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269章

作者:万里不独行

柳清进嘟嘟也有大半年了,除了单枪匹马上任之外,谈下7亿美元的重磅融资以及促成嘟嘟快嘟合并也不完全是在单打独斗。

她一直在提倡公司内部的“正规化”“职业化”,具体来说就是从投行、咨询公司等挖了一批“精英”过来,组建了自己的班底。

嘟嘟的CTO张搏资历很老,是直接跟程惟汇报的,所以她这个总裁暂时还管不到。

程惟肯定道:“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们一定要来一个一鸣惊人,狠狠打个翻身仗,让所有人意识到万里出行已经落伍了。”

柳清对此没有那么强的执念,就像她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她一直是个“合作意识”很强的人。

如果上次程惟能够说服林一的话她是乐见其成的,大家一起挣钱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分个高下呢?

多想无益,现在她和程惟的目标是一致的。

“不管是万里出行和Uber现在的补贴力度都是很大的,如果我们的快车业务推出之后想要尽快打开局面的话,必须要有更大的投入。”

“考虑到万里出行的资金实力不如我们,Uber之前宣布在本地区投入10亿美元,这方面其实我们是占优的,所以选择空间会很大。”

“如果我们希望这一次能够打出声势来,我建议干脆就一步到位,直接免费吧。”

这个口气着实不小,不过程惟并没有惊讶,显然他们不是第一次讨论这件事了,是一个认真的方案。

“我觉得可以,花个10亿元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把快车的业务量拉到上百万,这完全是值得的,你看呢?”

程惟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也有些感慨,自己当初为了拉一万名司机在京城花了一个冬天。

专车业务上线半年之后才有40万司机的体量,虽然快车业务的定位大有不同,但这个企图本身就证明嘟嘟打车已经今非昔比了。

柳清当然没有异议,他们把这个方案完善了一下。

在城市上,他们选择了全国12座重点城市,基本覆盖各大区域,铺开之后可以进一步下沉。

在时间上,他们选择的是每周一两次,即“桔色星期一,全民免费坐快车”,每位乘客当天有两次不超过15元的免单机会,按快车单价计算大概相当于10公里路程,基本满足通勤需求。

另外呢,周一是双休日之后的第一天,对于上班族来说普遍感受是心情烦躁,这个时间得到一个免费乘车的机会,也会更容易得到他们的好感。

总之,这个活动一经推出之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毕竟免费的东西没有人会不喜欢的。

嘟嘟快嘟准备的活动时间是一个月,也就是四周的时间,但实际上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目标,也就是把订单量拉到了百万。

程惟那边的动作刚出林一他们就注意到了,因为万里出行始终是把嘟嘟当作最大的竞争对手的。

“完全免费,虽然一周才一次,但是这个手笔已经很是不小了,看来现在的花钱速度程惟还嫌慢。”

林一感慨了一句,刘简妮就比他务实多了:

“十个亿的预算我们也拿得出来,但是这样一来的下一轮融资的事情就更加紧迫了,你得做好准备。”

“师姐觉得呢?”

林一习惯性地问了一下她的意见。

李莫言条理清晰地回答道:“嘟嘟开始加大补贴,其实是一种逼迫,我们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

“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不能跟着他们的思路去花钱,我觉得可以在多元化业务上做更多自己的探索。”

“毕竟离我们上一次拿出专车业务的时候已经过了半年多,除了眼前的快车其他已经稳定下来了。”

她的意思林一明白了,于是当场做了决定:

“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嘟嘟的10个亿我们不得不跟,这笔钱就由师姐来定怎么去用。”

“还需要多少钱,我们再想办法。”

第492章 “父爱如山”

林一能找谁要钱呢?

到目前为止,万里出行还被认为是熊厂系的干将,所以他的头号金主爸爸自然是中年帅哥李罗宾。

罗宾最近过得不咋地。

宏观层面,到了2015年熊厂相比于成功转型移动互联网的A厂和鹅厂差距越发明显。

而具体到业务层面,熊厂寄予厚望的O2O业务也没有起色。

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成绩,熊厂在团购和外卖领域的投入很大,其他竞争对手根本没有放在眼中,除了行业里的两强之外牢牢占据着第三的位置。

但尴尬的是,团购市场的前两名是每团跟点评,外卖市场的前两名是每团跟饿了吗,全都跟A厂和鹅厂息息相关。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点评网已经拿到了8.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这个金额已经超过每团三个月前的D轮了。

再加上此前饿了吗拿到的3.5亿美元,鹅厂系在这一轮融资当中是占据了上风的。

有些难堪的是,他们似乎没有把财大气粗的熊厂当作自己的第一目标,而是奔着围剿每团去的。

无视是最大的羞辱。

李罗宾对于林一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万里出行是熊厂的020战队里唯一一家编外成员,不过也是唯一占据过市场领先地位的。

现在暂时落后于嘟嘟,严格说起来也可以说是非战之罪,毕竟嘟嘟实现反超的关键步骤是合并快嘟。

“你们那边现在怎么样,我看最近因为快车业务补贴战又重新开始了啊?”

