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16章

作者:无垠石

  而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他好大喜功,连续三次大规模征伐高句丽,导致国家财力耗尽,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

  “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之前在朝堂上,你可是明确主张攻打高句丽的。”

  李世民一脸疑惑地问李承乾。此时此刻,他收起了对高句丽的轻视之心。

  高句丽就宛如是一个魔咒一般,让强大的大隋朝屡次吃瘪,甚至到了后面,高句丽用隋人的尸体,堆积起了京观。

  你可以说大隋乱,但不能说大隋弱。

  “高句丽打是一定要打的,但是陛下不能亲征,不然就会造成举国动荡。”李承乾也欲阻止李世民亲征。

  说到底,李世民也有了类似隋炀帝一样的好大喜功,想在他的传记之上,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事,日后再议。”然而,李世民也并未死心,还是想大展武功。

  “陛下,太子所言极是,陛下就应坐镇都城,震慑宵小。”

  “对,陛下之文治武功,何需用一个小小的高句丽来彰显呢?”

  几位大臣见李世民的态度松了下来,也都纷纷趁热打铁劝道。

  “朕都说了,此事之后再议,至于确定谁为主帅,等到行军之时,再进行确定。”

  李世民还是有些执拗道,不过他余光之中,看见李承乾上前了一步,心里又是一抽,这太子骂起他老子来,比魏征骂的还要难听。

  “今天军事就议到此了。”李世民直接宣布了小会议就此结束,不想再被喷。

  “等下,太子单独留下!”见几人都躬身退后,李世民再道。

  ……

  “还好有太子殿下劝诫,否则以陛下的性子,肯定要御驾亲征了,到时候我们这些人可就拦不住了啊!”

  走出偏殿后,李勣一脸庆幸地感叹着,言语之中掩饰不住兴奋之意。

  李靖已经归隐,那么这场高句丽之战,李勣肯定就是主帅的不二人选了。但是如果李世民要御驾亲征,那么灭国之功自然就与他无缘了。

  “英国公,先别高兴得太早了,现在还没有完全劝住呢。依我看,陛下对攻打高句丽还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房玄龄无奈地摇了摇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而且,如今太子殿下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可以让太子监国,这样一来,陛下也可以完全放心出征,不存在那所谓的国都无人坐镇的情况。”房玄龄继续分析道。

  “话虽如此,但战争变幻莫测,我们必须要劝谏陛下,不能让陛下立于险境之中。”李勣眉头紧皱,语气坚定地说道。

第27章 合适的统帅人选

  

  “承乾,你怎么也反对朕御驾亲征呢?朕想把你留在京都监国,这对你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

  四下无人,李世民露出了一个老父亲神情。

  “陛下,高句丽不容小觑,一战而定的可能性不高,陛下御驾亲征,能亲征五年还是十年呢?”

  李承乾反问道,也没有那般的咄咄逼人,现在两人就是在商量,用不着急眼。

  因为李承乾知道此战的结果。

  李世民闻言,也点了点头,对李承乾拥有战略眼光深感欣慰,一国之主,若是没有战略眼光,那也只能为守成之君。

  不过,在李世民看来,李承乾还是太嫩了些。

  “我大唐兵强马壮,水陆齐攻,一年还攻打不下高句丽吗?”

  大唐以武立国,大小战役无数,无双战将甚多,加上他亲自指挥,如何能不胜呢?他有信心在一年之内平定高句丽。

  “陛下,是否觉得卫国公李靖能将面积比高句丽大数倍的东突厥,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就觉得灭一个高句丽,一年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李世民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答案是肯定的。

  “陛下可能忘了,高句丽都是重城,不像突厥那样一马平川,可能每拔一个坚城,就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年肯定是灭不了高句丽。”

  李世民嘴巴微张,自己怎么就把这样的事情忽略了呢?

  他身为皇帝,肯定是不能一直在外征战,而无顾国家政事吧!

  而高句丽确实又是如此,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肯定推进十分困难,要灭其国,非一日之功。

  御驾亲征,能胜,但是灭不了国。

  “而且,如果一战不能将高句丽灭国,那么等我唐军退回,那些重城势必又会被重新打回去,不灭其国,我大唐只会徒劳无功,空耗国力而已,无利。”

  “若打之而不能灭其国,那还不如不打,若要攻之,必要灭其国,而且这非一年可功毕之,陛下觉得你还适合作为主帅吗?”

  李承乾耗尽脑力分析着,言其利害关系。

  “战,就灭其国,不然不如不战。”

  李世民大为震动,以他的军事才华,如何不知道李承乾所述之精髓。

  “承乾,想不到你还有如此的军事才能,以前确实是父皇对你冷落太多了,以至于不曾发现你的才华。”

  李世民既羞愧,又无比的欣慰,李承乾独特的军事见解,让他耳目一新,假以时日,必定能大放光彩。

  “承乾,那以你之见,远征高句丽主帅人选,谁最为合适呢?李勣?长孙无忌?”

  李世民心中自然也有了人选,不过,他此番既是考验,也想知道李承乾还有什么其他的独特见解。

  “都不是!”李承乾摇了摇头。

  “承乾,看来,你对朝中大臣还不太了解,不过,也因为你接触朝政较少的缘故,日后你就会慢慢明白了。”

  李世民没有失望,还是很耐心的说道:“最合适之人,当属李勣。”

  “如果没有本宫的话,陛下所言不错自然是不错,李勣是最合适的人选了。”李承乾笑道。

  “你?”李世民再次一惊,不过还是摇了摇头。

  “你军事才能独特,但是实战经验基本上没有,三军主帅之位置,事关三军将士生死,朕不会交付于你。”

  李世民现在已经发觉了李承乾的军事才能,肯定会让他参与此次的远征,加以锻炼,但任用位置,肯定不是三军主帅。

  “汉时韩信也不是直接就佩戴三军印信了吗?”李承乾对于此次的统帅之位,还是志在必得的,因为这直接关乎到他上位的变动。

  哪怕是强如汉武帝刘彻,也是在当了多年以后的傀儡,才得以真正掌控权力,就是唐高宗李治也是如是

  李世民死了之后,他再上位,也只不过把李治换成了他李承乾罢了,至于大权,还是要落在长孙无忌和李勣的手中,行使辅国之权。

  而李承乾实在不想当这个傀儡,一代帝皇,谁又会容忍他人的操控呢?

