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通末世:开局泡面换黄金 第118章

作者:羲和豚豚

  林墨接过来,随手点开。

  他本以为,第一批转移过来的,大多会是些老弱妇孺,毕竟这些人不管在哪个据点,都属于累赘。

  可屏幕上的信息,却让他有些意外。

  两百人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到十个,十二岁以下的孩童也才十几个。

  剩下的一百八十人,全是青壮年。

  “这是……”林墨抬头看向船长。

  “方舟要并入新城,自然要拿出诚意。”船长的回答很直接,“这些人是方舟底子最好的一批,有力气,能干活,到了新城就能立刻投入生产,而不是成为负担。”

  林墨点了下头,继续往下翻阅。

  他的手指忽然停住了。

  档案上,除了姓名、年龄这些基础信息,还多了一栏“灾变前职业与技能”。

  “机械工程师,五年以上车床操作经验。”

  “化学系研究生,擅长有机物合成。”

  “农学院助教,主攻土壤改良与无土栽培。”

  一个个专业名词,让林墨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快速滑动屏幕,将整个名单看完。

  “三十七个。”林墨说出一个数字。

  “是的。”船长应声,“这三十七人,都是有大学学历或者专业技术傍身的。虽然比不上陈景教授那种顶尖人才,但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一把好手。”

  船长看着那些正在远处排队领取生活物资的同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在方舟,他们其实过得不好。”

  “没成为觉受者,拿不了枪,体力活也比不上那些常年干粗活的。”

  “我把他们第一批带过来,也是想给他们找条真正的活路。”

  林墨关掉平板。

  他明白船长的意思。

  这既是投名状,也是一份厚礼。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王文彬跑在最前面,那副老旧的眼镜歪在鼻梁上,他一边跑一边扶,怀里还抱着一堆图纸,样子很是滑稽。

  在他身后,是拄着拐杖但健步如飞的陈景教授,以及满头大汗的赵工。

  三个人,代表了新城目前最高的科研和工程力量。

  他们身后还跟着几个各自的助手,一行人浩浩荡荡,目标明确,直奔小卖部而来。

  “林先生!”

  人还没到,王文彬的大嗓门就先到了。

  他冲到林墨面前,一个急刹车,差点把怀里的图纸全甩出去。

  “我听说!我听说方舟那边来了一批搞化学和机械的?”

  王文彬的眼睛里放着光,那是一种技术人员看到稀有材料时的渴望。

  赵工紧随其后,他一把挤开王文彬,气喘吁吁地开口。

  “林先生,城墙改造的设计图出来了,正缺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的人手!您可得优先考虑我们工程部!”

  陈景教授虽然年纪最大,动作却不慢。

  他用拐杖在地上笃笃一点,绕到林墨另一边,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物理学是一切工业的基础。科学院刚刚起步,需要大量有基础学科功底的研究员来填充框架。林先生,这批人,我要一半。”

  三个人唾沫横飞,寸步不让。

  船长和白鹭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她们何曾见过这种场面。

  在别的幸存者营地,最抢手的是觉醒者,是枪法好的老兵。

  可到了新城,这三位各部门的实权人物,竟然为了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争得脸红脖子粗。

  临时安置点,方舟的技术人员正坐在一起。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叫孙志,灾变前是化工厂的工程师。

  “我刚才吃了三碗饭,两大勺肉。”孙志打着饱嗝喃喃自语,“灾变后从没吃这么饱过。”

  “谁不是呢。”旁边一个年轻人苦笑,“我之前是程序员。现在网络瘫痪,设备报废,一身本事根本发挥不出来,又不敢去当兵打丧尸,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

  “我好歹还会点手艺活,修个枪什么的。”一个叫吴师傅的钳工叹了口气,“你们才是真的难。学问再高又有什么用呢,打不了丧尸都是白搭。”

  众人都沉默了。

  他们这些人,在方舟就是边缘人物。

  没有力量,没有战斗技巧,唯一的价值,就是证明自己还能喘气。

  就在这时,一个新城的工作人员推门进来。

  “各位,请跟我来。”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有些忐忑,但还是站起身跟着走了出去。

  一出门,他们就看到了被三个老头围在中间的林墨,也听到了那激烈的争吵声。

  “……兵工厂的任务最重!子弹要造,枪要造,手雷也要扩大生产,现在林先生又要造火炮。没有人,怎么搞!”

