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311章

作者:吴未的书

  华北方面军的电报,使得东京方面认为这是一个重点打击汤恩伯所部主力的好机会。

  汤恩伯是蒋XX军(日方称)的主力。

  一旦蒙受重大损失之后,便会挫伤敌人的抗战意志,因此,在台儿庄战役的余波尚未平息之际,日本方面已经开始谋划一场规模更加浩大的徐州之战。

  本来因为临沂反击战,东京方面,因为扩大或不扩大的战争的争论再度出现。

  不扩大的出发点是基于日本的经济现状、工业能力,外交因素以及对苏联的战争准备等诸考虑的。

  但不扩大派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日本政府早已经宣布不以中国国民政府为外交方一边进行军事和政治上的交锋,一边说着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

  日本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华北地区扶持的伪政权(王克敏)并不具备任何的政治、军事以及民意基础。

  依靠这样的政权,他们是绝无可能征服中国。

  毕竟如果有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去当一个汉奸!

  扩大派的将领则是更加狂热。

  陆军的绝大多数将领基本上都是扩大派。

  他们不仅仅要求尽快攻占徐州、武汉。

  甚至还要在广东在开辟一处战场。

  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的将国民政府压缩至一隅.

  抗战正面战场(上)第二历史档案馆,凤凰出版社P686

第206章 常凯申的特殊关照!(求订阅)

  泥沟。

  197B指挥部正在加紧拆线,准备北上。

  四面桃花盛开,春意盎然。

  李魁山看着眼前景象,不免出声感慨:“老钱,你说那些经历过残酷血战幸存下来的士兵们,是否能够看到自己誓死守卫的国土上面,竟然有着如此盎然的春意呢?”

  钱兆友眉头紧皱,叹了口气:“此次追歼作战若是进攻不顺,日寇很快就会在徐州地区集结八到十个师的作战兵力,届时以五战区现如今的状况还怎么可能保得住徐州?”

  “楚长官此时也是焦急万分..”

  李魁山眉头紧皱:“曹破天团到什么位置了?”

  “算算时间,先头部队应该已经抵达”

  197B的日行军距离差不多在四十公里左右,这是一个常态化行军速度。

  对于这个时期的普通步兵而言,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数字了。

  日军的精锐部队轻装行军的距离也就是四十公里。

  半机械化以及摩托化、骑兵部队可以做到日行军一百公里。

  但这种部队较少。

  徐州战场上也只有第五师团能够做到这样的行军速度。

  楚云飞所部此时仿佛成了为徐州战场上擦屁股的部队。

  若真按照李宗仁最初拟定的作战计划。

  他们应该是在韩庄固守,而后配合三十师张金照所部夹击濑谷支队南下台儿庄的主力。

  打到现在楚云飞所部已经成了五战区所剩不多,且唯一具备攻坚能力的作战部队。

  这他娘的到哪里说理去?

  在常凯申飞赴徐州之前,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

  再度确认全国抗战力量应在本党及委员长领导之下,集中权力,奋励前进。

  并且对拟定相关意见,严惩贪官污吏,没收全部财产,裁撤改善各级政治机构,提高效率,以适应战时需要。

  剩下的重点基本上就是经济和民众运动方面..

  战时税制还算有些成果其他方面,在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基本上形同虚设,亦或者是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而濒临崩溃。

  说起来,这个抗战建国纲领的内容..在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总方向上面。

  和红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精神基本上一致。

  之所以着重笔墨去提这件事,也是因为常凯申在大会闭幕之时。

  再次强调:“如果我们国家内部能够团结一致,始终不渝,我们没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敌人。”

  那么在台儿庄之战之中,是谁不团结一致,是谁作战不力呢?

  事实上,只有一个汤恩伯。

  现如今的常凯申,也是骑虎难下。

  汤恩伯是他手下的嫡系将领,所指挥的部队也是中央军精锐。

  虽然这个精锐部队,在进攻日军第十师团、第五师团所部的战损比是3-4:1

  但五战区其他各部队,面对日寇进攻的时候。

  处于有利的防御态势,双方的战损比都可以打到6:1,甚至是12:1。

  可想而知,双方的实力差距究竟有多大。

  汤恩伯的保存实力,是否有常凯申的授意呢?

