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吃小南瓜
一群人给赵奕接风洗尘。
除了陈泽书意外,还有好几个组长、负责人以及领导层,他们平时吃的工作餐,肯定都是免费的,但龙虾这种昂贵的食材,肯定还是要自掏腰包。
所以一群人起哄让陈泽书请客吃龙虾,还说只给赵奕点一只,实在是太吝啬了。
实际上,饭店里就只有三只了。
陈泽书当然不会中计,他根本就不接这个话头。
其实赵奕根本不在乎龙虾不龙虾,以他的身家来说,再昂贵的食材也吃得起,他只是觉得让陈泽书脸黑很有意思,到现在,两人也算是忘年交了。
宇宙飞船项目组好多技术领导都在,就一起谈起了核心部件测试的问题,同时也谈起了赵奕的工作。
赵奕来这里肯定不是当看客的,他身上挂着一个技术总顾问的职位,是需要参与到工作中的。
他的工作比其他人都重要,就是进行最后的基础审核。
每一个组都会把相关的测试结果,以及实验的计算数据递交上来,他则是负责最后的审核。
所有的测试结果、数据都通过审核以后,才能够决定继续进行实验。
虽然只是做相关数据的审核工作,但赵奕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压力最大的。
碰到其他人根本不会接手这种工作。
如果实验因为数据上出现问题,肯定和最后审核组脱不开关系,等于是背上了很大的责任。
但是,赵奕不在乎。
一则是,他很擅长做审核数据的工作,确定自己不会出问题。
二则是,宇宙飞船项目组太大了,牵扯的资金、影响力非常多,其他人也不敢背负如此重大的任务。
当然了。
如果是迫不得已,也会有人站出来,但想来回被工作愁白了头,甚至会被压力直接压垮。
这就像是牵扯到民生的大坝工程,最后的审核都是一系列人员参会,而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组负责,否则开启大坝真出现问题,比如被江水冲垮,谁敢去担这个重大责任?
担负这个责任,甚至可以说,会背上千古骂名!
——
伴随着测试时间的临近,国际舆论也变得非常火热。
好多的媒体报道最新进展,还有不少的媒体,进入到了宇宙飞船基地,拍摄到了具体的画面,发布出去就引起大量的讨论。
一些消息的爆料,也让舆论更加期待,“这次实验是赵院士把控的。”
“核聚变团队的陈泽书院士,对于核聚变装置非常有信心,他表示现在的装置,技术已经趋近于成熟,未来再继续发展,很可能覆盖民用,时间不会长于十年。”
“反重力组的周启平院士表示,测试实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可以期待在电视里,看到真正的穿梭。”
“据有关人士透露说,实验会在平地上进行,直播拍摄则是通过直升机,会在直升机的高视野下,看到整个穿梭过程。”
“这会是个非常惊人的实验,过程也会非常的震撼!”
“我们期待——”
在舆论进行热议的时候,高层领导已经带队来到了太空城,并马上巡-视了宇宙飞船,关心了实验准备工作。
这时候,一切工作差不多结束了,就等着预定的时间到来。
赵奕就开始陪同高层领导,巡视项目组各个部分,也包括其他国家负责的部分。
宇宙飞船的核心装置都是国内自主研发制造的,其他部分很多都交给了其他机构和团队,国内则只负责最后的测试和验收。
整个项目消耗的资金超过两千亿美元。
国内出资在八百亿美元上下,负责的都是核心部件,具有技术相关的统治地位。
其他参与的国家、机构,出资大概在一千两百万美元左右,他们也肯定不会白白出资,已经和国内达成了一系列技术合作协议。
其中很重要的是,国内要在确定的时间,对外开放压缩材料的销售,并在卫星、飞船等过一系列太空探索有关的方向上,给予材料和技术的相关支持。
另外,和宇宙飞船直接相关的是,参与的机构分到了宇宙飞船内部,属于他们独有的实验室,也就是,宇宙飞船进行巡航,或者其他太空活动时,他们有权派出科学家团队参与。
等等。
当然,暂时宇宙飞船还在进行核心装置测试,距离升上太空还有不断的时间,等这次的测试结束以后,还会进行二轮、三轮以及更多次测试,过程中就会把飞船的其他部分,逐渐的安装上去,过程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左右。
在一切都安装好以后,宇宙飞船就会进行整体的试飞,并慢慢修正发现的问题。
等进行了很多次测试,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会进行上太空的试飞测试。
宇宙飞船的测试,都是一步步进行的,测试安排的非常细致,牵扯到如此庞大的工程,再认真、再细致也不为过,测试过程比战斗机试飞、航母测试,都要复杂很多倍。
如果不出现大问题的话,测试时间倒不会太长。
“最终预计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就可以正式进行太空测试了。”
“之后,飞船就会搭载功能型的小型太空飞船,并试着执行简单的任务,比如,巡航并派出飞船登陆火星。”
项目负责人李晋介绍着。
高层领导听着点头,不由得问向赵奕,“奕星,怎么样?你们的小型飞船,应该不会延期吧?”
