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很废很小白
韩桢问道:“对了,熟铁锻造的巨炮,真的做不出来吗?”
铸炮是没办法了,无法消除铁水冷凝时产生的气泡,但这会儿的锻造工艺很成熟,不管是冷锻还是热锻。
袁工匠为难道:“县长,非是微臣推辞,而是实在做不了。巨炮太大了,无法一次性锻造成功,只能分段锻造,可组合之后的密闭性又成了问题。”
韩桢有些失望,不过却抓住了他话中的重点:“伱的意思是,小一些的铁炮可以锻造?”
袁工匠答道:“那得看县长说的小一些,具体是多小。”
韩桢吩咐道:“三尺长短,炮口六寸。”
闻言,袁工匠沉思了片刻,不太确定道:“这般大小,应该没甚问题,可先用热锻打出大致模型,再用冷锻精修。”
“好!”
韩桢大喜过望,吩咐道:“你尽力试一试,若能做出来,少不了赏赐。此外,这种规格的巨炮,再做五十门。”
“微臣领命!”
袁工匠抱拳应道,而后领着匠人们匆匆离去。
方才韩桢描述的小型火炮,他打算当成野战炮,弹药乃是铁钉铁蒺藜这类霰弹,大规模野战时,专门用来破对方的重甲骑兵冲阵和重步兵方阵。
这样的野战炮,射程长,打击范围广,一炮下去,对面能死一大片。
比投掷火器罐要强无数倍,只需两个士兵就能操作,相当于瑞典皮革炮的加强版。
若能做成,到时候造个数百门,轰他娘的!
生铁不值钱,市面上三十文一斤,实际自己开采冶炼的话,成本只需十几文。
除了造价低廉之外,更重要的是纯铁炮的使用寿命长,运气好能打好几百炮。
吩咐士兵将三门火炮搬去军械库后,韩桢又找来刘锜,问道:“韩世忠二人劝降的如何了?”
刘锜嘿嘿一笑:“火候差不多了,俺最近一直吊着他们,只差一个契机了。”
这段时间,韩世忠与吴玠已经走出了战俘营,但还差一个台阶。
闻言,韩桢轻笑道:“行,那我就给你添一把柴。近日诸多府县都上奏了折子,说治下匪寇强梁扰民,你带三千将士出去走一趟,将山东所有匪寇清扫一遍,顺便给将士们赚些猪肉钱。”
“得令!”
刘锜双眼一亮,高声应道。
韩桢摆摆手:“去罢。”
……
日头下。
韩世忠与吴玠叼着一根草,蹲在校场不远处的树荫下,百无聊赖的看着士兵操练。
吴玠感慨道:“青州军士兵操练的强度,比西军高了数倍。”
“顿顿干饭还有肉食,能不强么。”
韩世忠撇了撇嘴,语气有些酸。
自古满粮满饷之下,就没有弱军,更别提青州军这样的待遇了。
关键上次大战时,青州军还只操练了三四个月,若是再让他们操练一年,只怕战力会更加强横。
届时,哪怕不依靠火器,西军也远不是对手。
这段时间,刘锜也不知在忙什么,许久不见人影,他们两人实在闲的慌,只觉骨头都有些生锈了。
军营出不去,活动范围也只限于战俘营附近。
就在这时,刘锜的身影出现在两人的视野中。
韩世忠扬了扬叼在口中的杂草,问道:“这段时日忙甚么呢?”
“忙着实验新火器!”
刘锜略显神秘的答道。
新火器?
韩世忠与吴玠对视一眼,纷纷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惊,但却识趣的没有问。
刘锜双手叉腰,语气随意的问道:“方才接到县长命令,让俺带兵剿灭山东之地匪徒,你二人可愿一起去?”
剿匪?
韩世忠与吴玠顿时心动了。
“这……不太好罢,我二人毕竟是俘虏,跟你去剿匪,怕是不太方便。若是被你家县长知晓,说不得还会连累你受罚。”韩世忠面色迟疑道。
“有甚不方便,你二人俺信得过。”
刘锜摆摆手,满脸自信道:“再说了,县长为人不拘小节,不会因这点小事责罚于俺。”
闻言,吴玠神色扭捏道:“那……好罢,俺跟着去看看,就当散散心了。”
他实在是憋坏了,而且自打上次庆功宴时,就已经有了投奔韩桢之意。
见状,韩世忠也顺水推舟道:“行,那就一起去。”
“走!”
