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243章

作者:糖醋虾仁

  接着又往锅里放了点胡萝卜丁和一些菜叶。

  建国搅开后,发现这锅原本乱七八糟的汤水,卖相居然不错。

  特别是那些菜叶子点缀在其中,甚至让人有些馋了。

  不过馋归馋,他可不敢尝这锅汤的味道。

  这锅汤里面的佐料,他可是从头看到尾。

  味道要好的话,他敢把脑袋拧下来。

  这玩意儿绝对是坑人利器。

  特别是小丫头还往里面倒了半勺芝麻油。

  这锅汤立马变得香喷喷的了。

  关火后,小丫头还一本正经的问建国:“建国哥,你学会了吗?这是我自创的秘制醒酒汤,醒酒效果特别好,不信你尝尝。”

  建国赶紧摆手。

  这玩意儿他可不敢尝,说不定喝一口能把隔夜饭给吐出来。

  实在无福消受,还是让徐拙一个人享受这份爱的醒酒汤吧。

  小丫头盛了一碗,撒上一点香菜碎,端着找徐拙去了。

  建国本想跟过去来着,但是想想徐拙喝了之后的场面,按捺住了自己的好奇心。

  等会儿说不定徐拙会来个现场直播,所以还是躲远点比较好。

  结果小丫头刚出去,突然发出一声惊喜的叫声:“爷爷,你怎么来了?也不给我说一声,我好去高铁站接你啊。”

  啥情况?

  于培庸来了?

  建国可知道于培庸的身份和地位。

  这会儿徐拙喝得迷迷糊糊的在沉睡,自己作为厨师长,得替他接待一下。

  免得人家笑话四方面馆的厨师不懂规矩。

  从厨房出来,建国一看来人,果然是于培庸。

  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运动装,穿着旅游鞋,戴着太阳帽,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宝岛来的游客呢。

  “于老师傅,您好,我是建国,上次咱们见过。”

  于培庸笑着跟建国打个招呼,好奇的问道:“徐拙呢?他怎么没在?”

  一提起徐拙,小丫头才想起了自己端着的醒酒汤,忙不迭的说道:“他喝醉了,我给他做了醒酒汤,你闻闻,香不香?”

  于培庸无奈的笑笑:“去倒了吧,少作弄人。”

  小丫头自然不满:“这是我用心做的呢,我爸每次喝醉都会喝一大碗。”

  于培庸接过她的碗,用勺子舀了点,放嘴边吹了吹,然后送到了小丫头的嘴边:“你尝尝味道,少喝点啊,喝多了会吐。”

  小丫头半信半疑的用舌头舔了一下。

  然后,她夺过于培庸手中的碗,跑到厨房,连那一锅汤水一块儿倒进了泔水桶中。

  这锅爱的醒酒汤就这么无疾而终。

  “他喝了多少?什么时候睡的?”

  “喝了四瓶啤酒,半个小时之前睡下的。”

  “让他睡吧,不用叫他起来。”

  于培庸问了一下徐拙的情况,随即拉住了建国,让他该忙什么忙什么,不用叫醒徐拙。

  等建国进厨房之后,于培庸这才摸着小丫头的脑袋问道:“最近怎么没见你拍过视频啊?”

  小丫头撅了撅嘴:“我们学校不让逃课了,没时间拍,而且徐爷爷没做过什么菜。”

  于培庸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最近的生活,然后于培庸起身,开始打量四方面馆。

  上次来的时候,面馆还没装修,店里就徐拙和建国两个人。

  没想到几个月不见,不仅店里的营业面积扩大了一倍,店里还招了一批服务员和厨师。

  而且现在才五点半而已,店里就有了不少顾客。

  拿着菜谱翻了翻,新上了不少菜。

  这面馆发展得挺好。

  就是位置太偏僻,而且在这种小城市潜力有限。

  假如搬到省城,生意应该会迎来一波爆发。

  “其他人呢,都去旅游了?”

  于培庸转了一圈,重新坐在了座位上,看到小丫头在无聊的玩手机,有些好奇她那些同学怎么没在。

  “他们都去看胡杨林了,就我和徐拙没去。”

  “徐济民呢?”

  “也去旅游了,好像是去咱们那边了,你们俩可真有意思。”

  于培庸有些意外:“去江苏了?”

  小丫头点点头,拿着手机打开朋友圈,找到老爷子发的动态:“诺,下午两点下的高铁,这会儿应该在逛拙政园。”

  于培庸笑了笑:“这老东西,跟我怄了一辈子的气,终于打算消停了?”