“当然不会。”
赵奕道,“我们已经有了登路船,现在正在研发运输船,还有载人飞船,预计最多半年之内,就能见到成品,甚至可以对外进行售卖。”
“当然,如果允许的话。”他说着补充了一句。
高层领导也知道是什么意思,有关最新科技的规则,还没有制定的非常详细,往往都是碰到什么问题,就开会进行讨论。
但是,相关负责部门,比如,科技处、G防部门等正在进行相关的论证,确定对外开放什么技术,什么技术产品可以进行售卖,还打算制定最新的《科技安全法案》,并且讨论了未来太空探索,可能会碰到的人-道主义、救援、危机应对等相关的制度。
比如,未来探索宇宙会非常频繁,肯定会碰到飞船发生故障,或者遭遇危险等情况。
当宇航员在火星遇到危险,是救援还是不救援,具体要怎么进行救援?救援费用谁来出?
如果是奕星,也就是企业的飞船呢?
是国外的飞船呢?
等等。
这些后续都会讨论,并给出确定的规则。
终于。
时间到了测试日期。
好多参与工作的人,都直接去了测试地点,隔着围栏远远的看着庞大的宇宙飞船。
普通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都只能远远的看着,一些项目组负责人、顶尖的技术人员等,才能进入到内部看着飞船点火。
核聚变装置已经提前完成了点火,外围就能听到响声,但因为密封做的比较严,声音也不是很大。
这些声音多是内部电动机发出来的。
核聚变装置内部的剧烈反应,却没有任何声音发出,主要是因为‘反能量屏障’作用,能量直接被隔绝,粒子也被隔绝了大半儿,再加上完善的密封,就不会有声音发出来。
距离测试时间二十分钟,好几架直升机都已经起飞。
有一部分是媒体的直升机,主要是负责进行拍摄,有一部分则是搭载着观看实验的人。
赵奕就是其中之一。
他和高层领导一起登上直升机,会在空中观看实验过程。
在空中能够看到整个穿梭过程,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第六百六十八章 诡异的黑球!诡异的测试!
