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第78章

作者:懒腰何时断

  当了一辈子的守旧派,十多分钟前还发表了一番对齐洛的批判。

  原以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看到一场小丑般的拙劣表演,但事实证明,这一次自己好像看走眼了。

  那个年轻人,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自负和倨傲,讲出来的东西也绝不是胡编乱造。

  从《山海经》注解中的六个字出发,旁征博引出那么多知识,单单这一手,就足够令人震撼。

  虽然此刻的他,依旧对【共工是气象水文调节系统】的观点存在疑惑。

  但对齐洛此人的有色眼镜,却开始慢慢摘了下来。

  他是守旧派,但并不愚蠢。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是真功夫还是假把式,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很明显,齐洛是有能力的人。

  而且这种能力在九州当前的大环境下,几乎没有同龄人具备。

  单单是这一点,其实就已经够格进入九州文宣系统的视野了。

  “呼.......”

  荧幕柔光拂过脸庞的那一刻,陈序长出了一口气。

  打眼了不要紧,丢人了也不怕。

  重要的是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一切!

  若齐洛真能用大量证据将自己说服的话,那他这个守旧派也可以变成革新派。

  九州的文宣体系中,他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人脉。

  到时候,无论如何都会不遗余力的将齐洛给推举上去!

  周身,安静至极。

  将一切私心杂念全数排空后,陈序重新正色望向屏幕,认真聆听那一句句漫入耳中的音符。

  属于萤屏中那道从容身影的.......奇特音符!

  .........

  旷野中,三尊由光影构建的【人面蛇身像】如同三个巨大的屏障,沉默伫立于高天之下。

  乍看上去,似是正在将众人视线与宽广的宇宙隔绝,充满着令人绝望的气息。

  齐洛站在最后一尊巨像旁,身形略显渺小。

  镜头为他推了一个很有宿命感的特写,夜风倏忽而过的瞬间,他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你们听过【共工之台】吗?

  共工之台......

  他读过很多书,对《山海经》的了解也比普通人多的多。

  因此,当齐洛提到共工之台的时候,脑海中瞬间就浮出了关于它的介绍。

  没记错的话,这共工之台应当也是虚拟的神话构想吧,这时候提出来,是想说明什么?

  正想着,荧幕中的齐洛就给出了答案。

  “《山海经》中是这样描述共工之台的——【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大概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共工之台呈现四方形,其中一处的角上有一条蛇,蛇头朝向南方。”

  “各位注意,这短短的一句话中蕴含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齐洛语气深重,伸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就是蛇形元素的雕刻!”

  蛇形元素.......这是有什么说法吗?

  众人如此想着,并没有打断齐洛,继续认真听了下去。

  “《山海经》中对共工之台虽有描述,但毕竟太过笼统简单,要想真正论证共工是【气象水文调节系统】,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共工之台】的原型!”

  呃.......

  此话一出,屏幕前众人瞬间就不会了,纷纷表情诧异的看向齐洛。

  找到共工之台的原型?这玩意儿不是《山海经》里编造的东西么,怎么可能会有原型?

  按理来说,主播应该不会出现这种低级失误啊?

  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否定,齐洛依旧淡然如虞。

  耳畔是呼啸嘈杂的风声,头顶之上的苍穹中,昏月像是一把镰刃,将天幕撕开一道令人生畏的豁口。

  他举目上望,安静伫立半晌,尔后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朝外跨出一步。

  “唰~”

  恰是这一秒,横亘于视野中央的光影,疾速变幻。

  杂乱无章的光线,转瞬之间开始打散重组,用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构建出一座古朴老旧的高台。

  “1936年,在大荒场域的东南,钱塘流域之畔,良渚文明遗址第一次被发现!于横生的土墙瓦砾之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高台,它由夯土垒成,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约450米,高大雄伟,与《山海经》中关于共工之台的描写极为相似。”

  “此遗址后被命名为【莫角山】,也就是我刚刚告诉大家的......共工之台原型!”

  直播间中,安静至极。

  观众们沉默看向语气坚定的齐洛,情绪突然就开始堆积。

  “莫角山遗址最像共工之台的原因,是基于它的形态么?其实并不是”,齐洛微笑着摇摇头,伸手指向身侧刚刚构筑完好的虚拟光影。

  “真正断定此处乃共工之台原型的依据,是它复杂又远超于时代的水道系统!又或者说......是它作为整个大荒场域水文调节工具的天然独特性!”

  淡然又沉稳的语气,抬手之间就帮观众们打开了闭塞已久的信息大门。

  无数光影开始汇聚,在【共工之台】周围组合成一幅奇幻瑰丽的水道画卷。

  “良渚遗址中的水道系统,以莫高山高台为中心向外辐射,从东南西北四方分出,暗合九州八卦构成八方水门,实质勾连各大水系,以此开展尤为精准的水利调节。”

  “而这种水文调节,可不是常规认知中的人工调节或者大坝调节方式!”

  “这是一套由【共工智能调节中枢】和【高台信息接收器】共同构成的高科技水文调节系统!”

