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24章

作者:顾止

  如果举个例子的话,那么在消化、吸收、理解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六韬》、《王氏兵法》等等兵书、兵法之后的少年韩信。

  大概可以打两个半没有消化、吸收、理解这些兵书、兵法之前的少年韩信!

  然而自身军事能力提升的越多,那么少年韩信便越是技痒难耐,想要真正地动手实践、率军廝杀一番。

  只不过就和项羽一样,如今只是普通黔首百姓身份的韩信,压根就找不到可以让自己一展所长的机会。

  所以韩信也只能看着天幕满腹怨念的同时,开始思考自己一个少年人活着去到咸阳城,并且自荐得到始皇帝重用的成功几率能够有多大。。

第一百六十四章:太子扶苏的领悟:兵家四势八略三十六计【求订阅,求全订】

  【秦王政十二年末,在前后耗费半年时间,学完当前大秦所能够找到的各种兵家诸子兵法,并且又再经过一番自我梳理、归纳、总结,并且推陈出新之后。】

  【太子扶苏也是新著了一本兵书、兵法,用来阐述自己对于过往所学的兵家思想,以及兵法的理解、收获。】

  【如果是其他六岁稚子孩童说自己专门写了一本兵书、兵法,用来阐述自己对于兵家思想和兵法的理解、收获的话。】

  【那么王翦只会将对方说的话语,当成是一个笑话来看待。】

  【毕竟一个六岁稚子孩童著兵书、兵法?】

  【这可能吗?】

  【说句不太好听的,一个六岁的稚子孩童搞不好连字都还没有认齐全,甚至都有可能还不会写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著作一本兵书、兵法用来阐述自己对于兵家思想和兵法的理解、收获了,能够将兵书与兵法这几个字写对都值得稍稍夸耀一番了。】

  【但是如果说出这句话的人是太子扶苏的话,那么王翦便真的相信太子扶苏是真的新著了一本兵书、兵法,用来阐述自己对于兵家思想和兵法的理解、收获。】

  【毕竟在教导、讲授兵书、兵法给太子扶苏的这半年时间内,王翦也是真的认识到了以往只是存在于众人口中吹嘘的太子扶苏“天生聪慧”,到底是聪慧到了何等地步!】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过往所以有关于称赞太子扶苏“天生聪慧”的话语,在王翦看来还是太过于保守了。】

  【与太子扶苏真正的“天生聪慧”相比起来,还是差了百八十条街那么远!】

  【毕竟哪家正常的六岁稚子能够做到将所有兵书、兵法倒背如流,并且真的能够消化、吸收、理解兵书里面所记载的各种兵法,以及灵活应用?】

  【甚至都别说六岁稚子了,就连王翦自己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到这么离谱的事情!】

  【所以王翦也是很好奇如此天生聪慧的太子扶苏新著的兵书、兵法,与现如今的兵书、兵法有何不同之处。】

  【当然,也不止王翦好奇,蒙家的蒙武(蒙恬、蒙毅之父),以及尉缭,同样也非常好奇。】

  【因为秦王嬴政是一个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的人!】

  【所以哪怕已经选定了由王翦给太子扶苏主要讲授兵书兵法之道,但是像蒙武这样的出色大秦将帅,以及尉缭这样优秀的兵家大贤,秦王嬴政自然也不会987错过。】

  【故而,除了王翦主要负责给太子扶苏讲授过兵家兵法之道之外。】

  【蒙武、尉缭也是被秦王嬴政给逮住,让他们也专门抽出时间去给太子扶苏分别讲授过自己的《蒙氏兵法》和《尉缭子》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蒙武、尉缭也可以说是太子扶苏于兵家、兵法一道上的半师。】

  【故而,如果说除了王翦之外,还有谁可以听一听太子扶苏所著的新兵书兵法的话,那么蒙武、尉缭便是其中之一。】

  【在王家那间往常专门用来给太子扶苏讲授兵书兵法之道的偏厅内,王翦坐在主座的中间,而蒙武、尉缭两人则是分坐在王翦的左右身侧。】

  【他们三人便负责稍后对于太子扶苏所著的新兵书兵法做一个评价,只有得到他们三人的共同认可,那么太子扶苏所著的兵书兵法,方才算是真正合格。】

  【而在他们三人的正对面,则是坐着太子扶苏,在太子扶苏的面前则是摊开着一册竹简,上面记载了太子扶苏所著的新兵书兵法之道。】

  【至于秦王嬴政,此刻则是坐在右侧首位,和上一次农家许子考校太子扶苏一样,这一次他也依然是旁听。】

  【毕竟这半年里,太子扶苏于兵家一道学的如何,他这个做父王的也总该是要来看看的。】

  【而在秦王嬴政的右侧下方,还坐着蒙恬与王贲,他们两人则是被各自父亲叫过来旁听的。】

  【一方面,王翦、蒙武是想要借此机会,让蒙恬与王贲也长长见识,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些许知识。】

