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50章

作者:无垠石

  作为将领,他深知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但如今连最基本的粮草筹备都未能顺利完成,实在辜负了李承乾对他的信任。

  李承乾闻言眉头微皱:“按常理来说,这种情况不应该出现。”

  他转身望向刘仁轨,目光中带着询问的意味。

  “沿河两岸的州郡无粮。”

  刘仁轨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这个意外的消息让他们陷入了困境。

  “不可能,怎么会没有粮草呢?”

  战争动员已经提前了很多的时间,就算是当地没有粮食,也应该完成了从他地的调任。

  而且,在秋收之前,已经传令沿河州县,税粮不上缴,等船只接送,用于征战所用。

  沿河各地,怎么说都是粮草充足。

  “是当地的官员说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并没有税粮,而且前几年的粮食,也都被用来救助民生了。”刘仁轨说道。

  “都派人去府库查了吗?”李承乾怎么可能信过这样低劣的借口呢?

  “派人去搜查了,并未发现粮草。”

  事无转机了,刘仁轨才来向李承乾报备的,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权责范围了。

  “好胆啊!”

  李承乾知道,能有这么大能量的,只有那些掌控各阶段官员的士族门阀才能够做到。

  科举制度的实现,还是不能改变士族垄断官员的事实,直到了宋时,才改变了这一现状。

  因为在安史之乱后,门阀氏族也被斩杀了很多,等到宋代之时,士族门阀也没有太多人了,没有了之前那样门阀鼎盛之时的话语权。

  才使得科举制变得较为公平公正,正真成为寒门晋升的一个通道。

  而在唐时所谓的科举制,也就是一个自我安慰罢了。

  因为出考题的是士族中人、监督考试的也还是士族中人、最后批改卷子的亦还是士族中人。

  不然以黄巢的文采,为何几次不第呢?

  就是因为他不是士族中人,当他进入考场的那时,底细已经被摸清楚了。

  你一个寒门之人,写的再好,改卷的人,说不好就是不好。

  难不成几千张卷子都要李世民亲自批改吗?

  当然不是,还是需要底下的官员去做。

  所以科举制也就只是变了一个形式的察举制,不说寒门没有条件读书,就算读书很厉害,也无出头之日。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中低层的官员,均是士族门阀的子弟担任,把控着国家命运。

  “太子殿下,两河之地,粮草充足,如今却运不来粮食,怕是有人从中作梗。”

  李震在一边轻声出口,如何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

  “武行,不良人可有消息?”李承乾问道。

  “禀殿下,长安方向传来消息,可能与崔氏和杜氏有关,这两家如今来往频繁。”

  武行躬身道,对于官府方面的渗透,不良人还是力不从心,没有熟人引荐,是进不到那个团体的。

  不良人也都是泥腿子出身,这就限制了他们太多。

  “果然!”

  这也是在李承乾的意料之中,士族门阀开始作妖了。

  “这群杂碎,难道不知,这会害了全军将士吗。”

  程处默一拍栏杆,大怒道。

  “你还期望他们有家国情怀吗?”

  李承乾冷哼道。

  “这军中,可是也有他们的氏族子弟在,他们就不怕将他们都害死了吗?”

  程处默很难想象,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

  “不,他们如今扣粮,就是不想让这场战役开打,或者在朝堂之上,给予陛下施压,以达到某种目的。”

  对高句丽之战,是掠夺之战,门阀士族都是那闻腥的鲨鱼,不可能是不支持的,因为这太有利可图。

  上战场的是百姓的儿子,而城破之后,享受战果的却是他们这些上层阶级。

  如果不同意开战高句丽,他们早就反对了。

  而如今作妖,怕是矛头指向的是皇室,或者就是自己,或者还有其他的谋划。

  “这群人的心地实在是太险恶了,为了实现他们那见不得人的目标,竟然把战争当作玩笑,将数万人的生死玩弄于股掌之间,简直是无法无天!”

  李震愤怒不已,但却也感到无能为力。

  “太子殿下,现在他们如此阻碍,显然是针对殿下你的,或许这正是他们对你的任命表示不满所采取的反抗行动。”

  刘仁轨在一旁说道,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李承乾将水军的全部指挥权交给他而引发的动荡。

  实际上,这是门阀士族对皇权的一次强烈冲击。

  是权力博弈的结果。

  “事情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李承乾摇摇头。

  他深知自己不能退缩,否则皇权将会进一步受到侵蚀。

  控制着全国的物资,这便是士族门阀的可怕之处,这也是整个帝国的命脉所在,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让他们有了绝大的话语权。

  通过这次事件,李承乾深刻认识到了士族门阀的不轨之心,他们不仅敢于行动,而且具备足够的实力。

  换句话说,如果得不到他们的认可,皇权就是徒有其表。

  “他们这是谋反!”程处默眼中一片杀机,不听皇帝调令,这如何不是谋逆呢?

