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284章

作者:干卿底事

  “啊这”,霍去病只好一摊手,“这我就没办法了。”

  刘彻摆摆手,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从宋祖魂穿刘阿斗的案例来看,我们固然可以在此停留许久,但为了等苻坚一人浪费这么长时间,显然不合理,他还没这么大面子。”

  郑成功沉思说:“这么长时间,就算随机在民间选一个良才璞玉教导,也可以教导成帝王之才了。”

  “都不需要二十年”,刘彻微微颔首,一派从容地说,“十年就够了,一边驱除胡虏一边培养孩子,定能将他从头打造为一代治世明君。”

  郑成功无比赞同地点点头:“正是如此。”

  刘彻:!

  那还等什么,赶紧的。

  他心中充满了迷之干劲,想想自家冠军侯被他培养得如此出众,在晋朝这边捡一个小孩,大汉宗室后裔来培养,也可以做到差不多,就比冠军侯弱了那么亿点点。

  反正嘛,治理江山够用就行,他很有信心。

  郑成功转头看了看小老虎,李来亨不需要他做任何事,都能自发成长为一代将星,到时候汉武帝出人,他只需要出钱就可以了,再简单不过。

  这波可以冲!

  一旁的众人:“……”

  救命,二位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诸天万朝就数你们各自的家庭教育质量最为堪忧,居然还敢在此口出狂言?

  冠军侯和小老虎是你们培养出来的吗,难道不是天才的野蛮生长,纯靠自由发挥?

  刘阿斗见大佬们谈得挺好,他脑海中产生了灵感的火花,却又苦无插嘴的余地。

  捱了半天,好容易等到一个大佬们空闲的时刻,他期期艾艾地说道:“朕也有一个想法……”

  刘彻惊讶地看向他,像是才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他这个人似的:“你也跟着来到五胡乱华时期了?什么时候的事?”

  阿斗:猫猫头流泪. jpg

  宝宝委屈,但不敢说。

  好在刘彻很快想起他来,但还是没给什么好脸色。

  毕竟他是大汉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帝,虽然刘裕也是汉家后裔,但终究成了宋祖,不再是大汉王朝。

  面对一个亡国之君,刘彻纵然知道阿斗某种意义上也能算情有可原,但他还是心中意气难平,重重哼了一声:“什么想法?这边是开疆拓土的千古一帝交流场所,有你说话的份?”

  阿斗被祖宗的威势一压迫,登时猛地一抖,不敢再说话了。

  姜维见陛下如此可怜,只得清清嗓子,越众而出,拱手道:“世宗皇帝,陛下他方才跟我讨论了一个点子,关于合适的帝王人选。”

  刘彻对阿斗冷若冰霜,对姜维却是无比和颜悦色,怎么看怎么满意,不愧是碧血丹心、势如长虹,最后的季汉大将军啊。

  刘彻伸手拉着人坐下,态度温和地说:“伯约有何想法但说无妨,朕听着。”

  阿斗:“……”

  不是吧,祖宗你也太双标了!

  姜维衣冠凛然,眉宇轩昂,扬眉间便是一段青山独立的萧远风姿:“陛下方才说,从历史长河中垂钓过来的刘琨刘越石,既是大汉宗室,又是这个时代的人,威名素著,正是取代司马氏的最好人选。”

  刘彻一怔,因为刘琨到来之后一直在闭关养伤,他都快把这人给忘了。

  “走,先去看看他。”

  郑成功随手撕掉了司马睿那封晦气的诏书,推开窗,若濛濛飞雪般四散了出去:“朕同你一起去。”

  ……

  数个时辰后,刘琨听到自家祖宗让他代晋自立,光复汉室的宣言,完全就是懵逼的。

  怎么就发展到了这一步呢?

  其实刘彻一开始也没做这样的打算,只能说,试着来同他接触一下。

  历史长河中的位面那么多,每个晋朝都有一个刘琨,几乎不可能他们钓上来的刘琨,正好就是他们过来做任务的这个位面。

  结果很不巧,还真是。

  本位面的时间线严格来说,是刘琨身死之前的好几年,他现在还当着并州刺史,势力在晋阳城一带,前一年刚打败了刘渊,让刘渊恨得咬牙切齿,徒呼哀哉。

  刘琨也因此声名大振,归者甚众,追随如潮。

  属下发现刘琨不见了,不敢声张,已经找疯了,消息好容易才传递到长安城中来,正好被负责处理各路情报的郭嘉给发现了,拿给他们过目。

  郑成功:“……”

  刘彻:“……”

  这是天选的大汉中兴之主啊!

