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第163章

作者:在乡下

  经常都会拿出来自己欣赏,又或是给友人们欣赏,越欣赏越是觉得满意。

  然而现在,当他看到《西湖初晴后雨》之后,瞬间感觉自己的《西湖春行》,是如此的普通。

  这让他感觉十分的无奈。

  然后,又非常的感慨,《西湖初晴后雨》这首诗是真好,写出这首诗的李寒……

  不简单!

  第四更(加更)!

  求订阅!求票!

  希望大家正版订阅呀!乡下会每天努力更新的,天天都多更。

第233章 效仿刻诗(万更求订阅)(修)

  柳长青如此感慨,在属于他那个级别的诗人的交流圈子里,大家也都在谈论这首诗。

  “看到这一首诗,是真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反正让我来赞美西湖的话,我肯定是写不出这种程度的诗的。”

  “我也写不出。之前写过一首,自己感觉不错,大家的评价也挺高。但真是没法与这首诗相比。”

  “李寒竟然能够写出这样的诗,确实是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看来,我们有要从新定义一下,他在诗词方面的才情了。”

  “可是可以,但再等一段时间应该会更好。等他写出更多的好诗之后。现在,他的诗毕竟还是太少了。”

  “也好。话说回来,这首诗是真有资格,被称为赞美西湖的第一诗了吧?”

  “在我看来,的确是有资格的。古往今来所有赞美西湖的诗中,的确以这一首为最好。”

  “我也这样认为。”

  “……”

  柳长青看着这样的说法之后,苦涩一笑,他也是如此认为的。

  吟江市。

  王昌、黄坚、杜如淳等人,也看到了《西湖初晴后雨》。

  他们更是十分的感慨。

  李寒在西湖又出手了,这一首诗和《小池》一样,一样让人感到惊艳。

  每一次出手,都是这种程度的诗,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王昌、黄坚、杜如淳等人说起这首诗,全都是感慨不已。

  西湖。

  西湖景区办公室。

  助理王栋敲开了办公室主任夏冬铭的办公室门。

  然后有些兴奋,又有些急切的问道:“主任,你看到那一首诗了吗?”

  夏冬铭道:“哪一首?”

  夏冬铭这样一问,王栋就知道他肯定没有看到了。于是说道:“李寒不久之前,在岳湖那边的一场诗会上写的一首诗。”

  “哦?李寒写的诗。李寒今天在西湖吗?写的是什么诗?关于西湖的吗?”夏冬铭问道。

  王栋点头:“是的,是一首赞美西湖的诗。现在这一首诗已经在诗词界和网络上都传开了。大家的评价都非常高,都说是古往今来,赞美西湖的第一诗。就连那些大诗人都是如此评价的。”

  “当真?”夏冬铭心中一凛,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惊喜。同时,又非常迫切的希望,王栋说的都是真的。

  因为,如果真如王栋所说,他们西湖景区都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受益。

  古往今来,赞美西湖第一诗,这个噱头不可谓不大,搞不好就会有人因为这一首诗而来到西湖旅游。

  又或是那种想来,又有些犹豫始终没有成行的人,说不定就因为这一首诗,一冲动就直接来了。

  这的确是有可能的。

  现在的旅游业竞争大,各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可谓是各出奇招。他们西湖景区虽然是全国著名景区,但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游客量哪怕因此而增加一点,那都是非常喜人的。

  所以,夏冬铭非常迫切的希望,王栋说的都是真的。

  王栋自然也明白夏冬铭心中所想,很是有些兴奋的说道:“主任,的确是真的。你现在上网应该都能够看到。”

  夏冬铭点点头,正要上网去看一看,却又停了下来,说道:“小王,那一场诗会现在是不是还没有结束?李寒的那首诗是不是还在现场?”

  王栋点头。

  夏鼎铭说道:“好,那我们直接去现场看。”

  “好的,主任。”王栋说道。

  两人走出办公室,径直到了岳湖边畔。

  诗会现场的人依然很多,两人来到展示区,看到了李寒的那首《喜欢初晴后雨》。

  王栋之前就看过诗了,夏冬铭却是第一次看到。

  惊喜!巨大的惊喜!

  夏冬铭已经能够肯定,这首诗的确有资格被称为赞美西湖的第一诗。

  而且,看到李寒将西湖比作西子,夏冬铭还突然之间,心里隐隐有了一种可以如果更好的宣传西湖的想法。

  只是想法一闪而逝,就感觉自己应该是抓住了,但仔细一想,却又发现好像并没有抓住。

  这种感觉真是让人着急,也让人的心里很不舒服。

  罢了,先不想那个了。

  夏冬铭对王栋说道:“小王,我记得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说是李寒的前一首诗《小池》,是诞生于一个叫做北郊荷月的地方。《小池》描写也正是北郊荷月里的一个荷塘小池。在征得李寒的同意之后,北郊荷月将《小池》一诗,刻在了那座小池的石壁之上。可有这事?”

  王栋点头说道:“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听说还有人慕名去看那座荷塘小池呢。主任的意思是,想要效仿北郊荷月的做法?”

