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系学霸 第131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叫我钱老师!赵!奕!同!学!”

钱虹强调。

赵奕嘿嘿笑着指着自己道,“你的导致赵卫国是我的师兄,所以你应该叫我师叔。”

“你,师叔?别逗了!”

“要尊师重道!”

“小屁孩!”

“请教我师叔!”

“你——气死我了!”

钱虹不顾形象的抓着头发,感觉都快被气炸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竟然证明了角谷猜想?

赵奕听罗智金说的厉害,还以为‘贺门’是个大‘门派’,实际上,‘贺门’很小,也只是个‘戏娱’的称呼。

贺明成一辈子都在做研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带学生。

他几年才收一个学生,只是看到好苗子心动,培养也只是对学习进行指点,就是告诉学生该学什么。

比如,袁仲晨。

袁仲晨在燕华大学上大一的时候,图书馆里遇到的贺明成,两人说了一会儿,贺明成发现袁仲晨很独到的见解,差不多等于‘看对眼’,他就指导袁仲晨应该学什么。

袁仲晨大学毕业,就离开了燕华大学。

贺明成觉得袁仲晨是最得意的弟子,其实他就带了袁仲晨有三年多,也只是告诉他该看什么书,有不懂的地方帮忙解答一下,也没要求袁仲晨毕业去干什么。

‘贺门’,是靠学生闯出的名号。

七年前,贺明成的学生,应化国,他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奖项时,在颁奖的时候说道,“我要感谢我的老师贺明成!我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取得的,但贺明成才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我永远都是‘贺门弟子’。”

这就是‘贺门弟子’的由来。

其他人都把贺明成的学生称为‘贺门弟子’,但一个个人头数出来也不超过十个,放在一起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所谓‘有本事’,也不过是个研究员、教授、博导之类。

院士就不用想了。

贺明成做了一辈子的研究,也没混出来一个院士评级。

这些和赵奕还扯不上关系。

当天晚上赵奕回到酒店,仔细的过了一遍论文证明过程,明天就要真正上台演讲,来听讲的还都是大佬,他心里也是有些紧张的。

那好像是……

毕业设计、论文,即将接受严格答辩、审查的感觉!

第二天赵奕起的很早。

上午再过一遍论文内容,仔细的看发现没什么问题,才有心情出去转转。

演讲是下午两点进行。

时间到了中午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来到燕华大学,研究生楼下聚集着不少人,好多都是顶尖的计算机人士,还有一些数学、物理等教授也来了,一个计算机的算法,能吸引这么多人,还有个原因是‘普及性’。

如果是非常专业性质的计算机算法,能吸引的只有计算机行业人士,其他学科的人不一定能听明白,也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

‘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就不同了。

‘筛选法’就是在解决魔方计算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而魔方计算问题根本不用专业人士,找个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就能明白意思。

当看似简单的问题,成为了世界难题,关注的人就肯定会多。

所以来的人也有些杂。

时间到了一点左右的时候,赵奕也来到了研究生楼,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他被徐超带着进了会议室里的小间,就一心认真的准备演讲。

两点。

会议室人满为患。

赵奕准时的走进了会场,两侧摄像机顿时指了过去,他的脸上挂着淡笑,表情出轻松自然,随后控制着电脑,打开了制作好的PPT,并依照计划好的内容开始演说。

这其实就和拿着台词演讲没什么区别,就是把推导好的过程详细的证明一遍。

本来应该一直顺畅的结束,中途提问的时候就不对了。

有个叫李益来的教授,总是问一下刁钻古怪的问题,他还不断反复的询问,过程中和大学数学、定理有关的步骤。

赵奕解答的很轻松。

当知道一些证明定理和结果后,《联络率》能帮助他轻松解决过程,他在台上侃侃而谈,越说就越有自信,让李益来看的更窝火。

李益来挑毛病也是有原因的。

他的研究项目是和‘数据挖掘’有关的算法,但两、三年时间都没什么进展,好不容易有了一些进展,正打算发表一篇和优化算法有关论文,打算以此申请一些科研经费。

论文写完了。

他的优化算法论文中,举的例子就和魔方计算有关,里面还表示说,使用他的算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量,只要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就能找到破解魔方最简洁的算法。

这时候魔方计算器出现了。

李益来感觉脸被打的啪啪响,他生气的差点砸掉了电脑,想想经费申请不下来,一台电脑也是价值不菲,最后还是没舍得砸下去。

当然。

最重要的是努力成了无用功。

科研领域最怕的就是研究方向相同,方向相同就会导致,有一方的研究会成为无用功。

李益来败在一个高中生手里,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他还没办法说出来,还要庆幸论文没有投稿、发表,否则真就成了笑话。

现在看到台上的年轻高中生,其他人都是一脸的‘后生可畏’,李益来只感觉郁闷的吐血。

‘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可不是简单就能证明出来的,中途需要给人消化理解的时间,也会给出提问的机会。

李益来就不断的提问。

李益来专业做算法研究,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他提问了几次以后,忽然皱住了眉头,随后再次举手提问。

其他人都有些看不过去了--

“这个李益来要脸不要!”

