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230章

作者:通吃

横滨港作为驻日美军的大本营,港口外每天都有喝到酩酊大醉,靠瘦弱艺伎撑扶的美国大兵。

这帮人在街上横冲直撞,为所欲为。口香糖和吉普车是他们的标志。道路边的日本男人则像奴隶般恭敬,生怕得罪占领者。

马可世避开几个正发酒疯的水兵,走进一家半官方的军人俱乐部。这地方虽然也到处都是放浪形骸的美国大兵,但好歹是个可以落脚喝一杯的地方。

面容晦气的奥沙利文跟在马可世后头,一起坐到吧台边。两人曾经闹过矛盾,但现在都没力气去深究,只能当做是倒霉。

刚刚坐下,不等马可世向酒保要点什么,就听旁边有个水兵在大声嚷嚷道:“知道吗?最近航母的飞行员在传一个流言。”

战争期间,各种稀奇古怪的流言到处飞。

喝多的水兵瞎吹牛,什么话都敢讲。吧台后的酒保‘哦’了声,给马可世递杯子的同时问了句:“什么流言?”

“他们说在朝鲜西面海域飞行巡逻时,发现一艘跑的特别都快的运输船。”嚷嚷的水兵介于似醉非醉的状态,语气夸张的喊道:“那艘船能跑三十节以上。”

“驱逐舰吗?”酒保给马可世两人倒了杯威士忌,撑住吧台嘲讽的问道:“还是鱼雷艇?”

“不。”嚷嚷的水兵重重的一锤吧台,大声道:“是运输船。

那些飞行员亲口跟我说的。我也质疑那帮天上飞的家伙是不是瞎了眼,可他们很认真的说是一艘速度极快的运输船。

那是艘中型运输船,高速航行时在大海上劈开巨大的浪花,掀起的波浪和尾流在空中非常明显。它的速度绝对超过三十节。

飞行员拍了照,已经送到情报局了。他们都说设计那条船的人肯定是疯了,将两万吨巡洋舰的动力装在一艘大概五千吨运输船的身上。

那艘船就像在大海上飞翔,跑的非常快!”

酒保也‘哇’了声,“听起来很厉害。是谁家的运输船?”

“虽然那艘船没挂旗帜,但应该是苏联人造的快速运输船。”嚷嚷的水手言之凿凿,“它已经出现好几次了,肯定是在给朝鲜人运输军用物资。”

马可世和奥沙利文彼此对视,向水手追问道:“你们在哪里发现那艘快速运输船?”

“就是在朝鲜西面海域。”

“具体在哪里?”

“你得去问情报局的人,他们正在核实。”

酒保插了一句,低声道:“这家伙已经喝了一下午,脑子不清醒。别太信这些胡话。喝酒前,他信仰上帝;喝酒后,他就是上帝。”

水手大怒,拍着吧台骂骂咧咧。

马可世看了看奥沙利文,后者低语道:“航速超过三十节的运输船?这世上不可能有这种东西。”

马可世抓起酒杯,呆呆说道:“这世界是不可能。但不代表它不存在。仔细考虑一下,我们也有一条船。会不会是……”

奥沙利文一呆,酒都不喝了,转身就朝俱乐部外跑。

马可世想了想,也转身嗖的就想追出去——酒保反应超快,按着吧台猛伸手揪住马可世的胳膊,大骂道:“喝酒得付钱!”

就在此刻,‘三十七节运输船’正在茫茫大海上狂飙。

黑夜是它的掩护,风浪是它的伙伴,海天是它的疆场。它飙到五十节的最高速,用一天时间就能在上海和安东跑个来回,速度堪比鱼雷艇。

这艘不科学的运输船甚至有自动驾驶功能,在驾驶舱的虚拟地图上设定起始点,它自己就能跑。

欧洲来的弗里茨正在舱内叹气,他望着副本任务态势图,上面的红色光柱又增高了一截。

这代表刚刚运到安东的三万套被服和十万双胶鞋已经被收入志愿军后勤兵站的仓库。

“我感觉这艘船才是副本的关键。”弗里茨说道,“哪怕不带任何援助物资,就凭它的运输能力就是个撬动战局的变数。”

来自中东的塞伊特也在驾驶舱坐着,两人负责轮流交替盯着屏幕。可实际上他们不需要做任何事,这艘船不但跑的快,智能化程度高的离谱。

“我倒觉着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才是关键。”塞伊特的声音低沉,情绪不佳。

弗里茨很奇怪这种带着‘政治正确’口吻的形容从一个中东人嘴里说出来,还用来描绘中国。

塞伊特继续道:“我是科威特人,我游历过中东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战乱也好,繁荣也好,我见多了。但我没见过那帮叫‘志愿军’的队伍。”

