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系学霸 第448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锅炉技术问答1200题》?”

“《热能工程与先进能源技术仿真与设计》?”

“赵奕,你在干什么?”胡志斌很不理解的翻看一本本书,“都是机械、能源相关的书籍吧?你看这些干什么?”

“忽然感兴趣了。”

赵奕简单解释道,“我以前都研究理论,发现研究应用技术也挺好的,但不知道该怎么学,就借了一大堆书看。”

“看书是对的。”

胡志斌做了一句评价,说道,“不过,学习啊,不一定要自学,也可以去听听课。咱们(大学)的工学也不差,机械与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全国排名也挺靠前的。”

“是吗?”

胡志斌很用力的点头,“真挺不错的。机械系的王刚,和我关系可好了,前两天还一起吃饭。他是机械自动化专家,带的学生设计的机器人,去参赛还拿了个二等奖呢。”

他说着忽然一拍大腿,“对了,一会儿就有王刚的课,你可以去听听,就在第三教学楼。什么教室你问一下就知道了。”

“好吧。”

赵奕干脆放下了书本,想着去听听课也挺不错,就算很无聊也可以刷刷休息币,总归肯定是有收获的。

半小时后。

第三教学楼,402教室。

留着一头标准地中海发型的王刚教授,正站在大教室的讲台上,嘴巴半张着怎么也合不上,他满眼迷茫的盯着最前排中间的身影。

“赵奕?是赵奕吧?”

“哪位好心人能告诉我,赵奕、赵大数学家、赵大院士,为什么会出现在《机械原理》的课堂上?”

第四百零八章 非常不同寻常的数字

王刚摘下了眼镜,用力揉了揉眼睛,再睁大眼看了过去,“就是赵奕?”

他还是有些不确定。

把手用力支在讲台上,身体向左侧倾斜,仔细的看上一眼,再把身体向右侧倾斜,仔细的看上一眼,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没错!”

“的确是赵奕!”

王刚有些滑稽的动作让教室里的学生们忍不住发出笑声,但是他一点儿都不在乎,而是走下了讲台,拉到了赵奕身前,仔细盯着他的脸,开口道,“赵院士?你这是……”

他的语调有些悲伤。

其实赵奕也是很烦恼的,他有时候就去课堂上听讲,但因为都是生物科学的课程,两个班里每个同学都很熟悉,他们早就已经习惯,就不会有一大堆人围过来。

现在来到机械系的课堂上就不同了,好多同学都不认识、没见过,他们对赵奕的到来感到惊奇,赵奕本来是在坐在最后排的,他也习惯了坐在最后排,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结果一大群学生围过来,还有好几个用手机拍照,抢着坐在赵奕的身边。

当听说赵奕是真来听课后,他们就簇拥着赵奕去了第一排,还解释道,“这个位置最好了。王老师讲课可有意思了!”

“赵奕,你可是来对了!”

“王刚老师,是我们系最好的老师了,他的课我从来不逃……”

赵奕想低调已经低调不了,也就光明正大的坐在了第一排。

当听到王刚的问话以后,赵奕点头道,“王老师,我最近对机械相关的专业知识很感兴趣,听说你的课很有意思,就来听听。”

王刚被捧了一下,顿时有些飘飘然,但想到赵奕在台下听讲,还是感觉非常的郁闷。

赵奕、赵院士啊!

这样的一尊大佬坐在台下,还坐在了第一排中间位置,还怎么正常讲课呢?

王刚发现赵奕的态度很诚恳,也没办法继续说什么,只能带着郁闷说道,“谢谢!赵院士能来听我的课,真是荣幸。”

“您客气了,叫我赵奕就好。”

王刚和赵奕客套了两句,但到最后也没叫‘赵奕’,因为他和赵奕不像是周立、胡志斌那么熟悉,直接称呼名字觉得很别扭,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只能回到讲台上,说道,“今天我们……”他犹豫了一下看向赵奕,还是继续道,“继续上次的内容。”

王刚确实是很优秀的老师,机械系的学生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他的课程不是照本宣科,会根据书里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讲解一些实用而有趣的例子,他也会调动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

同时,他对于课程进度的把握非常出色,学生会感觉每堂课都没有讲多少东西,但距离考试两、三个星期,书本上的知识点都刚好讲完。

这节课就是继续上节课的内容,讲机械设计的逻辑和概念。

王刚准备了几个过去发明的小故事,发现赵奕在课堂上以后,他就没心情说什么故事了,而是思考着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赵奕觉得,我的课程没什么意思呢?”

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赵奕也许就不会来了。

否则……

赵奕觉得他讲课很有意思,以后每一堂课都来听,就真是郁闷透顶了,他可不想步理学院、生命学院老师们的后尘。

王刚仔细思考着想到了办法,学生们觉得他的课程有意思,是因为他确实用功做了准备,再加上授课的经验,自然就会变得有意思了。

“如果我照本宣科的讲,就按照书里的内容说,就没什么意思了吧?”

王刚思考着觉得可行,至于其他学生怎么想,他已经不在乎了,反正就是一堂课而已,讲不好也就讲不好,并没有多大影响。

接下来他就开始‘念书’。

其实也不用一句句的念,书里有什么知识点他都清楚,他就一个个的讲解知识点,不进行任何的拓展,也不和学生进行互动。

这样讲课速度就非常快了。

谈下的普通学生根本跟不上,成绩好一些的也感觉很困难,感觉课程都快变成了背诵,能跟上背的下来就能听得懂,中途有一些没‘背下来’,后面就可能听不懂了。

一节大课,一个多小时。

王刚只是让学生中途休息了五分钟,其他时间都在快速讲解知识点,都感觉是考试之前的复习,而不是最开始的讲课。

他能发现学生大多听不懂、跟不上,有些学生干脆都快睡着了,但依旧没有改变讲课方式,他已经想好下节课,就把这节课的内容补回来。

反正……

一定要让赵奕感觉没意思才行!