刘锜大喜过望。
先是领着两人来到军械库,取了两套铁甲。
一个时辰后,刘锜点齐了三千兵马,浩浩荡荡的出了军营。
不好意思,今天有点事耽误了,稍后还有一章。
第293章 【榜下捉壻】
第293章 0290【榜下捉壻】
因为是剿匪,自然是轻装上阵,繁重的攻城器械与粮草都没有携带。
三千士兵,身着半身铁甲,除武器之外,每人只携带三日的干粮。
至于粮草,剿灭了匪寇自然也就有了。
实在不行,沿途县镇也能临时借贷。
出了军营后,刘锜直奔潍州而去,那里是匪寇的重灾区,张万仙被剿灭后,手下敢炽军死的死,逃的逃。
有些假装流民,去别的州府讨生活,更多的溃兵选择往山里一钻,占地为王,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
……
……
“县长,刘都统率兵三千,出营剿匪,韩世忠与吴玠也在其中。”
大殿中,听着老九的汇报,韩桢不由微微一笑。
有了这个台阶,等到他们剿匪归来后,就能自然而然的给两人安排职务了。
“嗯。”
韩桢点了点头,继续处理政务。
如今山东之地趋于稳定,等到此次锁厅试脱颖而出的补官们上任后,他就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改革一定要趁早,先把基调定下。
否则等到摊子铺大之后,再想改革,难度会成几何倍数提升。
无他,阻力太多。
改革,就必定会触及到一部分利益群体,这是无法避免的。
不趁着现在动手,将其各个击破,难不成还想等那些利益群体联合在一起?
不知不觉间,月上中天。
邦邦邦!
三更天的梆子声,从宫外传来。
韩桢放下手中毛笔,起身伸了个懒腰。
刚刚踏出大殿,他的脚步不由一顿,只见院落左侧的公廨,灯火通明,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不断有人影走动。
韩桢吩咐道:“老九,让厨房做些宵夜送到吏部。”
“是!”
老九点点头,转身朝着厨房走去。
一路来到吏部公廨,韩桢推开大门,就见谢鼎等一众官员忙的热火朝天。
“胡言乱语,简直一窍不通,下等!”
“哪份考卷竟惹得你如此不快?”
“何侍郎自己看罢。”
“唔,且让本官看一看……一派胡言,蝗灾之下,竟然妄图将田中粮食全部焚烧,以死报国。你是死了,可治下千千万万的百姓又该如何?如此迂腐蠢笨之人,本官提议永不录用,否则百姓必将深受其害!”
“本官附议!”
闻言,韩桢饶有兴趣地说道:“我来看看。”
话音一落,众人纷纷一愣,而后起身行礼。
“见过县长!”
“不必多礼。”
韩桢示意众人坐下,上前接过那份卷子。
片刻之后,他轻笑道:“满腔忠义热血,却少了些灵活变通,不合适外放为官,治理百姓,不过倒也并非一无是处。督察处新建,人手不足,将他调过去罢。”
地位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了。
韩桢现在看一个人,不是在想他能否胜任这份差事,而是此人适合甚么差事。
天生我材必有用。
识人善用,才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的思维方式。
此人虽迂腐,但字里行间却透着刚强,颇有些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意味。
这样人不适合治民,却是个很好的谏臣。
“微臣领命。”
何侍郎赶忙应道。
放下考卷,韩桢迈步来到谢鼎身旁,问道:“此次锁厅试如何?”
谢鼎面带疲色,答道:“绝大多数补官,困于眼界,任一地知县,已是极限。”
胥吏的执行力没有问题,有基层的经验,知晓衙门如何运转,懂得百姓需求。
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眼界不高。
眼界,关乎着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
在这个时代,提升眼界只有两个法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的书多了,见识的人和事儿广了,眼界自然就开阔了。
谢鼎的评价很中肯,绝大多数胥吏,当一个知县,已经是极限了。
再高,就没有足够眼界来支撑了。
这也是为何,韩桢明明喊出与胥吏共天下的口号,却还在争取谢鼎、常玉坤这类文人。
谢鼎话音一转,语气欣慰道:“不过,还是有些好苗子。”
“哦?”
韩桢来了兴致,挑眉道:“能被谢尚书称赞,想来必不是庸才,不知是哪些人?”
“臣与诸位同僚商讨过,目前只这二人的考卷,能争头甲!”
谢鼎说着,将两份考卷递过去。
上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
下一篇: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