  论身份,他是最正宗的大汉嫡系后裔,又是当世名将,声望显赫。

  论文学造诣,刘琨诗文名篇众多,传唱千古,行文苍凉壮阔,一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更是成为后世千百年间,萦绕在来人心口的意难平。

  论武功韬略,刘琨能在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境地,孤守北方长达八年之久,已足见其军事能力卓越。

  论才华横溢,他是书法家,是音乐家,擅琴笛,吹箫,胡笳,剑舞更是飘然遗世,名冠京华。

  论人格品行,光是他被后世那么多人景仰推崇,其中不乏文天祥、辛弃疾这样本就是盖世英雄的人物,自然高山仰止,有口皆碑。

  论关爱百姓,他感生民之哀苦,亲务农桑,治理清明,深受地方居民爱戴,甚至还有人给他立生祠的。

  就连长相也是姿容绝世,在史书上特别以俊朗著称。

  此刻,刘琨负剑立在庭中,对他正襟行礼,薄玉高冠下的眉眼英挺沉静,明眸清澈,像是一潭远邃清渺的碧湖。那眸光极是平静,似乎处处谋而后动,映着府中辉煌的日色。长睫轻轻掠动,却开合之间犹如利刃出鞘,一种凌厉兴飞的豪气呼之欲出。

  这一看就让人觉得心里有谱,英睿明断,是圣君之相啊。

  刘彻和刘琨本人打过交道之后,这么盘算了一番,发现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完美的明君人选了。

  虽然从前是将军,不是帝王,又有什么关系?

  那刘渊都能僭称汉室之后来博取民心,为自己开国增添正统,可见在这个年代,汉室依旧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刘琨堂堂大汉英杰,自身又如此出众,难道还不能代表汉人,坐一坐这天子之位了!

  大汉从今日起开始复国了,什么司马家、石家、鲜卑五胡的,都往旁边稍稍,莫挡了大汉的复兴之路!

  刘彻打算得很美好,甚至已经开始拉上郑成功,在规划如何重新一统天下的蓝图愿景:“届时我们分头行动,各展所长,仲卿去病在北方大战胡虏,世祖去平定南方荆扬建康交州,至于蜀地,就交给伯约好了。”

  这是多么精彩的一个计划啊!

  然而,刘琨本人完全没get到他这个点,反应简直可以称之为惊恐了。

  作为一个一生都忠君爱国、义字当头之人,他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登基自立是什么场景。

  他立即否决道:“武帝爷爷,使不得,我真的不能如此大逆不道地行事。”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拧呢”,刘彻不禁皱眉,“那司马家算个什么东西,早一日覆灭,江山便多一日清宁,你总该为你身后的北方百姓、天下汉人想一想。”

  刘琨不禁动容,但竭力推辞道:“我寸功未立,江山为复,名不正言不顺……”

  刘彻:哦豁,你要这样,那朕可就有话说了啊。

  他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传国玉玺,搁在桌面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映着璀璨日光,照耀光华万千。

  不就是担心名不正言不顺吗,小问题!

  刘彻把玉玺交给刘琨:“司马睿都没有玉玺,而你有,现在你就是九州境内最正统的皇帝了。等会就赶紧写起兵复国的诏书吧,先把大汉旗帜立起来。”

  “别担心”,他拍拍这位后生晚辈的肩,勉励道,“第一次做皇帝总会有点不适应的,朕和明世祖都在这里,我们会帮你完成这段过渡期。”

  刘琨:???

  这算什么,祖宗逼我当天子?

第121章

  刘琨作为整个两晋之交时期最杰出的汉人英杰, 洞察力十分强大,很快就发现,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仅有两种选择。

  一是答应祖宗刘彻, 现在开始准备当皇帝。

  二是不答应,然后被强行逼迫上位当皇帝。

  反正结局都是一样的,没看见旁边的霍去病正在擦剑, 神情十分跃跃欲试, 准备一听到他说“不”,就把剑锋架在他脖子上, 用武力让他就范了么。

  更别说刘彻本人了, 眉目凛冽,眸光居高临下寒如冷电, 不怒而自威,写满了“你小子很勇啊,继续拒绝一个试试”。

  刘琨:“……”

  都这样了,除了答应还能咋滴?

  他心里纳闷不已,史书上也没记载世宗陛下和冠军侯是这么横行霸道, 不讲道理的人呐, 怎么到他这里就没点自我选择权了呢。

  没办法,刘琨能不能称帝, 大汉能不能光复, 直接关系到他们本次能否圆满完成副本任务,获得奖励。

  即便剖去副本这一层不谈,众人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司马家再主宰天下,继续掀起无边纷争血祸。

  刘琨作为眼下唯一的选择, 这天子之位, 他是想坐也得坐, 不想坐也得坐。

  然而,他还打算再最后挣扎一下:

  “二位陛下,我孤悬北方多年,十死无生,流离血战至今日,之所以从未放弃,唯一的愿望不过是让北方中原能有一寸汉家土地而已。如今晋室南渡,理当群英共济,戮力讨贼,若在此时贸然称尊,天下将以我为何人哉——”

  “自然是以你为英雄了”,众人齐声说,“越石何必自谦!”

