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6章

作者:无垠石

  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人可是贞观年间的名相,更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动者,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擅长决断,所以有房谋杜断之称。

  而房遗直是房玄龄的长子,李德謇觉得可以让他来出谋划策,再怎么说,也会比他们几人合适。

  东宫就是一个小朝廷,也是未来的朝廷架构,都是一群高官子弟的汇聚所。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才。

第9章 人各有志

  

  四人结伴而行,有李震三人在身旁,其他的护卫也就不用再跟着了,李承乾对他们都武力值不是很了解,但也肯定都得到了他们老子的真传了。

  “大哥,你先坐好了,我们去找房遗直和高文敏那两小子过来。”

  崇文馆的一间偏殿之中,程处默拉着李震退了出去。

  李承乾看着四周的布置,心中有些感慨,这座宫殿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精致。

  大殿的两侧,都贴满了各种诗文,都用文匾装订,可见,大唐的文风初见成效了,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风流。

  乱世尚武,盛世崇文。

  这些诗词的风格各异,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婉约清新,有的深沉凝重,有的空灵飘逸。

  比起诗意,更当人注意到的是,字迹行走龙蛇,气势磅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诗意已经赶不上如此的笔力了,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

  “啪!”

  一声脆响传来,一只大手突然重重地落在一名文士的肩膀上。文士猝不及防,被吓得猛地站起身来。

  他心中不禁犯嘀咕,究竟是谁如此粗鲁无礼?

  待他定睛一看,发现来人竟是李震与程处默。

  他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是什么风把两位世子吹来了啊?”

  只见程处默一把搂住房遗直的脖子,将他往门外拖去,并小声说道:“房遗直,出去,我们借一步说话。”

  李震则朝角落的另一位文人招了招手,喊道:“高文敏,你也过来一下。”

  众文士皆是一脸茫然,不知发生何事。在众学子弟疑惑的目光中,房遗直和高文敏被拉出了房间。

  房遗直满脸通红,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两位世子,有话好好说,何必如此拉拉扯扯。”

  他觉得自己和另一个大男人这样勾肩搭背,实在不成体统,有辱斯文。

  高文敏连忙附和道:“是啊,两位世子,有什么事不妨直说,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射殿和崇文馆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干系,现在这两人怎么跑到文殿来了。

  “我们要你们帮?哈哈!”程处默哈哈大笑,瘪了瘪嘴道:“我们是来给你们送富贵的,就不知道你们面对这泼天的富贵,要还是不要。”

  “富贵?”房遗直皱着眉头,显然是不信的,这两货脑容量就那么大,能有什么富贵。

  “太子殿下说了,很欣赏两位的谋略,说日后登位之后,要给予两位重任。”程处默直接表明来意。

  “太子殿下吗?”房遗直和高文敏对视一眼,都是一愣,太子谋反的事情,他们都十分的清楚,因为家里都有大佬,就算封禁了,也有那么亿点点办法传递消息。

  他们现在可是想和太子李承乾划分界限都来不及,哪敢在这个时候往上蹭。

  “两位世子太开玩笑了,我们就是陪读的,怎么能入太子的眼呢?”房遗直马上说道,现在可不想和太子沾边。

  “你们这文人就是如此,爱惜自己的羽毛。”李震冷哼道,哪里听不出两人的意思来。

  “实话告诉你们吧,太子殿下已经回来了,东宫已经全部解禁,不然你们以为我们会出现在这里吗?”

  东宫夜才是在李承乾回来之后,才解禁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太子殿下是被冤枉的,现在真凶已经找出来了,之后便会通告天下。”李震道。

  “当年你们的老子何等的气魄,怎么就生了你们两个没骨气的东西呢?”

  而另一边的程处默则劈头盖脸的大骂起来。

  “我看你们俩就是一对软蛋!当初你们的父亲,那可是大唐的英雄,跟着陛下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你们俩却像个缩头乌龟一样,连站出来替太子谋划一二都不敢,真是丢尽了你爹的脸,还是你们一点本事都没有啊?”

  他越骂越气,最后直接一脚踹在了房遗直的大腿之上。

  房遗爱和高文敏被骂得脸色通红,却又不敢还嘴,不然还会被踹。

  “现在张玄素那三个为老不尊的东西,一直在故意刁难太子殿下,你们若是能解决了,那就入了太子的眼,不然你们继续读你们的那破书去吧。”

  程处默瞄了两人一眼,就和李震气冲冲的就离开了。

  “这!”房遗直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不知如何是好,家中那位,可是没想把宝压在这里。

  但是现在太子李承乾已经抛出了橄榄枝,他们不接受的话,那就表明他们站在了对立面。

  一生戎马,可比不了站对队功勋更大。

  “我们本来就是东宫的官属,当为太子解忧,如果真的解禁了的话,那太子殿下就是冤枉的。”高文敏则说道,心深似海,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必须想好了计策,不然不足以赔罪啊。”房遗直眉头微微皱起,不由己,真的不由己。

  他们两人怎么会不知道,李世民有废太子的意向,但是面对悠悠众口,李世民始终没有承认要废太子。

  逼父,杀兄、夺弟妻,其实也可以表现明显一点,废子,那就成完人了。

  “难!”高文敏摇了摇头,他们都品级太小了,怎么能和张玄素几人硬刚呢?

