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223章

作者:跳水蛙蛙

  “Holyshit!陈,我们这次都要发财了,发大财了!明年,不,以后每一年,我们都必须拍一部《暮光》出来!我们要狠狠的赚钱,赚上他妈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FUCK,FUCK那些影评人,操他们每个人的asshole!这些个只知道狂吠的loser!”

  “1.8亿,哈哈,我真想看看他们知道这个数字之后的嘴脸。而且,马上就是第二个周末了,我有预感,陈,这个周末,将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好的,不耽误你上飞机,我衷心的祝福你,陈,希望你在那个什么马的颁奖典礼上,多拿几个奖。对了,你到底入围什么了?最佳男主角?”

  “好吧,颁奖嘉宾…..那个什么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算了,我要再说一遍,那些该死的影评人,他们每个人死后都该下地狱!”

  “最后,陈,我必须告诉你。”

  “我喜欢你在FACEBOOK上的那张照片和配文。说真的,让罗杰·艾伯特见鬼去吧,你这个天才还活着,他才快要死了!”

  罗伯这个犹太佬尖酸刻薄的恶毒咒骂虽然完全称得上是人身攻击甚至是诅咒,

  但是,陈诺也能够理解。

  毕竟犹太人嘛,报复心重一点很正常,对吧。

  何况在这四天时间里,北美的那些影评家们,在陈诺看来,也真的是疯了。

  或者说,是因为自我危机感而导致的应激反应。

  可能假如他们口中认定的烂片卖出了高票房,他们的权威性会遭到损害,以后想要恰烂钱做水军,就不太好收高价了。

  之前在首周末的票房出台,《暮光之城》震动了全北美电影圈之后,

  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

  无论是blog上的各大网络影评人,还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全国性的大型报纸,

  无论纽约客,芝加哥太阳报等地方性媒体,又或者综艺,帝国杂志,娱乐周刊和电影评论这种娱乐杂志。

  大大小小的影评人在这些不同种类的载体上,对着《暮光之城》这部大烂片火力全开。

  “绝对是一部傻瓜式的电影,在观影的过程中你的脑子必须处于13岁的状态,每大一岁你就会早十分钟离场”——1/4,迈克尔·罗森博格,《芝加哥太阳报》。

  “肤浅,浅薄,没有一丝一毫的趣味性。导演和演员的糟糕一起毁了这部电影。”——D+,菲利普·乔丹,《纽约时报》。

  “不用走进电影院观看,只需要看看海报你就知道这是一部什么片。没错,就是那种俊男靓女式的爆米花影片。看完之后,你会感觉你只是看了一个荒诞不经的幼稚童话。”——2/4,,卫报文森特·鲍威尔

  “陈在《暮光之城》里的表演堪称一场噩梦。我无法相信,这个涂着白粉的吸血鬼跟那个同样涂着白粉的JOKER是同一个扮演者。是什么导致一个演员前后相差如此之大?”1/4,吉斯·图尔特,《娱乐周刊》;

  “我想不通诺陈为什么会出演这么一部电影,又是为什么会在里面奉献出如此敷衍的表演,我只能认为他在自毁前途。姑娘们,管好你们的钱包,在你们走进电影馆之前,最好听听你们父母的意见。”一一C+,杰克·克鲁斯,《综艺》。

  在IMDB250上的评分,从开分时的5.9分一路走低。

  哪怕陈诺做足了心情准备,但当他在12月4号那天,看到4.7分的时候,也都依旧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他都这样了,由此可见罗伯·弗瑞德曼等人,当时又该是什么心情。

  媒体上的一阵狂批,以及各类网站上那可怜巴巴的评分,都仿佛说明一个问题,《暮光之城》一场坠崖似的票房大跌就在眼前。

  按理说是如此,或者说,任何电影应该都是这样。

  毕竟,在这么多差评面前,任何有理智的成年人在走进电影院之前,都应该会掂量掂量,这是否是一个理智的消费举动,不是吗?

  可是,《暮光之城》的走势,偏偏半点没有受到影响。

  甚至,它越走越好。

  周一,1100多万。周二,1210多万。周三,1250万。周四,1380万……

  全美3719所影院,送出来的票房成绩说不上多么优秀,不过依旧牢牢的占据着当日票房成绩的第一名。

  而且,关键是这个走势?

