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232章

作者:烟十叁

  尤其是对寒门子弟而言,平日里食不果腹,能买得起的书又不多,这五两银子于他们而言,将是求学路上一笔不菲的钱款。

  虽然掀翻这个时代的路途比较艰辛,但叶洵还是要选择走这条路。

  毕竟只有将五望麾下的盘根错节尽皆斩断,叶洵才能真正可以一言九鼎,不被逼宫。

  赵孟通,王宗五人自然非常高兴,上位者能注重寒门庶民的读书人,这人还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太子,这自然令他们十分激动。

  虽然现如今大夏已经推行科举制,但依旧不完善,举荐制大有复辟的意思。

  举荐制的恢复推行,无疑会令寒门庶民子弟的仕途之路,雪上加霜。

  毕竟,尚书左仆射魏无忌感觉大将军陆九渊的二儿子玉树临风,文武双全,举荐为六品果毅都尉这并不稀奇。

  反之,大将军陆九渊感觉尚书左仆射魏无忌的三儿子饱读诗书,精通律法,举荐为六品大理寺丞这也很合理。

  但是寒门庶民子弟想被举荐,那可就太不容易了,没有钱财通融,没有身份背景,谁会在乎他们有怎么样的才华,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举荐制恢复毕将再次加深五望在大夏的根深蒂固,毕竟他们若是举荐起来,不要太疯狂。

  这也是为什么叶洵重视寒门庶民子弟的原因,这也是叶洵为什么要亲近他们的原因,这些人才是未来大夏的中流砥柱。

  见五人不说话。

  叶洵眉头微蹙,问道:“几位大儒,你们对本宫提的资助,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闻言,几人瞬间回过神来。

  赵孟通噙着笑脸,急忙道:“没有,当然没有,太子殿下能为山东寒门庶民读书人,提供如此资助,我们高兴还来不及。”

  原本不食嗟来之食是这些大儒的行事准则。

  但他们在太子爷身上看到了不样的东西,绝不是单单的为了沽名钓誉,塑造自己乐善好施的光明伟大形象。

  太子爷是真的为了寒门庶民读书人,能在仕途之路上,更进一步,而不是那些愚民的把戏。

  “没错,太子爷若想资助,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就是不知道规则能不能稍微改一点?”王宗看着叶洵,眼眸炙热。

  叶洵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王宗显露出喜爱之情的皇室子弟。

  主要是他为国为民的思想和他的一些实际行动,真的感动了王宗。

  叶洵点了点头,“但说无妨。”

  赵孟通蹙眉的望了王宗一眼,让他注意点分寸。

  王宗无视赵孟通的眼神,乐呵呵道:“就是在诗会结束时,除给双甲赠诗后,能否为山东诗会也赠诗一首?”

  此话落地,其他几人眼眸泛出亮光,这老匹夫倒还真干了一回好事。

  太子爷给白鹿书院赠的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真是让他们心里痒痒的。

  这么好的词便宜了李然那老匹夫,真是让王宗不忿。

  叶洵一愣,随即淡淡一笑,沉吟道:“没问题,只要是几位大儒不嫌弃,本宫自当献丑。”

  寒暄一番后。

  叶洵便带领众人回去了,出钱还可以,至于其他事情,叶洵便没有什么参与其中的兴趣了。

  唐沐岚一直跟在叶洵身旁,目睹了今日全过程。

  对于太子爷,她又有了新的看法,原本这些不愿入仕的大儒与上位者应该是对立关系才对。

  但今日一见,却颠覆了她的认知。

  没想到太子爷的诗词竟然受追捧到了这般地步,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翌日。

  太子爷亲临太湖参加春季诗会的消息一经传出,瞬间震惊烟城。

  好一些出了城的读书人们,又折返而回。

  虽然他们信奉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太子爷的五两白银还是应该尊重一下的。

  原因无他,太子爷捐山东粮食近百万石,研究出了曲辕犁,还打算抑制土地兼并,将地主手中强取豪夺的田亩归还百姓。

  单单凭借这几点,便已经令这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所敬佩。

  毕竟一开始,太子爷前来山东搜刮民脂民膏他们是相信的。

  若是为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幽居深宫,不经人事,未见过人间疾苦的皇二代,怎么能体会到百姓的疾苦与不易?

  何不食肉糜才是真谛!

  但太子爷真的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令人信服。

  “五两银子,我家隔壁的木匠给人家帮工一年,那都挣不到五两银子呀!”

  “太子爷真是太大气了,以往诗会,第一名给五两银子就不错了,但这次只要是参诗会的寒门庶民子弟就有银子可以领!”

  “银子算个屁!这次若是能拔的前三甲,还会被太子爷举荐为九品文散官,直接参与此次烟城的土地改革,若是表现优异可入詹士府,这可是直达中枢的好机会。”

  “是啊,这次机会可是要比寒窗十年来的容易,但也并不轻松,这次烟城可是汇聚山东近乎七成的年轻俊杰,人才辈出。”

  “我感觉太子爷考虑最周到便是将寒门庶民和世家豪门分开,以往我寒门子弟皆是被世家压的抬不起头来。”

  “哼!不过是沽名钓誉的把戏罢了!我们读书人不为五斗米折腰!”