  刘琨一阵无奈,声音却带了一种沉邃坚定的腔调,缓缓说:“我素踞北境,控弦并州,膺服众望,八方来归,若要自立,当年在晋阳城面对众公卿推举,就该顺势而为、称尊进王了。”

  “所虑者,不过是自己妄称九五之位,威望有所不足,兼之立身清正,多年来开罪者甚众,恨之甚欲我死。那些与我素来不睦的世家贵胄,琅琊王氏、清河崔氏、江东诸族,介时定会以讨伐我为名,刀剑相向,同室操戈。”

  “眼下正当四方边戎云扰,万里胡尘未净,我们汉家子弟理当一致对外,绝不能将本就所剩无多的兵力折损于内耗。否则,一旦被诸胡蛮夷乘虚而入,更兼兵力分散、逐个击破,这江山何有再肃清光复之日,百姓何有再安稳无恙之时?”

  他这一番话,字字出于肺腑,皆为大局考虑,宛如金石掷地一般肃然铿锵。

  郑成功闻言叹息,却是想起了历史上南明覆亡的一桩桩事:“你光想着自己不称帝称王,就能避免内斗,岂不知别人却在千方百计欲置你于死地。”

  刘琨迎着窗外倾洒而下的日光,一派坦坦荡荡地说:“生也罢,死也罢,但求无愧无怍,身入鼎镬,此心不悔。”

  “不悔?”

  郑成功极轻地冷笑了一声,眉间清峭霜雪堆积,忽而话锋一转:“太兴元年,琅琊王氏的王敦遣使秘密入鲜卑,谒见段匹磾,矫诏称你有称帝之意,遂以谋逆罪下狱,将你幽囚数月后缢死,满门亦多遇害。”

  刘琨眼睫低垂,闻言微微一颤。

  他本就是在临死前被从历史长河上钓上来的,当然对自己的结局早有预料。

  只是……这满门皆死的情景真正摆在面前,又如何能不为所动。

  郑成功又道:“司马睿和东晋众人考虑到段匹磾势大,未来还需倚仗其对抗石勒,故不允许朝野民间对你祭拜,于你的死亡更是讳莫如深。”

  “直到数年之后,你的外甥温峤为你上书鸣冤,司马睿认为段匹磾已经失去了价值,才勉为其难承认你是晋室功臣,谥号「愍」。”

  按照《谥法》来说,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司马睿简直是人死了还要在身后事上恶心一把,这个谥号与刘琨的一生殊不相称。

  刘琨凝眉不语,心中满是悲凉。

  “这才哪到哪”,郑成功决定给他再加几把火,“数年之后的太兴四年,你的好友祖逖在艰难地光复豫州之后,因王敦生平最为忌惮他,屡次使绊子,跋扈朝政,将其架空。祖逖因思北伐未成,忧愤成疾而逝。”

  刘琨原本一直清清冷冷,面无喜怒之容,这时便如寒潭裂冰般迸溅出了一道深深的怒意:“竖子不足与谋!士稚是何等人物,王处仲怎敢为一己之私,欺他至此!”

  众人:???

  不是,你忽然这么激动作什么,看起来都像是要拔刀冲出去了。

  刘琨沉寂半晌,平定了情绪,缓缓吐出一口气,听郑成功又道:“祖逖死后,豫州土地尽数丢失,王敦顺理成章入驻建康城,起兵作乱,准备改朝换代。”

  “接下来,还有桓温北伐,因内乱而亡,一路推进到灞上,三秦父老闻风归附,直抵长安城下。桓温为了保存实力回来争权,驻军渭水一动不动,坐失战机,被秦人截断后路,大败而归。”

  “还有陈郡谢氏的北伐,同样耽于内乱。”

  “太原九年,淝水之战落幕,谢安欲主持北伐,因功高震主而被迫退让,次年谢玄招募流民,自领北府军北伐,先后平定兖、青、司、豫四州。”

  “未料主持北伐的谢安病死后,司马道子当政,晋廷重又陷入了权力纷争,谢氏被琅琊王氏、太原王氏诸人联手排挤出中枢,谢玄困居淮阴,凄凉而终。”

  “梁武帝天监北伐,陈庆之四十七战连胜,攻下三十二城,因梁武帝人员统筹失当,弹尽粮绝,败于北魏,只身潜返江南。”

  “陈文帝北伐,击败北周,收复江郢二州并八郡,长辔未逞而天不假年,此后陈朝爆发内乱,宣帝篡位,大将吴明彻被俘,南朝最后一次北伐至此告终。”

  ……

  郑成功陆续说了好些事,皆是东晋南朝时期,因爆发内乱,让原本大好局面毁于一旦的案例。

  “朕说这些不是为了打击你,让你心怀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