  “不难才怪呢,我们得好好谋划一番。”房遗直和高文敏都苦闷无比,只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

  “气死人了,太子能看上他们,是他们的福气。”程处默大声嚷嚷。

  “四弟,他们拒绝了吗?”李德謇问道。

  “拒绝倒是没有明说,不过看他们那样子,是不想和太子有过多的接触。”程处默哼声道。

  “大哥,你两小子不识好歹,早晚收拾他们,崇文馆那么多的学士,也不缺他们一二个。”

  “人各有志。”李承乾摆了摆手,这两人本就不是慕名而来的,只是迫于李世民的政令,才到东宫来任职陪读。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代表的是房玄龄和高士廉的态度。

  那两位不看好李承乾,所以他们的嫡长子也就只能如履薄冰。

第10章 崇文馆题诗

  

  “太子殿下来了!都精神点。”

  崇文馆正殿上,诸多学子都闻声站了起来,都转过头去,望向门口。

  “拜见太子殿下!”

  众学子齐声喊道,身子微微躬起。

  “不必多礼,这几日来,让诸位担心受怕了。”

  李承乾带着李德謇、李震、程处默三人鱼贯而入,来到了前台,他手微微放下,示意众人坐下。

  “殿下万安。”

  很明显,崇文馆内的死气沉沉的气息一下子荡然无存。

  “陛下已经查明事情原委,东宫是被冤枉的。”李承乾抬手向天拱了拱。

  “陛下圣明!”每一个学子的脸上都浮现出了喜色,他们只知道,不用被牵连就好了。

  却不知道,当初李承乾对簿公堂是何等的凶险,一着不慎,全得玩完。

  “对,陛下是古来少有的圣君,不会冤枉我们的。”

  该说不说,李世民还是称的上圣明二字,只不过到了晚年昏庸,类似于汉武帝刘彻。

  “所以,我们只要一心为民为国,陛下一定会看到的。”

  李承乾一再调动学子们的情感,让他们不再那么颓废,毕竟这些都是自己班底。

  “我等,必不负陛下重望,也必不负殿下之期待。”

  一片高吼声响起,让人听到热血沸腾。

  李承乾手掌微微抬起,场面顿时又鸦雀无声,每一学长都看向李承乾,等待着他的下一句。

  “本宫也是经常因为政务所扰,难以分身,来崇文馆较少,今天到来,便也题诗一首,也算是崇文馆的一员吧。”

  李承乾微笑着,显得十分的和蔼、平易近人,以往的那般戾气已然不见。

  太子墨宝!

  众学子都无比的振奋,其实他们来东宫,也没有见过李承乾几面。

  你可以想象,一个应聘的小职员,能经常见到大老板吗?

  “还不拿文房四宝来!”程处默大声道。

  “太子殿下,用我的吧!”高文敏抱着纸笔上来,为李承乾亲自研墨,这也是表明了他的态度。

  很多的学子都只能暗暗叹息,这是一个多好让太子殿下记住自己的机会啊,但是却被高文敏截胡了。

  李承乾提笔,笔尖落在了洁白的纸张之上,如同飘逸的仙鹤舞动起来。

  “居庙堂则忧其民。”

  高文敏不自觉般的就吟诵了出来,一股忧民之感,顿时充斥到众学子的胸膛之中,仿佛之间遭受到了重击,震撼人心。

  李承乾继续挥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居庙堂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全场哗然,被这一股家国情怀所渲染。

  看着众人的表情,李承乾很满意的点了点头,那两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整个华夏诗坛都占据有举足轻重的份量。

  还不信炸不爆现在的初唐文坛,不需要多久,经过这些东宫学长的传播,马上就能红遍大江南北。

  他这个跛脚太子,也会因此名声大噪,李世民想再动他,也要多一分考量。

  穿越而来,又有这样的先天条件,不称帝,还不如一头撞死了。

  摊牌了,我就是要李二的那位置。

  不过剽窃范大诗人的名句,就有那么一点不厚道。

  不过读书人么,不叫偷,而是拿。

  “此为绝句,冠绝长安!”

  入此崇文馆,哪位学子又不是才学横溢,都无不被此诗震撼到。

  “当为传世之作!”

  “太子殿下,忧国忧民,却被污蔑谋反,何其不公。”

  “我等学子,沐浴恩德,何以报之。”

  “主受辱,唯死而已,我等学子,可还有那文骨。”

  崇文馆内,全部学子都瞬间沸腾,就如同一堆干柴,被一株一点星火点燃。

  太过了!

  李承乾脸角抽动,一首诗有如何的号召力,这是李承乾想不到的。

  文人的笔,武将的刀,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提刀定乾坤。

  只能说,李承乾太低估,文学传统对华夏的影响力了。

  有多少热血之士,就为了一篇诗歌抛头颅洒热血。

  “对,太子说的对,处江湖之远,也要忧其国,如今太子殿下被诬陷,是不是动摇国本啊?”

  一人高呼。

  “我等虽无半点功名在身,也当以我等文人的方式忧虑国事。”

  “孟将说的对,我们要用我们文人的方式为国为民而谋。”

  立即有学子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