  “但也不是人人是韩信!”李世民还是拒绝了。

  “本宫相信,陛下一定会将远征高句丽主帅的位置给本宫的。”李承乾嘴角微微扬起,显得十分的自信。

  “你就这么笃定吗?”李世民错愕,他现在是一点都不想把这样的位置交给李承乾。

  “陛下会的,因为本宫在军中,无半点威信,将来又如何统军御国?”李承乾答非所问。

  李世民的目光尖锐了起来,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他该是时候为下任继承者考虑了。

  “希望你能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吧。”半晌之后,李世民郑重的说道。

  在某一些方面之上,胜败已经不重要了,而且大唐会败吗?不会。

  那为何不能让太子下去镀金,以稳固将来的至尊位呢?

  “远征高句丽,朕去不得,那就由你代朕去吧,灭之,你的声望会达到顶峰。”

  没错,李世民会为李承乾铺路的,而路,就是高句丽国。

  不过能不能立威,那也得看李承乾真正的本领了。

  李承乾上位需要威望,需要得到军队中绝大多数将领的认可,换一话说,那就是,李承乾要有自己的人,而非都是李世民的旧臣。

  “这段时间,你也多看看兵书,有什么不懂的,也可随时入宫。”

  李世民决定自己亲自来培养接班人,那些儒生只适合教化天下,不适合教导君王。

  “儿臣会记得的,陛下,儿臣想和你要一个人。”

  李世民兴致不错,李承乾随即开口道。

  “要人?要谁?”李世民没有立即允诺,他要知道是谁,毕竟现在李承乾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弘文馆的生员裴行俭!”李承乾开口道。

  “就一个生员,你不必和朕说,以你东宫太子的身份,还怕弘文馆不放吗?”李世民苦笑,觉得李承乾现在太小心了。

  “对了,前些时日,东宫受到牵连,你宫内的人也都下了狱,朕给你派几人去保护你吧。”

  经历了几次谋反案,继承人都安全还是要得到保证的。

  李承乾的安危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第28章 魏王李泰的心思

  

  此时,大殿的外面走进了三十来人,每一个都是煞气逼人,眸光凌厉,往那里一站,就势如千军。

  “这是朕的护卫禁军龙武卫,从军中挑选而出,不但武功高强,能以一敌十,而且每个人都有特殊本领,亦只有百人,现分三十人予你护卫。”

  李世民凝重的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对这些护卫禁军的信任和重视。

  李承乾心中一喜,连忙谢恩:“多谢陛下厚爱!”

  能得到这样一支精锐的护卫队伍,对于李承乾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保障。而且这些护卫禁军的实力和忠诚度是无需怀疑的。

  能成为皇帝的贴身侍卫,于军中,肯定是难有敌手,而更重要的则是对李唐的绝对忠诚。

  “末将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三十名护卫禁军齐声高呼,他们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他们半跪于地,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李承乾,展现出无比的敬意和服从。

  “今日你便留下来,与朕一同用膳吧。”

  李世民起身,便走出了太极殿外。

  “大郎,现在没有了君臣之别,就不用称陛下了。”

  李世民走出了几步,整个人也都放松了下来,气势全无,就是一个平常之人。

  “是,父亲大人!”李承乾开口,他也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对于唐时的不同之处,也甚为了解。

  大人、父亲、阿哥、阿耶均可指为父亲。

  “朕也好久没有和你说说话了,今天就陪朕说说吧。”

  李世民轻语,这是一个父亲的口吻。

  “大郎,你是长兄,对于你的那些弟妹要多一分宽待之心。”

  说着说着,李世民又说到了这敏感的问题上了。

  “身为兄长,当对弟妹有容纳之心,无任他们犯了什么事,身为兄长都应该宽容饶恕。”李承乾也是含糊其辞的回道。

  “陛下,殿下,膳食已经准备完毕,请入殿用膳。”

  武才人盈盈施礼,眉目含笑,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她的容貌美得让人窒息,温馨又飘逸,明媚而动人。

  就不难想象,贤明如李世民这样的皇帝,为何也会在晚年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而唐高宗李治更甚,他竟然不惜废除皇后,也而立武氏为后。

  这不仅仅是因为武氏的心计和手段,更是因为她那倾国倾城、绝世无双的姿容。

  不过,于纵观历史长河的李承乾而言,这就是一条鲜艳的毒蛇,越是美丽鲜艳,就越是狠毒。

  “大郎,今天于殿上所举,并无过错,是朕的过失,你们都不要心生芥蒂。”

  李世民走过,牵起武才人的玉手,其言的便是程知节指责之事,因为这背后的推动人就是李承乾。

  “陛下言重了,还请殿下也不要放在心中,是武媚儿的过错。”

  武媚儿对着李承乾再拜,目送秋波,媚眼微微挑动,勾人心魄。

  红颜祸水。

  李承乾面容一抽,李治那只雉应该就是被这样勾搭走了魂的。

  “才人无需多礼,本宫也只是对事不对人。”李承乾熟视无睹,暗道,这武媚儿也太胆大了。

  看来这位,已经再找后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