这也是王刚感到郁闷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听不太懂,有些学生则直接睡觉了,而赵奕则听得精神奕奕,似乎对内容很感兴趣的样子。

“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讲的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可赵奕怎么这么精神?”

终于。

课程结束了。

王刚长呼了一口气,强烈出笑容问向赵奕,“赵院士?怎么样?有不懂的地方吗?”

“您讲的很清楚了,我都明白了。”赵奕很满意的笑道,“您真是很优秀的老师,下节课我还要再听听。”

他的话音似乎发自内心,还带着了赞叹的语调。

王刚愣在了原地,回忆着刚才的课程,怎么也想不出有什么‘优秀’的地方。

……

下课。

王刚抱着课本儿走出教室,楼梯拐角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以极快的速度走下了楼,他下意识喊了一声,“老胡?胡志斌?”

“啊?”

“蹬、蹬、瞪。”

胡志斌在楼梯口探出头,摸了一把脑门上不存在的汗水,打着哈哈笑道,“王刚啊,我来找赵奕,他没在教室了吧?”

“你怎么知道赵奕在我这边?”王刚带着疑惑问道。

“听说的……听学生说的。”胡志斌仔细解释道,“我以为他在理学院的办公室,后来又去了医所,结果有人说,他好像来这边上课了,我就奇怪呢,就过来看看。”

“是来了。”

王刚叹着气走过去,“也不知道赵奕是怎么想的,竟然来上我的课。”

“我也是奇怪啊!”胡志斌也跟着叹气,马上感兴趣的问道,“怎么样?有大院士听讲。”

“别提了。”

王刚郁闷道,“最郁闷的是,他说下次还要来听。”

“说明你讲得好啊!”胡志斌高高竖起大拇指,“咱们学校都知道,你讲课讲的好,公认的啊!学生们都对你评价很高,我估计啊,赵奕也是听说了,就来听听。”

“但是我的课是机械……”

“这个我知道。”

胡志斌道,“我这几天看赵奕,好像一直研究工学,什么动力学、工程、机械之类的,估计他也是打听了一下……”

“他跟谁打听?”王刚忽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他用怀疑的眼神看向了胡志斌。

胡志斌赶忙摇手,嗓门变大了一些,“王刚啊,这你就不对了,这件事和我可不知道,咱们什么关系,我还能劝赵奕专门来听你的课?你那是机械的专业,赵奕研究的是数学、是医学……”

“也对,但是你刚才不是说。”

“是啊!”

胡志斌的嗓门更大了,“他最近是在看机械的书,所以才来你这里听课啊,我说啊,你也别向东想西的,赵奕选择来你这里听讲,就证明了你的水平,对吧?”

“那倒也是……”

王刚被捧了一下,心里舒服了一点,但马上皱眉道,“可他说下次还来。”

“这说明你讲得好。”

“我实话跟你说吧。”王刚叹着气把刚才估计快速讲知识点,没有去引导学生的事情说了出来,说完继续道,“然后,他说我讲的不错。”

胡志斌听着直摇头。

王刚不解。

胡志斌解释道,“你想啊!赵奕是什么人?天才,超级天才!直追爱因斯坦、欧拉,不对,超越爱因斯坦,超越欧拉……反正很厉害,像是咱们这种普通人,能理解他吗?不能。所以你不要用你的思维,去试着理解赵奕的思维。”

王刚听罢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对啊!

“所以说,我以为讲的差,也许在赵奕看来就是讲的好?反之,我以为讲的好,也许……”

“对!”

胡志斌用力点头。

“谢谢,老胡,还是你够意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胡志斌梳着不存在的胡子,说出了四个字,“孺子可教……”

“滚!”

胡志斌说的没错。

赵奕的评价标准和普通学生不同,因为他的‘需求’和普通学生不同,他是想用‘听课’来代替‘自己看书’。

王刚一直在说知识点,中途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就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讲。

赵奕很轻松的全都听明白了,而且还记在了心里,他发现胡志斌说的是对的,来听课真是个正确的选择,比自己看书的理解速度还快,树上有好多没有用的那种,像是一些简单的题目、例子,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

王刚的课程刚好帮助他‘精简’了内容,听课不用太费脑子,比自己看书的速度还快。

挺好!

赵奕回到理学院办公室,再拿出书本看了起来,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也感觉很没意思,还是放下了书,继续做粒子数学的研究。

昆仑发动机研发小组的‘特聘教授’,毕竟只是一份‘兼职’工作,有心情的时候就看看、学学,再研究研究,不用投入全部的精力,另外,基础知识的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

这个还是要慢慢来。

粒子边界理论引入质量的研究,去环安市的科研基地前,就已经有进展了,再拿出来看看也许有新的思路。

赵奕翻阅着原来的研究记录,仔细的思考起来,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进展。

“究竟哪里是突破口呢?”

“该怎么去思考?”

“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思路?为什么?”之前的研究一直顺风顺水,就算偶尔思路被卡住也只是小问题,感觉继续耐心的做研究,肯定能找到新的思考方向。

现在不同。

赵奕发现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思考,因为已知的路,都好像已经被堵死了,就好像是现实人类,不能理解四维一样,怎么去思考也没有意义,只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