弗里茨也皱起眉头。

塞伊特又说道:“沙特的那帮老爷士兵有全世界最好的武器装备。坦克,战机,军舰,什么都不缺。

沙特军队把用旧的武器就随便朝沙漠里一丢,既不保养也不维护,因为完全用不着。可就这么好的装备,沙特军队被也门那帮穿拖鞋的部族武装打的伤亡惨重。

可你记得我们刚刚在安东港看到的那支军队吗?我亲自去看了,他们既不高大也不强壮,吃的伙食里甚至看不到多少肉。

大多数人的武器只有一杆栓动步枪加四颗手榴弹,轻机枪就是他们的宝贝。我们送去的M18才五十七毫米口径,他们已经觉着重武器,大声夸赞。

我留意了他们的手榴弹,全是低劣的作坊货色。那玩意一炸两块,没多少破片,就是个大号的震撼弹。”

弗里茨听得不耐,闷声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塞伊特忽而提高音量,“阿富汗的民兵好歹还有AK47,还有‘毒刺’,还有107火箭炮,有各种高科技的玩意。

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有飞机坦克重炮,有苏联援助的全套机械化装备,能出口石油换取大把外汇。

阿富汗的‘塔利班’被一击而溃,看似强大的萨达姆同样败亡。

可那支叫‘志愿军’的军队啥都没有,连冬装还是我们运输船跑得快才给补全。就靠步枪和两条腿,他们怎么敢去朝鲜打美国人?

我可是亲自领教过美军轰炸的,那毁灭性的力量根本无法靠意志和肉体抵挡。可‘志愿军’为什么就能打赢‘朝鲜战争’?”

“也许现在的美军还没那么厉害。”

“算了吧,你们第三帝国的希特勒也被美国人按在地上摩擦。”

弗里茨听得脸色涨红,半天后不知该说啥,只能反驳道:“我是奥地利人,跟德国没关系。”

“弗里茨先生,别隐瞒了。”塞伊特嗤笑道:“我们都知道你是自称奥地利人的德国人。”

弗里茨涨红的脸立马僵住,好半天才说了句:“我们德国二战时打的挺好的,只是国力不如美国而已。”

塞伊特则神游物外,幽幽的看着船舱天花板。

“我若是科威特国王,手里有二十多万强大而忠诚的‘志愿军’,一定花光国库里最后的铜板武装他们,然后就能成为中东之主。”

弗里茨立马抓住机会嘲讽,“你们中东就是一群文明未开化的部落遗民在内斗。这是周青峰说的。”

塞伊特顿时气得咬牙大骂,“你别得意。那个混蛋一向口舌恶毒。他还说你们德国人空有元首却不知道珍惜,等失去后才发现错过民族崛起的最后机会。

你们德国人当年为什么不杀光犹太人?现在搞得自己天天要谢罪,还把我们中东搅的一团糟。你们罪过大了。”

船上就两人,闲着无事彼此嘲讽。等回到上海已经是隔天天亮。

‘三十七节运输船’已经在七天内连续朝安东跑了五趟,运了过万吨物资过去。

M18无后坐力炮是志愿军正在装备使用的武器,用的很顺手。突然来了两千五百门和二十万发炮弹,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极大增强部队基层火力。

电台和步话机和配套的手摇发电机简直就是战力倍增器,让部队的通信兵不用再漫山遍野的跑断腿。军队机动和联络将更加便捷高效。

详细的朝鲜地图正在复制中,关于美军的装备和战术打法正在研究和下发,要彻底搞透需要时间。

从山东等地筹集的粮食和冬衣也最快速度送到第一线,让即将入冬的部队能吃饱穿暖。

主席不是不知道之前的问题。但‘慈不掌兵’,该打仗时硬着头皮也得上。现在后勤能到位,所有人都大松一口气,非战斗减员将大大减少。

萧金浪编造的海外华人身份虽然尚未得到确认,但他提供的物资和情报都一一得到确认。国内保守估计其价值超过五千万美元。

其中关于核武器的大量设计公式让国内极为振奋,几台精巧的机械计算机更是能帮上大忙。青霉素则是有价无市,能挽救无数群众生命。

鉴于此,在十月一日这天,老萧受邀以海外华人代表的身份,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一周内阅兵,甚至能跟主席同框。

卡佳交给苏联驻华大使的氢弹情报也得到萨哈罗夫的确认,是具有极大战略价值的信息。

其中美国关于氢弹设计的详细描述和公式完全正确,可以让苏联少走些弯路,加快设计进程。

其中还有原子弹小型化的概念,希望卡佳女士能继续提供相关信息。

在黑海疗养的斯大林得知此事后极为高兴,在部长会议上开心的公布这个消息,并且对中方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至于中方希望用青霉素换武器的提议,斯大林非常痛快的答应了——允许中方从旅顺驻军以及远东军区的封存仓库里挑选。

