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系学霸 第579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另外,还有,转子的动力输入方式,有很多选择,但是我们需要高效、稳定的,却没有……”

陈泽书连续说了很多。

等所有都说完以后,他则是有些好笑的看向了赵奕,开口问道,“赵院士,你怎么看?”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赵奕。

刚才就是赵奕说,觉得输送泵技术简单,他们才会过来认真看看,陈泽书院士也给做了详细的讲解。

如果赵奕说不出个什么,怎么样稍微也有点尴尬。

赵奕仔细看着设计图,随后指着定子的位置,很认真的说道,“陈院士,你刚才说的两个问题,第一个,你可以把定子往后移动九毫米,外围设计成齿轮状态,并加上一条密封塞。”

“转子的位置要前移,这是因为第二个问题,动力输送。”

“其实最好的动力方式是磁场传统,通过定子的磁场,传给动子。”

“这样说,你应该能明白吧?”

赵奕好似随意的说了几句,其他人都有些不明所以,有些人则是觉得,他只是不想陷入尴尬,就随意的提了几点建议,就继续用好笑的眼神看着。

陈泽书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当他随着赵奕的话,仔细看向设计图并进行思考的时候,表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过了大概半分钟以后,他马上朝着旁边副研究员喊了一声,“把朱林办公室的人喊过来,有几个、来几个!”

“快点!”

其他人顿时都意识到不对。

朱林办公室的几个人,就是负责输入屏蔽泵设计工作的。

这也是他们的在研项目。

朱林带着连个研究员,急急忙忙的过来,看到赵奕马上热情道,“赵院士,认识一下,我是朱……”

“你就是朱!就是你!赶紧过来,别说废话!”陈泽书做事雷厉风行,马上把黑着脸的朱林拉过去,说起了刚才赵奕的提议。

朱林顿时认真起来。

很快。

几个人一起开始对设计的验证工作。

陈泽书说了声抱歉,也马上加入进去,输入屏蔽泵不是他的项目,但他是核所的院士,什么项目都要关心一下,眼前似乎有了巨大进展,肯定要非常的重视。

接下来接待反重力飞行器组的,就变成了行政和后勤人员,他们也连连说了抱歉,还给陈泽书说了几句,“陈老院士就是这样,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研究!”

“没关系,这样看看也挺好的!”

“肯定是研究重要!”

反重力飞行器团队代表们很大度,他们都知道是因为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赵奕给提了几个小意见,结果似乎非常的有用。

这实在是很惊奇!

虽然都知道赵奕是超级天才,甚至研究出了反重力,但核所专门的技术组,研发了一段时间的设计,碰到的技术难关,被赵奕三言两句解决,经历了一下还是很惊奇。

“赵院士……”

“真是无所不能啊!”

“也不知道有多大帮助,不会一下子就把技术问题攻克了吧?”

“有可能啊!”

其他人纷纷的猜测着。

赵奕倒是表现得很淡然,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当有人问起的时候,他只是一副淡然的样子,表情则是被解读为,“我早就说过很简单了。”

其他人都有点郁闷。

看赵奕解决问题的样子,似乎还真是非常简单,但仔细一想就不对了,核所一个技术小组,研发过程中碰到的设计问题,怎么可能简简单单的解决?

虽然赵奕只是说了几句话,但肯定句句都非常关键,否则陈泽书院士也不可能是那种表现了。

所以……简单?

对赵奕来说,确实是非常简单;对他们这种‘普通人’来说,就是难如登天了。

前面,是对的。

在赵奕看来确实是非常简单,一则是输入屏蔽泵已经有了基础的设计,攻克了一些技术难关。

二则国际上就有更先进、更完善的技术。

在使用《监察率》和《衍生率》后,甚至都没有消耗几点精力,他就找到了设计上的不足之处。

实际上,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输送压力泵的设计确实很简单,复杂性来说还比不上工业主轴,碰到的难关就只是设计上的。

只要不是基础理论的问题,或者是非常复杂的设计,对他来说,都可以归在‘简单’行列中。

……

下午。

反重力飞行器团队再次见到了陈泽书。

老院士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却显得精神意义,见着赵奕的时候,马上就走了过来,两只手都握了过去,满是热情说道,“赵院士啊!真是名不虚传!别人都说你非常的天才,现在才知道,哪里是天才,简直,神了!”

“你的建议都说到了关键,我们论证了两个小时,发现在理论上,设计已经完全达到了标准!”

“下一步已经可以进入到制造、试验阶段了。”

“这项核反应堆的配套技术,等于说已经攻关了一大半儿,剩下就是时间问题了。”

“等工作上报的时候,赵院士啊,你放心,肯定给你记上一笔!”

赵奕则是不在意的说道,“有帮助就好,没关系。”

他还真是不在意。

现在赵奕的成果太多,小成果多一个、少一个,对他根本是毫无影响。

接下来陈泽书变得更热情了,他知道反重力飞行器团队的目的,是为了看看核技术是否能应用在大型器械、设备上。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设备,但反重力飞行器团队关心核动力航母技术,肯定是类似的军用推进式核反应堆,恰恰……

核所没有相关成熟的技术。

这并不尴尬。

全世界都知道国内不可能有相关成熟的技术,陈泽书也说起了航母用核动力装置研发的问题。

上午说的是配套技术,下午就变成了核心技术。

航母用核反应堆在理论上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国内本来就掌握核反应堆技术,掌握的核反应堆技术还不是一种,而是高达几百种。

这些种类用真正运用到实践的,就包括大型的核电站以及军用核潜艇,另外在民用核反应堆技术上,也是有一定探索和覆盖的。

“现在航母用核动力装置研发,主要两点,一个是功率,另一个就是丰度。”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技术要么功率不足,要么丰度有差距,后者的问题更严重。”

陈泽书介绍起来。

核反应堆的类型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输出功率,而真正使用的时候,还要注重一点--

寿命!

