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乡下
又为什么要走不寻常的路?
是因为第一部 小说《七种武器》太过于成功了,怕第二部作品无法像第一部作品那样成功,才不得不想办法出奇制胜吗?
这种可能性的确有,而且似乎还不小。
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还很让人期待。
其实,武侠名家和武侠迷们,也考虑过这种可能。他们也认为这种可能的可能性不小。
没办法,《七种武器》真的是太成功了,犹如石破天惊、横空出世一般。
即便是李寒,也很有可能没有办法保证,第二部 作品能够到达同样的水准,那就只能出奇制胜了。
结果会怎么样?还是那句话,只能拭目以待。
另外,除了这种猜测之外,网络上还有少数一些阴阳怪气的声音。
说什么李寒之所以不走寻路,是因为他再也写不出《七种武器》那种作品的原因,以后的武侠作品只会一部比一部更差之类的。
又说者是,李寒彻底的飘了、膨胀了,一部《七种武器》让他认为自己是武侠小说第一人了,可以随便乱整了。
而不管怎样乱整,读者们都会乖乖的接受,认为乱整的好之类的。
这些声音自然是来自那些对李寒有怨念的人,比如因为电影《活埋》事件,而对李寒心生怨念的那些极少数的编剧等等。
这样的人虽然很少,但却会始终存在,犹如附骨之疽一般,没有办法。
好在那些声音是极少数,没有多少人会去在意。
一些娱乐媒体们也是眼前一亮,李寒终于还是推出新武侠小说作品了。
这才对嘛,这样他们才有新闻可以报道不是。
于是,那些娱乐媒体们纷纷报道,或客观的报道,或许有意无意家加些主观因素的报道。
而伴随着娱乐媒体们的报道,更多的吃瓜群众也知道了相关的事情,网络上更是热闹。
缘溪村。
外界关于《越女剑》各种讨论,李寒也有所了解。
对此,他并不打算表什么态,就让外界议论和猜测去吧,等到一个星期之后,结果自然尘埃落定。
《越女剑》是前世武侠小说泰斗人物,金庸先生的作品。
主要是说,越女阿青剑术极高,被范蠡引荐到宫中教授士兵,最终帮助越王勾践雪耻复仇。
然后,阿青暗暗爱上了范蠡,而范蠡早与西施有白头之约。阿青见到西施的美貌后,知道胜过自己太多,又不忍伤害西施,最终黯然离去,成全了范蠡和西施。
整部小说借助历史上的真实事实,以及相关的传说,把家国之仇和个人爱恨结合在一起,使得厚重感十足,读之韵味无限。
虽然篇幅很短,只有区区两万余字,但却极其精彩,是一部熠熠生辉的经典之作,可读性非常强。
李寒相信,这样一部作品,虽然是短篇,但一定会比王萧生等人的长篇作品,更加精彩!
对于《越女剑》的问世,李寒十分期待。
而一个星期的时间一晃而过,新一期的《武侠风云》发行,《越女剑》也正式和这个世界见面。
这天早上,等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武侠迷们,纷纷走进书店和报亭,购买最新一期的《武侠风云》。
当然,包括王萧生在内的一众武侠名家,和很多普通的武侠作者们,也同样纷纷出手。
他们其实和武侠迷们一样急切。
第287章 步子迈得太大
然后,迫不及待的翻开,找到《越女剑》的页面。
“‘请!’
‘请!’
两名剑士各自倒转剑尖,右手握剑柄,左手搭于右手手背,躬身行礼。
两人身子尚未站直,突然间白光闪动,跟着铮的一声响,双剑相交,两人各退一步。
”
开篇是两名剑士在比剑。
两名剑士比剑,在武侠小说中,本来是非常寻常的场景,几乎任何一位武侠小说作者,都写过类似的场景。
但是,看到《越女剑》开篇这样的场景描述之后,无论是武侠小说作者,还是武侠迷都“咦”了一声,他们感觉很不对劲。
不是因为比剑的场景描述写的不好,而是因为描写的太好了。
两名剑士打斗的一招一式都非常清晰,画面感非常强烈、真实,就像是在看影视画面一样。
这不对劲,很不对劲。
为什么会觉得不对劲?
所有人想了一会儿,终于恍然,是行文风格不对劲。
确切的说,是与《七种武器》的行文风格完全不一样。
《七种武器》中也有打斗描写,一般都是类似于这样的文字:
“剑在哪里?
剑已经刺进了敌人的咽喉。”
根本就不会像现在《越女剑》这样,将打斗的画面描写如此清晰、真实。
李寒这一次的新书《越女剑》,竟然完全改变了行文风格吗?
