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85章

作者:模拟空心菜

  但很快,他想到了昨天网络上的那场风暴。

  袁新毅点头。

  “那赶紧的啊!”

  王启明再也坐不住了,丢下纸巾,端起餐盘,“燕北大学我还是熟的,2号楼是吧,跑一跑几分钟就到了。”

  “袁老师。”

  陈辉走上前。

  刚刚起身的袁新毅回头,顿时一愣,脸上不由飞上一坨红晕。

  看到陈辉端着的餐盘,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怪他刚才太过急切,只顾着跟王启明说明情况,没注意到周围。

  他也不是扭捏之人,很快恢复,开口说道,“正好,不用去宿舍了,我们就在这儿签约吧!”

  “你好,陈辉同学!”

  王启明笑呵呵的向陈辉伸手,“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江城大学数学院副院长,王启明。”

  “你好。”

  陈辉同样伸手,只是他还有些不适应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但面对金主爸爸,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他也不会排斥。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王启明轻握了握陈辉的手,放下餐盘,从兜里掏出纸巾,擦了擦桌面后,在陈辉面对面坐了下来,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合同,放到桌上。

  “你的事情老袁已经给我说了,这是合同,你先看看,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问我,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在这儿签字了。”

  他也是干净利落的性格,也不多说,开始跟陈辉解释合同的事项。

  “嗯。”

  陈辉轻嗯一声,也没有客气,开始认真阅读合同条款。

  他听李海说过,有个玩英雄联盟的游戏的职业选手评论其他选手的合同纠纷,说什么字是自己签的,那就得认。

  然后没过多久,这位职业选手退役后,因为合同问题,都没办法直播赚钱。

  他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听老袁说你对几何朗兰兹纲领颇有研究?还给他提供了关键性的灵感!”

  在陈辉阅读合同条款时,王启明再次开口,“我最近也在做这方面的课题——射影曲线上具有有限阶局部系统的自守D-模的构造与对偶性,也卡在了一个关键问题上,你能不能帮我思考思考?”

  他只听袁新毅说陈辉给他提供了灵感,并不知道这个灵感是凝聚态数学相关,只是下意识的认为袁新毅研究的是朗兰兹纲领,那么陈辉应该也是擅长这个领域。

  “在几何朗兰兹框架下,如何显式构造射影曲线X上具有有限单值群的局部系统对应的自守D-模,并验证其对偶性?”

  做研究的学者或许都是这样,别人说得再天花乱坠,终究还是要自己亲眼见到的才是真相,是骡子是马,他亲眼看了才算。

  即便他知道陈辉拿到了阿赛金奖,但阿赛水有多深,他不知道。

  他相信袁新毅的学术道德,但这个贡献的大小,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陈辉从浩繁的合同条款中抬头,疑惑的看向袁新毅,“他什么时候说他擅长朗兰兹纲领了?”

  袁新毅没忍住翻了个白眼,他也没想到王启明会搞这么一手。

  然而还不等他开口,陈辉就回答到,“或许,可以试着通过希格斯丛的模空间与量子几何Langlands对偶性,绕过显式构造,利用对称性简化问题。”

  验货嘛,他理解。

  正好前些天研究了一番杨-米尔斯理论,也意识到以他目前的数学实力,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太过困难,所以决定转向研究凝聚态物理。

  但此时听到王启明这个问题,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杨-米尔斯理论补充者希格斯解决对称性破缺时用到的方法。

  听到他这个回答,王启明双眼微眯,这个问题是他们实际遇到的课题,陈辉不存在提前预习的可能。

  他提出这个问题时,根本没指望陈辉能够给出答案。

  一个高中生,能够听懂这个题目,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袁新毅却在一旁皱起了眉头。

  他当然不是在怀疑陈辉,而是在认真思考陈辉所说的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他知道这的确是王启明研究生的一个课题,当时开题时他也是评审老师之一,所以后续也有所了解。

  但当时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显然不是这样的。

  陈辉双眉微蹙,同样在认真思考,“首先可以试着将局部系统L嵌入到希格斯丛模空间MHiggs中,利用非阿贝尔霍奇理论将其与D-模的构造联系起来。”

  “是了!”

