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篱笆墙的爬山虎
有二八杠的老式自行车,也有凤凰牌的轻型自行车,这些骑着自行车的年轻男女,或者四五十岁的男子,自行车上挂着一个袋子,或者一个类似公文包的东西,因为自行车太多,街道上,时不时传出“叮铃”“叮铃”的声音。
在香江,哪有见过那么多自行车的身影?
在香江,早已是私家车,公交车,甚至双层大巴出行。
也不是说没有自行车,只是比例非常少。
不像羊城这里。
如果到了海珠桥那边,早上上班时间,或者下午下班时间,通往海珠桥的自行车会是更多。
这些自行车,和自行车上骑着的年轻男女穿着的打扮,就是这个时代很明显的缩影。
求订阅!!
第398章:时代的缩影!【2】
阿珠,鐘楚虹,她们都没有骑过自行车,看到那些羊城市民骑着自行车那么欢快的样子,她们都想试一试。
“少爷,我都想骑自行车了,不知道现在国内自行车价格多少?”
杨铭没有回答。
旁边的张秘书则是说道:“阿珠小姐,我们国内的自行车价格,从一百多到两百多元不等。”
一百多到两百多元不等?
对于阿珠和鐘楚虹的收入来说,不高,一个月买它十台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国内大多数人来说,现在自行车也不是人人都有。
看似羊城许多市民都骑得起自行车。
其实,现在自行车也是属于奢侈品。
现在现在羊城一些国企铁饭碗职工,月薪在30到45元不等。
按照30元月薪,180元一台的凤凰牌自行车,那就是相当于一个普通人的收入,半年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才买得起。
如果是两百多元一台的自行车,对于30元月薪的普通职工来说更贵。
也就是说,现在普通家庭里面能够有一台自行车也是很不错了。
现在的大米价格为0.12元一斤(有些地方可能更便宜),100斤大米也仅需要12块钱,也就是说180元足足可以购买到1700斤大米,足以供养一家四口接近三年的生活用粮。
国内在三四十年后,大米价格在3元一斤左右,优质大米可能接近5元,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当初的180元可以购买到1700斤大米,放到三四十年后,接近是7000元左右的购买力,可见货币的贬值。
阿珠和鐘楚虹觉得国内的物价还是很低,那是因为她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国内的工资低廉远远超过她们想象力。
像杨铭老家那些农村人,一年到头,除了村里的农田,根本就没有其他收入。
也就是说,一个月下来,人均收入可能也就是几毛钱到两块钱不等,甚至更低,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收入和城市这些月薪几十块的相比,又有非常大的差距。
“你们真的想骑自行车,那到时就试一试。”
杨铭觉得,这两女也就是在羊城想试一试骑自行车。
回到香江那边,出行都是靠小车,到时就不愿意了。
继续往前面走去。
经过一家普通的旅馆。
旅馆外面有几棵树木。
现在还没有进入到秋天,但是,树木每天都会有落叶。
杨铭注意到两位旅馆女工就在那里扫树叶。
这几棵树的树叶应该不多,但是,她们似乎除了这一份工作就没有其他了。
杨铭在那停留了观察很久,发现都是那样。
除此之外。
杨铭看到那家旅馆外面,有人在修补墙洞。
一个不大不小的破漏墙洞。
但是,这三个人则是分工明确。
一个人拿着一盘灰泥,另外一个将灰泥往墙洞里面涂,第三个人则在旁边指着那个洞。
这说明了什么?
杨铭已经提前了解到这个时代。
现在他是深入体会到。
“杨先生,我得去管管他们。”沈先生觉得这也太难看。
就一个小小的墙洞。
三人在那居然花了大半个小时都没有搞完。
反而一边笑,一边聊,一边消磨时间。
杨铭则是急忙拉着沈先生说道:“沈先生,这是人性,很正常的。”
这些人就是在磨洋工。
在杨铭看来,那家旅馆是国企的,或者是羊城的企业,那么那两个扫地的女工,还有那三个涂墙洞的男员工,他们都是属于铁饭碗的。
反正,他们工作就是这样。
做多是这个工资。
做少了也是这个工资。
只有月底或者月初拿到工资,才是最高兴的。
其他时间,磨磨也就过去了。
如果是在香江的酒店和旅馆,像那些洗碗工,一天下来不把那些客人的碗碟全部都洗完,能够停下来休息?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那些洗碗工,可能洗到腰骨,手臂,全身发麻,没有完工之前,一天下来没有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都不能停下来休息。
阿珠和鐘楚虹已经看得出一些来,小声看向杨铭说道:“少爷,那些人那么懒,这怎么行?”