  “那你还不走?”

  “五两银子倒是可以考虑折一次!”

  ......

  读书人三五成群向烟城赶回去,大多都是赞美叶洵的言论,不过抨击者有之,一边抨击一边准备拿好处的亦是有之。

  无论哪个时代,喷子总是会有的,无所不喷,无孔不喷,无所不喷其极!

第282章 勤奋大抵与太子爷没什么关系

  夜,皓月当空。

  烟城。

  太湖。

  湖心岛,灯火通明。

  今年山东春季诗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趋之若鹜的青年才俊和前来凑热闹的靓丽佳人们,早已将湖心岛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宗几人伫立望月楼俯瞰岛上人员,只觉头皮发麻,“孟通还是你有远见,特地找来不少帮助审阅的帮手,不然今日非要将咱们几个老骨头搞散架了不可!”

  赵孟通捋顺着胡须,洋洋得意,“现在的年轻人跟以前可不同了,太子爷这种性格的上位者,是深受他们所追捧的,而且太子爷出手又仁义,今日自当人满为患。”

  唉......

  其他三人长叹一声。

  真是有喜有悲。

  喜的是今年诗会,参赛者趋之若鹜,将诗会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

  悲的是他们举办了整整十年的诗会,竟然没有太子爷一次的号召力大,真是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呀。

  与此同时。

  叶洵领着穆凌霜,唐沐岚,苏瑾和武岳四人登上湖心岛,向望月楼而来。

  叶洵走在正前方,身侧跟着身着锦缎绸罗,宛若天仙一般的穆凌霜和唐沐岚两女。

  此一幕真是羡煞了这群读书人。

  所有人皆是不自觉的为叶洵让开一条道路。

  “看看人家太子爷,真是太令人羡慕了!这身旁的夫人,全都是天仙呀!”

  “那是自然,太子爷才华出众,寻常庸脂俗粉怎配站在太子爷身旁?”

  “唉.......太子爷这该死的气质!太子爷,小女子要给你生猴子!”

  “粗鄙!”

  “叉出去!”

  ......

  在万众瞩目下,叶洵率领几人登上了望月楼。

  作为春季诗会最大的赞助商,太子爷是一定要来的。

  望月楼,顶楼。

  叶洵踱步而入。

  看到屋内的魏南时,叶洵一愣,他没想到今晚魏南竟也会前来参加。

  “参见太子殿下。”赵孟通和魏南几人纷纷揖礼。

  叶洵挥了挥手,“诸位不必多礼。”紧接着,他看向魏南,问道:“魏公,今日您怎么有空前来?”

  魏南一阵尴尬。

  本来今日他是不想来的,叶洵在烟城干出原地洞房花烛夜这事,他还是非常气愤的。

  但他听闻叶洵资助诗会,又会赋诗两首,便忍不住来了。

  这诗词还是亲自听太子爷吟诵出来比较好。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又爱又恨吧。

  紧接着,魏南笑了笑,“老朽听闻殿下欲资助山东寒门庶民子弟,今日特地前来一看。”

  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是冲着太子爷的诗词来的,他也是要面子的。

  叶洵点了点头,并未在意。

  随后,赵孟通宣布今日诗会开始,分为两组进行。

  这个分组制亦是得到了魏南的认同,这个时代,寒门读书人大多贫困,寒窗苦读多是饥一顿饱一顿,平日里读的书又没有这些世家子弟多。

  所以往年皆是世家子弟拔得头筹。

  今年叶洵若是这样做,一定会适得其反,毕竟若是被世家子弟夺得前三甲,那一定会适得其反,引起寒门庶民的不悦。

  即便没有任何人做手脚,那也失去了相对公平。

  而且叶洵并不偏袒,对于世家子弟亦是给了三个九品散官的职位。

  今日的主题十分简单,只有一个,那便是“劝学”。

  由于今晚参赛者众多,时间紧迫,所以一诗定输赢,机会只有一次。

  当主题定下后。

  热闹嘈杂的湖心岛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皆是自备纸墨笔砚,开始在各个角落奋笔疾书。

  皎洁的月光下。

  一名名来自山东各地的读书人皆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来为自己搏一个前程。

  今日参赛者有大几千人,但最后能拔得头筹,只有六人,若是分开组别就只有三人了。

  所以众人皆是穷尽自己毕生的才力,希望能在太子爷面前崭露头角。

  望月楼上。

  叶洵,魏南,赵孟通几人端坐桌案前,听着楼下沙沙奋笔疾书的声音,品着天之酿,真是不要太惬意。

  太子,官吏和不愿入仕的大儒坐在一起品酒的机会可是不多见。

  “太子殿下,现如今难得清闲,不如您将赠与山东诗会的诗,现场作了可好?”王宗转头看向叶洵,目光灼灼。

  听闻此话,众人的目光皆是落到了叶洵身上。

  如此甚好,他们也都等着叶洵的诗词等的寂寞难耐。

  王宗几人还从来未亲耳听过太子爷的诗词。

  “好。”叶洵站起身来,没有分毫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