  陈辉脸上露出喜色,“再引入量子参数,通过量子几何Langlands对偶性,将原问题转化为对偶群侧LG的量子D-模的构造问题,把有限单值群条件转化为对偶侧的离散参数,最后利用模空间的对称性,将问题约化到固定点集,此时自守D-模可显式表达为等变上同类中的生成元!”

  他自己都没想到,原本听到王启明的问题时,他脑海中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

  可当他仔细去思考这个想法时,解题思路就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般,自动浮现在脑海。

第116章 少年意气

  正在思考的袁新毅抬头,眼中已满是骇然。

  这个方案真的可行!

  虽然陈辉只是说了简略的思路,但以他的学术储备,当然是一点就透,已经在脑海中完成了大部分的推演。

  他已经见识过这个小家伙对数学超强的领悟力,他已经足够高估这个小家伙的潜力,但这个回答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个小家伙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或许,华夏第二个菲尔兹奖,也快了!”

  袁新毅很笃定,第一个菲尔兹奖必定是他的。

  但他现在反而更加期待这个小家伙成长起来的那一天,他想给蓝星数学界一点小小的天才震撼!

  王启明错愕了瞬间,在看到袁新毅的反应后,脸上笑容绽放。

  他当年也是知名的数学学者,虽然不如袁新毅田阳,但也是有些实力的。

  可惜这些年耽搁太多精力在行政上,已经有些跟不上陈辉的思路了,所以他判断不出来陈辉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可行的。

  但他相信袁新毅的判断!

  这次是真捡到宝了!

  二十万就能招到这样的学生,那真跟捡的没什么区别。

  别说二十万,就算是两百万,他都会认真考虑一下。

  这个课题他手下那个博士生已经做得差不多,都准备结题发论文申请答辩了。

  但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黎曼-希尔伯特对应,将有限单值群的局部系统L分类为复平面上特定表示的平坦联络,再通过Hecke特征标的定义,用几何方法Drinfeld-Sokolov约化将局部系统L映射到自守D-模DL,最后在几何朗兰兹对偶群LG侧构造对应的局部系统LL,并通过傅里叶变换或镜像对称性检查函子性来完成验证。

  这样的方法利用经典工具,层论、D-模理论,的确是逻辑清晰,但计算极其复杂,还需要处理大量层与上同调的操作,而且显式构造相当困难。

  他手下那个博士生在这个课题上,从开题到结题,花了整整四年,他是眼睁睁看着当年那个帅小伙变成秃头大叔的。

  而陈辉这个解决方案,避免了显式分类,利用模空间的整体性质和对偶性简化步骤,量子参数的引入揭示了有限单值群与离散对偶群表示的联系,找到经典极限下的隐藏结构。

  直接绕过困难的显示构造,极大的简化了计算。

  如果当时让陈辉来做这个课题,或许他只需要半年,不,甚至是三个月,就能完成一篇博士毕业论文!

  他才十六岁啊!

  王启明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早已掀起万丈波涛。

  江城大学为了招揽袁新毅,当初可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给出了远超其他学校的待遇,陈辉的这二十万奖金与之比起来,当真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而陈辉表现出来的天赋,让王启明觉得,或许,他就是江城大学下一个袁新毅!

  这就是投资原始股的好处,小投入,大回报。

  有袁新毅在,江城大学数学院本就已经有了抬头的趋势,若是再来一个同级别的数学大佬,完美承接住袁新毅带来的改变,到时候,江城大学数学院未必没机会成为媲美燕北、清华的超双一流存在!

  这就是数学这门学科的优越性。

  它对于物质资源的要求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必需,更适合他们这些稍差一些,资源没那么富裕的学校实现弯道超车。

  同时一个实力强悍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尤其明显。

  当年清华理论数学与燕北相差了不是一两个层次,但在菲奖得主邱成梧入驻之后,迅速崛起,如今已经能与燕北数学院一争高下。

  无数念头在王启明脑海中浮现,最后只化作一个念头——一定要签下眼前这个少年!