行文风格是说改就能改的吗?
无论是武侠小说作者,还是武侠迷,这个时候都非常诧异。
李寒终究还是李寒,一开篇就给你整点意外出来。
不过,能够将打斗画面描写得如此清晰、真实,笔力非常强啊!
李寒的笔力已经强到可以随意转换行文风格了吗?
这也太强了吧?
继续往下面看。
刚刚的两名剑士比试结束之后,另外又有两名剑士继续第二轮比试。
这很明显是两方剑士接连出人比试。
行文风格和前面一样,打斗的场景依然十分清晰和真实。
看样子,李寒是真的彻底改变了行文风格。
这还真是让人意外。
一众武侠迷们原本还以为,能够再一次看到李寒那种天马行空般的文字呢。现在看来,在这一部《越女剑》中是看不到了。
当然,能够看到如此精彩的打斗画面,似乎也不错。
两种行文风格,各有各的魅力。
两拨比斗的剑士,一方是青衣剑士,一方是锦衫剑士。
结果,青衣剑士完胜锦衫剑士。
青衣剑士是客,锦衫剑士是主。
锦衫剑士这边有一王者,见自己这边完败,却大肆夸奖对方好剑法,还重重赏了对方,又说什么上国剑士名扬天下,今日大开眼界了之类的。
一众武侠迷们啧啧感慨,这王者气度不凡啊!自己这边都完败了,却还大肆夸奖对方。还说什么“上国”,难道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然后,下一刻所有的武侠作者和武侠迷们都愣住了。
因为,那王者的身份揭晓了,赫然竟是越王勾践。而那官员则是越国大夫范蠡。
勾践?范蠡?
这什么情况?
明明就是武侠小说,怎么连勾践和范蠡都出来了?
难道李寒竟然打算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我擦!还可以这样?从来没有人这样干过啊!关键是与历史相结合真的好吗?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不多,这特么搞不好要劝退不少人啊!
当然,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极为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也有可能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绝对的艺高人胆大!
关键就是看这种创新和尝试,能不能够让那些想要放弃的人,选择不放弃了?
当然,是不是真的是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现在还不一定,还要再看一下。
很快,实锤了,真的是与历史背景相结合。
锦衫剑士是越国剑士,青衣剑士则是吴国剑士。
越王勾践昔日为吴王夫差所败,卧薪尝胆,欲报此仇,表面上对吴王十分恭顺,暗中却日夜不停的训练士卒,伺机攻吴。
勾践为了试探吴国军力,连出自己这边的剑士高手与吴国剑士比剑,不料一战之下,自己这边的剑士高手完败。
勾践又惊又怒,脸上却不动声色,还对吴国剑士的剑法极力赞叹,衷心钦服。
这分明就是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之前的时间段嘛。
李寒这操作...有意思。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部作品的主人公还是一名女剑士。
这么算起来的话,这部作品就有三处地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行文风格、作品背景、主人公角色。
一处地方就已经非常大胆了,有着一定的风险。现在却有三处地方,会不会步子迈得太大了?
有意思。
一众武侠作者们有了更大的兴趣,李寒这小子的确很有天赋,但再有天赋也不能这样搞啊!
创新和尝试的地方太多了,风险无疑会非常的大。搞不好就会自己把自己作死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倒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众武侠作者们,尤其是以王萧生为代表的武侠名家们,对此突然变得很是期待。
而对于武侠迷们来说,这个时候主要分为了两种心态。
一种是变得更加兴奋和期待,这样好啊,这样更有意思,让人更加期待后面的故事,以及主人公那名女剑士的出场。
这种心态的人占多数。
然后第二种心态的人,就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一部分人主要是很不喜欢历史的人。
李寒这样子一搞,让他们突然之间有些不太想看下去了。
他们并不怀疑李寒的实力,只是这种真实的历史背景,真的很难让他们产生什么兴趣。
看来,这本书他们是很难再继续看下去了。只能继续期待李寒的下一部作品了。
但愿下一部作品不要再与历史相关联了,就像《七种武器》那样,是纯粹的江湖背景,多好?
犹豫良久之后,他们终于还是渐渐合上了杂志。
罢了,等待李寒的下一部作品吧。
而另外那些变得更加兴奋和期待的人,则更加急不可耐的继续往下面看。
不同心态的人,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第288章 阿青的剑法到底是有多高?
变得更加兴奋和期待的人,更加急不可耐的继续往下面看。
他们很期待主人公的出场,不知道主人公的人设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和勾践、范蠡等人之间产生什么关系?
吴国剑士剑术高超,志在灭吴的勾践十分心急,与范蠡、文种两人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