  不仅不跌,反而每一天都在逆势上行!?

  让所有影评人和电影公司老板都差点认为自己吸多了叶子,产生幻觉了。

  仿佛无论媒体上是怎么贬低嘲讽这部电影,暮光之城的观众群体都看不到,也听不见。

  好像她们都他妈是一群聋子和瞎子。

  她们就这么捂着耳朵,闭着眼睛,不管不顾的把暮光之城上映首周的票房,稳稳当当的送上了1.8亿。

  甚至大家耳边还能听到她们的声音。

  她们在用那种会让每一个家长都火冒三丈的语气说道:“哼,这是我的事,要你管?”

  让那些中老年影评人真是气得吐血。

  然而,事已至此。

  到了首周结束,《暮光之城》的票房已经超越1.7亿的《007:量子危机》,来到了2008年北美全年票房排行榜老6的位置。

  而且,目前暂时排在它之前的第五名2.1亿的《功夫熊猫》,第四名2.21亿的《wall-E》,第三名2.23亿的《全民超人汉考克》,几乎都注定在这个周末被它斩于马下。

  最终排在它之前的,只会是3.17亿的《印第安纳·琼斯》,和3.18亿的《钢铁侠》。

  而暮光之城这一周近乎逆天的票房走势,被几乎每一个票房分析专家称之为“奇迹七日”。

  从走势图上讲,就连黑暗骑士都未曾创造过连续四天,每一天不跌反增的可怕景象。

  HBO的票房分析师拉菲·克劳森在节目中被主持人问到了这割裂的口碑,逆天的票房走势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曾经被黑暗骑士的票房差点吓疯了的男人,这时又一次苦笑着说道:

  “我们都知道,无论多么优秀的推销员,也无法把梳子卖给一个光头。同样,无论多么响亮的声音,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暮光之城》,毫无疑问,它就是一部烂片。”

  “影评人们说的都是真的。”

  “它剧情就是如此的空洞乏味,它里面展现的爱情就是如此幼稚可笑,它里面的演员,包括陈在内呈现出来的表演,就是没有任何深度,就是用表面演技在敷衍大众。”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假如你无法让你的孩子在晚上9点乖乖上床睡觉,或者让你的女儿不要在18岁之前谈恋爱,那你也无法阻止她们走进电影院,去看她们想要看的帅哥靓女,不是吗?”

  “奢望她们走进电影院前,去看看纽约时报或者综艺杂志上,关于《暮光之城》的影评?”

  “你还不如奢望她们在被足球队长迷得神魂颠倒之前,关注一下他究竟有多少个前女友。”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姑娘们根本不会在意的。”

  “她们唯一会在意的东西,不是报纸上那些,年纪可以做她们爷爷的老头子们的絮絮叨叨,也不是什么影评界权威人士对她们喜好的指指点点。”

  “她们只在乎朋友之间的评价,学校同学们的眼光,以及那些最酷最帅的伙伴们,都在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所以,”

  拉菲·克劳森摸着他的秃头,看着演播室的摄像头说道,“去看看facebook吧,假如你想不通为什么暮光会这么成功。”

  “看看陈,这位新鲜出炉的facebook品牌推广大使,在他fb主页上发布的那一张莫名其妙,神经质一样的照片,收获了多少个赞,又有多少个评论。”

  “或许之后,大家就能明白,《暮光之城》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今天有两章!!

第253章 最高记录 集体失声

  “是的,的确是普莉希拉向我提议的。”

  “不,我并不觉得这是因为他们都姓陈。拜托,这怎么可能。不过确实,普莉希拉是他的BIG粉丝。但是,促使我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和这个没有关系。”

  “理由是我们的用户群体和他的粉丝高度吻合,而且他的确符合我们想要的形象。”

  “我和普莉希拉的确是昨天晚上去看了《暮光之城》,但是这并不是一时冲动。我十分清楚我在做什么。”

  “我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的告诉了大家,我也和你们一样,认为我们不需要一个代言人。”

  “我只是认为,我们需要一个稍微有一点点特殊的用户,这个用户在我们的客户群里,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让我们的品牌推广速度再稍微快那么一点。”

  “所以,我把这个职位称之为品牌推广人,或者是品牌推广大使。”

