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色江南
杨无敌陷入沉思之中......
次日清晨,阳光普照大地。
菲鲁兹沙率领大军,缓缓向明军的驻扎地推进,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攻占明军的驻扎点。
段功在城西郊建立了一块临时驻扎点,这是为了防止德里苏丹国军队偷袭,同时也为了方便与德里苏丹国军队决战时,能够尽快赶往前线增援作战。
杨无敌率领的三千精锐,早就已经列好阵型,静静地等待敌军的来临。
菲鲁兹沙策马行驶在前方,距离明军的驻扎点越来越近。
突然间,杨无敌举起右手,示意身旁的副将过来。
“将军,您有什么吩咐?”
杨无敌盯着前方的大军,冷笑道:“你们注意到没有?敌人的骑兵数量少的可怜,只有两三百人,真是太奇怪了。”
副将顺着杨无敌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德里苏丹国的骑兵数量实在是太少,少的可怜,仅有几百骑兵。
“将军,这有什么奇怪的,或许德里苏丹国的军队是因为昨天的战斗,损失太多,没有剩余的骑兵了吧?”副将问。
杨无敌摇头道:“这不可能,德里苏丹国的骑兵战力非凡,绝不可能因为一场战斗就损失掉所有的骑兵,这太不符合逻辑了。”
副将听到杨无敌这番言论,眼睛猛然亮了起来,兴奋地问:“将军,您的意思是,敌人在玩阴谋诡计?”
“没错,根据我们探子的回报,帖木儿这个人诡计多端,绝对不是这么容易冒冒失失的人,既然他敢主动出击,肯定是有恃无恐,甚至我怀疑,他已经在暗中埋伏着大批的兵马,就等着我们上钩,然后给予致命一击。”杨无敌说道。
副将闻言惊讶地张开了嘴巴,显得极其震惊:“将军,您是说帖木儿的大军隐藏在暗中?”
“嗯,帖木儿的骑兵,跟德里苏丹的骑兵,根本不是一路,帖木儿肯定想要躲在后面出来捡便宜。”
杨无敌的语气非常肯定。
副将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更不能上当了。”
杨无敌微微颔首道:“是的,如果我们继续和德里苏丹国的军队硬碰硬的交战,那吃亏的肯定是我们,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另外一种战术来对付德里苏丹国军队。”
副将闻言,急忙问:“将军,你打算怎么做?”
“你立刻安排侦察兵去侦查德里苏丹国军队的布置情况,并且记录下,以便于我们提前做出准备。”
“卑职遵令!”副将答道。
杨无敌接着又说:“另外,立即派遣信鸽通知附近的友军前来帮助我们,告诉他们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让他们在我们的左翼或者右翼进行佯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掩护我们的侧翼。”
“遵命!”
副将接到命令之后迅速离开了。
副将走后,杨无敌看着远处正在集结的德里苏丹国的军队,喃喃自语道:“看看这个德里苏丹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菲鲁兹沙隐藏了自己的骑兵,想要引诱段功的军队发动进攻,然后派帖木儿的河中进行反击。
但是杨无敌非常的谨慎,派出探马很快就看破了菲鲁兹沙的埋伏。
这种情况下,菲鲁兹沙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在剩余的军队集结完毕后,便开始对大理人的军营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一大批赤裸裸的身体,手拿着简陋武器的天竺土著人,在天方教战士的逼迫下,向明军发起进攻。