如果核反应堆需要频频的维护,肯定不能用作军用的,而决定‘使用寿命’的就是丰度,丰度指的是‘核燃料’的丰度。

“核燃料”的丰度,意思是核燃料中核物质的浓度,核燃料的“丰度“越高,其发生核反应时释放的热量就越大,使用寿命就越长。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来说,核燃料的丰度低于百分之二十,就是民用级别的核反应堆。

为了保证绝对的安全,所有核电站反应堆里装的核燃料,都是低浓度铀-235,丰度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左右,以保证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可能发生核爆炸。

所以,每次发现核电站泄露事故,都只是泄漏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而不是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丰度大于百分之二十,就属于军用级别的了,大于百分之八十五就可以用于制造核弹。

“现在我们的核反应堆技术,要么丰度不够,要么功率不足。”

“所以,我们对航母用核反应堆的研究,是朝两个方向攻关的,一个提升潜艇用小型反应堆的功率,另一个是提升高功率反应堆的丰度。”

“前者,很难。”

“后者,同样很难。”

陈泽书用两个‘很难’来做结束语,也表示出技术难度有多大。

潜艇用小型反应堆的功率,和航母用反应堆根本不是一回事,几十年前就有很多国家,都希望把潜艇用小型反应堆,安装在大型的航母上,就一直展开相关的研究。

现在继续做类似的研究,研发出来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提升高功率反应堆燃料的丰度,最少要比‘国际几十年没有成果’的研究好的多。

当然,难度也非常高。

比如,核电站所用的高功率反应堆,理论上足够大型航母所使用,但是丰度就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也就表示几年就要更换一次燃料。

针对大型航母来说,每一次更换燃料都好像是重新建造,其高昂的维护费用和时间成本,根本是消耗不起的。

对比来说,M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A-4W反应堆的核燃料的丰度高达百分之六十,也就表示可以连续工作二十年以上,一艘航母的服役周期内,只需要换一到两次燃料即可,效率是非常高的。

正在建造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使用的A1B压水式核反应堆,核燃料的丰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百分之九十七,理论上来说,可以让航母的服役期内不需要换燃料,从建造时就装上去,就再也不用更换。

陈泽书说了有很多内容。

赵奕也听了很多内容,他的总结和陈泽书所说的不一样。他的总结是,核反应堆种类很多,技术也很多,就导致可能的研发方向也有很多。

虽然陈泽书认为增加高功率反应堆的丰度是个不错的路线,但语气并非完全的确定,换句话说,增加增加高功率反应堆丰度的方向,也只是核所的研究组讨论的结果。

万一,是错的呢?

在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之前,谁也不敢说选择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其他人则稍稍有些失望。

他们来核所参观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研究核反应堆技术,了解了一大堆内容以后,就只是得出‘没有成熟可用技术’的答案,结果当然是令人失望的。

虽然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可心里怎么也有些失望。

陈泽书也没有给个确定的答案,说多少年以后会拥有航母核动力装置技术,也就是连未来都期待不了。

反重力飞行器团队的人,就开始讨论是否能用丰度低、功率高的反应堆,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不可以’。

毫无疑问,空中堡垒要求的动力,以及考虑到未来的服役,肯定比大型航母要高。

核动力装置技术连大型航母都没办法满足,就更加不可能满足空中堡垒的动力需求。

赵奕对此倒是没什么失望的,他并不是反重力飞行器团队的,反重力是他研究出来的,但他只是提供理论和技术,设计空中堡垒并不是他的工作。

这次他来的目的是,了解一下核相关的理论技术,以便补充对粒子物理的了解,也许就能帮助完善边界理论以及解析神灵密码。

等反重力飞行器团队的人离开以后,赵奕则是留了下来,他决定呆上几天,和核所的几个核专家,专门探讨一下核物理问题。

第五百三十一章 申请进行核-试验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奕就住在核所安排的接待公寓,并到核所和核专家们,一起探讨起核物理问题。

赵奕的目的是进行核物理的学术交流,以便补充自己在粒子物理领域的空白,顺带也能丰富一下知识广度。

但实际上,最开始他并不是和核专家们讨论核物理理论问题,而是被一大堆小组、部门、领导,邀请去看各种核所的项目。

核所对赵奕太热情了。

陈泽书院士每天都亲自接待,差点要二十四小时陪护,实际上,像是陈泽书这样,六十岁左右在一线岗位的院士,工作是非常忙碌的,但他推掉了大部分的工作,就专心陪着赵奕到处走、到处看,顺便讨论问题。

核所的其他人也差不多,比起接待反重力飞行器团队,他们的热情明显是上升了好几倍。

这主要还是因为赵奕的影响力,以及赵奕到核所做的事情。

赵奕只是过来了一趟,看了看输入屏蔽泵的设计,就解决了屏蔽泵的技术难关。

核所的人对赵奕佩服无比,都十分感慨‘名不虚传’。

他们自然会非常热情。

核所的领导层对赵奕非常热情,技术组的负责人,也希望带着罩衣,看看他们的研究。

万一……

赵奕看上几眼就找出了问题,把碰到的技术难关攻克了呢?

这已经有先例了!

于是赵奕就接到了邀请,被热情的接待着去参观各种项目、设计,最开始还稍稍好一些,后来实在有些烦不胜烦,他干脆苦笑着直接说,“不可能看到什么难关,我就直接解决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