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系学霸 第719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有道理啊!我竟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比观众还要震惊,他们中甚至有人,提出了和普通观众一样的观点,‘飞船利用反重力屏障,穿梭到了其他平行空间,在这个空间,和物质不发生作用’。

但是,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

这个说法很容易被推翻,因为现场地面上,留下了几条宇宙飞船行走的痕迹,而且是很重的痕迹。

这就是和物质发生作用的明证,也说明宇宙飞船穿梭过程中,也依旧是在地面上行走。

国外的科学家们感到震惊的是,宇宙飞船穿梭的过程中,并没有发出巨大的声响。

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

其实,飞船没有加速过程才是正常的,因为Z波建造了太空航道,如果有加速的过程,‘穿梭航道’也就等于失去了意义。

测试过程中,没有发出巨大的声响,就很是不能理解了。

从几条宇宙飞船留下的痕迹上,可以轻易判断出,飞船是在地面上行你好走的过程中完成的穿梭,反能量屏障能够隔绝能量,却不能够隔绝物质,宇宙飞船没有飞起来,就只是正常在地面上行走的。

同时,仔细观看视频,还能发现很重要的一点--

测试穿梭航路的地面,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很难判断具体是什么,但视频中可以看出对比,穿梭测试后的地面,似乎是凹进去一点点。

地面凹进去非常的少,不是通过大面积的对比,就很难真正看出来。

国外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们,仔细注意着视频画面,做出判断以后都跟着眼前一亮。

他们很轻易的得出个结论--

高等压缩材料制造技术,和建立太空航道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对空间、物质进行压缩。

两者都离不开一项技术--Z波。

当然了。

每一个机构都知道Z波技术很重要,但他们没有稳定发射Z波的技术,最多只能利用反重力装置,开启反能量屏障积累能量来释放。

这个方法是非常落后的,发射的Z波能量很低,而且效果很不稳定,完全没办法控制住,也就没有办法深入去研究。

回到刚才的问题,飞船地面穿梭的过程中,没有发出巨大的声音。

这就是问题所在。

很多人都知道战斗机飞行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声响来自战斗机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而发动机之所以会发出巨大声响,很大原因就是空气的进入和排出。

所以归根究底,还是战斗机飞行过程中,和空气剧烈摩擦导致的。

有些战斗机可以加速到超音速,而在加速到超过音速的一瞬间,战斗机边缘挤压空气,会发出形成一声巨大的音爆震动。

这些都是和空气摩擦导致的。

宇宙飞船有着超大的块头,测试中的速度也达到了每秒一公里,理论上测试的几秒内,会和空气剧烈的摩擦,并释放出巨大的噪音。

可是,完全没有!

宇宙飞船直接就变得非常快,而发出的声音和之前慢慢前进是一样的。

“这不可能!”

有些科学家看了测试过程,顿时惊讶的喊出声,“我们已经证明,反能量屏障并不能隔绝空气,也无法完全隔绝声音。”

“怎么可能没声音呢!难道是信号传输、画面传输的问题?”

“现场拍摄的,直升机螺旋桨的声音都能听到,为什么没有音爆!”

有科学家提到了另一个问题,“正常来说,以飞船完全不符合流线力学的构造,也不可能达到每秒一公里的速度。空气会形成巨大的阻力,强行以这种速度前进,产生的摩擦力,可能会让飞船变成一个巨大的火球!”

“哪怕是达到了每秒一公里的速度,在出航道的一瞬间,也肯定会带起巨大的空气流动——”

“这不符合物理常识!”

最后才是管家。

哪怕国外的科学家们不愿意相信,也必须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也就是,‘太空穿梭航道内,牛顿力学某种程度上失效了’。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穿梭航道内是独立的空间,和外部的物理定律不一致’,以及‘飞船的反能量屏障,能够一定程度上,隔绝物理定律’。

等等。

当测试实验发生在眼前,就必须要相信所看到的,然后去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

哪怕建立太空穿梭航道,是属于一种全新的科学,也不是玄幻魔法,肯定符合某种物理规律、宇宙规则。

——

陆地穿梭实验的成功,标志着宇宙飞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这个胜利是非常关键的。

就好像战斗机造出了核心的发动机、航母造出了关键的动力设施,核心才是最重要的,而其他部分都是可以替代,并且没有技术难关的。

当然了。

实际上,没有技术难关的原因,还在于压缩材料技术的发展,让飞船不再受到材料技术制约。

不管怎么说,胜利还是非常关键的,测试取得成功以后,项目组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连底层人员都拿到了不菲的奖金。

各个领导层的工作还是很多的,测试当天进行了简短的清楚,第二天还需要继续工作。

赵奕也非常的忙碌,他不止要关心测试过程中的技术、数据,还需要代表项目组,参加测试后的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一系列记者的问题。

在宇宙飞船的核心技术领域,赵奕是最有发言权,也是最能够把握技术相关对外公开信息问题的。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非常盛大,前来的记者涵盖四十几个国家,人数超过了三百人。

赵奕、陈泽生等技术组组长,和高层领导一起坐成了一排。

前面就是高层领导正常的讲话,差不多就是说一下宇宙飞船项目有多重要,并宣布宇宙飞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展望一下后续进展以及未来探索宇宙之类。

之后就到了技术提问环节。

好多国外记者的焦点,就是国外科学家的疑问,“为什么宇宙飞船在航道中穿梭时,不和空气发生作用?”

