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他李奇维是谁,第一届物理诺奖得主,相对论和量子论创始人。
放眼整个西方科学界,那是鼎鼎大名的存在。
而长冈半太郎从之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教授,到现在在国内无人不知,靠的就是碰瓷李奇维。
因为对方的土星模型和李奇维的行星模型极为相似。
于式枚没想到还有这个巧合,他连忙问道:“哦?那最后结果怎么样?”
“你们俩的论文,谁对谁错?”
李奇维淡笑一声,轻松说道:“那还用说,当然是我对。”
于式枚这才放心,笑着说道:“我就说嘛,樱花国弹丸小国,能有什么人才。”
“在老弟伱面前,来再多的人都不够看。”
“这次,你可得好好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你越是强势,最后太后和皇上知道了,就越对你满意。”
“老弟,你可要抓住机会哦。”
李奇维顿时无语,心想老哥你也太会钻营了,这都能被你找到升官发财的契机。
“说不定人家就是来正常学术交流的,我们不用想太多。”
“樱花国如今也是在教育改革,说不定就遇到什么问题了,想来我们这取取经。”
于式枚摇摇头,显得很有经验,“老弟,你和樱花国打交道太少了。”
“我跟你说,那个国家不能用正常思维去研究。”
“他们狼子野心,觊觎国内已经很久了。”
“如今在最北方那边,樱花国和俄国正在对峙,恐怕早晚必有一战。”
“气死我了,两个国家打仗,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上动手。”
“关键是我们还只能保持中立,在一旁干瞪眼。”
于式枚不知道突然哪里来这么大的火气,这可不合适他读书人的身份啊。
李奇维好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认真地打量他的表情。
于式枚被看的发毛,“咋了,骂骂敌人不是应该的吗?”
李奇维笑道:“当然应该,我只是没想到老哥你还有如此神勇的一面。”
“真乃我华夏英杰啊。”
于式枚老脸一红,他感觉自从和李奇维在一起共事后,总会不自觉地被对方身上的一股气质吸引。
渐渐地,他好像就不那么想效忠大清了。
他突然回过神来,完了,自己该不会要走入歧途了吧。
那条路他只敢在心里想一想,从来不会表现出蛛丝马迹,更不要提直接说出来了。
于是,他连忙打岔,笑着说道:“哎呀,老弟,别管那么多了。”
“反正到时候,你就给我狠狠地灭杀樱花国代表团的威风,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教育领域本来就难以做出成绩,这一次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奇维正好也想看看,樱花国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这一次,长冈半太郎既然指名要找自己,说明他一定是有备而来。
对方作为樱花国物理扛把子,肯定很清楚自己在欧洲的所作所为,以及在物理学界的崇高地位。
李奇维想象不到,如果对方真的要交流学术,那怎么可能赢过自己。
他仔细一想,发现boss竟是他自己。
正确剧本不应该是李奇维虽然在欧洲牛逼的一塌糊涂,但是长冈半太郎不知道。
他以为李奇维只是沽名钓誉之徒,在西方的一切都是编撰的。
于是对方耀武扬威,嘲讽李奇维是个卑劣小人,更嘲讽华夏科学无人。
最后,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李奇维突然爆发,现场手撕相对论,啪啪打脸。
长冈半太郎带着代表团灰溜溜地跑了。
这样的剧本才爽才对嘛。
不过,李奇维也只能想一想了。
如今这个时代,信息交流不是一日千里,而是一秒千里,英国发生的大事,几分钟就能传遍全世界。
对于任何领域的高层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秘密。
所以李奇维在欧洲科学界搅动的风云,吹到了世界上所有的角落。
当然,大部分普通人是不知道的。
甚至连石原纯这样的大学生,若不是有老师指点,他也不知道李奇维牛逼到了什么程度。
1904年1月10日,樱花国学术交流代表团抵达广州。
以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长冈半太郎为首的代表团受到了清朝的高规格接待。
外务部右侍郎梁敦彦,亲自接待了代表团一行人,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
并希望对方能在接下来的交流中,与大清取长补短,互有帮助。
管学副大臣李奇维、广东教育史于式枚等教育官员陪同,参加了招待晚宴。
宴席上,长冈半太郎正式认识李奇维,语气恭敬,表情崇拜。
“李桑,我终于见到你了。”
“你的大名在物理学界简直是如雷贯耳。”
“你是我们亚洲人在科学领域的榜样。”
“啥?”李奇维顿时傻眼了,剧本有点不对啊。
长冈半太郎这哪里是来找茬的,分明是来追星的啊。
对方见面就把姿态摆的这么低,搞得李奇维提前演练的骚话都派不上用场了。
什么“你不研究物理,见我如坐井观天;等你研究物理,见我如浮游见青天。”
“物理尽头谁为峰,一见奇维道成空。”
然而现在,李奇维只能回道:“长冈桑,感谢你的夸奖。”
“你们樱花国的物理学发展的也很不错。”
“希望接下来的交流顺利愉快。”
