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皮卡丘梦蝶
“你以为,当如何。”
“乐君。”赵偃不假思索,快速答道。
赵王丹讶异,没想到儿子这次给答案给的这么痛快。
他一时欣慰,连心脏痛处都减轻了数分:
“哦?为何啊?”
赵偃不懂打仗,但耳朵没问题。
听激进派说了这么久,照葫芦画瓢还是会的。
当下,就把以乐乘为首的激进派将领所言加工一些,变成自己的话说了出来。
看到父王面露微笑,徐徐颔首,就知道自己说对了。
他之所以选择乐乘,就是听出来父王倾向乐乘战法。
赵王丹转回身,与满眼都是期待、渴望、急切的乐乘对视。
[乐乘此战若胜。]
[那长平之战就不是寡人决策有误,而是赵括小儿无能!]
[寡人不能带着耻辱而死!]
赵王丹眸子一立,王令频下:
“乐乘为主将,赵葱为副将,伐燕。
“李牧仍回雁门。
“那些胡狗若是踏入我赵国领地,寡人拿你是问!
“廉公领军在信平,密切关注魏、秦动向。
“这二国出军可能虽然不大,但不可不防……”
一月后,赵军十万伐燕。
副将赵葱领赵军三万,从邯郸出发。
沿黄河而下,进攻燕国武阳城东面的若干城镇,意图控制易水之北。
主将乐乘领赵军主力七万,从太原郡晋阳出发,途经李牧负责的代郡。
在李牧后勤补给之下,攻打燕国西边境的上谷郡。
这种打法极为疯狂。
先说赵葱。
以三万赵军深入燕国境内,几乎就断绝了后勤补给。
孤军深入,兵家大忌。
而看似是赵葱目标的武阳城号称燕国次都,是仅次于燕都蓟的大城池。
别说三万,便是三十万,一时半会也不一定拿得下。
而一旦在燕国境内逗留日久,且迟迟攻不下一个可以防守的燕国大城。
这三万赵军就像是瓮中之鳖一样,会被四面八方涌来的燕军围剿至死。
三年前廉颇攻到蓟下,却不下城灭燕,而是求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是真正的劳师袭远,乘险抵巇(xi一声)。
再说乐乘。
绕出中原,走胡人的路反过来攻打中原,这是赵武灵王提出的战略。
你秦国函谷关易守难攻,屯有重兵。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那我就攻你防备胡人,屯兵不多的萧关!
可惜,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离世太过戏剧,战略至死没有实施。
乐乘半继承了赵武灵王遗志,将攻打对象从秦国换成了燕国。
但赵武灵王为胡人信服,胡人对赵武灵王而言是臂助。
而乐乘……一旦在大漠遇到胡人,这七万赵军凶多吉少。
中原各国面对匈奴、东胡、林胡这些胡人,向来是倚仗城池与精良武器。
野战,只有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能战胜胡人。
这一日,乐乘领兵,驻扎在上谷郡三十里开外。
赵军全员作胡人装扮,埋锅造饭。
若在中原,行进到城池三十里外,早就遇到人了。
但在大漠,乐乘没有见到人。
没有人,那燕国上谷郡就不知道赵国来袭。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乐乘心头火热:“燕国仗着城坚墙高,面对不善攻城的胡人,连斥候都不派!”
第228章 乐乘破燕扬威名,人屠至齐见嬴子
燕军对胡人的应对,是建城。
燕城虽然粗犷、不具备美感,但却是出了名的坚固。
城一旦建好,就意味着燕国领土扩张五十里。
胡人都是游牧民族,追逐水草而生。
胡人善于野战,不善攻城,绝大多数部族连攻城器械都不具备。
燕国建一座城,只需要少数精锐兵力就足以抵抗胡人扣关。
从胡人这里建城扩土,比和中原列国战争扩土要方便多了。
因此,燕国虽然在中原几乎没有进展,但面积却一直在变大。
燕国一直在向东北扩张。
上谷郡,谷城。
燕国最新建造的大城,燕国东北门户。
谷城城墙之上。
燕国边军面部严肃,严阵以待,一看就是精锐。
但他们人数极少,两兵相距间隔,竟有五十步。
若在中原,这兵力是远远不足。
可在大漠,防备的不是以攻城战为主的中原人,而是马术极佳善于夜战但不会攻城的胡人。
这点兵力,足够了。
燕国没有人想到。
有朝一日,这座国家最东北之地,立于大漠深处的谷城,竟然会遭到中原的攻伐
入夜。
一刹那。
天上石落如雨。
地上云梯挂壁。
乐乘有备而来,投石车、床弩、云梯等大型器械一样不少。
借着夜色掩护靠近谷城,在这大漠深处上演了一场标准的中原攻城战!
谷城三千燕军措手不及,虽英勇抵抗,却因人手稀缺和准备不足而惨败。
天将明,乐乘站在了谷城城头。
他满脸振奋,他开了一个好头!
只要有城可守,就不用担心这七万赵军遇到匈奴、林胡、东胡等胡人主力,全军覆没。
乐乘看着大日升起,迎接第一缕阳光。
金色洒满了他那张比廉颇年轻三十岁的脸。
他望着来时方向,真心实意道:
“谢了,李牧。”
为了让这七万赵军顺利在大漠同行,李牧在这两年多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击,吸引了这一片的匈奴注意。
用一百五十七名赵兵的血,为乐乘染出了一条血红的安全道路。
乐乘只在谷城修养三日。
留下病残伤患,再加两千士卒守城。
乐乘带着剩下的赵兵,进攻上谷郡其他城池。
燕国在上谷郡的部署,只有靠近赵国,防备赵人的逐鹿城城防尚可。
如怀安、宣化这等防备胡人的城池,各不过两千人左右。
两千人,哪里能抵挡数万赵军的狂攻。
不到三个月,上谷郡全境便宣告易主。
乐乘拿下上谷郡,着重加固要塞军都陉的防御,防止燕军反扑。
军都陉,又称军都山,太行八陉最北边的一条通道。
燕国本来在军都陉东出口布有重兵,防范山上的游牧民族。
后来燕国建城占地至此,打造上谷郡。
军都陉从燕国北出的重要道路之一,成为了燕国内部一条通道,地缘重要性较以前大打折扣。
燕国在此留守兵力还不如城池多,被赵军轻松攻破。
如今赵国控制上谷郡,军都陉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乐毅布重兵在此,修筑壁垒,打造防线。
切断上谷郡与燕国联系,关上燕国北出的大门。
由此,赵国纵跨南北太行山。
此时,太行山有“天下之脊”之号,高耸险峻。
赵占得大半。
居脊背之上,望下方燕国。
通俗来讲,就是占高打低。
上谷战事刚稳定,乐乘回师邯郸补给,再统领数万人出征,接应赵葱。
而此时,赵葱已经是命在旦夕,剩余兵力只剩八千。
这三个月,赵葱险些还生数次。
第一个月,燕军没有反应过来,赵葱劫掠武阳附近城镇,自给自足。
第二个月,燕军从四面八方而止,围剿赵葱。
赵葱在燕军围剿下东躲西藏,狼狈不堪,被燕人取号为——赵兔。
第三个月,生存空间急剧缩小,一天能食一顿热饭已是奢望,非战斗减员呈指数上升。
赵葱无数次后悔,不该接这必死任务。
直到他和乐乘见面前一日,他还大骂乐乘不为人子。
易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