  “是的没错,我们的每一个用户才是我们的代言人,他们每一张脸孔,才是支撑我们走到今天的原因。”

  “我不会忘记,为什么我会把我们的公司取名FACEBOOK。除非,有一天我发现了更伟大的蓝图。”

  ……

  ……

  陈诺并不知道小扎亲自飞来纽约和他面谈之前,还在硅谷跟他的同事伙伴,商议过是否应该找他做这个品牌推广大使。

  同样,他也有点没有想到,小扎来见他的时候,居然带着他的那位华裔女朋友,普莉希拉·陈。

  小扎这个人,陈诺挺了解。

  是个出了名的阴阳人,或者换句话说,是典型的犹太人。

  冷血无情,一切都是生意。

  前期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去哪都以中国女婿自居。

  后期眼见某音杀进他大本营,让FB摇摇欲坠,又脸色一变,高举中国威胁大旗。

  可以说是个王八蛋并不为过,包括他这个女朋友也差不多。

  听到想要请他做什么品牌推广,陈诺心念急转之后,笑眯眯的就答应了下来。

  毕竟嘛,有没有他,FB也会发展壮大。不过这一点除了他之外,没人知道。

  陈诺的态度让小扎颇为惊讶。

  毕竟,100万美元一年的品牌推广合同确实不算优厚,他带着普莉希拉·陈一起来,就是想要走走中国人的老乡攻略。

  没想到陈诺这么耿直,连价都不讲。

  同样下来之后,齐云天也是吃惊之余,又有点不太好说的样子。

  陈诺对此还是特意解释了一下。

  他当然不会说这是为了打入敌人内部,在前期虚与委蛇,借人家的鸡,下自己的蛋,甚至可以埋点炸弹。等到十年后某天,犹太佬要是还敢翻脸无情,他给对方来一记变生肘腋,反戈一击。

  而是微叹道:“虽然钱不多,但是他老婆毕竟也是几分之一的中国人,又都姓陈,搞不好三万年前还是一家人。”

  “所以我觉得还是帮一把,人家公司刚创业没多久,也不容易,现在估值也没个多少个百亿,连苹果也不如。金融危机嘛,都很可怜的。”

  “所以,100万一年就100万吧。你是知道我的,我从来不碰钱,对钱不感兴趣。”

  齐云天若有所思的说道:“所以,诺哥你胡扯一通的意思,是想说你又是在做慈善?”

  陈诺感觉被人这么赤裸裸的一问吧,脸皮还真的有点不太受得了,但最后他还是坚强的撑住了,面无表情的点点头,道:“你非要这么说,那也可以。但……不要传出去。”

  都是雷厉风行的人,在知道12月5日,陈诺就要离开美国回家之后,

  小扎虽说回去了加利福利亚,但这边的广告公司和留下来的FB团队,依旧在12月4日就安排好了一切。

  100万元一年,一共才签3年,当然不能让陈诺做太多事。

  首先是,照片。

  要求非常简单,不要全身照,就像证件照一样,拍一张好看的,开朗的,一看就能让人心生好感的笑脸照片。

  按照FB那边的说法,这张照片将加在他们FB网站的首页,跟很多人的面孔混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片墙一样的欢迎页面。

  在这个欢迎界面里,陈诺的头像跟其他素人的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一样是几百分之一。

  只不过位置好一点,在正中间,比其他人大了那么几圈,一眼能让人看到而已。但并不会有什么介绍和名字,更不可能标注出什么某某扮演者谁谁谁之类。

  其次,FB还提出了一个在齐云天感觉上,听起来很麻烦的要求。

  就是让陈诺设立了一个自己的facebook主页。

  这个个人主页的日常维护运营,都由有fb的专人负责。

  但是有一点,小札还专门让律师写在了合同上。

  就是从2008年12月份起,每个月陈诺都要发布一些内容到他的fb主页上面去。

  具体写什么无所谓,频率也不限,但是,每个月最低要有4-5条,保证这个账户是一个相对活跃的程度。

  对齐云天而言,这个条款很麻烦。

  因为在这个年代,哪有什么明星创立社交账号?

  谁也不懂这个东西该如何玩。

  真要在一无所知,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一个月发几条什么内容,是一件非常让他这个经纪人头疼的事。

  不过陈诺关心的却是另外一方面。

  在得知,原来FB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推广他这个账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