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烟十叁
他这改变积贫的办法不要太多。
不过,这法子他都没跟叶澜天说,说了也没用,好法子多了,但执行不下去,亦或是执行途中变了质,适得其反。
所以叶洵来到了山东,来到了田间地头,要将官吏抓在手中,眼瞅着政策执行下去。
至于县太爷们的一些灰色产业,叶洵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无他,他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将全天下的官吏都搞成清正廉洁的父母官。
只要你不动百姓的地,不动百姓的粮其他都好说。
苏瑾从布袋中将东西拿出来,给了众人一人一份。
众人接过纸张眼前一亮,到底是太子爷,就是阔绰,金贵的纸张随便用。
柳东川接过纸张,上面用正楷写着三个大字《青苗法》。
魏南亦是一愣,太子爷可从来没有跟他透露过,连土地法都搞好了?
众人看着青苗法先是一愣,后是一惊,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这不是土地制度,而是......而是朝廷借贷?对,就是朝廷借贷。
他们看着,叶洵缓缓讲解。
“此青苗法,就是抑制土地兼并的根本举措,目的就是抑制地主豪强对百姓的盘剥,同时还可以为朝廷开源,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使得我大夏强兵富民。”
“朝廷借粮给百姓,这利息由朝廷来收取,总归好过由地主豪强来收取。”
“而且地主豪强的利息是多少?五倍,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利,他们简直就是在喝百姓的血!咱们朝廷只收两成的利,一成半的利上缴朝廷,剩下半成利一半入县府库,一半入城府库,用于县城的日常维护。”
听闻此话,魏南一愣,半成利给各县和各城?
那谁来监管?
魏南张了张嘴没有言语。
太子爷是对的,若是不出这半成利,那就要出五成的利,这是现实,百姓只会更惨。
柳东川和一众烟城官吏皆是一惊。
这......
这种朝廷直接发起和干预的民间借贷制度,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不过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而且太子爷很会,将半成利留在了地方。
这半成利就像是一把悬在所有人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太子爷可以养着你们,但若是差事办的不好,这利剑就会斩了他们的脑袋。
他们不得不承认,太子爷有点东西,尤其是拿人这一块,将你拿捏死死的。
叶洵自然知道青苗法的弊病。
所以他在山东试行,由魏南监督,由各城太守执行,由他这位太子爷把控。
利息必须把控在两成,雷打不动,不能给任何人巧立名目盘剥百姓的机会,若是将青苗法变为高利贷,那就适得其反了。
而且需要专门的部门来监督执行,不能强制借贷。
青苗法不纳入政绩考核,但所得收益县衙有份,这就保证了青苗法的正常实施。
片刻,一众官吏看完青苗法后,皆是惊叹的赞不绝口。
他们佩服太子爷能在青黄不接的时刻,想到这样的好法子。
其实青苗法在烟城执行,叶洵是最不担忧的,他第一站来的烟城,柳东川也知道叶洵第一站来的烟城。
而且魏南是早晚要离开山东的,那山东刺史的位子能不能落到柳东川手中,就要看烟城的土地改革进行的怎么样了。
片刻。
叶洵端起杯盏啖了一口,问道:“柳大人你对《青苗法》怎么看?”
柳东川急忙站起身来,揖礼道:“太子殿下,只要上行下效,各县严格执行,《青苗法》一定会成为赈济百姓的千古奇策。”
叶洵微微点头,“柳大人可有信心在烟城推行?”
柳东川再次深深揖礼,“为太子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紧接着。
一众烟城官吏跟着起身,“为太子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们可是看出来柳东川对于山东刺史一职的志在必得。
柳东川在烟台太守一职上坐了将近十年,这是他的屈辱,谁若是挡着他为太子爷效犬马之劳,他真的会跟谁玩命。
叶洵面无表情,继续问道:“那柳大人打算怎么做?”
柳东川剑眉横竖,严肃道:“明日卑职就将狗头铡放到烟城城楼上,谁若是胆敢阳奉阴违,谁胆敢再兼并土地,谁胆敢私自增加利息,卑职当着烟城百姓的面,亲手宰了他!”
魏南面露不悦,鲁莽!
叶洵却是喜上眉梢,摆手叫好。
“好!”
“本宫要的就是你这么股子士气!”
“谁若是胆敢与百姓作对,就是与本宫作对,就是要斩了他!”
话虽然这说。
但肯定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柳东川这是在表决心,叶洵是在接受柳东川的决心。
事到此时。
叶洵心中踏实多了,有魏南和柳东川在,山东土地改革估计就成一半了。
唉......