其实,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农村还没有分田到户,包产到户之前,农村农民也是一样的。
反正都是国家的,公家的,吃得也是公家饭,做多做少都一样。
到了城市的国企,还有那些铁饭碗职工,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其实已经到不得不改了。
杨铭看来,像这种情况,至少要提高了十倍的效率才行,否则,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如果是到了那些私人企业,这些人,还是原来那种懒懒散散磨日子的态度,那么第一天也就直接开除了,怎么可能还有继续那样磨下去的情况?
沈先生,张秘书尴尬。
杨铭则是觉得很正常。
如果在这个时代,他在国内生活,换做是他,怕是他也会那样。
因为无论再怎么做,收入也就那样。
反而如果你太过努力,别人还以为你是傻子。
“沈先生,张秘书,老先生提出的多劳多得,非常重要,在我看来,他们付出一点,那么也就一点收入,付出十点那就是十点的收入。如果付出一点,想要十点的收入,或者付出十点,只有一点收入,这些都是不正常的。”
“杨先生,我有些担心这种人,到时伱们来建企业,他们进去会不会那么懒?”沈先生问道。
“沈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可以和你说,任何资本是不允许出现这种事的,国内人太多,懒人很多,勤奋的人也很多,懒人不做,那么也就会立刻淘汰。”
在这之前,国内除了国企外,很少其他工作职位,那么绝大多数的农民只能留在农村。
等到香江,湾湾,东洋,高丽,甚至欧美大量产业转移到珠三角后,其实才越来越多的企业。
像八十年代富土康在这代工厂,一家代工厂都要招几十万人,这就相当于解决了一个中小型城市的所有人口就业问题。
更何况,那个时候,珠三角不仅仅是富土康在这代工厂,太多太多的工厂需要人员。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基建。
包括鹏城的基建,其他城市的基建,需要太多太多的工人了。
也就形成了后来的从农村出来工作的农民工。
求订阅!!
第399章:第一批个体户!【1】
杨铭等人继续往前面走去。
“叮铃叮铃!”
街道上自行车的铃铛声不时响起,让热闹的街头上显得更加有人气。
“卖冰棍!”
。。
杨铭已经看到一位二十多岁,上身穿着一件红色背心,还披着一件“的确良”衬衫短袖,下身穿着一件灰色的喇叭裤,脚上穿着一双解放鞋。
这名年轻男子骑着那辆二八杠的自行车,自行车后面拉着一个冰棍箱子。
除了上面写着“冰棍”两个红色的字体,上面还有一些布盖住。
这种七月天是羊城一年一度里面最炎热的天气,最高甚至达到三十七八摄氏度,这种情况下,能够来一根冰棍过过瘾还真的不错。
阿珠和鐘楚虹真的很好奇那个年轻人在卖什么。
“少爷,他在吆喝什么?”
“卖冰棍。”
冰棍?
阿珠和鐘楚虹真的很好奇。
要说雪糕,她们还是知道的。
但是,这冰棍到底是什么东西。
“卖冰棍喽。”
那名年轻男子又喊道。
看到没有人卖,准备骑自行车离开,杨铭急忙叫住。
看到老板要叫住的时候,陈震华已经出声叫住。
这个年轻人看到这一群人穿着像有钱人,急忙推着自行车来到杨铭面前说道:“老板,你要买冰棍吗?”
“多少钱?我看看。”
杨铭前世是在北方长大的。
这个时代,甚至,八十年代这种冰棍解决夏天炎热的日子,他真的没有遇到过。
但是,他在书上,在电视上看到过。
“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冰棍,都是1分钱一根。”
1分钱一根?
这什么概念?
阿珠和鐘楚虹都反应不过来。
现在国内买东西,确实是有1分钱,2分钱这些纸币和硬币的,以至于10元一张的大团结已经是很大一张纸币了。
杨铭以前听说那些冰棍制造厂不干净,随便用自来水就生产出来的,许多人吃下去肚子可能不舒服。
杨铭这些人刚刚从香江来,怕是吃了肚子疼。
“这冰棍干净吗?”杨铭问道。
“干净,我们是五羊牌雪糕工厂生产的,也就是人民食品厂,非常干净,我们的员工都自己买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