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笋不加辣
【保守估计30亿起步,暑期档能打的对手一个都没有。】
但在一片赞誉声中,也有一部分网友对哪吒的丑萌形象提出了质疑。
他们习惯了传统哪吒莲花童子的俊美形象,对灵犀设计的“丸子头、小短腿、烟熏妆”的叛逆少年形象难以接受,认为这样的设计不符合传统审美,甚至有人觉得“丑得辣眼睛”。
【这就是灵犀吹的新哪吒?也太丑了吧!传统哪吒是‘面如傅粉,唇若涂朱’的美少年,结果现在变成了一个顶着丸子头、烟熏妆的小屁孩,完全没有一点战神的样子,看着就出戏!】
【这黑眼圈像十天没睡觉,能给孩子看?举报了。】
【我真的 get不到哪吒的萌点,反而觉得有点丑。眼睛太大,脸太圆,还顶着两个奇怪的丸子头,看起来像个小丑。灵犀是不是为了追求差异化,故意把哪吒设计得这么丑?】
【乾坤圈当项链戴?风火轮改成悬浮滑板?毁经典!】
【人体比例都不对,头大身子小,当观众是弱智?】
【暴力台词会教坏未成年人,建议下架整改。】
【看了预告片,别的都很满意,就是哪吒的形象让我有点失望。对比敖丙的白衣银发、仙气飘飘,哪吒看起来就像个没断奶的小孩,一点都不霸气。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的主角,形象应该更帅气、更有魅力才对。】
【这五官放在真人脸上就是典型病理性颌面畸形...】
【抄袭死侍人设吧?又贱又痞的套路。】
【商朝哪有丸子头?服饰考据零分!】
【烟嗓哪吒是想学日漫另类主角?不伦不类。】
【风险太大,这种颠覆性改编绝对血本无归!】
【灵犀是要走丑萌路线?之前的《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虽然不算丑,但也不是传统的美猴王形象,现在哪吒又被设计成这样,你们不会是阿美莉卡派来的间谍吧!】
【......】
比网友质疑更尖锐的,是部分专家对哪吒形象的嘲讽。
在微博上,几位自称“传统文化学者”“影视评论专家”的博主,公开批评灵犀颠覆经典,认为《哪吒》的形象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甚至将其上升到十恶不赦的高度。
【灵犀动画的《哪吒》预告片,我看了之后非常愤怒!哪吒作为华夏神话体系中的重要人物,其形象和精神内涵已经传承了数百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灵犀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将哪吒设计成一个叛逆、调皮的丑小孩,完全抛弃了传统哪吒正义、勇敢、孝顺的精神内核,这是在毁经典!这种行为,不仅不尊重传统文化,还会误导年轻观众,让他们对经典人物产生错误的认知,其心可诛!】
【国产动画的悲哀,就在于像灵犀这样的公司,只会靠颠覆经典来博眼球!《大圣归来》改孙悟空,《哪吒》改哪吒,下次是不是还要改关羽、改诸葛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其形象和精神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不容随意篡改。灵犀所谓的创新,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不尊重,这样的公司,就算票房再高,也走不长远!】
【作为一名研究神话的学者,我必须指出,灵犀对哪吒的改编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封神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哪吒是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孝子,是辅佐武王伐纣的英雄,而灵犀却把他改成了一个被百姓误解、靠恶作剧发泄情绪的叛逆少年,完全扭曲了哪吒的人物内核。这种改编,不仅是对神话的亵渎,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我呼吁广大观众抵制《哪吒》,让灵犀知道,经典不容篡改!】
【灵犀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毁经典,就是因为之前《大圣归来》和《你的名字》让他们飘了!他们以为自己掌握了流量密码,只要靠颠覆经典就能吸引观众,就能赚钱。但他们忘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时的热度不代表长久的成功。《哪吒》的预告片虽然热度高,但这种毁经典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等电影上映后,肯定会遭到观众的抵制,到时候灵犀哭都来不及!】
【......】
如今的灵犀影响力越来越大,自然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一点小小的争议,都能引起巨大的风浪。
王昊早就对此有了准备,虽然自己如今被年轻人捧上神坛,但他从不奢望所有人都会喜欢他。
因为媒体和网友最喜欢的就是造神,然后就是亲手砸碎神像。
雷布斯便是其中的典型。
另一个宗老同样在去世后被捧上神坛,但网友还没来得及砸,他就被他女儿给砸碎了神像。
所以,他从不高估自己。
随着网上的质疑声愈演愈烈,和支持声几乎吵翻了天。
灵犀在舆论发酵一天后,感觉时机差不多了,便不再沉默。
次日,中午十二点,官方抖音账号发布了一条短视频,正式回应争议。
视频开头,是王昊坐在动画工作室里,身后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哪吒的角色设计原稿。
从最初的传统莲花童子形象,到后来的叛逆少年版本,每一张原稿都标注着修改日期和设计思路。
王昊穿着简单的白色 T恤,语气平静:“大家好,我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王昊。最近看到很多网友和专家对哪吒的形象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们的设计初衷。”
他指着身后的原稿,继续说道:“一开始,我们确实设计过传统的莲花童子形象。面如傅粉、身穿铠甲,看起来威风凛凛。但我们发现,这个形象虽然符合传统,却离现代观众太远了。”
“现在的年轻人,更能理解不被理解的孤独,也更能共情对抗偏见的勇气,所以我们决定打破传统,把哪吒设计成一个叛逆少年。”
“他顶着丸子头,是因为我们想让他更贴近邻家小孩的感觉;他的烟熏妆大眼睛,是想表现他的调皮和率真;他的小短腿和圆脸蛋,是为了突出他的反差萌。他看似调皮捣蛋,内心却渴望被认可!”