  “现在是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如果不能解决,那就只有退军了。”

  裴行俭脸色微变,他也不知道,他裴氏一族,有没有参与进来。

  但是能做到如此的全面封锁,想必也是脱不了关系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都存余的粮食,就是熬过这个冬季都未必了。

  “本宫要此次去运送粮草的官员名单。”李承乾说道。

  “诺!”刘仁轨应声。

  “已经上报朝堂了吗?”李承乾再问道。

  “已报了!”刘仁轨回道。

  不仅他们大军面临着危机,此时的朝堂之上,李世民也被进一步掣肘。

  士族门阀在借势发挥。

第84章 皇权与士权的初交锋

  

  “为什么?为什么早就让两河流域准备的粮食,现在却都不见了,你们告诉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极殿之上,李世民龙颜大怒,咆哮朝堂,他目光极为的迫人,宛如要把这些群臣全部射穿。

  群臣寒蝉,一个个都低着头颅,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但很多人,心中都是无比的雪亮,这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回禀陛下,筹集粮草之事,之前一直都是由右仆射长孙大人负责,而右仆射随军出征之后,这事宜都是由左仆射许大人负责,具体缘由,左仆射比较清楚。”

  御史大夫韦挺出列,言辞凿凿道。

  许敬宗脸色顿时一沉,弄了这么大的动静,难不成就是为了弄他吗?

  他是皇氏扶植在朝堂的代言人,一众士族门阀攻击他,也就是在削弱皇权。

  许敬宗知道,现在不能坐以待毙,否则他就要成为替罪羊了,他连忙站出来道:

  “启奏陛下,臣确实负责过筹集粮草一事,但政令都已经下发,之前检阅,各州粮食物资充沛,以臣之见,定是底下官员贪腐。”

  “臣以为,应当立即让大理寺介入,对两河流域的官员进行调查,凡是故意耽误军机者,应斩。”

  他许敬宗现在可已经不是论人拿捏的软柿子了,背靠着皇室呢。

  “陛下,军情似火,如果还要等大理寺调查出来结果,前方军士怕都饿死了,如今最为要紧的是,运派粮草于前线。”

  “再者,就是都是两河流域官员所为,按照左仆射之言,均杀掉了,怕是这朝堂之上,也就没有几个人了吧。”

  韦挺冷哼道,面露不善之色。

  这也是赤裸裸是点明,就是两河流域的官员故意所为,你又能如何?

  你这左仆射能如何,你堂堂天子又能如何。

  “陛下,臣认为,造成这一后果是,完全就是左仆射的不称职,是许左仆射能力不足所至,如果换一人统领,臣相信,粮草定会准时到达的。”

  吏部侍郎崔挹躬身道。

  这就是在告诉李世民,用左仆射之位来换取门阀士族的配合。

  当然,他们也不敢与皇室闹的太僵了。

  他们是掌握了大唐的物质,但李二是打下江山的雄主,军权都极大的掌握在皇室亲信的手中。

  程知节、尉迟敬德、李勣、李道宗、李孝恭、张士贵以及薛万彻等,都是军中大佬,掌控着军队。

  硬碰皇室,肯定是不行,要两败俱伤的局面。

  而李二要管理天下,自然也少不门阀士族的帮忙,他底下之人,打天下都可以,但是治理天下就不太行。

  “崔侍郎以为,许敬宗之后,谁有能力担任这左仆射之位呢?又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竟然能左右朕的旨意。”

  李世民眸光如刀,看得崔挹浑身难受,承受着帝者的威严。

  “这臣就不得而知,这要由吏部举荐,通过门下省和中书省审理,最后再由陛下钦定才可。”

  崔挹回答的滴水不漏。

  “许敬宗就是朕钦定的,召令已发,许仆射无过错之。”李世民一挥龙袍,也是没有丝毫让步。

  “陛下,如此的话,怕是于前线战事不利。”

  崔挹再道,也在表明了,如果不撤销了许敬宗,那么门阀也不会让步。

  “让大理寺调查,此次事件,朕要查的水落石出。”

  好不容易推上了许敬宗,如果再撤下,让门阀士族担任,那么皇室就进一步被限制,如果要是军权再被渗透,那皇室反而就成为了傀儡。

  在朝堂之上,这事是难以解决了。

  李世民不再妥协,哪怕是两败俱伤,不然被蚕食的那么就只有皇室。

  “陛下,还请以大局为重,战事为要啊。”

  萧瑀也走了出来进言,为了一个左仆射,而拖上十数万将士的性命,这是不值得的。

  战事已经启动,如是不战而回,大唐如何在威慑四方呢?如何能让四夷皆服呢?

  而且之前的所有调动也将会是付之东流。

  李世民拳头捏紧,这就是他的无奈,堂堂皇帝,却无法决定一个左仆射的人选,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同时也反映出了皇权的弱势。

  他的目光扫视着群臣,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这次是许敬宗,那么下一次呢?是长孙无忌,亦或者是其他人。

  “退朝!”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开口道,这一刻,他是无比的气愤。

  全部的士族门阀都在向他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