  “胡说!城墙是新城的根本!根基不稳,造再多武器都是白搭!”

  “我不管,反正科学院需要人!”陈景教授用拐杖重重一顿地,“人才宝贵,你们不能把他们拉去干粗活。”

  孙志和李睿等人,就这么站在原地,听着那些争论。

  他们的身体开始微微发抖。

  每一个字,都像一道电流,击中了他们内心最柔软,也最自卑的地方。

  他们,竟然也有被需要的一天。

  “都别吵了。”

  林墨开口,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他走到孙志等技术人员面前,目光从他们一张张激动又忐忑的脸上扫过。

  “从今天起,你们不用再去干那些和你们专业无关的杂活。”

  林墨的声音很平静,带着一股让人心安的力量,让孙志等人的情绪迅速安定。

  “王工、赵工,你们挑一下各自需要的人员,工厂和城墙是现阶段的核心,必须加快进度。”

  “剩下的全部并入科学院,归陈教授管。”

第158章 一人一套房!陈教授跪了!

  王文彬和赵工对视一眼,不再争吵。

  林墨的分配方案很公道,工厂和城墙建设都是新城的命脉,优先满足是理所当然。

  两人像是两头饿狼扑向羊群,各自拿着名单,迅速在人群里点兵点将。

  “孙志!你是搞化工的,跟我走!兵工厂新上的生产线缺个总工!”

  “李睿,结构力学?太好了!城墙二期工程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被点到名字的人,先是一愣,随即被巨大的狂喜包裹。

  他们甚至来不及和同伴告别,就被王文彬和赵工带来的助手们,半拉半拽地带走了。

  那急切的样子,不像是在带走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技术员,倒像是在抢夺什么稀世珍宝。

  转眼间,原本三十七人的队伍,就只剩下了二十来人。

  剩下的人,大多是理论研究方向的,比如物理、生物、数学,甚至还有个古籍修复师。

  他们看着同伴被“瓜分”完毕,脸上露出了羡慕又忐忑的神情。

  这些被挑走的,专业好歹都和生产建设沾边。

  他们这些搞纯理论的,在这末世里,真的有用吗?

  陈景教授拄着拐杖,走到这群人面前。

  他浑浊的眼睛扫过每一张脸,最后落在林墨身上,微微躬身。

  “林先生,多谢。”

  这几个字,他说得郑重无比。

  林墨摆了摆手,“人交给你了,陈教授。科学院的楼还在建,你们先在临时仓库办公。”

  “不急。”陈景教授摇了摇头,扶了扶眼镜,“基础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当务之急,是先让他们安顿下来,把心定下来。”

  林墨赞同地点头,他看向剩下的二十多名技术人员。

  “跟我来吧。”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转身带路。

  船长和白鹭交换了一个眼神,也默默跟了上去。

  一行人穿过繁忙的工地,绕过一排排给普通幸存者居住的板房区,来到了一片相对安静的区域。

  眼前出现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

  这里是一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地块,地面压得很实,还能看到巨大的轮胎印记。

  空地中央,立着一块盖着防雨布的巨大木板,看上去像是个工程告示牌。

  “这里是……”

  一个学物理的研究员小声地问,他心里打着鼓。

  难道林先生是要让他们在这里搞基建?

  他们这些常年坐办公室的人,哪里干得了这种重体力活。

  刚刚燃起的希望,似乎又要被现实浇灭。

  其他人也想到了这一点,脸上的喜色渐渐褪去,换上了一层忧虑。

  船长和白鹭也有些不解。

  把这些宝贵的科研人员带到一片工地上来,是什么意思?

  林墨没有解释,他径直走到那块大木板前,伸手一扯。

  防雨布被扯下,露出了底下的一张巨大的工程效果图。

  图纸上画着几栋六七层高的楼房。

  楼房的设计很现代,有宽大的窗户和阳台。

  楼与楼之间,甚至还规划了绿化带和一小片篮球场。

  “这是……”陈景教授瞳孔一缩。

  “高级职工公寓,一期工程,一共四栋楼。”

  林墨语气平淡,却让在场的每个人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以后,这里会是你们的家。”

  “一人一套房,两室一厅,精装修,拎包入住。”

  整个工地,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风吹过空地,发出呜呜的声响。

  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