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56章

作者:干卿底事

  就像此刻。

  他知道这些话其实不是特别有必要说,于谦心里都明白,等缓过神来,自己就能将一切都处理好。

  但天下事,总难免关心则乱:

  “戮力扶危,济世救困,这条路并不好走,或许经历千霜万雪,天倾地折之后,方可见一线微弱曙光。”

  “你今后莫要寒夜独坐,伏案至深更,若不得已而为之,记得叫上一个人在身边,以免忙起来就废寝忘食,伤神伤身。”

  “人生百年,国家百代,终有尽时。当你觉得实在走不下去,事不可为的时候,一定顺着自己的本心而为,就此放下吧。”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叮嘱,但已经没有时间了。

  最终,也只是简短地说上一声:

  “为师要走啦,你好好照顾自己,离别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于谦心中一恸。

  文天祥拍拍他:“放心,我会时常回来看你的,来年等青松抽出新芽,枝枝叶叶皆向南,你就知道那是我来了。”

  过了许久,于谦听见自己的声音仿佛从天外飘来:“……好。”

  先生说了这么多话,觉得气力有些不支,休息了一会,忽觉窗外阳光刺眼:“现在是何时了?”

  于谦抬袖为他遮住了那片日光:“现在是……”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正午。

  无比临近历史上文天祥在大都就义的时候。

  于谦一顿,忽而改口道:“是祥兴五年十二月九日正午。”

  这是一个在历史上,从未真正存在的年号。

  宋末祥兴二年,崖山海战终结,宋朝灭亡。

  “祥兴”已经永远停在了此处。

  然而此时,于谦却又执着地重复了一遍,仿佛要一次证明什么:“现在是祥兴五年十二月九日正午。”

  他的语气那么坚决,却如同深雪重掩的梁上新月,轻轻的一触即碎。

  “很好”,先生倦怠地阖上眼眸,轻轻地问他,“我本来的结局是怎样的?”

  于谦想对他笑一笑,泪水却先滚落了下来:“自然是终老林泉,长命百岁。”

  文天祥明知绝无可能,却还是顺着他的话,微笑说:“那我失去了长命百岁的一生,能够遇见廷益,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

  于谦心中满怀悲怆:“先生遇见我,着实算不上什么好事。”

  “我口口声声说为先生而来,想要拯救先生,到头来,什么都没能改变,你还是在历史上相近的时间离去了。”

  他眸中盛着一抹破碎的光辉,只觉万念俱灰。

  “不”,文天祥却说,“若论「拯救」的话,自你见到我的第一面,其实就已经拯救我了。”

  于谦茫然看他。

  文天祥缓缓道:“你告诉我,胡虏无百年之运,在未来会有大明这样一个时代,重新举起汉人的旗帜。我当时就觉得,即便死在那一刻,也可以就此瞑目了。”

  这世间,最艰难的赴死,并不是历经万险千劫之后,终为心中的崇高道义而死。

  而是死在了黎明之前的长夜。

  甚至无从知晓,未来是否真的会有夜尽天明的那一刻。

  他读了那么多书,见了那么多的民族都消逝在历史尘埃里,最忧虑的不过是汉人也变成了其中一个。

  文天祥又道:“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你让我知道,后来者不绝如星火,我平生所追求的一切,都终将会在未来实现,那今生今世,还有什么可值得遗憾的呢?”

  天幕上。

  众人看着这一幕,内心震动不已。

  【秦始皇嬴政】:忽然感觉到了副本的意义所在。

  【秦始皇嬴政】:让英雄心怀希望,不致在昏暗长夜中孤独离去。

  【宋仁宗赵祯】:朕好恨。

  【宋仁宗赵祯】:李渊怎么就没长嘴,要是他参赛的时候,也给陆丞相透露一下该多好啊,可怜朕的君实先生。

  【晋元帝司马睿】:刘越石托朕向文天祥传一句话。

  【晋元帝司马睿】:千载之后仍有知音,高岸风骨我所敬仰。今日君先行一步,我以酹酒相浇,待杀完胡贼随后就来,来日泉下相逢,再话平生。

  【宋孝宗赵瑗】:幼安也让朕给文山先生传一句话。

  【宋孝宗赵瑗】:我们一定会完成北伐,收复失地,扫金灭蒙,克复中原的。在我们这个位面,文山先生一出生就会在江北,日后成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丞相。

  【永历皇帝朱由榔】:李晋王说,文山先生“精忠浩气,足以光昭青史,为天地生色”。

  【永历皇帝朱由榔】:本位面定然誓抗胡虏,血战到底,绝不让你们的悲剧重演。

  【宋太祖赵匡胤】:文天祥是我大宋的骄傲,往后千秋万载,都永远是整个青史永垂不朽的丰碑。

  【汉武帝刘彻】:文山先生高风弥天壤,正气贯日月,千古唯此一人。

  【周世宗柴荣】:可谓是赵宋一堆歹竹中,为数不多的好笋,朕致以万分的敬意。

  【辽承天太后萧绰】:朕虽依旧不认可赵宋政权,但朕认可文天祥,先生以百折不回之气,万劫不逾之志,浩然之意,古来争光。

  【宋武帝刘裕】:值板荡酷烈之秋,江山离析之际,枕戈击楫,只手擎天,诚是人间伟丈夫。

  【明宣宗朱瞻基】:先生风骨,可谓万世不灭。

  【大秦天王苻坚】:先生一路走好。

  ……

  无数的字迹,千万的星点,浩浩荡荡在天幕上汇成了洪流,犹如明灯漂浮的碧海。

  那是永恒不灭的星辰光辉,在今日为逝去的英灵送行。

  于谦握着先生的手,把天幕上的每一句话都念给他听。

  “这是始皇帝,这是宋武帝,这是辛弃疾,这是先生所敬仰的刘琨……”

  文天祥听着,唇角似乎泛起了一丝笑意:“那廷益呢。”

  于谦说:“自然是平生心之所向,我在另一个时空,也把自己活成了先生的模样。”

  “谢谢你”,文天祥道,“我有点困……先睡一会。”

  于谦的泪水蓦然砸落,哽咽地说:“好,先生休息吧。”

  他依旧在念着天幕上的词,直到,被他握在掌心的那只手,慢慢失去了温度。

  “先生?”