这些天竺人战斗力低下,要不是身后有天方教战士屠刀的驱赶,早已经一轰而散,他们在冲到明军阵地之前就已经承受了非常大的伤亡。
当这些德里苏丹国的炮灰兵靠近之后,明军的小型火炮发出连绵不断的怒吼。
从炮口飞出的散弹,如同暴风雨收割枯草一样,杀戮着战场上的德里苏丹国士兵。
但是德里苏丹国作为一个征服者建立的国家,对于这些土著天竺人根本没有什么怜悯之心,就算杨无敌杀的土著士兵人再多,也丝毫动摇不了德利苏丹菲鲁兹沙继续作战的决心。
第217章 巨额白银税金
反而是杨无敌的军队,不愿意消耗宝贵的火药和箭矢在这些垃圾炮灰身上。
数千名天竺炮灰死伤殆尽的时候,德里苏丹国又驱赶了另外一批天竺炮灰士兵走上了战场。
杨无敌知道,要是再这么打下去,德里苏丹国的主力还没有发力,自己的军队要后劲不足了。
帖木儿的天方教雇佣军也虎视眈眈,让杨无敌无法突袭。
万般无奈之下。
杨无敌率领手下的士兵在杀伤的近万名土著天竺士兵后,只能主动撤退回到新大理城。
城池外围的几乎所有据点和领地都陆续被紧随其后的德里苏丹国军队占领。
数以十万计的土著人,又成了德里苏丹国的耗材。
段功率领手下的军队,困守新大理城,除了连接海上的水路之外,已经断绝了陆地上所有的通道。
。。。。。。
应天城作为大明王朝的京师,如今已经成为天下一等一繁华的城市。
城内不仅有繁荣的商贸,更有在当今天下独一份的工业气息。
应天府的城南有一大批新建的工厂,这些工厂生产出最新式的钢材,玻璃布匹,火药瓷器等,供应各省,乃至整个海贸的市场销售。
在应天府城南的中心地带,有一栋规模庞大的工厂,这座工厂叫做应天铁厂。
在应天铁厂中,有一座高耸雄伟的楼房。
在这座大楼里,设有钱币铸造局、机器制造局、兵械局、工艺监督局、冶炼科技局五个机构。
应天铁厂隶属于大明七海商号,七海商号明面上的掌柜东家是淮安侯李贞,其背后的真正大股东却是大明皇帝朱元璋和朱瀚,以及一大批的文武功勋。
此时,应天铁厂的工匠正紧锣密鼓的加班加点修建着这座工厂。
应天府城内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大批工匠严重缺乏。
所以为了建设应天铁厂,大部分工匠都是从全国募集请来的。
大量的工匠和技术骨干正在应天铁厂里,按照工程图纸进行建筑,一条条宽敞平坦的街道纵横交错,把原本就富丽堂皇的应天铁厂装饰的更加豪奢辉煌。
在传统人们印象中傻大黑的铁厂,在朱瀚设定的修建方案当中,却拥有巨大宽敞的厂房,厂房上安装的窗户全都采用透明玻璃。
如今透明玻璃虽然已经大规模生产,但用来当做窗户,却还是许多富人才能够用得起的,普通人眼中这应天铁厂就是奢侈辉煌。
张五六是淮西的一个农民,当年红巾军造反的时候,他吓得躲在山里不敢出门,后来大明赶跑了蒙古人,创建了太平盛世,张五六这才出来闯生活。
但这个时候,张五六发现天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张五六的许多老乡和邻居都因为参军,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而他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只能继续去当佃户。
亲朋好友的发达,让张五六也有了闯一闯的决心。
不过一没有胆量,二没有技术的,他在来到应天府之后,只能凭借一把的力气,应聘到了应天铁厂当力工。
张五六今年二十九岁,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长相粗犷,性格耿直,脾气暴躁。
不过他的力气很大,每次扛泥包,都跟拎麻袋似的。
这天,张五六已经扛了十几担,重达好几千斤的水泥包,满脸汗珠,累的快虚脱了,走着走着脚步一滑,差点摔倒在地上。
这时,一辆马车慢悠悠的驶入应天铁厂的大院中,停在张五六身边。
车夫掀开车帘,一个身形高大,三十多岁的男人跳下车,扶起张五六,关切的询问道:“老兄,您没事吧?”
