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第403章

作者:很废很小白

  看似是十五万,可实际上其中只有四五万西军有战力,其余要么是从河北调集的禁军,要么是去岁新招的新兵,战力堪忧。

  “臣反对!”

  话音刚落,就见一人站出来。

  站出来的人,赫然是吴敏。

  见状,李纲不由皱起眉头。

  吴敏看了李纲一眼,义正言辞道:“唐末五代皆乱于军祸,眼下新皇初登大宝,不可不防!”

  唐末五代,是典型的军阀混战。

  况且,这赵宋江山是怎么得来的,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正因赵二兵变,夺取政权,所以对武将极为忌惮,不管是杯酒释兵权,还是后来抑武崇文的国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打击武将的地位和权利。

  尤其是当下的局面,太上皇南逃,新皇刚刚登基,朝局不稳,社稷动荡,最容易出事。

  “吴知事言之有理,兵祸之灾,不得不防。”

  “臣附议!”

  张邦昌等人纷纷出声附和。

  李纲试图解释道:“诸位同僚的忧虑,本官也知晓,可眼下形势危急,不能以常理而度之。”

  “李侍郎居心叵测,引兵入京,是何居心?”

  白时中趁机弹劾,其下党羽纷纷响应。

  孙傅等人也分成两派,一派不赞同让南方禁军入京勤王,另一派则支持李纲,让渡过难关。

  一时间,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

  赵桓只觉一阵头大,心中烦躁不堪。

  ……

  就在赵宋君臣争吵之际,韩桢已经率领两万青州军,一万余整编宋军,以及三万民夫,浩浩荡荡的来到冀州。

  冀州位于河北东路腹地,与济南府只隔着恩州与德州,相距不过才上百里路而已。

  此次南下,韩桢留下了一万青州军,与数万民夫,由聂东统帅,镇守南京道。

  并下令让水师从海路运送大批水泥到南京道,于金国边境修筑堡寨。

  燕云十六州,本身就是抵御北方的关隘要地。

  燕山、太行山以及长城,共同筑起了一道道屏障。

  一旦再用水泥修筑起一个个堡寨,配合火炮与火器,金人再想南下,难如登天。

  为此,韩桢特意给聂东留下了十门攻城炮,三十门野战炮,以及三万枚火器。

  更何况,金人东路大军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决不再敢南下。

  冀州。

  韩桢骑在战马之上,正不紧不慢地赶往信都郡。

  就在这时,前军的岳飞架马疾驰而来,禀报道:“县长,冀州知州弃城而逃,郡城守将率六千宋军来降。”

  “嗯!”

  韩桢点点头,神色毫无波澜。

  一个时辰后,大军抵达信都郡。

  此刻,信都郡大门洞开,六千宋军弃兵卸甲,神色忐忑的站在城外,等待韩桢的接收。

  与此同时,还有一群胥吏与富商大户。

  相比起宋军,这些人的态度截然相反,胥吏们一个个激动莫名,富商大户则面色坦然。

  原因很简单,这些富商大户基本与山东都有生意往来,甚至手中还有不少青钱,山东甚么情况,他们心里门清儿。

  况且,韩桢这一路南下,接收郡县后,除了杀几个罪大恶极的贪官之外,可谓是秋毫不犯。

  既然如此,谁当皇帝不是当?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

  来了!

  众人神色一凛。

  只见官道尽头,出现一道黑色的人潮。

  玄甲军步履整齐,踏在地上,让大地都微微震颤。

  打头的是一支骑兵,为首之人身形魁梧,霸气四溢。

  众人纷纷整理衣冠,而后迎上去,躬身作揖。

  “拜见韩县长!”

  韩桢勒住战马,轻笑道:“诸位有心了。”

  一名儒袍老者拱手道:“能得见韩县长圣颜,乃是吾等的荣幸。”

  圣颜?

  瞧瞧这马屁拍的。

  韩桢面色不变,朗声道:“诸位都是冀州大贤,当配合官府安抚治下百姓,德化万民。”

  “吾等谨遵韩县长教诲。”

  一众富商士绅齐齐应道。

  都是人精,岂会听不出韩桢话中的意思。

  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你若是不好,那就另当别论了。

  安抚好士绅大户后,韩桢又问:“信都郡胥吏何在?”