宇宙飞船的陆地穿梭测试即将开始,来自全球六十一个国家的媒体,都会进行实时直播报道。
各国媒体使用统一的播放画面,主持人在测试开始前,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介绍起了测试详细内容。
他们已经拿到了详细的实验内容,可以进行解说分析了。
“现在我们的拍摄角度是在直升机上,可以看到地面上有一大片空地,这片空地长约十公里,宽也同样有十公里。”
“我们能看到,地面上修建了一条非常宽的道路,道路的宽为一百米,这是非常惊人的。”
“等一会儿,宇宙飞船的测试开始,就会沿着这条公路前进。”
“按照我们拿到的数据,测试计划是以每秒十米的速度前进,这个速度并不快,还赶不上公路的普通汽车,但是他将会完成陆地穿梭的壮举。。”
“我们已经看到过太空穿梭,但以太空卫星摄像机的视角,也只能看到飞船快速消失在眼前。”
“现在的测试完全不一样,天空上可以俯瞰整个地面,所以我们能看到整个的穿梭过程,宇宙飞船从开始穿梭,到飞速前行,再到穿梭结束,总计用时在六秒以内。”
“这就是穿梭宇宙的技术。”
“根据飞船项目组负责人周启明的解释,太空穿梭路线上的粒子数会影响到穿梭速度,陆地上最大的问题是空气,无所不在的空气, 会大大影响穿梭的速度。”
“但不管怎么说, 庞大的宇宙飞船,能够在地面上以一公里每秒的速度前进, 也绝对是非常惊人了。”
“在之前,只有超音速的战斗,能够在空中达到这个速度。”
“不过我个人认为,以这种速度前进是非常危险的, 假如中途碰到什么障碍物, 也许会发生大的危险也不一定——”
最后一句是国外解说员的调侃,但也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他并不了解太空穿梭技术,只是觉得速度太快, 撞到东西就会发生意外。
地面一片空旷的环境, 似乎也佐证了他的想法。
国内的主持人肯定不会这么说,也不可能在节目里,进行个人性质的调侃,介绍的结尾则是, “我们期待测试实验, 同时也祝愿测试能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的成功!”
这时候,镜头的视角转到了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才刚刚从停机棚里移出来,如此快头的大家伙, 可不是容易移动的, 肯定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摄像机已经能拍到飞船的整体,从上方的视角来看, 宇宙飞船的造型, 远称不上美观,因为没有外在的框架,看起来就是个钢铁怪兽, 甚至还有一些不成样子。
飞船的后方是个几十米宽的大圆,大圆的上方则嵌套了一个小圆。
大圆就是反重力系统, 也是整个飞船的支撑。
小圆则是核聚变装置。
其他装置都没有安装上去, 反动力系统上方边缘就有很多的空地, 两者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圆形建筑。
因为是在陆地上的实验,宇宙飞船需要横向的移动, Z波装置就没有安装在正上方,而是放在前方, 看起来就像是卡车头一样, 只不过是圆形的卡车头, 好像是车头戴了顶帽子。
整体来看,宇宙飞船则像是一个圆形的卡车头,拉着一个圆形的巨大建筑。
飞船还没有正式启动,只是刚移动出来。
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出现了大量讨论,每一个观看直播的人都惊叹于宇宙飞船的外观,“这还真是一个怪兽啊。”
“它或许是一个变形金刚, 如果放在电影里,他一定是个反派。”
“只有反派才会这么丑!”
当然, 外观并不重要,好多人关心飞船的构造,“最上面的小圆应该是核聚变装置吧?”
“那个就是核聚变装置?真的能够一直运行吗?”
“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
“据说现在, 核聚变装置就已经运转了,而且会一直运转下去。”
“最下方的应该是反重力系统吧?我见过好多反重力相关的研究,还有反重力飞船的图片, 都是巨大的圆形结构。”
“他会在测试开始后,释放反能量屏障,到时候我们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不对,我们能看到一个黑球,纯黑色的,或者说就是一片空无,就连光线都能被吸收。”
“我看过太空船做实验,当时的飞船就是这样,先是变成一个完全看不到的黑球。”
“那真是很可怕!”
“不过我有些期待了,这可比看恐怖电影有意思多了。”
国内外舆论都充满了期待。
这种期待也是很正常的,哪怕是在科幻电影中,也极少有飞船穿梭的画面,即便是有,也只有开头和结尾,一眨眼的时间就到了。
现在飞船的测试,可以看到穿梭的过程,好多人都无法想象,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国外的科研机构、从事最新科技研究的科学家们,也同样非常的期待,他们并没有完善的反能量屏障技术,更没有Z波,也就是制造穿梭通道的技术,但他们可以从实验测试的过程中,窥探出Z波技术的一些数据问题。
另外,还可能以实验过程,得到一些理论结论。
科学家们的讨论就要专业多了,“正常来说,穿梭过程中,每秒的速度超过一公里,速度就接近,甚至超过了三马赫。”
“在速度提升的瞬间,飞船空气摩擦应该会发生音爆吧?”
上一篇:亿亿神豪从被劈腿开始
下一篇:打造究极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