这个人正是微服出访的大明皇帝朱元璋。
朱瀚在离开应天之前特意叮嘱老哥朱元璋,重点关注应天铁厂的进度。
因为朱瀚告诉他,只要这个大型的铁厂建成,那大明就将彻底成为全天下唯一的超强帝国。
这个铁厂采用最新型的高炉冶炼钢铁,能够提供一千五百至一千六百度的高温熔炉。
这么强悍的铁厂,足以让大明的武器便宜又好用。
为了防止下面的官员和工匠糊弄朝廷,大明皇帝朱元璋便带领亲卫乔装打扮来到铁厂视察。
张五六摆了摆手,喘着粗气说道:“没事,俺就是累坏了,休息一下就行。”
张五六看到朱元璋穿着体面的衣服,猜想肯定是铁厂里的官员,要么就是护卫铁厂的军户。
所以,张五六对朱元璋非常的客气,唯恐自己丢了这个铁厂力工的差事。
朱元璋笑了笑,吩咐道:“老兄,你先休息一下吧。”
张五六感激道:“谢谢大兄弟。”
说着,张五六便被侍卫搀扶坐在了朱元璋旁边。
朱元璋问了张五六许多问题,大部分是一些铁厂里问题,张五六回答的头头是道。
随后,朱元璋忽然话锋一转,问道:“老兄啊,你觉得咱们大明百姓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张五六沉默了一会儿后,回答道:“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朱元璋哈哈一笑:“那就实话实说吧!咱就唠唠家常。”
张五六想了一下,说道:“大明皇帝陛下治下,民众安居乐业,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俺也替大明百姓感到高兴。”
朱元璋点了点头:“嗯,继续说。”
张五六接着说道:“不过,粮食价格是一年比一年低了,打出来的粮食不值钱。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后会不会再饿肚子?”
张五六的话把朱元璋逗得大笑。
朱元璋笑着说道,“哈哈,我还以为什么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老兄你就放心吧,咱大明以后不会再有百姓饿肚子了,实话告诉你,你看看这个铁厂,只要这个铁厂以后源源不断生产出来钢铁,那大明百姓别说是饿肚子,大家伙儿顿顿吃肉都完全有可能。”
张五六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赶着大明新朝新气象进了京城,当了一名工人,还是那么一些见识,自然是有些不理解朱元璋所说的,钢铁厂为什么能够让百姓不饿肚子?
朱元璋身为大明皇帝,自然是知道钢铁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无论是农具,还是其他的工具,通通都离不开钢铁。
而应天钢铁厂一旦开始生产之后,整个大明的钢铁成本将会下降一半!
农民将会用得起更加精良的铁制农具,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工匠们也能有更多更好的工具,发明制作出,更多惊奇物品。
更为重要的是,大明的军队也将会有更加精良的武器,无论是大刀长矛盔甲护具,还是火枪火炮,都能够更加的犀利。
有了这么强大的国力,哪怕是发生了再厉害的天灾,也不可能让大明的百姓们饿死了。
正所谓邻居屯粮我屯枪,只要武器在手,饿死的只能是邻居,而不可能是大明。
朱元璋视察了一圈铁厂,对于官员和工匠们的表现比较满意。
虽然是微服出访,许多铁厂的关键地方无法去视察。
但朱元璋凭借自己冒用的锦衣卫身份,还是能够看到铁厂许多外围工坊的建造。
无论是攻击还是质量,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工匠们层层把关。
特别是那些从淮南运来的水泥,更是让铁厂的各种建筑速度成倍加快。
水泥这种东西,用途广泛,而且成本低廉,生产工艺也只不过是一层窗户纸,朱瀚把他捅破之后,大明的简易法水泥就在民间拥有了广阔的市场。
铁厂的建设,自然就需要这些坚固好用的水泥。
张五六那些力工,主要做的活也都是搬运水泥砂子和石材等。
朱元璋对于今日的市场非常满意,回到皇宫之后,立刻下令对应天铁厂的官员和工匠们奖励。
哪怕是张五六这些地位最低的力工,也都得到了三天加餐的奖励。
喷香的肥肉和煎鱼,让张五六这些铁厂力工们对大明朝廷感恩戴德。
“大明还真是好啊,那天的兄弟说的似乎有些道理,这铁厂还真是能让俺们吃上肉来!”张五六心中一边想着,一边猛嚼碗中的五花肉片。
这些工人们碗中的五花肉足足有半斤多。
滋滋冒油的五花肉,在张五六的嘴巴里翻滚,让张五六幸福的直哼哼。
张五六心中想着,可能大明的这个铁厂,真的以后能够让所有百姓们天天吃上肉。
。。。。。。
朱瀚为大明早日能够发展工业,为了建设一个应天铁厂,也修建了其他配套的水泥和采石场等。
除了这些新兴的产业,原本的造纸陶瓷,纺织等行业也都受到了朱瀚许多的技术指点。
整个江南地区的丝绸产量,在洪武五年一年的总产量就超过了之前三年的总和。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自然就属于朱瀚,更加先进的无菌养蚕,还有标准化的喂养培育,都让江南的蚕丝产量翻了一倍多。
上一篇: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下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