  “卑下在!”

  十几号胥吏立即从人群中跳出。

  郡城胥吏自然不止这么一点,在场的都是府衙中的高级胥吏。

  环顾一圈众人,韩桢又问:“孔目何在?”

  一名留着长须的中年人答道:“禀县长,冀州人口稀少,所以未设孔目。”

  韩桢点头道:“押司呢?”

  中年人继续答道:“卑下便是押司,姓樊名忠义。”

  “忠义,好名字。”

  韩桢微微一笑,吩咐道:“便由你暂代主簿一职,任期三个月,若做得好,便可转正,可若是做不好,就怪不得我了。在我治下,讲究能者上,庸者下。”

  “多谢韩县长,卑……下官必当殚精竭虑,以报君恩!”

  樊忠义激动的手都在抖。

  至于三个月的任期,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是缺一个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让他怎能不激动。

  见其他胥吏面露羡慕之色,韩桢朗声道:“伱等也莫要妄自菲薄,胥吏,补官也,人人皆可为官。”

  “多谢县长!”

  他们是青州日报的忠实读者,几乎期期不落。

  自然知晓韩贼在山东的一系列改革,比如取消胥吏,改为补官等等。

  接着,韩桢又开始处理那六千宋军。

  从中剔除一些老弱病残,每人发五百文钱,以及十天的口粮,让他们自个儿回乡种田。

  剩余的整编入宋军营,交由岳飞来管理。

  经过田家寨一战后,岳飞渐渐展露出统兵治军的才华。

  麾下一万余宋军,被他整治的服服帖帖,虽然战力没有提升多少,但军纪比之以往的散漫,要好了许多。

  一部分老弱病残拿到钱粮后,开开心心的走了。

  不过也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拿钱粮,也不愿离去。

  韩桢面上的笑意渐渐收敛,沉声问道:“嫌少?”

  见状,一名年长的宋军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答道:“韩县长,非是俺们贪得无厌,俺们是河东路招来的兵,如今老家正值兵灾,根本回不去啊。”

  闻言,韩桢沉吟道:“既然回不去,我给你等指一条明路,北上去南京道。那里正在招募流民,只要去了,每个人分二十亩地和住所,无偿借贷农具和种子。”

  这几年经过数次兵灾,偌大的南京道已经没甚么百姓了。

  先前赵宋接手以后,确实移民了不少百姓,但随着金人南下,那些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剩余的都被金军劫掠回了金国。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整个南京道,哪怕算上留守的青州军,人口都不超过十万。

  别说一人二十亩地,五十亩都分得。

第363章 【率军勤王!】

  第363章 0360【率军勤王!】

  南京道?

  一众老弱病残并未流露出欣喜之色,反倒忧心忡忡。

  南京道乃是苦寒之地,又与金国接壤,战乱不断。

  哪怕韩桢给出的待遇极好,又是分房分田,又是无偿借贷农具种子,可还是有不少人面露犹豫之色。

  纠结了片刻,年长的宋军迟疑道:“去南京道,还有钱粮拿么?”

  “自然有!”

  韩桢点点头。

  “那……那俺去。”

  “俺也去。”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最终,大部分人都选择去南京道。

  二十亩良田的诱惑,到底还是大。

  不过也有极少数人在一番纠结过后,宁愿冒着被金军屠杀的风险,也要回河东老家。

  对此,韩桢也懒得管。

  机会给了,路怎么选,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是生是死,也轮不到韩桢来操心。

  处理完这些事后,韩桢下令青州军就地寨营。

  傍晚,城中的富商大户派人送来酒肉,说是要犒劳将士,不过却被无情拒绝了。

  军帐中,韩桢盯着手中的舆图,问道:“完颜宗翰打到哪了?”

  刘锜答道:“禀县长,据探子传回的战报,已到相州!”

  闻言,岳飞神色一变。

  相州是他老家,一家老小还在汤阴老宅。

  但冀州与相州足有三百余里的路程,且中间隔着大名府与洺州,就算岳飞现在领兵出发,也赶不及了。

  他只得在心中暗暗祈祷,家眷能躲过一劫。

  这时,韩桢下令道:“岳飞!”

  “末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