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后面对军卒,现在连敌人面都还没有碰到。
军团的对杀,就是前面死了一批,后面顶上。
战线没有拉开之时,斩杀量还不多。
这也就是十几万的军团对冲之时,一天下来的斩杀量,也就才几千的缘故。
并不是,几十万人一字排开,一对一的厮杀。
直接刀剑相向的,也大概只有前面阵型之中几百人的样子。
随著战线的打开,交战的人数才会加多。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总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局。
甚至人数比达到了一比十,乃至是更多。
那是因为战线的问题,让人数少的一方抹平了一些差距。
因为人数多的一方,其余的人也只能在后面看著,并无用武之地。
如果真的是十个人围著一个人杀,怎么可能还能形成反杀。
不过,也就会因此,战役一打,就长达几个小时,乃至是几天。
对体力的消耗非常的大。
没有被打死,可能是在运动之中,被累死的。
“传我将令,所有军士即刻下马,减缓行进速度,迂回绕道至敌军身后,待接近敌军时,方可再次上马冲锋陷阵!”
而作为后发的苏定方所部,此时正静静地潜伏在不远处,亲眼目睹著薛延陀军队的一举一动,他们的每一次进攻部署、每一个战术安排,都尽收眼底。
苏定方凝视著前方的战场,心中已然有了破敌之计。
只见所有的骑士们纷纷压低马头,小心翼翼地牵著战马,从地势较低洼之处悄悄绕行。
他们的动作轻盈敏捷,仿佛一群幽灵般悄然无声地朝著薛延陀的后方逼近。
此时此刻,薛延陀的大军正将兵力派向灵州城,与守城的唐军展开激烈的攻防战。
同时,他们还分出一部分兵力,与前来增援的执失思力部交战。
战场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大后方的情况。
“所有军士听令,立刻全部上马,跟随本将军一起冲锋!”
当距离薛延陀大军仅有几百米之遥时,苏定方猛然翻身跃上战马,手中紧握著一杆长长的槊,振臂高呼。
其余的军士见状,也毫不犹豫地纷纷效仿,迅速翻身上马,抽出腰间寒光闪闪的利刃。
就在这一瞬间,马蹄声犹如阵阵惊雷,震耳欲聋,响彻整个云霄。
伴随著战马疾驰而过,沙尘在它们强有力的铁蹄践踏下,疯狂地扬起,仿佛一道巨大的沙尘暴直冲天际,遮天蔽日。
滚滚烟尘之中,不断传来刺耳而又杂乱无章的喊杀之声,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此时的敌情却依然模糊不清,让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
更糟糕的是,唐军与己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还没等薛延陀来得及做出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苏定方所率领的那支精锐骑兵就如同闪电一般,势不可挡地破阵而入。
他们挥舞著锋利无比的长刀,向著那些毫无防备、猝不及防的薛延陀军士狠狠地砍去。
刹那间,鲜血四溅,惨叫连连。
骑兵的优势尽显无遗,其兵锋所到之处,根本无人能够阻挡。
只见他们一路冲杀过去,如入无人之境,将薛延陀的军队冲得七零八落。
“生擒多弥可汗!“
突然之间,一声的怒吼骤然响起,在战场上回荡不息。
多弥可汗的牙帐暴露在了骑兵的兵锋之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多弥可汗惊恐万分,他声嘶力竭地大喊道:
“给本可汗挡住!快挡住啊!“
可是此刻,薛延陀的大军已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士兵们四处逃窜,自顾不暇。
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这支从背后杀出的唐军骑兵究竟有多少人马,只觉得铺天盖地都是敌人,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人人自危,哪里还顾得上汗帐。
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想要传达命令进行御敌,怎么可能呢?