李罗宾这次提到补贴大战的时候心态平稳了很多,因为去年年初的时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以他多年的行业经验都没有碰到过。

但是自从打车行业开了这个头,很快团购外卖行业都知道补贴的厉害了,所以过去一年纷纷效仿跟进。

这也是他们的融资额一轮比一轮高的原因。

这一次因为用不着熊厂钱包出一半的价钱,所以李罗宾对细节了解得不那么清楚了,不过简报还是看的。

话说回来,熊厂钱包除了在第一次补贴大战的时候迎来了发展高峰之后,受制于使用场景现在已经显出颓势,李罗宾完全能够感受到支付业务对于整个O2O战略的拖累。

“对,这一轮补贴战的声势虽然不如上一次,但这是因为消费者已经见怪不怪了,实际上随着业务规模的继续扩大,我们的支出还要高过上一次。”

“我这次过来是有很多地方来寻求帮助的,而且唯有熊厂能够帮上万里出行这些忙。”

李罗宾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他大手一挥:“你说。”

林一来之前也是准备了许久的:“这第一件事,嘟嘟此前推出了企业版的业务,也就是让那些打车之后可以拿着票据回公司报销的用户,直接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使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免去他们处理票据、报销流程的繁琐,以及用不着自己垫钱的资金压力,对公司来说也可以方便资金管理。”

“从业务占比上来说倒不是很高,不过对于那些支付能量很强的大公司客户是一个吸引力。”

“这样的话公司的选择就会替代个人用户的选择,所以万里出行也正打算跟进,我想除了我们本身之外,熊厂应该是我们服务的第一家客户。”

熊厂本身的员工数量并不算多,不过这是一个象征意义明显的动作,对内对外都能彰显两家公司的“特殊关系”。

这只是小事一桩,李罗宾干脆地点头:“没问题。”

其实这件事情只不过是个铺垫,林一再接再厉:“这第二件事,还是我们想要借用熊厂的资源。”

“之前我们在成立安全委员会的时候就曾经有一种构想,引入人工智能的技术来确保行程安全。”

“除此之外我们的技术部门还有很多持续在研究和改进的方向,比如说如何通过车辆和乘客之间的匹配实现整体效率最大话,怎样选择路线达到行程最优。”

“这些问题其实在我们跟LBS事业部合作的过程中一直有在解决,不过我想在这个基础上把合作继续深化。”

“具体来说,我希望能够由万里出行跟熊厂联合成立一个智慧交通研究院,不仅攻关我刚才提到的那些,所有能够改善交通条件的技术都在研究范围之列。”

熊厂的技术储备雄厚林一自然是垂涎已久,在这个问题上李罗宾也有心支持,因为万里出行每天产生的数据对于熊厂来说也很重要。

当然,熊厂做出了投入不能全部为万里出行作嫁衣裳,所以关于研究方向以及成果如何利用的问题他们还是进行了仔细的商讨。

在名字上,因为是两家公司共同成立,林一建议不以任何一家公司来命名,就称“智慧出行联合研究院”。

李罗宾在这上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执念,也不打算仗着股东的身份压他一头,所以就这么简单地定了下来。

“这个研究院由谁负责?”

李罗宾原本的想法是,林一手上根本没有咖位足够的技术大拿,连CTO都是从自己手下挖过去的。

因为在IT行业,那样的人身价都很高不是万里出行请得起的,那么多半还是要熊厂出人。

不过他失算了,林一虽然自己夹带里没有人,但还是认识人的。

“我建议由京电的李菲菲教授来担任这个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她是国内在这方面的专家,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声誉。”

林一说的这些都是基础条件,满足的未必只有这位女教授,他考虑的重点因素当然是他们之间的香火情。

李罗宾自己确实是很重视技术的,所以对于学界这些知名教授都有所耳闻,其中就包括李菲菲教授。

他知道林一出身于京电,选择了李菲菲教授恐怕是两个人之间有些渊源,不过至少这位不是万里出行的内部人士,要说她是林一的人肯定言过其实了。

在双方的合作当中万里出行当然处在一个相对不利的位置,那么在人选上有一定的诉求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罗宾也没有贸然地答应下来,他提出:“不如这样吧,改天请李菲菲教授过来,再加上我们各自的技术人员,三方一起详谈一下研究院的事情。”

