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59章

作者:天山北

随后。

军方几位大佬开会,郝祖德则带着苏信在基地里参观,以往只能在电视和网络上见到的各种高科技装备,如今一一呈现在眼前,让苏信也颇有些兴奋。

“对了,苏同学,关于无人机,其实我们觉得还有一个不算缺点的缺点,想请你帮忙改善一下,对你来说应该只是顺便的事情。”

参观完之后,郝祖德带着苏信来到一间会议室里坐下,说道。

苏信点点头:“郝主任请说。”

“我们的无人机,目前最需要改善的就是电池续航。”

“之前我跟你介绍过,我们刚刚参与演练的这款小型无人机,满电续航时间达到了30到60分钟,理论上足够支撑一场作战任务。”

“但是,这款无人机的电池毕竟搭载的是液态锂电池,为了达到这么高的续航,电池占据了很大的重量和体积,既影响灵活性,也影响无人机的装载能力。”

“这款小型无人机,一共只有二十发子弹,其余的配件主要以各种雷达等监测设备为主。”

“所以,这款无人机在某些情况下,局限性仍然很大。”

苏信微微点头,说道:“所以,郝主任是想让我生产一些无人机专用的小号固态电池?”

郝祖德笑了笑:“没错。”

“我研究过雷神电池的参数,它比我们现用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五成,能量体积密度更是高出一倍。”

“若是这款小型无人机能搭载固态电池,以同样的续航能力,它的重量预计会减少两公斤左右,空间也能空出来不少,可以用来装载更多弹药或其他的功能配件。”

“再加上……”

“固态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更大,能让无人机的动力更强劲,飞行速度也更快,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小天智能助手的性能,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

“我敢说,若是将这款无人机更换成固态电池,它的整体作战能力将会显著提升一个层次。”

苏信肃然点点头:

“没问题。”

“既然郝主任有这个需要,那我回去之后就安排人重新设计一款无人机专用的小号雷神电池。”

105.第105章 龙国开启无人驾驶时代

从基地离开后。

苏信带着两位保镖回到天京,和几位高管开了个简单的碰头会,交流了一下各方的发展状况。

这段时间以来。

天启控股旗下的三大子公司,除了天启软件发展速度放缓之外,天启能源和天启设备两家公司的发展简直像是坐了火箭一样。

前者垄断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动力电池,现有的工厂每天满负荷生产,并且正在进行第二波扩张。

后者和哥亚迪之间的合作打得火热,每天还被其他大量车企眼巴巴地盯着,再加上如今小天智能飞行助手也接到了军方的大量订单,营收进入飞速增长期。

会后。

苏信和丁奎永单独沟通了无人机专用固态电池的研发问题。

虽然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已经完善,但开发无人机的专用电池,需要根据参数重新设计生产工艺,装配新的生产线,倒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不过。

整个的研发设计,技术上倒是没什么难度,所以苏信将这件事完全交给了天启能源的研发人员和工程师自己去研究探讨。

其实。

固态锂电池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以及其他种种移动电器。

只是,天启能源的产能有限,就算再怎么加快扩张脚步,也不可能满足那么多的需求,所以干脆主抓汽车动力电池这一块。

等发展稳定了,有余力进军其他领域,再考虑新的发展即可。

……

时隔近半个月才回到公司的第一天,苏信倒是不算忙碌。

因为有着天卫管家的存在,大多数事务在家里也能抽空处理,而且他现在已经很少管具体的事务了,本来工作也不算繁忙。

但没过多久,事情就来了。

1月1日,元旦。

除了各个电视台的元旦晚会吸引人之外,一则新闻也吸引了海内外不少人的关注——

由于小智智能驾驶系统在测试和路试中的优秀表现,国家决定为天启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颁发首张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牌照,允许所有搭载小智智能驾驶系统的小型、微型载客及载货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人驾驶。

同时,上级决定正式颁布智能驾驶管理条例……

一连串的新闻,在全球汽车行业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虽然业内人士都能看出,小智驾驶系统的技术含量绝对是全球最领先的,没有之一。

在这样绝对领先的优势下,全球首张全域智能驾驶牌照迟早是天启设备公司的囊中之物。

但谁也没想到。

这一天竟然来得这么快。

通常来说,这种涉及全国,全汽车行业,全体民众的大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就算在多个城市试点一两年都很正常。

可偏偏,一向谨慎的龙国,这一次的决定却如此果断,甚至可以说是草率,仅仅在金顶市试点了一个月之后,就直接为小智颁发了全域智能驾驶牌照。

什么是全域智能驾驶牌照?

所谓全域。

指的是全区域,全路段。

至于智能驾驶牌照。

其实本质上和人的驾照一样。

拿到这个牌照之后,就可以合法开车上路了。

只不过,智能驾驶牌照的拥有者,是小智这款智能驾驶程序,而不是人类,但它拥有和人类一样开车上路的合法权利。

只要是该牌照所规定的车辆,小智驾驶系统就可以作为司机,合法在全国范围内的任何路段,控制着车辆进行无人驾驶。

同时,根据智能驾驶管理条例,为了方便交警执法管理,搭载了小智驾驶系统的汽车,都必须申领一种全新的绿色牌照,并且在启动智能驾驶的时候,必须以明显的外部指示灯,用以区分传统车辆和正在进行无人驾驶的汽车。

这则消息一出。

国人对哥亚迪更是趋之若鹜。

因为目前可以搭载小智驾驶系统的,只有哥亚迪旗下的车型。

那些喜好尝鲜的人,早已在最近一个月疯狂刷屏的智能驾驶相关新闻中,对小智驾驶系统充满了期待,如今全国开放上路许可,这些人顿时像疯了一样抢着下单。

一时间,哥亚迪订单暴涨。

这个消息,也让其他各车企纷纷眼红——不就是在当初的高峰论坛上率先发言,对苏信吹捧一番吗?竟然能得到苏信如此优待!