  小丫头很好奇:“你俩以前到底发生过啥矛盾啊?我真的很好奇耶。”

  于培庸没有说,而是岔开了话题。

  “生日是怎么过的?第一次不在家过生日,你奶奶担心得不行,生怕你受了委屈,差点坐高铁过来看你。”

  小丫头乐滋滋的说道:“过得很开心啊,一大家子人和我的同学都陪我呢,大家还送了我生日礼物呢。”

  说完,小丫头从脖子上取下来一块玉佩拿在手中炫耀。

  “看,这是徐爷爷送我的生日礼物,漂亮吗?”

  看到这块玉佩,于培庸的眼神随即变得柔和了起来。

  “哼,这老东西,终于肯把玉佩还给我了……”

第380章 玉佩的来历

  “你的玉佩?”

  小丫头一听,当即把举着的玉佩收回去捂在怀里,两眼像防贼一样防着她爷爷。

  “这是徐爷爷给我的,跟你没关系。”

  于培庸无奈一笑,这丫头,可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啊。

  闲着没事,他给于可可讲了一下这块玉佩的来历。

  这玉佩是于培庸的爷爷当御厨时候,因为做的菜好吃,老佛爷赏赐的。

  临终时候,他把玉佩给了年幼的于培庸。

  从此于培庸就一直佩戴在身上,用爷爷当御厨的事情来激励自己。

  后来他成了国宴主厨,认识了同为国宴主厨的徐济民。

  两人一个负责淮扬菜,一个负责鲁菜。

  除了在一起工作之外,两家还住在同一个四合院中,关系很是亲密。

  徐济民在厨艺方面的天赋,让于培庸很是羡慕。

  而于培庸对于厨艺钻研的那种努力,也感染着徐济民。

  “啥?徐爷爷的天赋比你高?”

  小丫头听到这里,有些奇怪。

  根据徐济民平时的言行,很容易就能知道,于培庸的厨艺高他一线。

  怎么在于培庸嘴里,两人居然是旗鼓相当,甚至天赋方面,徐济民还碾压他呢?

  “他天赋确实很高,很多菜,他看一遍就能做得很好,甚至根据他父亲的日记,还原出了不少鲁菜,这种天赋,绝无仅有。”

  “那你呢?”

  “我天赋一般,要不是有这块玉佩激励着我,我估计当学徒那会儿就放弃干这一行了。”

  当年的两人,简直就是国宴最完美的组合。

  一个天赋高,性格如火,做菜做事都个性张扬,活力十足。

  一个肯吃苦,性格如水,什么时候都不骄不躁,沉稳内敛。

  那几年,所有尝过两人手艺的外宾,全都赞不绝口。

  认为自己尝到了世上最美妙的食物。

  不过相对于重油重盐、做法繁琐的鲁菜,于培庸做的淮扬菜更受老外们欢迎。

  因为淮扬菜追求食物本味儿,而且刀工精妙,却不失食物本味,配料也是比较常见的种类,老外们特别喜欢。

  不过徐济民没当回事。

  老外嘛,不懂中餐,就是吃个热闹。

  国人喜欢就行。

  在后厨,他还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

  但是其他厨师,从原本捧鲁菜,变成了捧淮扬菜。

  淮扬菜受老外们欢迎,那以后肯定更侧重淮扬菜,所以多巴结巴结于培庸,以后讨个更好的差事。

  热衷钻营的人都巴结于培庸去了,不再练习基本功,做菜也不用心,每天只会在于培庸面前狂刷存在感。

  但是当时的于培庸一心钻研厨艺,并没有关注太多这方面的事情。

  对于消极怠工或者不认真工作的人,也最多训斥两句,然后继续研究厨艺。

  一些做得不好的菜,他会重新做。

  反正自己要锻炼厨艺,帮他们做一下也没什么。

  所以后厨的人越来越放肆,而于培庸做的菜也越来越多。

  甚至最后他不仅做淮扬菜,连鲁菜也开始做了。

  后厨的这些变化,徐济民其实心知肚明。

  只不过他不喜欢管理别人,只要不妨碍自己工作,他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当跪舔于培庸成为一种风气,但是于培庸却不制止的时候,他有点看不过去了。

  大家都在这讨生活,你们讨好自己的上级这没错。

  但是一天天啥也不干,就挖空心思耍心眼,相互抹黑相互排挤。

  这还算什么厨师?

  他给于培庸说了几次,让于培庸管管那些人。

  但是沉迷做菜的于培庸根本没当回事,因为他那会儿时刻都琢磨着提升厨艺,甚至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

  累的时候,或者烦闷的时候,就把那块玉佩拿出来。

  这是老佛爷赐给爷爷的,自己也要达到这个阶层。

  “别天天看那块破玉佩了,大清都没了,还琢磨着进宫里当御厨呢?”

  每次他拿着那块玉佩沉思的时候,徐济民就会跑过来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