这事儿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而且林一此前也还没有跟李菲菲教授商量过,他打算从熊厂这边离开就去学校找她。

“那还有最后一件事,鉴于现在补贴战的情形非常激烈,我们迫切地需要下一轮融资进行补充,希望熊厂能够在资金上也有所支持。”

第493章 历历在目

李罗宾对于林一来找自己要钱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明白了林一刚才先说另外两件事的用意。

不管是引入万里出行企业版的事,还是两家公司联手成立研究院的事,都可以看作是两家公司加深联系,万里出行进一步靠向熊厂的标志。

既然当了这个带头大哥,那小弟有事儿要出钱出力也是应该的,不过该问的还是要提前问清楚。

“你们现在的资金状况可以只用到什么时候,下一轮融资是怎么样的计划,需要什么时间到位?”

对林一来说,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会尽可能地去拿其他投资人的钱,而不是李罗宾的钱。

但在目前补贴大战重启而且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根本没有他挑三拣四的余地,不管是谁的钱他都必须尽可能地多拿。

林一此时言无不尽:“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预计会在6月份见底,所以必须在这之前新一轮的融资到位。”

“我们希望能够发动原有的股东追加一轮投入,表明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外募集可能会是一个相对顺利的方案。”

“其中熊厂一直是我们的战略投资者,也是万里出行发展最重要的基石,所以我们期望能够有一个表率作用。”

林一其实还可以有很多说辞,比如据他所知嘟嘟快嘟这一轮融资的时候将会得到A厂和鹅厂双双的大力支持。

显然,他们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打车市场迁延日久的战事,而这也是两家大厂本来同意合并的原因。

不过林一还是很讲究分寸的,虽然他跟熊厂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说有求于人姿态就有点太低了,但是李罗宾是他的金主爸爸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会投。”

李罗宾干脆地给出了肯定的回复,应该早就对此有所考虑:“你希望能够拿多少钱?”

林一说道:“按照业务规模来测算,万里出行本轮的估值应该在80-100亿之间,不过我们并不像在这个上面过多纠结,因为投资人还有别的标的可以选择。”

“这一轮融资的首要目标是金额,我们会尽量把有意向的资金全都吸纳进来,以备补贴大战进一步持续和升级的需要。”

林一其实是有个目标的,按照现在的估值他最多能拿到大概20亿美元的融资,如果可以的话他是愿意多让出股份的。

不过这事儿他说了不算,还得看融资的情况而定,他不想过早透露给李罗宾影响对方的预期。

李罗宾点了点头:“现在是行业的关键时刻,从上一次补贴大战的情况来看,行业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你们只管放手去做吧。”

“熊厂这边的投资额度,我会在公司内部讨论之后具体答复你的,绝对不会耽误你这一轮的融资。”

林一知道李罗宾又过于乐观了,2014年初的那一轮补贴大战,除了他自己是早有预谋之外,嘟嘟和快嘟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措不及防。

但这一次大家,包括新入局的Uber在内全都是有备而来,在资金上也已经做了充足的预算。

以这场融资军备竞赛目前的进度来看,加起来不烧个几十亿美元,这把火是停不下来的。

这些话他当然不会说出来,总之拿到李罗宾的口头承诺之后,今天这一趟算是没有白跑了。

……

从熊厂那里离开,林一的下一站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京城电子科技大学。

虽然今天是临时造访并没有提前预约,但是林一毕竟已经今非昔比,他还是第一时间见到了自己的目标。

“好久不见,李教授。”

“林老板日理万机都多长时间没来学校了,今天应该不是凑巧路过所以来看看我吧?”

女教授的语气轻松显然只是看玩笑,不过林一已经快忘掉自己还是个大学生确实是事实。

“李教授就不要埋汰我了,我有几斤几两不管外人怎么说,在这个学校里应该没有人比您更清楚了。”

“得了,说事儿吧。”

林一也严肃起来:“是这样的,我们万里出行发展到现在规模已经不小,但是在技术上还常常感到有很多目标无法完全实现。”

“所以我们希望跟熊厂联手成立一个智慧出行研究院,针对某些特定的业务方向上对双方形成业务支持。”

“我也不瞒您说,我最大的顾虑是熊厂仗势欺人控制了这个研究院,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就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