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通末世:开局泡面换黄金 第37章

作者:羲和豚豚

  一些离得近的员工,甚至能闻到那股独特的,令人疯狂的油墨香气。

  “这些钱,是给你们的。”

  林墨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声音依旧平淡。

  “给……给我们的?”

  人群中,一个年轻的技术员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声音干涩。

  林墨环视全场。

  “刚才被开除的那些人,他们侵吞的,克扣的,浪费掉的,远不止这个数。”

  “我只是把本该属于你们的一部分,提前发给你们。”

  他顿了顿,说出了让全场彻底疯狂的一句话。

  “从今天起,留下来的人,薪资全部上调百分之五十。”

  “赵坤达拖欠你们的工资,会在重新开工之前全部给你们结清。”

  “现在,所有人排队,每个人领一万块奖金。”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不仅拖欠的工资会补发,还要涨薪百分之五十?

  现场发一万块奖金?

  这是在做梦吗?

  足足过了十几秒,人群才终于反应过来。

  “喔!!!!!!”

  不知是谁第一个吼出声,压抑到极致的情绪,瞬间如同火山般喷发。

  “林董牛逼!!!”

  “我操!涨薪百分之五十!老子不是在做梦吧!”

  “妈的!一万块!老子孩子下学期的学费有了!”

  “干!老子就跟着林董干了!谁他妈再说林董一句坏话,老子跟他拼命!”

  之前所有的不安、恐惧、猜疑,在这一刻被焚烧得一干二净。

  取而代之的,是狂热,是激动,是足以冲破车间顶棚的兴奋!

  他们看着那个站在钱箱旁的年轻人,仿佛在看一尊降临凡间的神祇。

  什么叫格局?

  先用雷霆手段清洗掉所有蛀虫和垃圾,再用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把实实在在的好处砸在你的脸上!

  没有画饼,没有空话。

  出手就是给钱。

  这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讲,都更能收买人心。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狂热的人群瞬间有了秩序。

  一条长龙自发地在钱箱前形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

  第一个领到钱的是个年轻的钳工,他拿着那厚厚一沓红色钞票,双手都在颤抖,反复确认了好几遍,才猛地揣进怀里,对着林墨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谢谢林董!”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汇成了巨大的声浪,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

  对底层员工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实打实的涨薪承诺,就是最大的公平与正义。

  就在这片狂热的海洋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林董,我……我能问个问题吗?”

  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怯懦,却让喧闹的车间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住了,齐刷刷地看向声音的来源。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从队伍里走了出来。

  他手里还攥着刚领到的一万块钱,手心全是汗。

  “你是?”林墨的视线落在他身上。

  “我……我叫孙磊,是研发部的助理工程师,之前跟着陈总工做材料测试。”

  孙磊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勇气。

  “林董,我非常感谢您给我们涨薪,还发奖金!但是……”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忧虑。

  “但是,现在公司的高管层几乎被清空了,连陈总工……也被开除了。”

  “我们远星科技,现在等于没有了大脑,也没有了核心技术。”

  “我们引以为傲的石墨烯电池项目,在您看来一文不值。那我们……接下来要生产什么?”

  “没有产品,就没有收益。总不能……一直靠您烧钱养着我们吧?”

第46章 跨时代的产品参数

  孙磊的问题一出,刚刚还热闹非凡的车间,瞬间哑火。

  员工们脸上的狂喜凝固了。

  老板再豪,公司也得自己造血。

  这位新来的林董,雷霆手段把高管层屠戮一空,连那个听起来很牛的石墨烯项目,都被他说得一文不值。

  接下来,公司靠什么活?

  总不能真指望老板用钱一直养着几百号人吧?

  能养一个月,能养一年,能养一辈子吗?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锁在了林墨身上。

  林墨看着这个叫孙磊的年轻人,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你叫孙磊?”

  “是……是的,林董。”孙磊捏着那一万块钱,有些紧张的回答。

  “很好,你问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林墨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画任何大饼。

  他只是转身,重新走回了那辆破旧的厢式货车。

  在驾驶室的遮挡下,他心念一动,一个巴掌大小、闪烁着金属冷光的方块凭空出现在手中。

  这,正是来自末日纪元的“雷神7号”电池。

  林墨回到人群的中央,将那块金属方块,轻轻地放在一张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工作台上。

  “这就是答案。”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茫然的脸,最终停留在孙磊和另外几个技术员身上。

  “从今天起,远星科技只生产一种产品。”

  林墨的手指,在那块金属上轻轻敲了敲。

  “它的名字,叫远星1号。”

  孙磊和几个技术员下意识地围了上来,眼中充满了工程师特有的好奇与审视。

  “这是……原型机?”孙磊扶了扶眼镜,小心翼翼地问道:“林董,它的核心参数是?”

  林墨的回答简单直接。

  “能量密度,400Wh/kg。”

  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

  孙磊的瞳孔,在此刻缩成了最危险的针尖!

  他身后的几名技术员,更是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表情从专业性的好奇,瞬间扭曲成了极致的震惊和怀疑!

  “四……四百?”

  孙磊的声音都变了调,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他几乎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听。

  “林董!您确定是400Wh/kg?不是口误?”

  “我确定。”

  “不可能!”

  孙磊几乎是吼出来的,所有的敬畏和紧张在这一刻都被专业的本能所取代。

  “这绝对不可能!林董,我不是质疑您,但这个数据……它违背了物理定律!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样品最高也才350Wh/kg!而且性能极不稳定,三五年内都不可能量产!”

  “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电池,天花板就是260Wh/kg!”

  “您这个400,它……它不是科技,是神学!”

  旁边一个助理工程师也忍不住了,涨红了脸附和:“是啊林董,步子迈得太大,会扯到……能量密度是受正负极材料克容量写死的,您……”

  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林墨的下一句话,像一座无形的大山,把他后面所有的质疑都压回了肚子里。

  “满载循环寿命,五千五百次。”

  如果说,刚才的“400Wh/kg”是天方夜谭。

  那么这个“五千五百次循环”,就是盘古开天辟地般的神话!

  整个技术团队,彻底炸了!

  “开什么玩笑!国标的要求才一千次循环!五千五百次?这是什么概念?用到报废,电池都跟新的一样!”

  “充电倍率呢?安全性呢?这两项是命门!数据再高,一点就炸,那不是电池,是炸弹!”

  面对山呼海啸般的质疑,林墨脸上没有半分不耐。

  他要的就是这个反应。

  如果这群搞技术的人,对这种逆天数据都无动于衷,那才证明他们是真正的酒囊饭袋。

  “车间里有测试设备吗?”林墨的目光,落回孙磊身上。

  “有!”孙磊想也不想地回答,“二楼质检实验室!有全套的电池性能检测设备!”

  “那就去测。”

  林墨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用你们最专业的设备,用你们最严苛的标准,去验证我说的话,究竟是吹牛,还是事实。”

  孙磊彻彻底底地愣住了。

  他想过对方会拿出伪造的报告,想过对方会用“商业机密”来搪塞……

  却唯独没想过,对方会如此坦荡,如此自信,让他们现场实测!

  “所有技术部、研发部、质检部的同事!全部跟我来!”

  孙磊爆喝一声,像是打了鸡血,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双手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小心翼翼地,如同捧着一件绝世珍宝,将那块“远星1号”捧在手心。

  而后,他猛地转身,带头朝二楼的实验室狂奔而去!

  十几个技术人员,呼啦啦地跟了上去,每个人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

  车间里剩下的员工们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