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402章

作者:墨色江南

  直接交给朱瀚,让朱瀚看着办。

  当然,朱元璋在派人给朱瀚传话的时候,也告诉朱瀚了:你如果不愿意做,可以等咱给官员们上完课再去处理。

  于是,朱瀚就去了,而且他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之前,朱瀚向朱元璋建议,把学子分配到大明海外的飞地去,可却被朱元璋以大明内部官员不足给拒绝了,但当时嘴上说的是拒绝,可实际上却偷偷摸摸的把人都给朱瀚找好了,十万学子,各个层面的都有,现在在应天府的是第一批后面还有更多的学子要到。

  这些学子都已经满十六岁,其中有刚读书一两年的,也有从小就开始读书的,这些人就像是种子,需要让人带到海外的土地上,才能更好的生根发芽。

  所以,这些人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化水平,

  他们只需要把大明文化的种子种下去,就已经够了。

  住在大理寺的学子,大概有一百三十人左右,而这一百三十人,基本上也是反对声音最大的一百三十人,算得上是硬骨头了。

  朱瀚也是头铁,他牙口比较好,吃不了软饭,就喜欢吃硬的。

  所以,朱瀚来到了大理寺!

  人的名树的影,当朱瀚出现在大理寺中的时候,整个大理寺变得鸦雀无声,一方面是因为朱瀚在建立大明中所立下的功绩,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朱瀚在他们心中的凶名。

  这是以一己之力掀翻整个孔家的男人,整个文坛的扫把星,谁见到他不害怕啊?

  “看你们的样子,似乎都很畏惧我,是因为我的凶名?认为是我覆灭了整个孔家?”

  朱瀚见到这些学子,直接开门见山:“孔家有没有我,他们最终都会因为没有适应潮流而被颠覆,我只不过是加快了他被颠覆的时间而已,你们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看到大明本土的一亩三分地,那你们也不过是时代浪潮中的一粒沙,泯灭于众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朱瀚一句话,就把他们的后半生给确定了,他们怎么可能认同?

  可是,朱瀚并没有就此收手,反而继续追问:“怎么?认为我说的不对?对我说的不服气?”

  “无所谓,时间会证明我说的是正确的,今天我们不说这个,说说你们不愿意去海外的事,你们认为让你们去海外,是在流放你们……我告诉你们,你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大错特错!”

  朱瀚挥挥手,看着诸多学子道:

  “你们自诩为孔孟门徒,那我今天就用四个字来询问: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这一词,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中。

  西周时期,朝堂在各地设立了国学和乡学。

  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

  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等基础知识。

  然而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乐崩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

  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

  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培养有潜力有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孔子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所有愿意学习的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故而孔子以前属于“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

  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可以这么说,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总概括。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包含孔子一生的教育理念和追求。

  这种追求,是大理寺的一百三十多位学子达不到的思想境界。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孔子大力提倡‘有教无类’,现在的这些学子,很可能连书都念不上。

  朱瀚用了孔子治学的四个字,直接让反对出海的学子鸦雀无声。

  是啊,他们一直信奉的都是孔子,哪怕孔子的后人家族被朱瀚连根拔起,但在天下学子心中,他们依旧是孔氏门人,朱瀚用孔子的话,这些学子哪里能反驳?

  他们大明本土人是人,海外那些土著就不是人了吗?

  “英王殿下,我们、我们并非不想去海外,国家有命我们自当遵从,可我们去了海外能做什么?我们的语言都是不通的。”

  有学子从另外一方面反对出海,可朱瀚是何许人也?

  你们反对是吧?

  好!

  我提出来一个让你们无法反对的势力!

  “这位学子说的很好。”

  朱瀚拍拍手掌,对他提出的问题表示赞赏,可还没等他得意,就听到朱瀚话锋一转,直接询问道:“你可知,现在在海外,教化当地土著的,是什么人?”

第322章 大明的忠臣!

