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家龙女
那些士兵看起来穿得很鲜艳,并未披甲,肩上扛着和长矛十分相似的武器;一旁还有梨园班子在吹吹打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迎亲的队伍。
“大帅,这哪儿来的草台班子?”安守忠边上的参军指着远道而来的天策军,看表情似乎是不能理解这来的到底是什么品种。
你说他不是军队吧,他还拿着武器;你说他是军队吧,不穿甲还吹吹打打……
安守忠面色凝重,身为主帅,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应当掉以轻心,尤其是现在双方正处于均势的时候。
很快他便有了判断,他对身旁的传令兵说道:“传我帅令,通知张通儒,率领他的后军准备迎战!”
古代作战并不是如现代人所想那般一股脑儿地拥上去对砍,而是分前后左右中好几个部分,一般都是前军接战,其他部队做预备队,而大部分战败的情况都是前军溃散引起连锁反应。
所以安守忠有充足的预备队来应付当下的场面。
传令兵得令而去,参军笑着说道:“末将还以为是元帅您请来庆祝咱们大破唐军的呢,原来是郭子仪那老儿请来的救兵。”
“是啊,郭子仪老儿的援兵,本帅还以为他会去请回纥人,”安守忠呵呵一笑:“我所畏惧者,唯回纥精骑也!如今回纥精骑不在,任他来多少人,都是送菜!”
张通儒得到帅令,带着本部六千多人马,在前方列好阵型准备迎战。
远处的郭子仪看着慢悠悠龟速前进的援军,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郭帅,这……这能行吗?”李豫忧心忡忡地问道:“本王没见过这样的军队,连甲都不披,这能打仗吗?”
“相信太宗皇帝,再说你看他们虽说没有披甲,但军阵整齐,行伍严整,非百战精锐不能成也。”
郭子仪捻须做老神自在的模样,给李豫吃着定心丸,但心里也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
将所部排好阵型后,张通儒看着对面列着整齐队列穿得“花花绿绿”的敌军,同样感觉很奇怪。他身边的田干真眺望着这些吹吹打打的草台班子,没来由地笑出了声。
“老田,伱笑什么?”张通儒其实也想笑,但毕竟身为主帅,情绪不能外露影响士气。
田干真呵呵地笑着:“我是笑那郭子仪无人可用,黔驴技穷之下,莫不是派这么个戏班子,来迎接我等杀进凤翔活捉李亨?”
“未可轻敌。”张通儒虽说这么说,可眼中的轻视却怎么都掩饰不住。
由于起兵以来,对唐军作战几乎是屡战屡胜,叛军内部逐渐兴起骄横之意。而最近的失败也被众将领认为是安禄山死后的余波而已,等到安庆绪重整兵马,唐军将不足为虑。
唐军本阵,李世民开着车慢悠悠地跟在后面,车后还拉着一尊青铜炮。
这次唐军总共出动天策军一个旅,以及四个团的骑兵。
按照《贞观十一年训练条例》规定,新军每三营成一旅,一营一千人;骑兵每团五百人,每三中队为一个骑兵团。
此时向叛军本部发动进攻的只有天策军的步兵旅,骑兵团被安排在不远处山的斜背面待命。
“我还是第一次这么上战场。”李世民一边开着车,一边对李清笑着说道:“以往都是乘马冲阵,现在……嗯,现在也是乘马,只不过此马非马,哈哈哈哈。”
“你就不担心打不赢?”李清舒服地瘫在椅背上,斜着脑袋问道。
“哈哈哈……我相信你,也相信茂公。”李世民并不担心,他单手捏着方向盘,车技已然十分老练。
一看就是没少在家偷偷练习。
“贤弟,为兄有一事不明。”李世民看了一眼后视镜中的青铜炮,不解地问道:“为何你要将那尊炮取名为‘意大利炮’?”
“这你就不懂了,这是仪式感。”李清说着,坐直了身子:“好了,差不多要开始了。”
在约莫两百步的时候,李绩下令道:“全体都有,立——定!”
