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36章

作者:无垠石

  但是在这任将方面,就有毛病了。

  原本以为这三军大总管之位,是非自己莫属了,现在又跳出个太子李承乾来。

第61章 大唐将星浩瀚 谁没灭过一国

  

  “朕知道你们所担心的是什么。”李世民哈哈一笑,他的笑声充满了自信和威严。

  众人纷纷抬头看着李世民,眼中流露出疑惑和期待。

  “你们所担心的就是太子无知,会随便指挥军政,以至于大败。”李世民直接点明了大家的担忧。

  闻言,几人都沉默不语,但他们的眼神已经表明了对李世民话的认可。

  “李勣、李道宗、张俭还有长孙无忌,你们都是久经战阵,若是你们觉得太子的指令不合理,完全可以忽略之,如果合适,则可以采纳着。”李世民的语气坚定而果断。

  他相信这些将领们有着足够的经验来判断太子的指令是否合理,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太子坐镇中军,并不是为了上阵杀敌,更多的是为了激励士气罢了。”李世民继续说道。

  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亲临战场,能最大程度的鼓舞士气,展现出皇家的威严和决心。

  几人闻言,他们有裁决之地权后,也就都不再言语。

  他们明白李世民的意图,也愿意支持他的决定。

  谁都知道,李世民是有意要培养太子李承乾在军中的威望。

  只要太子不瞎指挥,他们四个王者,还带不动一个黑铁辅助吗?

  其实很多人可能都会对李道宗有所误解,他可也是称得上是无双良将,一生都在征战之中,盛唐的疆域他打下了很多,不是那个昏庸无度的老王爷。

  在李氏宗族之中,李道宗的战功只逊色于李二。

  计破刘武周,生擒东突厥颉利可汗。

  李靖病逝之后,李世民托孤李治之时,曾言李勣、李道宗与薛万彻为大唐军之基石,一切战役三人均可应付。

  加上李道宗皇族的身份,对李治的无疑是帮助是最大的,也是皇室最坚实的后盾。

  长孙无忌在房遗爱的谋反案中大作文章,将李道宗、薛万彻和李恪一起撸下马。

  从此,长孙无忌才得以独霸朝纲,哪怕是李治哭求长孙无忌放过李道宗和李恪,也都被长孙无忌拒绝了。

  这也为长孙氏族的未来结局埋下了伏笔。

  足见李道宗对唐朝的重要性,是无双战将,也是忠于李氏江山的亲王,而非是无能昏庸的谋反者。

  与之被诋毁的还有张士贵,他也同样是唐朝的开国功臣,秦王府的幕僚,善骑射,是一员猛将,玄武门上位之时,张士贵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在李世民生涯的六场重大战役之中,张士贵参加了四场,而且也都是战功卓著。

  李世民可不是昏君,是文治武功、知人善用是天策上将兼大唐王朝帝王。

  他从无数将领之中,挑选出张士贵任先锋,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可还有什么疑问的吗?”

  李世民压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陛下,儿臣认为,张亮不能胜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

  李承乾说道。

  众人也是眼前一亮,共事多年,张亮并没有多大的能力,其能有如今的成就,也都是因为其走对了路子,而非其能力使然。

  前期受李勣提拔,后面误打误撞的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成为了从龙之臣。

  在对战高句丽之时,因其胆小怕事,辽东战役捷报频传,而他的水军却是寸步难行,使得唐太宗李世民水陆夹击的意图破灭。

  最终酿成了不败之败。

  “那太子以为,谁人可担此重任呢?”

  李世民也自然知道泥腿子张亮的能力,但是也是介于如今是无人可用。

  而且李世民也觉得让张亮任水军总管不便了,无他。

  就是张亮告发侯君集谋反的,与太子李承乾是敌对,这样的关系在军中,是非常微妙的。

  其曾在相州出任,是魏王李泰的人,只不过这人圆滑狡诈,见李泰被取消了特权之后,就疏远了魏王府,也才没有被魏王谋反所牵扯到,如今都还在活蹦乱跳着。

  “给事中刘仁轨!”李承乾开口道。

  李世民有了印象,几年前,有个芝麻大的官,拼死向他谏言。

  李世民感念其为国尽忠尽力,于是就提升到了事中,这小官员就是刘仁轨。

  尽职可以,但是让他来统领水军能行吗?

  而且官职跳跃也太大了,也算是跨行作战了,他是一个谏臣,你却让他来当水军统领。

  李世民摇了摇头,大大的不妥。

  他可不知道,刘仁轨带领水军,在汉江口处,以一万水军大破四万倭军,把日子过的不错的倭国打的老实了几百年。

  也是在这一战,将倭寇打成了大唐小迷弟,派遣使者对唐俯首称臣。

  顺势还灭了百济复燃的旧火。

  在刘仁轨的威慑下,新罗、百济、倭国等一众临海强国,纷纷跪伏。

  在唐时,水军作战无人能出其右。

  “此为不妥,刘仁轨更没有亲临战阵过。”

  李世民不同意。

  至于其他几位将领,对这位名叫刘仁轨的,都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品级太低了,入不了目。

  “若是你们都没有问题了,就下去准备吧。”李世民再道。

  虽说是要明年开军,但是现在这些被任命的统帅,就要前往各地准备了。

  现在唐朝实行的还是府兵制,全兵皆农,在战时是兵,不战时为农。

  但是这兵也不是谁都能当上的,唐朝将人分为九等,下三等是不得从事服兵役的,他们只能做农活,就算你想去送死,也要看你的级别够还是不够。

  这样的府兵分散在全国各地,每地只有一千左右的府兵,要将其全部召集到一起也要时间。

  同时,也有新招府兵,补充消耗。

  动一场兵事,要提前准备的事情有很多。

  几人都全部退下,而李承乾却没有走,而是一直留在了两仪殿中。

  “你看重刘仁轨,是因为其出身贫寒吗?是抗衡大族的力量吗?”