“为难一个学生干什么,他问的东西都很明显的,根本不应该问。”

“老不要脸!”

贺明成教授坐在第一排中间,他不但听得很认真,还低着头做笔记,发现李益来总是打断,提的问题还有些可笑,也不由得皱住眉头。

李益来还是说了出来,他指出了一个真正的问题,“赵奕同学,我注意到你刚才的证明过程,说所有的可能的情况,被分析判定后,都会归为数字一,也就是只剩下一种可能。”

“这个过程并不严谨,你用到了几个代数的定理,但最后的总结,却直接得到了结果。”

“如果你的证明过程是对的,不就等于证明了角谷猜想?”

李益来说完有些得意的坐了下来。

会场顿时安静了。

每个人都在讨论刚才的过程,因为过程有些复杂且绕脑,赵奕有一部分是用计算机的方法演示、说明的,其他人并没有注意到。

李益来提醒了一下,大家马上都注意到了。

角谷猜想,也叫作冰雹猜想,是一种数学猜想,说一个正整数x,如果是奇数就乘以3再加1,如果是偶数就析出偶数因数2?,这样经过若干个次数,最终都会回到1。

许多人都声称证明了角谷猜想,还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实际上,至今还没有‘被公认严谨’的证明过程。

所以猜想依旧只是猜想,而不是能直接运用的定理。

赵奕的证明过程中,用计算机演示、说明,看似过程十分的严谨,却用到了‘角谷猜想’的内容。

这并不算错。

李益来说的证明步骤,是数字无限大的情况下,对每一种可能进行分析判定,运用在魔方上,最多就只有27种扭动情况。

根据日本和美国的数学家攻关研究,小于7x10^11的所有的正整数,都符合角谷猜想的规律,若是再大于7x10^11的数字,差不多只是理论上的数字,计算机想一一判定分析就非常困难了。

另外,计算机和数学不同。

数学需要最为严谨的证明,理论上的数字也需要证明,计算机算法最终的目的是输出正确的结果。

哪怕是存在一点点的瑕疵,‘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法’,放在计算机算法领域里,也已经是完善的算法,可以直接被运用起来。

用数学思维说明有问题,能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会场议论纷纷。

多数人承认李益来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赵奕的证明过程,在现有的计算机性能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计算机算法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输出结果,能运用于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结果正确,算法就能应用。

这就足够了。

台上。

赵奕盯着屏幕上的过程,不断思考着李益来质疑的话。

角谷猜想?

好像是啊!

如果证明过程是正确的,岂不同时说明角谷猜想是正确的,反之就是不正确的。

但肯定百分百正确!

赵奕相当的有信心,《联络率》可不会骗人,他完全理解了证明过程,而‘角谷猜想’就只是猜想,不是固有的公式、定理,也绝对不是《联络率》使用的‘先决条件’。

所以……

赵奕静静的思考有五分钟时间。

台下众人都以为他受到了打击,罗智金教授走过来,想过来安慰下他,告诉他计算机和数学不同,不要理会李益来‘鸡蛋里挑骨头’的废话。

这时赵奕抬起了头,认真看着李益来,随后干脆站了起来,迈步走到李益来的面前。

其他人让出了一条路。

“拉住他!”有人忽然喊了一声,“别让他打人啊!现在这小年轻可说不好!”

“赶紧的!”

“李教授,小心!”

李益来听到喊声吓的往后推了一步,只是后面是椅子根本无路可退,他可都有五十多岁了,身体远算不上硬朗,可禁不住小年轻的一拳。

赵奕终于有了动作。

他激动的抓住李益来的手,非常认真说道,“谢谢你!李教授!谢谢你!真的很感谢。”

“啊?”

李益来有点懵。

赵奕深吸一口气道,“要不是你提醒,我都没有发现,我竟然证明了角谷猜想!”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这就……太监了?

1976年的一天,《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一条数学新闻。

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70年代中期,美国各所名牌大学校园内,人们都像发疯一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玩弄一种数学游戏。这个游戏十分简单: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N(N≠0),并且按照以下的规律进行变换:

如果是个奇数,则下一步变成3N+1。

如果是个偶数,则下一步变成N/2。

不单单是学生,甚至连教师、研究员、教授与学究都纷纷加入。

为什么这种游戏的魅力经久不衰?因为人们发现,无论N是怎样一个非零自然数,最终都无法逃脱回到谷底1。准确地说,是无法逃出落入底部的4-2-1循环,永远也逃不出这样的宿命。

每个人可以从任何一个正整数开始,连续进行如下运算,若是奇数,就把这个数乘以3再加1;若是偶数,就把这个数除以2。

这样演算下去,直到第一次得到1才算结束。

是不是每一个正整数按这样的规则演算下去都能得到1呢?这就是叙古拉猜想,也叫“冰雹猜想、角谷猜想”,在包括后来的克拉茨问题,都是数学界有趣的‘3X+1’问题。

国外喜欢把‘3X+1’问题,叫做叙古拉猜想或者冰雹猜想,国内则叫做‘角谷猜想’,因为是一个叫角谷的人,把问题传到了国内。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想证明出来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