半年以来的队列训练效果很好,军乐手率先停止演奏,伴随着鼓手敲击的代表立定的鼓点,士兵们跟随者止住自己的脚步。
对面军阵中的张通儒忽然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不动如山……”他喃喃地说道。
田干真并没有听到他的话语,而是扯着脖子嘲讽道:“喂!对面的草台班子!你们是来唱戏的吗!”
李绩并没有管他,在这个距离上,弓箭手又射不了这么远,但火枪还是有足够的杀伤力的——就是准头随缘了一点儿。
他抽出军刀高举向天,高声喊道:“全体都有——各就各位——”
伴随着李绩的呼喊声,以及鼓手敲击的鼓点声,天策军的官兵们整齐划一地把放在肩膀上的燧发枪举起向天,动作整齐划一,抬起枪发出的“哗啦”声几乎一致。
“预备——”
鼓点声一响,天策军官兵们将燧发枪平放,如林的枪管直指对面一脸无辜都在等着看戏的叛军士兵们。
张通儒忽然福至心灵,没来由地局部地区一紧张,一股子凉气从尾椎骨顺着脊柱往上窜,直冲天灵盖。
“放!”
他只见对面那个举着刀的将领模样的人用力往下一劈,对面的阵地瞬间火光爆闪,腾起浓重的蓝白色硝烟。随后,爆豆一般的枪声响起,伴随着呼啸而来的破风声,站在第一排的士兵之中,倒下了七八个倒霉蛋。
“这……这是什么武器?”张通儒心中一惊,等到硝烟散去,他抬头一看,对面那些人并没有继续向前,而是在原地捅着那长矛不是长矛弓箭不是弓箭的奇怪玩意儿。
“预备——!”
张通儒不禁悚然,难道这玩意儿还能反复使用?
伴随着又一阵绚烂的火光与腾起的浓烟,炒豆般的枪声再度响起,这次前排倒下了十多个人。
李绩看着远处如呆头鹅一般列阵等待他们冲锋的敌军,没来由地感到一阵畅快。老实说他李绩身经百战,带这么多年的兵,还是第一次打这么奇怪的仗。
整挺好。
不得不说秦王这练兵方法,还真是有丶意思。
可他一偏头的时候,就看见刚才没打出枪的蠢驴正在往枪里塞铅弹,看他的意思还想再拿通铁条往里怼咕怼咕,气的李绩一巴掌狠狠地掼在那个蠢驴的后脑勺子,大声喝骂道:“入你娘的,你不想活,老子还要命呢!你他娘刚刚就没有开出枪,还上你娘的胡瓜的弹药!赶紧拿起枪来,给老子准备继续射击!”
李绩倒是不在乎那倒霉蛋死不死,他主要是怕炸膛了连累到他自己。
“预备——!”扇完那头蠢驴,李绩再次高高举起指挥刀。
“放!”他大声地命令道。
伴随着这声命令,枪声再度响起。面前的叛军如同割麦子一样,又扑通地倒下十多个人。
张通儒算是明白了,对面这些奇怪的唐军压根儿就没想主动冲锋,而是打算用这种钝刀子剌肉的方式慢慢消耗他的有生力量。而己方的弓箭又够不到他们,就算能够到,这个距离也没什么杀伤力了。
只能冲锋了,反正对方也没有披甲,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传我命令!准备进攻!”他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想赌对方肉搏根本不行。
不就是一群射手吗?张通儒心想。
其实他想的也没啥错,如果按照弓箭手的训练方式,哪里有空再去训练他们肉搏战?
两百步的距离并不近,这个距离只能慢走不能冲锋。一方面是因为体力支持不住,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阵型。张通儒很着急,走出没几步,对面的枪声再度响起,似乎距离挨得越近,这边死的人就越多。
到了将近一百步的距离,张通儒高声喊道:“快步前进,杀光他们……”
“们”字刚出口,便被刺耳的枪声淹没。张通儒惊恐地看到身边的田干真被火枪击中,甚至连声都没吭出来便一头栽倒在地上。殷红的血液染红了枯黄的秋草,嫩白的脑浆浸润了这片黄色的土地。
这次齐射由于距离接近,张通儒部付出了五十多人的代价。
不理会这些伤员的哀嚎,这些叛军本就是精锐,被鲜血激发起了凶性的他们嗷嗷叫地向前疾走。他们发誓,要让这些只会暗箭伤人的唐军付出代价!只会放冷枪算什么英雄?
