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585章

作者:墨色江南

  “切,王爷都喝了,你算老几能比王爷还金贵?”

  朱瀚蹲在那里喝完粥,把木碗往旁边的桶里一丢,拍拍屁股离开。

  刘申弘看的是目瞪口呆。

  “这就解决了?”

  之前他可是都愁白了头发,也没想到竟然可以这样,阻止那些府城百姓去拿米粥。

  大同府的百姓们,日子过的虽然不怎么样,可毕竟跟难民们比起来,还算是很不错的。

  带了沙子的粥,他们这些人可吃不下去。

  而对那些活不下去的难民来说,沙子只不过是小问题罢了,沙子多了用舌头挑出来就行了。

  再怎么难吃,也比饿着肚子要强,不是么?

  “王爷,真是神机妙算。”刘申弘无比感慨的说道。

  如此困难的事,他想破了头都没有想到办法。

  可朱瀚只是略一思索,竟然就已经有了答案,而且还亲自去执行了。

  “只是王爷。”刘申弘有些疑惑的道:“您的苦心我现在是忙白了,只是这件事您吩咐我去做不就行了,何必亲自出马,还亲自去喝那些粥。”

  朱瀚却是嘿嘿一笑:“你小子,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好端端的,我突然往百姓和的粥里洒沙子。就算那些百姓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会不舒服。”

  “难民营本身就是个无比绝望的地方,我们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要小心万分。”

  “我之所以亲自去喝,也是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我这个王爷都亲自去做了,别人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意见。”

第493章 英王要翻脸

  刘申弘却是心有余悸的道:“也幸亏王爷能镇得住场面。”

  “刚才王爷往粥里面撒沙子的时候,那些难民的眼睛都快红了,我估计也就是王爷您。”

  “但凡换成另外一个人,估计早就被他们撕成碎片了。”

  听到刘申弘的话,朱瀚也突然觉得后背凉嗖嗖的。

  刚才他也是没想那么多,只是记得后世电视剧中,还想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虽然电视剧中的东西,大半是不怎么靠谱的。

  但是朱瀚隐记得,这好像是真实事件改变来着?

  现在回想起来,刚才自己往煮粥的锅里面丢沙子的时候,现场的确陡然之间安静了片刻。

  只是当时他也没想那么多,就直接要了一碗粥喝了起来。

  估计也是因为这段时间,他在难民营所执行的策略,的确让这些遭难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所以在面对如此异常情况,才没有直接引起民怨。

  但凡换成另外一个人来做这件事,说不定都会被愤怒的百姓们当场打死。

  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朱瀚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可千万不能这么大一了。

  以前是打仗,对于敌人自然是百无禁忌,什么手段都能够尽管使用。

  现在却不同,虽然还有一些对外战争。

  但是以大明现在都体谅,那些战争其实就跟角剿匪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期的欧罗巴大陆,对于大明来说还相当的原始。

  所以,华夏本土还处在和平发展的时期。

  治理民生跟打仗,那是完全不一样的,绝对不能套用以前的经验。

  心中如此提醒自己。

  表面上,朱瀚当然还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这是当然,本王的计策什么时候出过错?”

  “王爷英明,我们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完。”刘申弘赶紧送上生硬的马屁。

  朱瀚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学什么不好学人家拍马屁?”

  “偏偏还学得这么生硬?赶紧给本王滚干活,再敢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信不信本王扒了你的皮?”

  刘申弘也不害怕,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王爷,我说的可都是心里话,可不是拍马屁。”

  “滚!”朱瀚作势欲打,刘申弘假装躲闪,飞速后退离开。

  刘申弘离开之后,朱瀚开始处理起公文。

  大同这边的事火急火燎不敢耽搁,燕京那边的事朱瀚也同样不敢有伴点的大意。

  毕竟,新国都的建设,也同样关系到大明的未来。

  这段时间朱瀚就发现,在刘崧给他的书信之中,对刘基有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词。

  这个变化,让朱瀚的嘴角情不自禁的翘了起来。

  应该说不愧是刘伯温啊,在人情世故这方面,只要他想就没有搞不定的人。

  虽然朱瀚从来不担心,刘崧会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不过对于一个人地态度,还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判断力的。