于是,欢迎晚宴就在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期间,李奇维曾瞥见,樱花国代表团里有几人眼神不善,看着自己更带有一丝敌意。
他内心顿时舒服了,这才对嘛。
你们都这么客气,我还怎么装逼。
第174章 总有不开眼的出来挑衅
1904年1月11日,长冈半太郎与代表团,在副校长于式枚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广东大学。
现在的广东大学刚刚整合完毕,几栋教学楼的外面还有着淡淡石灰的味道。
按照李奇维的学制规定,广东大学将在今年的9月份正式开学。
所以现在校园内并没有学生和老师。
而由于现在的清朝还没有高考,所以入学的主要是以前高等学堂的毕业生,相当于后世的高中生。
招生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中。
于式枚向长冈半太郎介绍了广东大学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
这所清朝树立为典型的理工大学,受到了长冈半太郎的特别关注。
他知道目前的清朝有“北方京大、南方广大”的说法。
京师大学是清朝大学的象征,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而广东大学则是在李奇维的建议下成立,注重实用性理工科的教学,培养的都是技术性人才。
作为第一所试点大学,广东大学的教育方式可以追求独特,不循规蹈矩。
只要不是公开教授对清朝统治有负面影响的内容,清廷给了李奇维很大的自主裁量权。
李奇维这个校长具有非常大的权力。
比如,他刚一上任,就立刻任命广东教育史于式枚,当选广东大学的副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而且在于式枚的介绍下,广东大学的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可以任意转换专业。
长冈半太郎和代表团的成员听到后,觉得很不可思议。
于式枚骄傲地说道:“管学大臣李大人认为,教育就应该是自由的,不能受到政府的过多管制。”
石原纯连忙拿出笔记录下来,这可是清国教育的创新之处。
而长冈半太郎则是微微点头,显然他没想到刚来清国,就受到了小小的震撼。
真实历史上,樱花国在明治维新后,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总目标。
这个目标也是他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1871年,明治政府设置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文部省成立后,立刻着手改革学校制度。
1872年,文部省颁布《学制令》,决定把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
每个大学区设立1所大学和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分成210个小学区。
而教育的行政管理,则完全采取中央集权制,即文部省统一管理所有学校,设立督学局。
但是这个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这种教育集权制让学校当地很不满。
后来在1879年,《学制令》被废除,文部省重新颁布了《教育令》。
这是樱花国第二次尝试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教育令》放宽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教育事业的官僚式控制,转而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并由各地民众选出学务委员会来管理学校。
然而在第二年,《教育令》就被修改了,樱花国中央政府又加强了对公共教育的控制。
到了1886年,明治政府又颁布了《学校令》,其中包括《大学令》、《师范学校令》等。
《师范学校令》规定师范学校在品德方面特别强调培养顺良、信爱和威重的气质。
对师范生施以军事体操训练,学校实行兵营化,向樱花国人民灌输“忠君爱国”的国家主义思想。
这些都为樱花国后来走向极端埋下了伏笔。
所以,长冈半太郎对广东大学的模式感觉到很不可思议。
在他的印象里,清国是封建国家,尤其注重对思想的管制,怎么可能允许李奇维随便改革。
要是李奇维在这里,当然能解释长冈半太郎的疑惑。
不过现在他还在校长办公室处理事情呢。
作为大清皇帝的帝师,李奇维怎么可能像导游一样,带着长冈半太郎逛校园。
这个任务自然就交给了于式枚。
等到参观结束后,双方会进行正式的学术交流。
那时候李奇维才会以广东大学校长的身份,接待长冈半太郎一行人。
虽然对方只是大学教授,但毕竟代表一个国家,由校长出面也是合适的。
其实关于长冈半太郎的疑问,这是由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便细说)
而清朝虽然是封建国家,但是特殊的历史和政治环境,让它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小政府。
上一篇:大秦之虎豹骑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