  朱瀚的问话,在场的学子都无法回答。

  海外他们都没去过,说再多也是无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刚刚,朱瀚用‘有教无类’四个字,狠狠地怼了学子,现在这些学子顿时没了嚣张的劲头,老老实实听朱瀚的。

  “是到海外去的军士!”

  朱瀚自问自答,把答案说了出来,然后对在场的一百三十多名学子说道:“当然,你们或许会认为他们大字不识一个,凭什么去教化海外未开化的土著?这不是把人往沟里带吗?可你们却不知道,这些军士在入伍之前,他们当中有农民,有工匠,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他们只要把自己会的技能教给他们,这就是教化。”

  “还有什么是教化?非得是让他们会读书么?”

  朱瀚看着眼前的学子,毫不留情的抨击道:“你们除了会读书,还会什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到了海外我也不放心你们。”

  “在我看来,读书并不是至高无上,也不是人这辈子最高的追求,而是应该看你们能利用自己的本事,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你们不愿意去海外,认为海外是不毛之地,可我们大明的将士,正在为大明开疆拓土,他们为大明教化当地的百姓,而你们呢?不愿意走出大明,等军士把人教化好了,把海外飞地建设的和大明本土一样好,你们再出去吗?呵呵……我告诉你们,那要等两百年后才能见到。”

  “你们读书,是为了为官,但想进入大明的朝堂,没那么容易,不是你饱读诗书就能做的。”

  “读书人,也要耕种,也要劳作,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今让你们前往海外飞地,去教化当地的百姓,并不是说你们一辈子就要呆在海外,表现出色的官员,是会被调回来的。”

  朱瀚把挑选官员的流程说了一遍,同时又告诉他们在海外的历练情况,至于书读得多就可以做高官,就可以一步登天,这样的事情以后在大明基本上不会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这一百三十位学子,被朱瀚从一开始就撕开了窗户纸,他们还试图保留自己读书人的面子,朱瀚却直接用‘你们全是私心’来抨击,说他们只懂得读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这些学子只会高屋建瓴,却不会脚踏实地。

  在场的学士被朱瀚讽刺的脸色通红,但也有不服气的:“英王殿下,我等非是您形容的那么不堪,我们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这等苦楚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您说的这些,我们也一定可以坚持下来,并且能做的……比军士更好!”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武双方本身就是竞争关系,现在朱瀚用军士对学子进行比较,直接让在场的学子都吃味了。

  那些丘八,怎么能和我们比?

  他们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

  “光说能干,谁不会?”

  朱瀚看着反驳自己的学士,对他说道:“我没有激将的意思,对你们我也不需要激将,让你们去干,是给你们机会,机会不把握住,以后后悔了,可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爱去不去。

  学子们离开大明本土,走出海外,的确可以让大明更快的掌控海外飞地,但朱瀚知道,大明需要的是听话的学士,是愿意为大明奉献的学士,而不是一心为私的学士。

  而且,朱瀚也说了。

  想要进入朝堂,不是只依靠你读书读的多,你家学渊源,而是要有办实事的本事,去海外历练,哪个地方发展得好,他就有机会回到朝堂上。

  机会给了学士,他们不把握住,朱瀚只能换下一批。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读书人还不多么?

  “英王殿下,我们非是不愿前往海外,我等读书不就是为了实现抱负吗?”

  又一个学士站出来,看着朱瀚:“只是,我等想问英王殿下,那些海外飞地,我中原王朝从未染指过,您如今把那些地方拿下,能保证那些地方永远都属于大明吗?”

  你朱瀚在的时候,或许可以。

  可你总有不在的时候吧?

  到时候你还能保证,那些海外飞地还属于大明吗?

  “日月所照之处,皆是大明国土!”

  朱瀚回答的铿锵有力,说话说得斩钉截铁:“这是我大明的国祚,任何丢掉大明土地的人,都是大明的罪人!人人得而诛之!”

  打下这么多土地,都是大明的吗?