  “我对量子几何Langlands与模空间几何了解还不够,要写出完整证明的话,可能需要花费些时间。”

  陈辉沉凝,他没有看出对面两位教授心中的惊涛骇浪,在他看来,自己给的解题方案的确太简陋了些,如果仔细研究一番的话,应该还能有更完美的方案。

  可惜王启明问的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

  “这叫对量子几何Langlands与模空间几何了解还不够?那他手下那些博士生干脆退学去工厂搬砖好了。”

  王启明看向满脸认真思考模样的陈辉,一时间不知道陈辉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在凡尔赛。

  “奖学金?”

  十几分钟后,陈辉才看完这厚厚一叠合同条款,抬起头,迟疑的问道。

  合同中倒是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内容,想来江城大学也不可能做这种事情,即便他们能够凭借合同打赢官司,他们也承受不起这样的声誉损失。

  “你放心,合同签订后,一周之内必定打到你账上!”

  王启明斩钉截铁的说道,“你也知道,走学院经费嘛,流程就是比较复杂,是稍微慢了点。”

  陈辉点头表示理解,“我听说在学校发论文也是有奖金的,发表一篇一区SCI论文能有五万奖金,不知道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你要是能发四大,一篇奖励五十万!”

  王启明毫不犹豫的回答到,这些都是写在校规校纪里面的,无论到哪,他都能干净利落的给出肯定答复。

  他倒是希望陈辉能够多发几篇四大,那奖金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

  “好,我没问题了。”

  陈辉点头,心头火热,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但听说了这个说法后,其他的东西就已经不再重要了。

  现在,写论文的理由又多了一个,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千禧年难题他暂时还没什么头绪,但发一篇四大的胆子还是有的,不仅有,还很大!

  得到陈辉肯定的答复,饶是老奸巨猾的王启明,脸上也忍不住露出开心的笑容,指向合同最后签名的地方,“你在这个地方签字就行,我到时候今天就把合同带回学校盖章,盖完章,合同就生效了。”

  陈辉点头,唰唰唰的签上自己的名字。

  “欢迎加入江城大学,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王启明拿起合同,再次向陈辉伸手,这一次,他脸上的热情已经浓郁得都快溢出来了。

  江城大学有袁新毅这个天才青年数学家,也不算埋没陈辉这个天才,他当然有信心陈辉不会失望。

  “你的学籍现在在蓉城二中对吧,盖完章,今天回去盖完章,明天我就亲自去一趟蓉城,把你学籍调到江城大学,到时候我会提前给你安排宿舍,你不用等到九月开学,CMO结束,就可以直接来江城大学了。”

  他不知道陈辉CMO考得怎么样,但就陈辉目前的表现来看,肯定不会太差,若是他不快点,等到CMO结束,即便是已经签了合同,他也没有信心一定能抢得过燕北和清华。

  但只要将陈辉的学籍调入江城大学,哪怕是燕北和清华,也只能束手无策了。

  “学籍?”

  陈辉皱眉,“如果我学籍调入江城大学,是不是就没办法参加IMO了?”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要求参赛选手年龄未满20岁,且最高学历为高中。

  “IMO?”

  “以你的水平,还参加个什么IMO?”

  王启明有些好笑的说道,“IMO要九月初才举办,你努努力,到时候说不定可以去当个颁奖嘉宾。”

  袁新毅摇头,他当然知道王启明只是随口说说,IMO颁奖嘉宾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只要也得拿到知名国际数学奖项才有资格,比如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怀尔斯,拿了菲尔兹奖的陶哲轩……

  但他赞同王启明的说法,看向陈辉,认真的说道,“虽然不少数学家都有参加IMO的经历,但会做题不一定就能成为数学家,以你现在在数学上的造诣,的确没有必要再通过IMO来证明自己了。”

  他能理解陈辉想要参加IMO的心情,但以他如今的眼光来看,陈辉的确没必要浪费时间在做题上,他这样的天才的时间很宝贵!

  “可是我答应了老师和校长,要进IMO为校争光。”陈辉踌躇,他当然清楚赵校长他们的想法,但他们给叔叔婶婶提供了宝贵的工作,这份恩情,他这辈子都还不完,他愿意去达成赵校长他们的目的。

  当然,还有个他无法拒绝的原因,参加IMO大概率是能够得到自由属性点的,哪怕没有其他任何考虑,他也不可能放弃获得自由属性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