  【另一方面,也是准备借天资聪慧无双的太子扶苏来打击一下蒙恬与王贲,免得蒙恬与王贲两人还以为自己的兵书兵法学的很好。】

  【而除此之外,作为太子扶苏随侍属官的章邯,也是微微垂首站在角落里,既似是同样旁听,又似是随时准备听候吩咐。】

  【坐在王翦、蒙武、尉缭三人面前的太子扶苏,微微呼出一口气,直接道:“得益王师、蒙师、缭师的教导,我于兵家一道也是收获颇丰。”】

  【“为此,我专门新著了一本兵书,用来阐述自己对于兵家思想和兵法的理解、收获。”】

  【“而这一本兵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兵家四势、八略、三十六计!”】

  【听到太子扶苏这么说,王翦、蒙武、尉缭三人皆是默默念叨了几遍“兵家四势、八略、三十六计”。】

  【可能是作为顶尖将帅、兵家大贤于兵家一道的先天性敏锐,在太子扶苏这句话出来之后,他们均是隐约感觉到了这句话中所蕴含着的奥妙兵家道理。】

  【蒙武最先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当即询问道:“何为兵家四势?”】

  【太子扶苏也是随即讲解道:“根据将帅统兵作战、行军打仗风格方式的不同,我将兵家划分为四势,又或者说四大流派,分别是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其中,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即指战略和战术的规划与运用,其含义最广,从多方面阐述战胜之法。”】

  【“包括及不限于:用到兵器的真实的战场,军事情报战,间谍的培养和运用,争取战略空间合纵连横,纵横外交学说(鬼谷子,战国策)。”】

  【“甚至对敌国攻心筹谋的运用,以及通过计然学说在经济上的运用,对敌人进行战略经济瘫痪(管子轻重篇与范子计然)等等。”】

  【“兵家权谋不仅重视如何用兵的学说,对于其他能够辅助自己获得战场胜利的学说,同样也非常重视。”】

  【“可以说兵权谋者,重谋略,著力于军事战略与战术的研究,先谋决于庙堂之上,不打无准备之仗,谋定而后动,料敌先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说的简单点,兵权谋就是指庙算。”】

  【“通过各种各样的庙算战略谋划,不断从各个方面尽可能提高自己战场的获胜率,最后让获胜率提高到接近于一。”】

  【“如果说兵权谋者,有终极形态的话,那么这个形态便应当是算尽一切,排除所有失败的未来!”】

  【“在大战尚未开始之前,就已经提前算到各种有可能会出现的,导致失败的意外状况。”】

  【“并且要么将这些意外状况给提前消弭于无形之中,要么针对这些意外情况都做好应对、解决之法。”】

  【“最后让整个战场的敌我双方,都按照自己的要求一步步往下推进,直到己方攫取唯一的胜利!”】

  【“不过这也只是理想中的兵权谋终极形态,但是实际上的话,兵家权谋最多也只能让获胜概率无限接近于一,而不是直接等于一。”】

  【“而兵权谋一道的代表人物有:孙子、孙膑、武安君白起等。”】

  【“像昔日武安君白起的长平一战,便是典型的兵权谋之战。”】

  【“而兵权谋也是如今兵家统帅体系的主流,像王师、蒙师都可以说是兵权谋式的兵家统帅。”】

  【第一次听到像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这样的兵家流派划分方式,蒙武、王翦、尉缭三人皆是眼前一亮。】

  【不过不得不说,这样的划分方式也还是挺新颖、有趣的。】

  【至少蒙武、王翦听完有关于太子扶苏所说的“兵权谋者”的情况,然后又再代入对比了一下自己往日的统兵作战、行军打仗风格之后,也是认可自己属于是兵权谋一派的。】

  【而兵权谋一派,已然如此,那么剩下的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又是以何等统兵作战、行军打仗风格为主的呢?】

  【想到这里,尉缭也是开口发问道:“那么兵形势者,又是如何?”】

  【太子扶苏也是微微点头,接着讲解道:“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即指战术层面的运用,包括指挥专一,先发制人,避实击虚,兵贵神速,根据实际战况去以势制敌,因势利导,以及作战阵、术变化等。”】

  【“可以说兵形势者,重军事实战,能窥破敌我命脉,以弱击强,以少胜多,善于抓住对方弱点迅速出击并且取胜。”】

  【“如果说兵形势者,有终极形态的话,那么这个形态便应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强行以战术逆推战略!”】

  【说到这里,太子扶苏顿了顿,面露一抹笑意道:“缭师可知,为什么兵家权谋实际上所有的庙算,获胜概率最多都只是接近于一,而不是直接等于一吗?”】

  【听到太子扶苏反问的尉缭微微思索,而后开口回答道:“大概是因为不管庙算再如何尽善尽美,战争也终究还是要打过才能真正知道胜负吧!”】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肯定道:“没错,战争终究还是要打过一场才能够知道结果。”】

  【“哪怕兵权谋庙算获胜的概率已经提高到了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但是对于兵形势来说,只要概率不彻底为一,那么便有可能打赢,也有人能打赢!”】