王昊拿起一张哪吒的表情原稿,笑着说,“我们不是要毁经典,而是想让经典‘活’过来。哪吒的精神内核:勇敢、正义、不向命运低头;我们一点都没丢,只是用更贴近新时代的方式,把它传递给年轻观众。”
视频的后半段,画面切换到灵犀动画的制作团队。
美术设计师在画板上勾勒哪吒的服饰细节,特效师在电脑前调试火焰的光影,配音演员在录音棚里演绎哪吒的情绪。
最后,镜头回到王昊身上,他身后的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大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
“我们相信,真正的经典,不会因为形象的创新而褪色;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制,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
王昊的语气愈发坚定,“我们希望,这个‘新哪吒’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华夏神话,能让他们在哪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即使不被理解,也要勇敢做自己;即使命运不公,也要努力逆天改命!!!”
这条回应视频上线后,短短一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一千万,点赞量超过两百万。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支持灵犀:
“昊总说得太对了!经典需要创新才能传承!”
“为灵犀的勇气点赞,不盲目迎合传统,敢于做自己!”
“本来对哪吒形象有点疑问,等看完多版本的哪吒后,只能说,灵犀已经很克制了!”
王昊的视频虽然得到了很大一部分路人观众的理解,但并没有让所有质疑声消失,反而引发了‘专家’与网友的隔空论战。
一方为了知名度蹭流量恰烂钱,另一方纯粹是看不惯这帮倚老卖老的东西。
最终这场论战演变成骂战,整整持续了整整三天,不仅没有影响《哪吒》的热度,反而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部电影。
截至 5月 20日,《哪吒》的猫眼“想看”人数突破 50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 5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 100亿,成为 2016年暑期档最受期待的电影,没有之一。
甚至这场骂战还传到了外网尤土碧上,虽然老外根本理解不了华夏怎么能为了一个所谓的形象吵三天,但不出意外也关注了《哪吒》这部影片,毕竟灵犀这家公司已经在全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第313章 憋屈的李嘉恒,又让我退?
燕京朝阳区,乐华公司会议室。
杜华坐在会议桌的首位,眼神里带着几分凝重。
她的左侧坐着李嘉恒,此刻正有些不耐烦地摆弄着手机,显然对这场会议兴趣不大。
右侧则坐着柯利明,燕京儒意文化的掌舵人,他身旁还坐着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这是《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导演周拓如。
会议室的门被杜华的助理轻轻带上,李嘉恒终于抬起头,皱着眉问道:“就我们几个人?一菲呢?”
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诧异,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毕竟,他来参加这场会议的主要动力,就是想和刘一菲多些接触。
其他三人自然明白李嘉恒的心思。
柯利明轻轻哼了一声,没打算接话。
在他眼里,李嘉恒不过是个空有流量、没什么脑子的花瓶,若不是为了电影的票房号召力,他根本不愿意和这样的艺人打交道。
杜华则放下手中的文件,语气平淡地解释:“一菲临时有个品牌活动要参加,没时间过来。这部电影的后续宣发和档期调整,就由我们四个人定下来。”
李嘉恒撇了撇嘴,心里瞬间没了兴致。
早知道刘一菲不来,他说什么也不会浪费时间来开会。
回想当初拍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时,他就对刘一菲心存觊觎。
两人在片中本有几场亲密戏,刘一菲一开始也没拒绝,这让李嘉恒心里暗暗窃喜,以为能借此机会一亲芳泽系。
可谁知道,刘一菲从韩国回来后,态度突然大变,不仅对他刻意保持距离,连原本定好的亲密戏,也全都换成了替身。
这件事让李嘉恒心里颇为不爽,他私下里猜测,刘一菲肯定是在为那个韩国艺人守身如玉。
本身就对韩国娱乐圈没什么好感的他,这下更是对刘一菲多了几分偏见。
可不爽归不爽,他也没什么办法。
在华夏电影圈,他不过是个刚转型拍戏的新人,就算粉丝把他捧得再高,在资本面前,连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杜华没注意到李嘉恒的情绪变化,她将一份《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市场分析报告推到会议桌中间,开门见山:“柯总,想必你也看到了,《哪吒》的预告片上线后,热度爆炸。猫眼‘想看’人数已经破了 50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 50亿,微博热搜更是霸屏了好几天。”
“我们的《致青春》原本定在 7月中旬上映,正好和《哪吒》的暑期档撞了个正着。现在《哪吒》来势汹汹,你打算怎么应对?”