这是提前之一。

赵奕是被提问的对象,他笑道,“首先,这个问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飞船在穿梭过程中国,也同样会和空气发生作用。”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问,为什么不像是战斗机那样,产生音爆?对不对?”

“这个问题非常负责,和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有关。”

“我们都知道,物质的速度取决于观测点,取决于相对性,比如,火车上,乘客们的位置相对是静止的。”

“穿梭过程的区域,就可以看做的是火车,当飞船进行穿梭时,它的速度必须要参照里面的物质。”

“这就是我的答案。”

赵奕并没有说的太深入,再继续就要牵扯到空间问题了。

虽然太空航道的原理是压缩空间,已经被很多的科学机构‘猜到’,但公开了消息、深入的去说,肯定就会透露出很多原理。

这些原理都是保密性质的,最少暂时还是不要说出来。

赵奕的举例很直白。

现场所有人都听懂了,但真到了专业物理学家的耳朵里,能理解的内容就太多了。

航道,相当于火车?

里面的物质都是身处在‘火车’上,但是,即便如此,里面有些物质是不动的。

比如,中间多出个静止的石子。

如果出现了静止的石子,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航道和火车也是不一样的,因为火车相对于铁轨,是一直在运动的,而航道看起来确实不动。

这怎么能等同呢?

假如和猜测中的一样,压缩材料技术和建立航道的原理一样,石子也肯定会被压缩,被压缩的石子会产生什么变化,还会不会在原地不动?

等等。

这些都是问题。

当深入去思考以后,就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

好多国外的科学家都很关心新闻发布会,赵奕回答的几句被各种解读,反倒是引起了更多的疑问。

好多物理学家发现个大问题--

太空航道区域内,很可能存在全新的物理体系!

这对于物理学家们的诱惑太大了。

一台高能的粒子对撞机,就可以吸引无数的物理学家参与工作,因为参与到粒子对撞的研究,就可以看到很多新变化,来针对微观物理进行研究,就能通过粒子对撞实验,来完善微观物理体系。

简单来说,参与粒子对撞实验,很容易出一些物理成果。

全新的物理体系,可要比一台粒子对撞机有价值多了。

那表示他们可以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全新的体系,从而深入性对宇宙进行理解,也许就很容易破解,一些现有物理体系,无法解答的问题。

当许多科学家为之心动的时候,也反应到了国际上,一些学术机构主动和国内沟通,希望能参与研究Z波以及反能量屏障技术。

他们不像是原来那样,说让国内公开技术,而是希望能派出专家,参与到实验研究中。

一些机构还特别表示,“我们只是研究航道内的物理特性,而不是研究Z波发生技术。”

这个要求让国内很是为难。

如果只是派出科学家,参与到Z波航道内部物理特性的研究,倒是不会对技术保密造成影响,而且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国内确实缺乏大量相关领域的顶尖物理学家。

这种研究也会让国内对与Z波航道、压缩技术更加了解,而国内掌握着最关键的Z波发生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对国内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研究真的有必要吗?会不会造成一些其他问题?

很快。

问题被抛给了赵奕。

第六百七十章 灵感很重要,运气也很重要!

国内有关最新技术的决策,总是要询问赵奕的意见,因为赵奕才是对技术最为了解的人,同时他个人的影响力,也辐射全世界,成为了影响力最大的科学家。

不过,赵奕对于决策没有什么兴趣,最主要是Z波相关的研发牵扯到保密性问题,他个人肯定是不会做决策的,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做参照。

他首先提出了一点,就是Z波覆盖区域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现在有关Z波覆盖区域发生的情况,以及内涵的物理特性,都是他根据实验结果解析出来的,但他不可能全部解析完毕。

当发生空间压缩的时候,周围的空间是怎么运行的,整体会有什么反应,以及内部的物理机制变化,每一个问题都非常的复杂,里面可研究的东西很多,只要耐心去做研究,肯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这也是好多国外机构,国外科学家希望能参与到Z波覆盖区域相关物理研究的原因。

现在国内的Z波发生设备,制造的基础还是赵奕最初的设计。。

Z波发生技术说是成熟了,实际上,只是在运用方面,做的比较熟练,但也许Z波发生技术,还能运用在很多方面,因为对于相关技术不是很理解,应用范围就被大大缩小了。

应用,不是解析、研究。

现在国内对于Z波技术,就好像是偶然发现了炸药制造方法,就一直不断的制造炸药,利用炸药爆炸的特性, 去应用在各个领域, 应用确实是非常的熟练,但缺少的是对炸药的深入研究。

为什么根据配方, 就能制造出炸药?

为什么炸药爆炸?

等等。

这里面牵扯到很多的科学内容,都需要非常仔细的深入研究。

如果只是进行应用,肯定会错过很多的东西。

Z波技术也是一样,深入研究是未来必须做的事情。

当好多国外机构来谈, 加入到研究Z波覆盖区域的物理特性时, 让国内感觉到非常的心动。

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缺少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而有关Z波覆盖区域的物理问题,比粒子对撞还要复杂,需要大量的顶尖物理学家参与研究。

虽然近些年来国内一直鼓励培养物理、数学的理论人才, 但因为时间还很短暂, 培养的效果并不怎么好,另外,不是每个人去努力,就能够成为顶尖数学、物理学家的, 理数学、理论物理领域非常需要天赋。

有些人做题是一把好手, 任何高难度的题目都能快速解答,他们可以说就是天才, 但真正参与到数学物理研究中, 工作的效率却非常低。

所以培养理论天才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大规模的人才基数,才能出现一些顶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