国不亡,那么镌刻姓名在英灵碑上的你,就肯定每年都能够享受到一份来自于秦国上下所有人一起祭祀的宏伟香火!

  记住,是秦国上下所有人!

  如果单以现在秦国老秦人的数量来论的话,那么这也是一个数百万人集体在同一天一起进行的宏伟祭祀!

  如果算上臣服了秦国的六国百姓数量来论的话,那么这更是一个两、三千万人共同在同一天一起进行的,极其恢宏壮阔的祭祀!

  单单是想想那样宏伟壮阔、气势磅礴、恢弘盛大的祭祀场面,张良就忍不住感到有些眩晕。

  至少这么匪夷所思的祭祀场景,他别说看过了,就连晚上做梦的时候,他都不敢如此想象。

  而这难道不比自己家族子孙后代,全部加起来也不超过百八十个人的祭祀强?

  那可强太多、太多了!

  说是萤火之光与大日争辉,那都算是抬举了他们自己家族子孙后代的祭祀。

  国家祭祀与家族祭祀,这两者之间如果让张良选择的话,那么张良拿脚来选都会选择前者!

  不过前提国家祭祀的这个国家,是他的故国韩国,而不是秦国。

  而他自己都有如此想法,那就更加不用说其他秦国将士了。

  在张良看来,一旦靖灵殿与英灵碑建成,那么秦国将士悍不畏死,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

  甚至说不定一些没有子嗣后代的,年老的秦国士卒。

  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他们当地的英灵碑上,做到与国同休、与国同祀、与国同不朽,直接在战场上做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寻.〃 死”举动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对于那些没有子嗣后代的,年老的秦国士卒而言。

  即便是活着走下战场,他们所能够得到的,最多也就是一定的补偿金,以及相关的大秦勋章罢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意义不是很大。

  等他们死了之后,他们依然无人祭祀,依然是个孤魂野鬼。

  既然如此,为何不以英烈的身份死在战场上,将自己的姓名镌刻在英灵碑上?

  这样往后每年秦国上下都会祭祀他们,而他们也不会是一个没有香火祭祀的孤魂野鬼!

  这样的买卖,对于那些没有子嗣后代的,年老的秦国士卒而言,可太划算了!

  “生前有军功爵制,给尽利益,令秦人闻战而喜。”

  “死后有靖灵殿与英灵碑,给尽哀荣,让秦人无惧赴死。”

  “另一个世界的‘我’,你到底知不知道你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可怖的对手?”

  “而这样的秦国,这样的太子扶苏,你真的推翻得了吗?”

  张良看着天幕,面露苦笑。

  他不知道天幕上的那个“自己”面对这样的秦国,这样的太子扶苏是什么感觉。

  但是他在脑海中将自己代入到天幕上的那个秦国,以及那个太子扶苏的对立面之后,他只能够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无力与绝望。

  这根本就不是他引以为傲的智慧能够解决得了的事情。

  靖灵殿与英灵碑一成,那么秦国上下势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天下秦人将士也势必誓死效忠暴君嬴政与太子扶苏。

  这样的秦国、这样的暴君嬴政、这样的太子扶苏,即便是昔日六国俱都尚在之时,都无力抵抗得了。

  现在仅仅凭借他孤身一人,以及身上所带着的些许钱财,还有一些他所知道的反秦志士,就想联手推翻这样的秦国、这样的暴君嬴政、这样的太子扶苏。

  说是蚍蜉撼大树,痴人说梦话也丝毫不为过。

  不过很快张良就没空为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悲叹了,因为他再次意识到了残酷的一点。

  那就是既然他都能够看得出来靖灵殿与英灵碑的巨大作用,那么暴君嬴政,以及他麾下的那一群文臣武将会不会也看出来呢?

  几乎不用犹豫,张良便可以肯定,他们必然能够看得出来。

  毕竟是能够扫平六国的暴君及其麾下文武群臣,又怎么可能会是愚笨之人。

  如果说暴君及其麾下文武群臣是愚笨之人,那么他们这些六国之人岂不是连愚笨之人都不如?

  这不仅是在侮辱暴君,及其麾下的文武群臣,更是在侮辱他们这些六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