柯利明拿起报告,手指在“哪吒预告片热度数据”那一页停留了许久。
《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虽然是儒意文化和乐华联合出品,但乐华的投资份额还不到20%,说白了就是个挂名合作方。
之所以让乐华出面主导宣发,不过是因为此时儒意文化在圈内名声不显,需要借乐华的资源打开市场。
现在,面对《哪吒》这样的强敌,只有他才能做出决定。
柯利明沉吟片刻,抬眼看向杜华,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能不能碰瓷对方?比如在宣发里提一提《哪吒》,借一波热度?”
他早年在对冲基金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借势和投机。
2008年金融海啸时,他哥哥柯久明的公司濒临破产,是他接手后力挽狂澜,才让公司活了下来。
后来他看到影视圈的红利,便带着儒意文化转型,围绕 IP布局了不少项目,可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
直到郭小四用《小时代》开启了流量电影时代,他才觉得看到了机会,赶紧凑进来想分一杯羹。
可他心里也清楚,儒意文化的底子有多薄。
从 2014年开始,公司就屡次提交上市申请,却和大部分中小型文化公司一样,屡战屡败,始终没能登陆资本市场。
前世,儒意文化直到 2021年才在港股借壳上市,有了资本加持后才快速发展,最终在 2025年完成蛇吞象,收购万达电影。
但这辈子,他显然没这个机会了。
王昊早就盯上了万达院线这块肥肉,两人的资本实力相差悬殊,儒意文化根本没机会与之抗衡。
杜华听完柯利明的提议,轻轻摇了摇头:“碰瓷恐怕行不通。人家是动画电影,我们是青春爱情片,类型完全不搭边,强行碰瓷只会显得我们没底气,还可能引来观众的反感。”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机会碰瓷。电影不能碰,但王昊可以碰。就看你......”
有没有这个胆子了!
后面的话杜华没明说,但在场的人都懂。
王昊如今是圈内炙手可热的人物,既有钱又有资源,要是能在宣发里“蹭”到王昊的热度,哪怕是负面话题,也能让《致青春》获得更多关注。
但乐华在这部电影里就只是个挂名方,犯不着为了这点利益去得罪王昊。
灵犀现在手握抖音和猫眼,无论是流量还是票务渠道,都能轻松影响一部电影的票房,得罪王昊,无异于自断后路。
柯利明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皱了皱眉,又问道:“微影时代那边怎么说?”
这家公司是《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发行方,话语权很大。
提到微影时代,杜华的脸色更凝重了:“微影那边第一时间就否决了和《哪吒》硬碰硬的想法。”
微影时代要和猫眼即将合并。
这个节骨眼上,微影可不想用《致青春》这种流量电影去碰《哪吒》的霉头。
要是《致青春》被《哪吒》碾压,票房惨淡,不仅会影响微影的估值,还会让他们在合并谈判中失去主动权。
到时候别说在新公司里争取话语权了,能不能保住现有的地位都是个问题。
这是微影绝对不能接受的。
李嘉恒坐在一旁,听了半天终于理清了思路。
合着杜华和柯利明这是想撤档?
他一脸懵逼地看着两人,语气带着几分不敢置信:“你们是要把《致青春》撤档?”
杜华和柯利明对视一眼,对李嘉恒的后知后觉并不意外。
李嘉恒文化程度不高,心思又全放在女人身上,脑子根本跟不上趟,就是个行走的柯基。
柯利明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解释:“《哪吒》的热度你也看到了,预告片的数据比《你的名字》当初还要夸张,票房潜力不可估量。”
“真要是同期上映,大概率会被碾压。与其到时候票房惨淡,不如先撤档,等《哪吒》的热度过去再上映。”
李嘉恒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憋屈感。
又是这样!每次遇到王昊,就要退让?
就不能让我赢一次吗?
他强压着心里的火气,辩解道:“《哪吒》就算再强,也不可能吞下整个暑期档的票房吧?总有观众不喜欢看动画,愿意看青春片的。我们不一定会输,就算赢不了,吃点剩余票房,拿个几亿票房总没问题吧?”
上一篇:盗墓:进化赤龙,从精绝古城开始
下一篇:翅膀硬了你叛师,我留一手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