  这个是必然的。

  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战后如何处置汤恩伯,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正当常凯申苦思之时。

  王世和快步走来,小心翼翼的将电报放在了桌子上面,并且提醒道:“委座,楚云飞所部来电。”

  “所部在打扫战场时候,找到了伪满十七军指挥部,以及军长刘桂堂一行的尸体,此战确认击毙伪满十七军军长刘桂堂以下五千余伪军。”

  “而且,楚云飞在电报里面请求委座您临时将此前调配给三十一师的那支机械化炮兵连调归他来指挥。

  以方便消灭滕县地区的濑谷支队主力,奠定徐州会战的胜局。”

  这支机械化炮兵连装备了两门150毫米的德国重炮。

  此前配属在了台儿庄一线,为守卫台儿庄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常凯申收到电报之后。

  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复电,同意楚云飞所部的请求。

  并且希望他能够在三日之内,全歼滕县守军。

  没让常凯申等多久。

  楚云飞所部回电。

  是常凯申熟悉的四个字:电令尽悉。

  此前楚云飞在常凯申要求他移防寿阳的时候.便曾经这么回复过常凯申。

  然后就有了阳泉大捷。

  看到这熟悉的字眼,常凯申心中也不免有些期待起来。

  楚云飞自然不会让常凯申白期待。

  更会不会给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泼冷水。

  在荣誉196B以及198B部署到位之后。

  楚云飞第一时间将山炮团、以及炮三十团都部署在了滕县正东方向的山区。

  距离大约在五公里左右,并且将高射炮兵连部署在了炮兵阵地的方向以确保安全。

  日军濑谷支队的指挥部就在滕县城中。

  对于滕县的情况,有一支部队了如指掌,那就是四十一军的代理军长、一百二十二师师长王名章。

  他已经派人去邀请王师长亲临一线,与楚云飞所部商量如何进攻。

  此次进攻滕县的主力是楚云飞所部和川军四十一军。

  至于二十二集团军的四十五军所部,则是向西北方向扫清残敌,呈三面包围之势,进行佯攻。

  在楚云飞等待王名章到来之前。

  其麾下的荣誉196旅之二团薛杰、以及三团罗卫国所部已经开始了进攻官桥、南沙河一线。

  这里海拔大约在两百米左右,日军凭借着丘陵地形构筑了一线防御工事。

  防御一处县城,并不是将全部的兵力都龟缩在县城内。

  也并非是全部都驻扎在县城及周边地区。

  而是梯次配置,分段阻击。

  拟定两到三个的防御作战计划,精确到每一支部队的撤离位置,以及接应部队。

  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而是两个精密的战争机器之间的对撞。

  就说濑谷启此次设防滕县。

  他就是在每一个相对容易防守的村庄都部署了一些伪军、以及日军士兵。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可以逐个击破,很好对付?

  事实上恰恰相反。

  这群小鬼子们他们守望相助,攻守配合。

  若是没有重武器的话,单靠轻步兵只能够进庄绞肉将会付出极大的伤亡和代价。

  这些村庄的周边基本上就是开阔地,除了夜袭能够很好的突击近战之外。

  在可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想要和日寇近战,只能够发起冲锋。

  说起来。

  纵观整个抗战时期,几乎每一支承担防御任务的部队均是这么作战的。

  奈何小鬼子的炮兵力量比国军强横太多。

  很多时候一通炮火准备,一处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

  战士们基本上都是一整个连一整个连的牺牲。

  但发起进攻的时候,往往因为重武器不足的原因,只能够用人命去换取胜利。

  如果用川军二十二集团军的战斗力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他们在进攻的时候,往往八名战士,乃至十二名战士的伤亡,才能够击毙一头小鬼子步兵。

  这样的伤亡比,远超防御作战。

  这也是汤恩伯始终避免攻坚作战的原因。

  当楚云飞发电汤恩伯,请求其所部八十九军猛攻邹县截断第十师团一部与濑谷支队的联系之时。

  汤恩伯欣然应允,用自己麾下当前最精锐的第八十九师发起攻击。

  第四师陈大庆所部则是向济宁方向发起牵制性的进攻以策应楚云飞所部的作战。

  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出乎楚云飞的预料和猜测。

  汤恩伯这个人,实际上也是看人下菜碟。

  池峰城、孙连仲这样的西北军将领,对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

  他自认为身为常凯申的嫡系,得罪李宗仁自然是没什么的。

  何况李、常两人本身就不对付。

  若非桂系在淞沪会战之中出了死力,常凯申也不可能选择相信桂系。

  汤恩伯这人其实还算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