随便拿。

反正里头大多是正在被淘汰的二战装备。飞机是些‘拉-11’,坦克是‘T-34’,枪械也多是老旧的‘莫辛纳甘’。

中方倒是不客气,首先要求提供更多的防空炮,以及火车头、列车厢、卡车和汽油。

与此同时,周青峰拿到了一纸命令。

主席要求第十三兵团做好收容朝鲜溃逃部队的准备,必要时可以进入朝鲜设立前出兵站,并对正快速来袭的美军和南韩军进行武装侦查。

括弧——周青峰不许上前线。

“开玩笑嘞。”周青峰拿到这一纸命令,完全不当回事,“允许前出侦查,却不让我出去。乱命,不听不听。”

第10章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海上特种运输处武装勘察先遣队

朝鲜战争在1950年的6月25日爆发,金胖子只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李承晚的韩军和美军打的溃败。

7月7日,美国在联合国通过‘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半岛局势的83号决议。苏联代表没出席。

7日下午,主席得知消息立刻做出反应,指示总理召开军委会议,抽调国防机动部队第十三兵团北上,组建东北边防军。

到8月4日,美军和韩军被朝军压到靠近釜山的大邱一带,就快被赶下海了。但9月15日,麦克阿瑟大胆施行仁川登陆,27日拿下汉城,攻守易势。

随后局势迅速恶化,让中朝苏三方都始料不及。

到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北攻击。志愿军原本要到19日才正式进入朝鲜,但被萧金浪在帝都鼓动了一下,这个日期提前半个月。

原历史上,从6月25日金胖子动手,到10月25日志愿军开打,只有四个月时间。中国已经准备把国家治理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硬是被拖入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

主席的反应已经非常快,但没想到金胖子从‘气势如虹’到‘一败涂地’更快。

中共很早就下决心要援朝,但希望斯大林给与空军支援,并且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

斯大林不知道怎么想的,死活不肯帮忙。他在10月13日正式通知苏联驻朝大使史蒂科夫,转告金胖子——把剩余的部队从朝鲜撤到中国和苏联来。

简单讲就是放弃了朝鲜。

同在13日,主席得知斯大林决定,电告还在苏联的总理,“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到18日,主席电告志愿军总部:“决按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

“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

这次周青峰搅局,或许是氢弹技术的大礼太重,斯大林总算松口,愿意把仓库里的二战装备和弹药提供给志愿军。

但在争分夺秒的时刻,距离开战只剩半个月。美军马上就要杀到鸭绿江边。

这半个月要尽可能的‘捡破烂’,从苏联的仓库里弄到更多的装备来武装志愿军。

如果能将这‘半个月’时间每多拖延一天,志愿军就能更强一分,也就能在接下来残酷的拉锯战中少一分牺牲。

周青峰是以海外援助者的身份抵达安东,第十三兵团上下二十五万将士对他的到来是万分欢喜。

援助的物资都极为实用,运输船强大的运力更是解决燃眉之急。

但周青峰来就不肯走,表示要加入志愿军入朝作战——热血青年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加入PLA从军报国也是常事,一点不稀奇。

但周大爷表示自己要上第一线,兵团邓司令就不干了。

想加入PLA,没问题。

但PLA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所以周同志留在兵团司令部吧,负责后勤工作。

在兵团司令部里,周青峰当即坐蜡。他站的笔挺,问道:“邓司令,你看我长的像能搞后勤的样子吗?”

邓司令也是个憨憨,很认真的说道:“小伙子,你能从海外给我们送来大批急需武器弹药还有药品,这说明你有很不错的组织能力嘛。

接下来兵团还要你们那条船搞后勤,可兵团没谁懂海运。你来负责相关工作非常合适。干革命可不能挑三拣四哦,要服从命令。”

被个老兵头夹枪带棒的几句话,周青峰愣是摇身一变成了第十三兵团洪副司令的手下,职位是后勤司令部海运处的处长。

全处成立就周青峰同志光杆一个人——海运嘛,可不就他一人。

十月五日,主席提前做出入朝决定,由十三兵团为基础组建志愿军。彭总抵达安东就任志愿军司令,‘志司’组建。

海运立马变得极其重要——洪副司令很快发现那艘能一天在上海到安东跑个来回的高速货船运力惊人,平均每两天就能朝安东运三千吨物资。

这差不多相当于一千辆‘十轮大卡’的运力,或者是五千辆畜力大车。它的出现极大减少了运力统筹的难度,而且运输损耗几乎为零。

海运处组建当天,后勤司令部就将其当做一个重要的团级部队来看待,向其填补了两千多精干人员。

这个处的工作包括码头修建,道路铺设,物资运输、仓储和保卫等等。

当只过了两天,海运处就多了个叫侯赛因的外籍副处长。每天来向洪副司令汇报也是这个能说汉语的阿拉伯裔‘国际战士’。

洪副司令不禁询问:“你们周处长呢?”

压根不想上战场的侯赛因苦着个脸,报告道:“我们周处长认为随着战争爆发,战线前移,有必要为海运勘探下一个转运码头。

所以他组建了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海运处武装勘察先遣队。他自任队长,昨天就带队跟随39军入朝,去搞武装勘察了。”

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