  【“兵形势,打的就是那万分之一的奇迹!”】

  【“至于说什么庙算、计谋、战略、大势、调度等等,对于兵形势来说,全然不重要!”】

  【“因为真正的兵形势者,可以强拆兵权谋者的一切算计,战术逆推兵权谋者的战略,战术打爆兵权谋者之前谋划的一切,战场强推兵权谋者的大势等等。”】

  【“比如说,昔日我秦国与魏国的河西之战,便是典型的兵形势之战!”】

  【听到太子扶苏提及昔日秦国与魏国的河西之战,不管是王翦、蒙武、尉缭,还是坐在一旁旁听的秦王嬴政、蒙恬、王贲,皆是嘴角微微抽搐。】

  【当年魏国与秦国的第一次河西之战,吴起三万战五十万,直接反杀他们秦军,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吴起都不需要用什么计谋,就直接干翻了他们秦国。】

  【于是他们秦国痛定思痛,再次开启第二次河西之战,这一次战略、战机、军师、谋划、调度等等,统统都在水准之上。】

  【然而秦献公对上公叔座倒是胜了,但是回头庞涓腾出手再次反杀!】

  【同样也没用什么计谋,直接从河西打到关中,秦国差点都被打爆了,最后就连秦孝公都不得不临危登基。】

  【可以说,那一战是典型的庙算获胜率越高,结果反而被打的越惨的典型。】

  【“对于兵形势一派来说,从来没有绝对不能赢的战争。”】

  【“哪怕对方数倍兵力于己方,甚至数十倍兵力于己方!”】

  【“哪怕对方的后勤、调度、指挥、大战略、计划等等,统统都胜过自己。”】

  【“但是那又如何?”】

  【“在没有打赢自己之前,谁知道对方准备的那些计划是不是都属于无用的计划!”】

  【“可以说,如果在兵家四派之中,哪一个派系在面对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之下,最后还能够打出大胜的战争结果的话。”】

  【“那么在我看来,兵形势当是首选!”】

  【在仔细研究了过往的各种战争记录之后,太子扶苏也是越发觉得自己划分出来的兵形势这个流派的不讲道理之处。】

  【对于兵形势来说,不管是面对什么对手,都不需要考虑庙算那些有的没的东西,直接逮住机会干就完事!】

  【至于对手有多强,关他们屁事,反正要么对面干翻自己,要么自己干翻对面,没有第三个结果。】

  【至于说自己干翻对面的概率是一,还是无限趋近于零,那都不重要,直接做过一场,分个生死就知道了。】

  【可以说兵形势真的是一个简单粗暴,却又很有可能创造奇迹的流派!】

  【“只不过与其他兵家学派相比,兵形势可以说是最吃天赋,同时也最不讲道理,外加还最不具备模仿学习性的一个流派。”】

  【“像兵权谋,它是可以学习,可以掌握,可以参照模仿的。”】

  【“假如有人遇到与过往兵权谋大家相似的战场情况的话,那么他是可以参照该兵权谋大家的做法,采用对着葫芦画瓢的方式,去按部就班地击败对手的。”】

  【“但是兵形势大家作战靠的不是什么庙算,而是单纯的战场直觉!”】

  【“而战场直觉这种东西,是没办法学习的,也没办法模仿的。”】

  【“因为战场直觉这种东西,来源于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以及在战场上如同神来一笔的灵机一动。”】

  【“所以别说其他人了,哪怕是兵形势大家本人在遇到同一种情况的时候,用之前的方式再打一遍,他们也未必能够再次打出同样的结果。”】

  【太子扶苏微微叹息,虽然兵形势很有可能做到以小博大,创造奇迹。】

  【但是这个流派太吃天赋了,天赋不够的人,如果学习这个流派的统兵作战、行军打仗方式的话,会非常容易给对手送人头。】

  【“而兵形势一道的代表人物有:吴子、庞涓、缭师等。”】

  【听到太子扶苏将自己列入到兵形势一道的代表人物中,尉缭也是笑着问道:“为何我是兵形势?”】

  【太子扶苏神色认真道:“因为在缭师所著的《尉缭子》之中,刚好论述了未战之前的对敌优势,将战之时的战场布势,既战之后的敌威势三重内。”】

  【“而这三个方面,刚好是兵形势家的主要特征,所以我将缭师也列入到兵形势一道的代表人物中。”】

  【尉缭微微点头,算是认同了太子扶苏这个说法。】。

第一百六十五章:天生兵权谋的韩信与天生兵形势的项羽【求订阅,求全订】

  兵家四势、八略、三十六计!

  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虽说尚未知道剩下的兵阴阳、兵技巧,以及八略、三十六计是什么。

  但是在太子扶苏讲述完兵权谋与兵形势之后,少年韩信便几乎瞬息之间就吸收、理解、掌握了兵权谋与兵形势的核心要点。

  尤其是兵权谋,少年韩信就感觉这个派系仿佛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

  他天生似乎便应当属于是兵权谋一派!

  而且在兵权谋这一派系中,应当也没有谁能够比得上自己!

  虽说这份自信不知道从何而来,但是少年韩信就是莫名地有这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