  李世民问起,要让他将一军重任交付给一个这样只会执笔的文官手中,没有重要理由的话,是万不可能的。

  “不是,儿臣看重的是他的军事才能!”

  有如此能力,就算是大氏族之人,李承乾也会举荐,就像裴行俭。

  氏族之祸是一群人,而非一人之灾。

  然而,一场战役,却会因为一个人的指挥而影响胜负。

  “他能有什么军事才能,连战场都没有上过。”李世民愕然。

  “也不只是因为如此,陛下也不会知道他是否真的有军事才华吗?”

  李承乾笑道,刘仁轨真的是一出道即是巅峰。

  李治当政之时,对外发动战争是最多的了,以至于无将可派,只有看见动笔的刘仁轨还闲着,就让他领兵去平百济叛乱,他且一战成名,连战连胜,最后功拜宰相。

第62章 发动攻击 刨士族大姓根

  

  “军机大事,朕冒不得这个险!”李世民一脸严肃地说道。

  这可是关系到数万名将士的性命啊,更是关乎整个战局的成败。

  “既然水军统帅没有确定的人选,不如就让儿臣与长孙舅舅一同前往。反正辽东那边有英国公李绩和江夏王李道宗两位坐镇,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李承乾主动请缨。

  “就算父皇你不相信儿臣的眼光,也应该相信儿臣和长孙舅舅的能力吧?我们俩总不至于会把水军给搞垮掉吧。”

  毕竟,陆军有那几位大佬坐镇,肯定是万无一失的。反而水军这边,如果没有得力的战将,才让李承乾最为担心。

  如果再让张亮那个二五仔去担任水军统帅,那真的就是费力不讨好了。

  “也只能这样了!”李世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对于李承乾的战略眼光,李世民是深有体会的。

  而长孙无忌则一直在李世民身边征战,也曾独自领兵作战,甚至被封为威武大将军,他这个右仆射可不是徒有虚名,而是实至名归的。所以,对于军事方面,长孙无忌也是很懂行的。

  把水军交给李承乾和长孙无忌,李世民也自然放心,好像现在也没有比这个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另外,活字印刷术已经应用,儿臣以为,之后所印制的所有政令都应当分成多份份,传报各县,让全国的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每一项政令,这样可便于政令通达,以免有人从中作梗。”李承乾说道。

  “好!”李世民深深点头,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官员之中的层层限制,皇令下乡,在很大地程度上,加强了皇权的巩固,削弱士族的统治力。

  “第一件事就是,将建造武庙的消息和开办学堂的消息,印发而下,让军中和所有的百姓知晓。”

  李承乾要争取到军中将士的支持,因为这两件事,与他们息息相关,特别是处于底层的士兵。

  这样一来,开办学堂之时,也不会再有阻力。

  “此事,朕以为,让孔颖达来办可以,他孔家一直以教化天下为己任,同时又是千年世家,文中之圣,想必更加快。”

  李世民说道。

  孔颖达虽然迂腐,但也有其家族的使命感,那就是发展他们的学术。

  李承乾对此并没有意见,孔颖达其实也不算太坏,就是其文学素养和德行所致,一般都是对事不对人,无任谁做的不符合其标准,都会硬刚。

  孔家学子遍布天下,要想开启全国学堂,孔家肯定是一大助力,不然学堂办成了,也只是空架子,没有教书先生。

  李承乾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待此时的唐朝,确实是需要改进的有很多。

  不过必须加快改进,因为给他留下的时间也并不多,唐朝的均田制,是在动到了很多人的利益了。

  因为到武则天执政之时,基本上已经差不多全面崩盘,因此府兵制也被破坏,唐朝的战力也就不再了,各地反叛不断。

  以至于,在唐高宗时期,唐朝疆域达到最大,而后边逐渐减小,到了最后的李唐集团全面瓦解。

  做为任何一个后来人,都不希望盛唐就此瓦解,李承乾要延续着这一切。

  其实唐王朝自此李世民去世后,大权就被士族抢了过去,长孙无忌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而后李治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巩固皇权,从氏族之中,将权力夺来。

  不过最后也不可避免的被削弱了,废王立武,分权武后,也是为了限制氏族。

  但是无论如何发力,大唐王朝的底子——均田制已经被破坏,大唐的强盛就是来源于均田制和府兵制。

  这两个制度又以均田制为基础,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也就荡然无存。

  李唐就是把所有土地国有,在分发给全天下的百姓。

  而氏族大家呢?就想把土地重新占有,在古代,最值钱的也就是土地,而以往,这些土地就是属于他们的。

  这就是李唐王朝和大姓氏族的最根本矛盾。

  有些大姓氏族,是对李唐忠心耿耿,实则其的一些行为,已经给大唐挖好了坟墓。

  所以说,李承乾这个大唐继承人的敌人是所有枉动土地的权贵。

  事实已经证明,均田制是最符合时代的特征,包产到户也是均田制的体现,这样能极大的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刺激农业生产,增强国力。

  为了守护这份家底,李承乾可谓举世皆敌。

  要挑战所有的氏族,他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时至傍晚时分,李承乾才回到了东宫。

  东宫还是像以往的喧闹。

  一入北苑,便隐约之间听见轰隆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