看到后方军队突然之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多弥可汗心中充满了极度的不甘和愤怒。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远处的灵州城,仿佛要将这座城池洞穿了一般。
然而,形势比人强,短暂的犹豫之后,他咬咬牙,转过身来敏捷地跃上战马,扬起马鞭,朝著北方疾驰而去。
由于前方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唐军的骑兵如同一股洪流,急速度推进,攻进了多弥可汗所在的中军牙帐。
这一切发生得实在太快了,仅仅只是一转眼的工夫。
随著多弥可汗的仓惶出逃,中军牙帐失去了主心骨,士气瞬间崩溃。
没过多久,唐军的铁骑就势如破竹般冲破了牙帐的防线,一举占领了这个象征性的指挥地方。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薛延陀大军此时完全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他们只看到牙帐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知道唐军已然攻破了这一核心地带。
刹那间,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蔓延开来,士兵们纷纷开始慌乱地向后退却。
原本大好的战局就这样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面对如此溃败之势,即使是身经百战的木可那将军也无力回天。
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木可那仍然保持著相对冷静的头脑。
他深知此刻若是不能稳住阵脚,任由局势进一步恶化下去,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传令全军,即可向北撤退。”
于是,木可那当机立断下达了全军后撤的命令。
在撤退命令的旗帜高高飘扬之下,薛延陀大军犹如决堤的洪水一般,疯狂地向著北方狂奔而去。
这样大规模且有序的撤退行动比起士兵们私下各自逃命要强太多了。
至少大家能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较为集中的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住战斗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薛延陀军退了!”
这一消息如同一阵春风拂过灵州城头,瞬间点燃了城中军民们心中压抑已久的希望之火。
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人们尽情地释放著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
此刻,崔敦礼和张亮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城头。
他们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的薛延陀大军正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两支唐军队伍犹如两把锋利的宝剑,在敌军阵营中肆意冲杀,使得原本严整的薛延陀军型变得七零八落,呈现出明显的溃败之势。
张俭站在战将之中,他虽然并非声名远扬之辈,但作为连任的州道行兵总管,多年征战所积累下的见识和能力让他能够迅速洞察战场局势。
他目视前方,果断地对身旁的崔敦礼说道:“崔侍郎,如今你负责留守灵州城,本将率领军队出城追杀敌人,乘胜追击,务必一举斩杀薛延陀的主力军!”
崔敦礼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同样深知,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绝佳时机,如果不能抓住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一旦薛延陀军重新整顿旗鼓,他们又将会陷入到被动之中。
“张将军,你尽管放心出击,此际正是薛延陀溃败之时,我们定要一鼓作气,不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
随著两人达成共识,灵州城那厚重的城门缓缓地自内而外地被推开。
之前堆积如山的尸体被守城士兵们奋力推到一旁,让出一条宽阔的通道。
紧接著,一支精锐的骑兵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从城内急速冲出。马蹄声阵阵,扬起大片尘土。
第214章 苏定方欲封侯拜相
“全军夺马,随本将追杀敌寇!”