众车企高层暗暗唾弃哥亚迪之余,纷纷主动联络苏信,再次提出小智驾驶系统的相关合作。

对此,苏信淡定地表示:

“龙国相关法律已经完善,且小智的智能驾驶牌照只在龙国生效,所以,目前小智驾驶系统只会搭载在龙国生产的车型上。”

“国外的各位朋友请见谅,不是我不想与你们合作,实在是被外部诸多条件所限。”

其实。

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苏信的推脱之意,毕竟国外各大车企在龙国范围内都有合资工厂,生产销售的车型大多都是面向龙国用户。

甚至国外生产的汽车,搭载小智驾驶系统后销往龙国,也符合龙国的智能驾驶相关法规。

偏偏苏信就是拒绝国外车企。

大家心里明白,苏信此举,要么是为了扶持龙国车企,要么是为了借此向他们施压,促进其他国家的智能驾驶相关法规落地。

要么两者皆有。

“也罢,智能驾驶虽然是一大优势,但也不是不可或缺,既然苏信不授权,那我们就通过其他方面的优势与龙国车企竞争。”

各车企高层如此安慰自己。

而各大龙国本土车企,则全都得到了苏信的合作许可。

欣喜之余,各车企第一时间对外宣布,已售的部分车型和新车型都可选择搭载小智驾驶系统。

事实上,在苏信与哥亚迪达成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之前,就召集国内车企高层开过一个小会。

在会上,苏信当时就说出自己正在开发智能驾驶系统,并提出了搭载该系统的一些必要条件,例如车身必须配备智能驾驶信号灯,还有摄像头和雷达的标准等等。

所以,龙国各个本土车企在研发新车的时候,就提前按照智能驾驶相应的标准设计好了。

只等着随时安装小智驾驶系统,就可以正常上路了。

106.第106章 樱花国高层探讨

在小智驾驶系统的推动下,龙国本土车企销量纷纷暴涨。

从元旦的第二天开始。

龙国排名比较靠前的几大本土车企旗下的4S店内,几乎都挤满了看车买车的用户。

不少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也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蜂拥而至,报道各车企的盛况,有些则是发布一些解说以及评测视频。

一辆辆搭载着小智驾驶系统的车辆在全国各地涌现而出。

深绿色的牌照,和常规的新能源车牌照有着明显差异,和传统燃油车更是截然不同。

再加上开启智能驾驶后,车身各面都会有明显的信号灯。

经过一个个新闻的轰炸,即便不太关注汽车的人,也有不少人知道这就是智能驾驶汽车的标志。

由于各厂商产能的限制,虽然订单很多,但真正到用户手中的,分摊到全国范围内,许多城市其实也就只有那么几十辆,更多人都是预定等车的状态。

所以,每一辆智能驾驶汽车的上路,都会吸引大量路人好奇与热切的目光。

这极大地满足了许多人的虚荣心。

而就在龙国汽车行业一片欢腾的时候,其他各国车企只觉得心中一片凉意。

他们的新车型,不仅在龙国市场上遇冷,就连在本国市场,也有些敌不过龙国车企了。

虽然说龙国车企出口到本国,有着大量税收的加持,售价往往比较高,但他们各车企采购雷神电池回来,成本也比龙国车企更高。

两者互相抵消。

双方的价格差距其实不大。

再加上,这些年龙国一些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发力较早,生产规模,售后管理,成本管控和口碑等等各方面,其实也有一定优势。

起码在本国不少用户的印象中,龙国新能源车还算不错。

如今,有着强大的小智驾驶系统,技术优势简直甩开了其他各国车企一大截。

就算因为法律法规的问题,小智无法在龙国之外的国家正常上路,但许多用户还是期盼着,说不定哪天本国也开放了无人驾驶,如果买了龙国的新能源车,到时就能直接开启无人驾驶模式了。

反之,若是购买本国车,将来哪怕本国开放无人驾驶政策,自己可能也享受不到这种技术优势。

对比之下,大家自然更乐意购买拥有小智驾驶系统的龙国车。

更何况。

经过不少博主的测评,大家都知道,哪怕小智驾驶系统禁止了无人驾驶的完整功能,只是开通L2和L3级别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其驾驶逻辑也远比其他车更强大。

这样巨大的优势,且售价相差不算大,如何能不受大家追捧?

从苏信开放小智驾驶系统的合作开始,龙国几大车企就像是披上了战甲的将军,不仅在龙国市场上互相竞争,绽放光彩,也在海外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

销量节节攀升!

这一切,带来的是小智驾驶系统装载量疯狂提升,为天启设备公司带来了海量的资金。

每辆车一万的授权费,各车企的授权车辆每天累计超过两万台,这也就是每天超过两亿的营收。

并且,各大车企申请授权的车辆数量还在爆炸般地增长中。

最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