然而,大人啊,时代终究是变了。
快步走了四十多步的距离,怒吼一般的枪声再度响起,带走了七八十人的性命,还留下了几十个伤员倒在地上哀嚎呻吟。被火枪击中可不像被箭射中一样还能够强撑着走路或者战斗,火枪的铅弹阴毒至极,在击中人体之时可以形成喇叭状的空腔,瞬间废掉一个壮年人的战斗力,甚至是行动力。
对于六千人的部队来说,这些伤亡是可以接受的。
五十步了,张通儒强忍着在计算距离,只要短兵相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枪声再度响起,这次的距离上,叛军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代价。
张通儒强行朝着自己大垮捏了一把,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他部下的每一名士兵,都是多年跟随他征战南北的精锐,现在连人的面都没摸到就死了这么多,他又怎能不心痛?
他看到了自家的士兵开始动摇,脸上也开始出现慌乱的神色。急切之下,他怒声喝道:“坚持住!还有三十步的距离!他们只是一群射手!并没有披甲,肉搏战不是我们的对手!”
慌乱之中的叛军听到这句话,仿佛找到主心骨一般,扯着脖子高声喊叫着往前狂奔,似乎想要借此驱散心中的恐惧。
还有二十步,张通儒觉得自己就快胜利了,一切坚持都是值得的。下面的战场,将要由他们来接管了。
杀光这群可恶的射手!杀光这群只会在远处放冷箭的懦夫!
然而他绝望地发现,唐军的将领那柄战刀再次高高举起。
“预备——放!”
这个距离,张通儒终于听清了对方喊的到底是什么。耀眼炫目的火光从面前如林的枪阵中爆起,如雷鸣一般的响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张通儒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是惹怒了天神,以至于降下神雷惩罚自己。
但他很快就被狂喜包围——可真是走了运了,自己根本没有被打中。他没有时间查看身边的状况了,而是高举着战刀,目标锁定了那个在往嘴中塞什么东西的唐军将领。
可他很快就看见那唐军将领的面部鼓起,用力地吹响了嘴中的东西。
刺耳的哨声响起,面前的阵列之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声。
“杀——!!!”
张通儒做梦都没想到,面前这些看似射手的唐军,竟然同时拥有出色的近战能力,论配合甚至比他们更胜一筹。在交战之中叛军们也发现,明明是在和一个人战斗,却感觉他好像在用好几柄刺刀同时攻击自己。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李清看到叛军接近,从悍马中探出头来,转过头大声喊着。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来!”
二营长立刻上前,开始摆弄着早已校定好射击诸元的火炮。对准了叛军的火炮在二营长的操作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霰弹如天女散花一般从侧面打向敌阵。
刚刚不开炮,是为了不把敌军那么早吓跑。
本来还算有那么一点整齐的敌阵,在这一瞬间便被霰弹喷出一个巨大的豁口。
近距离吃上一发炮弹,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命大的张通儒见机不妙拨转马头就跑,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不知道叛军之中谁发一声喊,他们再也无心恋战,扭过头头也不回地就向本阵逃窜而去。
“换炮弹!”李绩见状大声命令道:“换实心弹!目标敌军中军!传令官!给骑兵发信号,让他们跟随我第一旅!直取叛贼安守忠!”
(求月票,白天更后两章,困死……)
第124章 这帮子孙之中也就你配和我打团
火枪固然准头不足,但李绩命令二百步开火并非没有实例。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采取的战术就是停止前进、原地射击再前进的办法。如此反复循环下去,普军时常会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开火,有时甚至会在二百步以外射击。
根据七年战争亲历者滕佩尔霍夫将军的说法,普军有时会在六百乃至于八百步的距离开火。(注1)
至于说有无协同作战,郭子仪部和李嗣业部又不是杵在那儿的木头桩子,这支线列部队只是一支偏师,为杠而杠并不可取。
安守忠远远地看到唐军阵地上冒出奇怪的火光与蓝白色的浓烟,随后张通儒的部队如同割麦子一般莫名其妙地倒下,心里早已升起不好的预感。等到张通儒拨转马头带头逃跑时,安守忠立刻意识到大势已去。
原本溃散的张通儒部的士兵已然被炮火的霰弹吓破了胆,连带着安守忠的中军都被他们冲散,更别提那轰击的炮火,虽然杀伤范围不大,但足够吓人。早已准备就绪的骑兵如同海啸的浪涛一般席卷而至,阳光洒在他们银光闪闪的甲胄上,映射出耀眼的光芒。
“看来你的建议还真不错,”李世民呵呵一笑:“将唯一的一门火炮藏在后方,等到敌军冲上来的时候忽然爆发,哈哈哈……看他们那狼狈的样子,苦胆都被吓破了!”