执失思力声如洪钟,仿佛要将之前所受的所有郁气一股脑儿地全部发泄出来。他的双眼圆睁,怒目喷火,整个人此时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威猛气势。
随著执失思力的一声令下,突厥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兵锋猛地一转,纷纷冲向了看守马匹的薛延陀兵勇。
一时间,战场上战马嘶鸣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受惊的战马在混乱之中横冲直撞,肆意狂奔,它们的铁蹄无情地践踏著地面,扬起阵阵尘土。许多薛延陀兵卒还未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被战马撞倒在地,惨遭铁蹄的蹂躏,命丧黄泉。
然而,这仅仅只是这场激烈战局的开端而已。
只见唐军的三方兵士迅速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紧密配合,相互呼应,对著那些四处逃窜的薛延陀大军展开了穷追猛打。
战士们个个奋勇当先,挥舞著手中的兵器,喊杀声响彻天地,现在谁都想在这个大好时机里,多捞一些军功。
所以在追杀的时候,无疑是全军最振奋和士气最高之时。
他们的身影在烟火弥漫的战场上穿梭交错,血红的弯刀无情的收割著薛延陀的军士,鲜血染红了大地,路边的堆积如山,连绵数十里路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战马和人员的体力都在急剧消耗。
尽管如此,唐军依然毫不退缩,紧紧咬住薛延陀大军不放,直到最后一刻,当所有人都精疲力竭之时,追击的脚步才缓缓停下。
此时,张俭骑著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蹄翻飞,溅起一路尘土。他很快便赶到了前锋处,看到了执失思力和苏定方的身影。张俭面露愧色,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二人面前,抱拳施礼道:
“安国公、苏将军,之前多有得罪了。”
在此前执失思力和苏定方率领军队前来时,在敌我不明之时,张俭只能将他们当成了叛军,二话不说便是一阵箭雨作为警告。
迫使两人退走。
“这真不能怪罪于张将军啊!这一切皆是那叛贼张亮所设下的诡计,,张将军一直以来都是恪尽职守之人,此次更是成功地抵御住了薛延陀气势汹汹的大规模进攻,其应对之策堪称精妙绝伦、恰到好处。”
执失思力与苏定方二人纷纷翻身下马,满脸敬意地向著张俭抱拳施礼,并客客气气地说道。
“唉,说来实在令我汗颜呐!若不是二位将军率领著部下孤军深入敌阵,以雷霆之势直接冲破了薛延陀的大军防线,又何来今日这场来之不易的大捷?说不准连这灵州城恐怕都难以守住哟。”
张俭闻言,面露愧色,言辞之间满是自谦之意。
他心里非常清楚,若非突厥骑兵如神兵天降般突然杀出,打乱了薛延陀原本严密的军事部署,那么今日的战况必将不堪设想,灵州城多半会沦陷敌手。
“虽说目前我们击退了薛延陀的大军,但此刻就断言大获全胜,恐怕还为时过早。”
“毕竟,薛延陀的主力部队依然健在,并未受到根本性的重创。经过此番挫败后,他们必然会有所警觉,加强防范措施。如此一来,后续再想要攻克他们可就难上加难。”
苏定方遥望著前方,目光紧紧追随著那些正逐渐远去的薛延陀军士。
尽管这些败军正在狼狈逃窜,但依旧保持著相对整齐的队列。
只需稍加休整,他们便能重振旗鼓,再度杀回。
而且,今日这一路上看似杀敌无数,但实际上仅仅歼灭了一万余名敌军而已,对于整个薛延陀军队而言,这点损失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但是唐军,想要再找寻到如此机会,出其不意,那是绝无可能了。
“无妨!此次成功击退薛延陀的进攻后,想必陛下所率领的援军很快就能抵达。”
张俭一脸镇定自若地说道,言语之中透露出满满的自信和把握。
早在薛延陀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张俭便接连发出数道十万火急的加急信件送往长安方向。
他深知战况紧急,一刻也耽误不得,因此这些信件必定是以最快速度传递出去的破。
而援军收到消息后,自然也会马不停蹄地加速赶来,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抵达灵州城。
到时候,灵州城的军力,肯定会大涨,灵州城非但能够稳稳守住防线,甚至还能化被动为主动,对薛延陀大军发起强有力的反攻。
听到张俭这番话,一旁的执失思力顿时面露喜色,兴奋地高呼道:“张俭将军,您的意思是,此次竟是天可汗陛下亲自御驾亲征前来支援?”
对于李世民,执失思力可谓是崇拜至极,简直视其如神明一般。
李世民凭借自身非凡的人格魅力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成功征服了众多像执失思力这样的番将之心。
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大唐效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执失思力正是其中最为忠诚的番将之一。
后来,当李世民驾崩之际,执失思力悲痛欲绝,竟毅然决然地向高宗请求入墓陪葬。
然而,唐高宗李治以太宗皇帝李世民仁德、不让活人陪葬为由,并未应允此要求。
最终,执失思力只得削发明志,以此表达自己对唐太宗的无尽哀思与忠心耿耿。。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