  没有应答。

  周遭一切都寂静下来,就连江流仿佛都凝滞冻结了。

  天地间,唯有寒气一肃,冷清万古。

  平虏军的船只萧瑟地停在两岸,众人皆怆然而立,悲声大作,哭声跌碎入湍急的波涛声中,如同星子坠落在风底。

  于谦神色平静,穿过了林立的刀剑和人群。

  有人在让他节哀,有人在痛哭流涕,还有人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平静地发出命令,让大军重新启程,驶入了苍穹深处。

  苍穹上,仍有一道道金色的字迹在浮现,如烟花绽放,在最璀璨的尽头盛开出了阳光,似痛极的余烬之中蜕变出的新生。

  今日,又是一个霜晴日。

  …….

  经历了无比漫长的路途之后。

  于谦收拢余部,带人回到了浙东庆元府。

  这里虽然还处在平虏军的控制下,但根本无险可据,完全不是一个适合坚守的阵地。

  从前元军南下灭宋时,攻下这里,只用了不到三日。

  于谦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移师北上,仗着波涛汹涌和地势之利,与元军周旋。

  临走前,他告知庆元全城百姓,时局危矣,敌军将至,有意随他们撤退者可随行。

  城中百姓闻言,十室去之七八。

  留下的二三成,实在是故土难离,或者根本无法行动之人。

  这日,谢翱清点完军需,过来问于谦:“城中囤积着大量粮草器械带不走,怎么处理?”

  于谦想了想:“就放在那里不动。”

  谢翱大惊:“东西留在这里,等敌人打入城,岂不是平白资敌?莫如一把火烧了!”

  于谦静默了片刻:“资敌便资敌吧。”

  “若放火烧之,元军进来一无所获,必定恼怒,转而进犯勒索城中百姓。还有许多人都留在这里,无法随我们离去。”

  谢翱叹了口气:“好。”

  天幕上。

  众人对此议论纷纷。

  【北齐神武帝高欢】:唉,不应该把东西留下的。

  【北齐神武帝高欢】:张珪在临安城中被困日久,粮草所剩不多。加上现在也不是收获季,于谦若一把火烧了粮仓,至少能阻挡一阵元兵进攻的步伐。

  【北齐神武帝高欢】:至于城中百姓,反正都救走七八成了,剩下的不幸死去,只能说时也命也,大不了日后再打回来给他们复仇就是了。

  【魏武帝曹操】:孤同意高欢所说。

  【魏武帝曹操】:慈不掌兵!

  【燕成武帝慕容垂】:于谦,你现在回去放火还来得及!

  【宋仁宗赵祯】:离谱,上面这都是些什么人呐。

  【宋仁宗赵祯】:合着死的不是你们家百姓,你当然毫无感觉!

  【秦孝公嬴渠梁】:于谦这么做,从战略上来说确有不妥。

  【秦孝公嬴渠梁】:但把本王换到他的位置,本王也会做出一样的抉择。

  【武悼天王冉闵】:孤也一样!

  【唐玄宗李隆基】:所以,这就是冉闵你把粮食全分给百姓,结果自己没军粮了,突围不成功被乱军杀死的原因所在?

  【武悼天王冉闵】:???

  【周世宗柴荣】:对于于谦的人格,朕表示万分敬佩。

  【周世宗柴荣】:但对于平虏军的未来,朕并不是很看好。

  【唐太宗李世民】:主帅文天祥都死了,宋都亡了三年多了,平虏军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吗。。。

  【宋孝宗赵瑗】:不管了。

  【宋孝宗赵瑗】:反正相信于谦,于谦一定可以创造奇迹的。

  【魏武帝曹操】:这个赵瑗,真是于谦的脑残粉了,朱祁钰都没你敢吹。

  【景泰皇帝朱祁钰】:???

  【景泰皇帝朱祁钰】:曹孟德,你不要挑拨朕和廷益之间的关系!

  【景泰皇帝朱祁钰】:@于谦,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朕永远相信你。

  于谦从天幕中收回目光,转头望向整装列队的平虏军,神色只余下了一片肃然。

  “随我启程,北上京口!”

  京口不仅是大运河的顶端,长江防线上最险要的重镇之一,也是宋武帝刘裕起兵的龙兴之地。

  为了打下这处军事重镇,于谦在广陵一带布下疑兵,作大举之势,调走了一部分京口守军,并迅速占领了一座居高临下、悬临江中的浮山。

  浮山之前,有一条入城的必经之路,堤坝极为狭窄,只能容忍数人并肩通过。

  待守军回援时,众人纷纷从山上连射弓弩,喷发火器,将这支元人队伍纷纷逼入江中,而后换上对方衣衫,乔装打扮,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入城中,诱杀城主,夺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