  夏冬铭道:“不错。连一个普通休闲会所都有人慕名而去,我们西湖作为全国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应该更会有人慕名而来才对吧。”

  王栋眼前一亮,说道:“主任,感觉确实可行。”

  夏冬铭点头道:“那么,我们要先想办法联系上李寒。这个倒是应该有办法。”

  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离开诗会现场之后,又到了杨公提,又沿着杨公提一路到了雷峰塔。

  雷峰塔前,李寒接到一个电话,正是夏冬铭打过来的。

  听夏冬铭说明了来意之后,李寒自然不会拒绝,这应该是他的荣幸才对。

  挂了电话之后,跟苏雨情、秦小月二女说了夏冬铭的来意。

  二女都觉眼前一亮,说那夏冬铭心思倒是活络,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而且,对于李寒的《西湖初晴后雨》来说,也的确有好处,以后凡是来西湖游玩的人,能够看到李寒的这首诗。

  这是双赢的局面。

  李寒点头,的确是双赢的局面。

  而后望着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满是岁月沧桑痕迹的雷峰塔,心里颇有些感慨。

  两个世界终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眼前的这座雷峰塔。

  这座雷峰塔只有五层,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的结构,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再比如关于雷峰塔与白娘子之间的传说故事。

  苏雨情看着李寒,说道:“怎么了?你好像对这雷峰塔颇有些感慨。”

  李寒笑笑,说道:“的确是有些感慨。这座塔应该比现在更加出名的。”

  苏雨情道:“雷峰塔挺出名的啊。‘**夕照’可是西湖十景之一呢。”

  李寒道:“还不够。”

  还不够吗?

  苏雨情、秦小月二女都有些疑惑,不太明白李寒的意思。

  李寒笑道:“倒也没什么。走吧,差不多应该回去了。”

  二女点头,雷峰塔是他们今天西湖之行的最后一个地方了。

  时间也差不多了,的确应该回去了。

  第五更(加更)!

  求订阅!

第234章 影响

  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离开西湖。

  而西湖岳湖边畔的诗会现场依然热闹,走了些人,又来了一些人。

  夏冬铭得到李寒的同意之后,很是有些兴奋,当即和王栋一起,在岳湖边畔找合适的地方刻诗。

  李寒的诗既然是在这里写成的,那自然要刻在这里。

  同时,夏冬铭还找到了诗会负责人袁忠岳,请袁忠岳讲述了李寒当时写诗时的过程。

  他打算将李寒写诗的过程,通过简单的概述,一起刻于诗的旁边。

  主要内容就是李寒提笔之后,询问与西施相关问题的那一段。

  袁忠岳同样很是有些兴奋,李寒的《西湖初晴后雨》刻于此。那么,以后游人们在这里看到这首诗,谈论这首诗的时候,会有可能顺带提及一下他们雅云诗社。

  越想越是觉得这是他们雅云诗社的一次机缘。

  兴奋的袁忠岳也和夏冬铭、王栋二人一起,在岳湖边畔寻找合适的地方。

  经过三人的反复比较,最终终于选定了最满意的一处的地方。

  一块横卧在岳湖边畔的天然巨石。

  之后,夏冬铭立即找来工匠,即可开工。

  诗会现场的游人们,也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儿,围在巨石周围,纷纷议论。

  话里话外都显得颇为期待。

  这里在以后,怕是也会成为一处新的小小景点。

  说是景点有些夸张,但会引得游人们在这里聚集,然后拍照留恋,这是肯定的。

  而且,这里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以后来西湖举办诗会的组织者们,首选的诗会场地。

  一首《西湖初晴后雨》终在西湖造成了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李寒的名气更涨,其影响力只怕还会慢慢变大。

  除了西湖现场之外,《西湖初晴后雨》也在诗词界和网络上越传越广。

  有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这首诗,各种赏析评论越来越多。

  很多著名的大诗人,都亲自撰文赏析了这首诗,并且推这首诗为赞美西湖第一诗。

  比如柳长青就这样写道:“在我看过、听过所有赞美西湖的诗中,到目前为止,以李寒的《西湖初晴后雨》为最。”

  众多著名大诗人都如此推崇,使得《西湖初晴后雨》为赞美西湖第一诗的说法,基本定调。

  这更引得众多的诗词爱好们兴奋和感慨。

  而除了诗词爱好者们之外,还有很多人也同样感慨。

  比如一众儿童文学作家们。

  “电影《活埋》正在搅风搅雨,立刻又来了一首《西湖初晴后雨》,成为了赞美西湖第一诗。那小子终究不会只局限于儿童文学。实在是让人羡慕。”

  儿童文学作家们对此感同身受,他们也想去别的领域搅风搅雨,也想去别的领域出风头,但奈何自己除了儿童文学领域之外,其余领域均不擅长,只能作为一个看客。

  看着李寒在别的领域风声水起,然后只能羡慕和感慨。

  有些时候真是觉得很不甘心,但又有没办法呢。

  再比如一众音乐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