  头皮发麻的感觉,顺着尾椎骨寸寸上移,秒速侵占了观众们的神经中枢。

  可还未等到他们将这股体感压制下去,齐洛的声音,便再度出现。

  “而这样的智能水系调节系统,在蓝星上.......还有三个!”

  “分处四个不同的实验场域,共同接受高维文明的水利调节指令!”

  “现在知道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这四个了么?”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水利调节系统,才能确保实验的正常推进。”

  “才能在足够漫长且凶险的时间里.......”

  “培育和延续文明!”

第121章 吳哥窟也是共工之台?高維文明的複製粘貼!

  2025-03-05 06:38:41 作者: 懒腰何时断

  填充着视野的光影,在此刻突然变的模糊起来,连带着让周身的一切景致,都显得苍白且虚拟。

  风声无法吞噬齐洛郑重抛出的炸裂信息,任凭它轰然爆裂于观众们脆弱的大脑里。

  那些在过往许多年里固化于意识中的知识,全数摧毁。

  留下的,或许只有一句——

  四大文明古国存在的根基,就是那个人面蛇身的形象,就是那座勾连高维的高台!

  前所未有的荒诞情绪,在血液中寸寸蔓延。

  他们很想反驳,很想否定,可空空如也的脑袋中梳理不出哪怕一条有效的信息。

  共工智能调节中枢、高台信息接收器.......

  继创造出【祝融号能量收储舱】后,齐洛又将九州神话体系中的另一个神祗给“物化”成了高维文明实验室中的工具。

  这般举动,属实有些大逆不道。

  可问题是,他好像每一次都能自圆其说,令人信服。

  这.......才是这场直播中,最让人细思极恐的东西!

  时间,已无限逼近凌晨一点。

  可反常的是,直播间中的观看人数依旧在不断上涨。

  从开播时的1000万人径直涨到了1500万,压根就没有准备停下来的态势。

  也是,毕竟齐洛正在做的事,已然超脱了常规的名着解读范畴。

  这是赌博!

  是一场颠覆九州神话体系、重塑众人认知的豪赌!

  风声,呼啸呜咽,高天之上偶有雷声轰鸣而至,似是随时准备降下一场迅疾的暴雨。

  可光线之中的那道身影,却并没有因此而有过半步退却。

  他脸上带笑,看向镜头的目光淡定如许。

  “刚刚讲的这一切,都是用来佐证共工是气象水文调节系统的第二个知识点!”

  齐洛抬手在空中比了个“二”。

  “第一个知识点是【人面、蛇身、赤发】,关于这一点,我们分别在另外三大场域的神话体系中找到了相似的形象!”

  “那第二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就是【高台、水道】!”

  他如此说着,表情郑重的望向屏幕。

  “诸位觉得,通过这两个关键词,能否在另外三个场域中也寻找到同样的地方呢?”

  观众:.......

  你都这样说了,那必然代表心里已经有谱了呗。

  别再用这种方式钓鱼了好吗?我们不知道都上过多少次当了,每回被打脸之后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啊.......

  期待感,也在这个过程中急剧攀升。

  说实话,之前齐洛找到另外三个与共工形象相似的神祗时,他们心里虽然惊叹,却并没有十分震撼。

  毕竟神话形象这玩意,是很容易发生雷同的,而且【人面蛇身】也是符合蓝星大文化背景下的形象塑造,若真要费尽心思的话,再去找出几个雷同的其实不算太难。

  但眼下的高台水道就不一样了。

  如果那伽、恩基和阿波菲斯的居住地也是这种形态和布局的话........

  就不是巧合或者雷同能够解释的了的了。

  他们如此想着,心底的焦躁感疯狂堆叠。

  而这一次,齐洛并没有让他们久等。

  简单梳理一下思路后,举步朝第一尊人面蛇身影像走去,过程中,熟悉的声音随风流淌。

  “还记得古印渡场域中的【人面蛇身】神祗那伽吗?我曾探究过祂在该场域中的居住地,最后......还真找到了一个!”

  “此地就在柬铺寨,乃古印渡文明影响至深的区域!它的名字,我想屏幕前的诸位应该都听过!”

  齐洛说着,顺手在【那伽像】前轻轻一挥。

  下一秒,一座巍峨悚然的建筑拔地而起,令人生叹。

  “它叫【空中宫殿】,就在尤为着名的吴哥窟内!根据古印渡传说,此殿深处困着一位人面蛇发的女神祗,且在殿内的护栏、壁画上,能够找到【那伽】的形象符号!”

  “现在,请大家将目光投向这座宫殿,我们来一起看看它的构造!”

  观众们压制着心中的骇然,将目光投向那座佛气森然的宫殿。

  “空中宫殿的构造与共工之台尤为相似,都是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形态!这是其一!”

  “在细节上,两处高台也有一个极为雷同的地方”,说话间,齐洛朝空中宫殿指去,“共工之台的台基一角设有蛇雕,而空中宫殿的角落处,设有狮像!都是动物的图腾,位置也都类似!”

  尤为曼妙的感觉,伴随着齐洛的声音,开始在神经中疾速蔓延。

  当齐洛讲出共工之台与空中宫殿之间的相同点时,那种穿越历史与地域的奇特体验,足够让一个人颠覆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