  在目前大明朝堂上的官员之中,朱瀚最看中的人,除了李善长胡惟庸以及刘基这种,能力特别突出的官员之外。

  也就只有刘崧这种人,能够入朱瀚的法眼了。

  虽然刘崧也有这,这个时代读书人特有的毛病。

  但是这个人的心却是正直的。

  只要能够符合他的政治理念,哪怕那些事情他十分讨厌甚至是反感,他也会努力的去做,不会打任何折扣。

  而不像某些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朱瀚拿起笔,有心想要提点刘崧一番。

  不过斟酌许久之后,最终还是把笔给放下了。

  刘崧这种人的好处,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

  但是同样的,这样的人也只相信自己的信念,不会轻易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他如果写信,让刘崧注意一点刘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恐怕都会引起刘崧都不满。

  到时候,只会得不偿失。

  “算了,不管跟刘基的关系如何,相信刘崧绝不会因公废私。”

  有的时候朱瀚也感慨,皇帝这个职业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但凡能够掌控朝堂的皇帝,不管历史上的名声如何,都绝对没有一个简单的角色。

  就比如刘崧跟刘基这样的人,如何用怎么用,都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刘崧固然刚直不阿,正直果断,可有些位置还真就不能让这些人上。

  刘基也不是传言之中,那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刘伯温。

  这样的人如果一个弄不好,也未必不会成为历史上胡惟庸那样的人。

  也就是他这种先知先觉的人,才有可能放心的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原本朱瀚还想着,把建造燕京这个头功,直接放到刘崧的身上。

  毕竟,这个功劳对他来说,也实在没什么用。

  他现在都是英王了。

  一字并肩王。

  虽然不是说不能更进一步,还能弄个封号王爵。

  比如齐王,韩王什么的。

  这些被冠以古代王朝名号的王爵,应该是这个时代除了皇帝之外,最为尊贵的称号。

  但是,朱瀚并不想要那些封号。

  对别人来说,华夏本土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广袤的土地了。

  但是在朱瀚眼里……

  这特么就是明升暗贬啊。

  如果封个齐王,看起来他的地位是提高了。

  可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华夏本土原本的齐国了啊。

  那他现在的封地怎么办?

  总不能王爵升了,封地却拿双份吧,别人看了怎么想?

  这种亏本的买卖,他朱瀚是绝对不要做的。

  总而言之,现在的燕京。

  除了朱瀚原本钦定的一把手,有可能渐渐沦为二把手之外,其它的一切都在飞速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刘基本身的能力,虽然只是这个时期士大夫的顶尖水平,但是他有一个连李善长跟胡惟庸都比不了到优势。

  哪怕已经到了他现在这个年纪,这家伙地学习能力,依旧相当恐怖。

  朱瀚所说的很多东西,刘基只是在旁边听过几遍,自己回去研究一下,就能够想通。

  这一点,却不是刘崧能够比的。

  刘崧虽然正直古板不知变通,却绝对不是一个愚蠢的人。

  这个时代,一个真正的蠢人,是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的。

  可即便如此,朱瀚所说的很多东西,连续讲述即便,刘崧依旧有些似懂非懂。

  又看了几封刘基书写的文书之后,朱瀚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刘崧会渐渐听从刘基了。

  实在是刘基这家伙,做的太过面面俱到了。

  朱瀚自问,哪怕是他现在在燕京,做的也不会比刘基好太多。

  甚至有一些朱瀚都没有发现的小问题,也被刘基发现,并且及时查漏补缺了。

  这种应变能力,恰恰是刘崧最为欠缺的。

  如果放在另一个是空的大明,刘崧这种缺点根本就不算是缺点。

  风扇社会那缓慢发展的社会结构,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适应一切变局。

  但是现在,他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

  就比如在朱瀚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刘基就直接提议,扩大铁路建设的投入。

  这在朱瀚原本的计划之中,可是没有的。

  毕竟,任何加快工程进度的提议,都代表着预算的增加。

  尤其是,燕京现在是利用雇佣,来代替以前的徭役。

  就这个事,可是让朱瀚在民间积累了不少的名望。

  毕竟,以前的徭役,可不是人干的。

  工钱少不说,百姓们还得自掏来回路费。

  仁慈一点的,有可能负责一日三餐,狠一点的话一天说不定就给一碗米粥。

  而且一次徭役少说一两个月,多的话有可能大半年。

  那是真的有人家,因为这个徭役而搞得家破人亡。

  现在改成雇制,虽然是一个仁政。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雇佣工人就要花钱

  加急雇佣工人,工钱自然就会提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