  不见得。

  世上哪有不衰落的王朝?

  打下这么多的土地,与其说是大明的,不如说是属于汉人的。

  只要有汉人在,那么这些土地就不会被人抢走,没有人能否认汉人对土地的热爱。

  在大理寺的一百三十多位学子,听完朱瀚的话,有些意动。

  读书读到名垂青史,这也算得上是人生圆满,但是去海外……学子们还有些犹豫。

  “大丈夫立于天地间,自当为国效力,吾等虽是读书人,却也有以笔为剑的勇气!”

  学士看着朱瀚,很认真的回答道:“我们只是担心到了海外,再无归家的可能!”

  朱瀚却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你们只要心中记住自己是个汉人,是大明的子民,去哪里都是为国效力。”

  朱瀚要打破的,是人心中‘家’的概念叶落归根的道理,朱瀚懂,他也愿意给大家叶落归根的机会。

  可是,在死之前,哪里用得着把目光都盯在大明本土?

  非得流放才能让他们去外面吗?

  这样不行,朱瀚得让更多的学士到海外去。

  文化,是统治一个地方的根本,传承数百年的四书五经,只要传播出去,就可以起到很好地效果。

  再说,朱瀚打下那么多海外土地,他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经营,将其真正变成大明的土地,这其中文化的入侵必不可少。

  这些学士自愿前往海外,只要做出一定的功绩,就可以从海外把人调到大明本土继续为官,这种官员的选拔模式,将会成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这些学士如果想继续留在本土,一辈子或许都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朱瀚把这些话告诉在场的学士后,他们顿时就慌了。

  到海外为官,在提拔的时候十几个人里面选一个人,可如果留在大明本土,将会是几百个人里面选一个,这其中的晋升难度会有多大,任何人都想得明白。

  怎么选?

  大理寺的这一百三十多位学士,顿时觉得自己左右为难起来。

  有学士想自己主动站出来去海外,可看到周围没有人动,也认为自己和同窗坚持这么多天了,现在去海外,是不是会被周围的同窗骂成叛徒,想想自己以后还要跟着他们同朝为官,就这么当了‘叛徒’,以后自己会举步维艰。

  干脆,算了吧。

  下次再找机会。

  朱瀚见这些人都无动于衷,笑了笑:“好,人各有志,我虽然是大明的英王,但也不会强迫你们,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说完,朱瀚头也不回的离开,留下一众学子站在原地凌乱。

  紧接着,朱瀚去了另外一个学士、学子们聚集的地方,然后把他在大理寺说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

  这些话虽然谈不上什么高谈阔论,但却很务实,朱瀚说的都是大明接下来的国策,开科取士也会影响到学士、学子们接下来的命运,话已经说的很透彻,学士、学子们如何选择,那就不是朱瀚能左右得了的了。

  ……

  北平府。

  作为前朝蒙元的国都,北平府的读书人还是非常多的,加上朱瀚和朱元璋想要让朝堂官员的祖籍达到一个均衡,所以在开科取士的时候,朱瀚和朱元璋下意识的会增加一些北方学子的数量。

  齐鲁和北平,算是大明北方两个很关键的地方,进士榜上这两个地方的北方人占了九成之多。

  这也从侧面说明,南方的人更加富饶,江南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

  即便有朱瀚和朱元璋在侧面的帮助,北方的学子在进士榜单上的名字越来越少。

  对此,北方的学子非常不服,他们不觉得朱瀚和朱元璋有什么问题,而是南方的学派派系太重,他们就算想要在学术上交流也非常困难。

  不过,现在却有了赶超南方学派的机会。

  到海外去当官!

  应天府中,朱瀚痛斥学士们的话传出来,很快就传遍大江南北,北方的学子也知晓了这件事。

  朱瀚要让读书人到海外去教化海外土著,让他们学会四书五经,让他们从语言和文化上,变成‘大明人’,和这一消息一同传到北方的,还有那些受征召的学子不愿前往海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