李清能怎么说?作战方式都是现成的?他只能笑而不语,拿着一柄鹅毛扇给自己扇风,不说话,装高手。
“走吧,我们去朝廷军那边。”李世民转动方向盘,向那边开去。
郭子仪的中军之中,此时正在发生争吵。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认为安军在溃败之下,必然放弃长安溃逃,多次向广平王李豫建议火速追击扩大战果。然而一生求稳的李豫认为激战一整天军队疲惫,在多方面权衡考虑之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当李世民开着悍马赶来的时候,给郭子仪他们吓了一跳。在看到李世民从车上下来以后,郭子仪纳头便拜。
他在心中甚至还有一点儿小惭愧,惭愧于刚刚自己竟然质疑太宗陛下。
在了解为什么会发生争吵过后,李世民结合李清的建议综合分析一番,决定派兵乘胜追击。当晚,安守忠被活捉,长安、陕郡、洛阳在一鼓作气之下被再度光复。
最后在写战报的时候,原本李嗣业咬咬牙上报的是“阵斩一万”,仆固怀恩接到战报,想了想偷偷给改成两万。这事儿被王思礼看见后,大骂仆固怀恩半晌,把战报改成了五万,最后是郭子仪和李豫一商量,给改成了六万——当然了,这是本位面战役的战报,不涉及其他位面,请勿对号入座。
毕竟弟兄们也是要靠阵斩领赏的,军官们也要靠这玩意儿升迁,正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你又怎么敢少写?
在收复关中地区后,唐军挥师南下,直取睢阳。
叛军尹子奇部本就围困睢阳日久,久攻不下人困马乏,在李嗣业的带领下,唐军势如破竹,大破尹子奇,将睢阳城从叛军的围困中解救出来。
城中原本有三万人,等到援军抵达之时,城中仅剩千余人。张巡面对着来援的李嗣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当晚在军中饱餐一顿后,张巡与南霁云、许远等人告别,孤身一人来到城墙之上,留下一封遗书后纵身跃下。
直到第二日清晨,张巡的尸体和遗书才被发现。遗书上大意是自己为保江淮地区免遭战火涂炭,在睢阳困守,弹尽粮绝之下只能食人,于道德不合,为免朝廷难做,便选择一死来保全朝廷的颜面。
凭心而论,张巡的行为并不应当被苛责。根据历史记载,安史叛军行径残暴,所过之处掳掠一空。原本繁华的关中地区,变成豺狼纵横人烟断绝的无人区。
叛军田承嗣曾经公开表示,“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余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其残暴行径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至少新旧两《唐书》中,睢阳军民上下一心是值得相信的,反正怎么着都是死,还不如拼死抵抗来的实在。
这也是为何张巡在英勇就义之时,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慷慨从容就义,而是恨自己不能守住江淮的门户睢阳,以至于叛军可以长驱直入,大唐最后一块繁华富庶的地带也即将遭受战火的肆虐。
然而他终究没有想到的是,周围军队只是单纯的按兵不动,不想去救他。等到城破三日后,“援军”抵达睢阳,七日后不可一世的尹子奇灰溜溜地滚出睢阳,十天后洛阳也被光复。
想来也是,就像《我的团长我的团》一样,大家都在溃败,就你一个人显能,那不是凸显我们这群人无能吗?所以在周围这群按兵不动的援军眼中,张巡必须要死。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根儿找到了。
上一篇:大明隐相
下一篇:大秦:让你当太子,你去挖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