不过今后的路还有很长,五望一个没灭,四王只有一人是自己人,北方天奴儿,东方大乾,南方大俞。
叶洵要走的路还有太多。
吴寿之因为他而被迫去流浪。
自己若是不能君临天下,连视他如亲兄弟的大哥都对不起。
紧接着。
魏南问道:“太子爷,土地制度您也想好了?”
第260章 太子爷未雨绸缪,实在高明
听着魏南的话。
叶洵又摆了摆手,苏瑾再次从包中掏出一摞纸,随后给每个人分发下去。
魏南看着风轻云淡的叶洵都懵了。
看来太子爷心中早就有了想法,而且有了胸有成竹的想法。
柳东川一众官吏亦是一脸敬佩的望着叶洵。
他们实在想不通,太子爷究竟哪里来到这些想法呢?
随后吟诵千古诗篇也就罢了,赋役制度也能随口吟诵?
不过,叶洵还真的可以。
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等,叶洵确实有很多理论基础。
青苗法也是叶洵找出来最符合大夏体制的。
原因无他,许是叶澜天上辈子积了大德,夺得了皇位不说,贞武年间还没有太大规模的天灾。
这就令大夏存粮是非常富足的。
叶洵运用青苗法,帮助百姓渡过青黄不接的缺粮困境,能避免地主对百姓的盘剥,最关键的是可以将府库中的陈粮慢慢换成新粮。
魏征,柳东川几人拿起纸张缝钉的小册子,《摊丁入亩》。
苏瑾发完后,坐在叶洵身旁,有点怀疑人生。
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华,他感觉自己是一个能力强且有远大抱负的俊杰。
但他自从跟随叶洵以来,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因为太子爷需要他参考的东西并不多,自从为太子爷夜观天象,草船借箭,火烧湘江后,苏瑾感觉自己展示能力的时刻来了。
没想到那是自己的巅峰。
再之后,他好像沦为了打杂的。
叶洵谱写《青苗法》和《摊丁入亩》时,他就在一旁。
苏瑾想着他对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也是非常懂的,可以给太子爷指点一二。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他感觉他对土地法的认知,在太子爷那连皮毛都不算。
一个太子,怎么会对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了解的这么通透。
古往今来,苏瑾就没听说过,皇子,太子,皇帝亲自制定赋役制度的。
他好像比农户更了解农户,比地主更了解地主。
甚至是太子爷想出来的盘剥和贪污手段,都要领先这些地主和官吏不知道多少年。
苏瑾不禁再想,太子爷若是一位暴君,大夏该怎么办?
太子爷曾告诉他,直接从百姓手中拿钱的贪污方式是最低级。
从朝廷拿钱,为百姓办事,捞取一定的好处,那才是最高明的。
政绩有了,名声有了,钱有了,说不定还能高升。
苏瑾听后,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原来盘剥和贪污是一门手艺,技术很高的手艺。
谁特么的要是在太子爷面前耍把戏,那真是找死。
魏南几人看着。
叶洵啖了口茶,解释着:“摊丁入亩就是要废除,地、户、丁等赋役的混乱,废除人头税,全部由田税代替,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此举,有利于贫民生存,而且从侧面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可以卸下贫苦百姓的沉重枷锁,铲除官吏和地主的摇钱树。”
“将土地从地主手中拿回来还给百姓,这事就算成了。”
魏南和柳东川一众人看着心惊。
太子爷实在是太大胆了,竟然连赋役制度一并改了。
占地三十亩以下的人丁摊丁后,赋税减轻很多。
占地六十亩以上的人丁摊丁后,增加了一些负担,占地愈多,增加负担也愈多。
其实叶洵此次前来说是土地改革,不如说是借贷改革与赋役制度的改革。
因为他想实行《天朝田亩制》,将所有土地收归朝廷,然后按照人口多少进行再分配,实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但这并不现实。
因为有土地的不光是地主,还有官僚,有些土地是皇帝封赏的。
叶洵若是这么干,百姓是没事了,天下地主和官僚就得联合起义了。
现在叶洵没有绝对的实力,还不能走这一条路,必死无疑。
所以叶洵要逐个击破,先搞地主,将百姓手中的田要回来便是。
现在的大夏均田制还是可以继续实行的。
有了《青苗法》和《摊丁入亩》这两项制度,加之《均田制》百姓生活无忧。
上一篇: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下一篇: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