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是干扣面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程行笑道。
“程行同学,我记得以前我们班的黑板报也是你在弄的吧?以前你弄的可没有现在好啊!”郑华说道。
“这段时间表现得不错,但上课的时候还得一心一意的专心听讲才行,上我的课还好,上其他老师的课,也得认真听讲,别老是拿个英语书在那装模作样,这样对你没好处。”郑华语重心长的说道。
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趴在教室的窗户上或者是后门的门缝里观察一下教室里的学生,程行他们这些学生在干什么,他都能瞅得一清二楚。
程行这段时间是比以前改变很大,这些每个老师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除了语文课之外,不论上什么课都在拿个英语书在那装模装样,虽然这距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但认真听讲学一学,也不是没有机会读个普通的大学或者是大专的。
而如果程行能在高考时作文发挥出色,能写下一篇很出名的作文,说不定还能破格录取上个大学,当然,后者就特别难了,虽然程行的作文写的很好,但距离那种能达到满分,能达到让本科学校破格录取的地步,应该还有差距,而且这个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
最近的许多满分作文,都是不拘一格以文言文形式写出来的。
这种作文需要读的书,需要的储备量,就太多了。
“嗯,知道了,老师。”程行道。
他们学校的老师办公室是一层一个,这一层所有班级的老师,都会用这一个办公室,所以程行以前最不想来的地方就是这里,每次他来,只要一个老师批评他,就会连带着教室里的其它老师一起对他口诛笔伐。
“老师。”就在此时,办公室走进来了一名女生。
这名女生程行认识,名叫李虹,是隔壁二班的班长。
成绩很好,算是属于他们学校年级前十的学生。
是他们数学老师的心头宝,程行他们的数学老师也是二班的班主任。
“这期黑板报让你负责,你怎么弄的?”段为国沉着脸说道。
“老师,对不起,我不会弄这个。”李虹低着头说道。
“不会不能找人帮忙吗?你是班长,我们教室那么多人,难道就没有一个会画画的?没有一个会写字的?我当时跟你说了什么?你是一句都没记住啊!”段为国说道。
“手给我伸出来。”段为国拿出了尺子。
李虹伸出了手,段为国毫不客气的在她手上打了几下。
李虹的眼泪立马就哭了出来。
而此时的郑华说道:“老段,行了,李虹罪不至此。”
一中的老师,像语数外这种课程比较多又容易出班主任的老师,都是教两个班的,因此郑华跟段为国一样,都是二班跟三班的老师。
而像是物理化学的这些老师,那要教的班级就更多了,因为课少,也很少会有教物理化学的班主任,因此基本上要教四五个班级的课。
郑华他们早上评分的时候,是从后面的班级往前评的,在看到二班的黑板报时,他就觉得段为国要大发雷霆,因为李虹是一个人做出来的,虽然有写字也有画,但字跟画都不是很好,因此做出来的算是当时一中那么多班级里最差的了。
郑华总共就教两个班级,肯定是想二班的黑板报也能办好的。
毕竟李虹成绩也很好,也是他的学生。
“程行,姜鹿溪,你们先回去吃饭吧。”郑华又转身对着程行跟姜鹿溪说道。
两人走出了老师的办公室。
“以前进到这里面,不是被各科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顿,就是手上要挨好几棍子,今天这还是第一次进去毫发无损的出来。”看着李虹被打,程行也有些心有余悸。
手心这位置是老师最喜欢打的一个地方,一是这个地方不会打坏,不论打多重都很难留下什么伤痕,关键是这地方被打了还很疼,能让学生牢牢地记着。
姜鹿溪没吱声,她在想,以今天学校对这期黑板报的重视,如果他们班的这期黑板报也被她办的很差,恐怕老班也会发脾气在她手心上狠敲几下吧?
毕竟如果只是自己办的话,可能还没有李虹办的好。
而李虹的成绩也不差,他们数学老师的脾气还没有郑华大呢。
“我请你吃包子。”姜鹿溪道。
这次程行确实帮了她一个大忙。
“不吃包子,做个朋友怎么样?”程行问道。
“不行。”姜鹿溪摇了摇头。
“行,那就吃包子吧,不过先说好啊,我是很能吃的,现在又饿了,等下恐怕没有五六个不够我吃的。”程行笑道。
姜鹿溪愣了愣,然后转身向着办公室走了过去。
“你去干什么?”程行叫住了她。
“我身上就只有一块钱了,我准备再问老师借一块钱。”她说道。
“好了,跟你开个玩笑呢,我又不是猪,哪能吃那么多东西啊!”程行道。
这个傻瓜,身上就只有一块钱了还要请人吃东西,他虽然吃不了五六个包子那么多,但是一顿三个包子还是能吃的,她要是请程行吃包子,她自己还吃什么?
不过程行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姜鹿溪晚上好像从来都不吃东西。
“哦,好。”姜鹿溪道。
以前郑华跟她说过,要是家里有困难缺钱了,可以找他借的,多了借不了,但是正常吃饭的用度还是能借的,而且也不需要急着还,只是姜鹿溪从来都没有问郑华借过,哪怕是有过一两回骑车的时候钱丢了或者是忘了拿钱了,姜鹿溪饿了一天也没有问他借过。
这一次程行确实帮了他一个大忙,所以刚刚就想把程行的人情给还了,反正自己先问老师借一块,明天来的时候赶紧还给老师就行了。
到了楼下,姜鹿溪排队买了三个包子。
“给。”姜鹿溪将手中的包子递给了程行。
程行吃了两个,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包子递给了她,说道:“还是我们学校外面卖的包子大,这两个包子就吃饱了,剩下那个包子你吃吧。”
程行将手里的那个包子递给她后,便先一步离开了。
姜鹿溪望着手里的包子愣了愣,然后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
其实以前每天晚上她也是很饿的,但早上跟中午吃了,晚上就不能再吃了,但是为了防止饿,也为了防止看到别人吃她会忍不住想吃,下午放学的时候她是不会下楼的。
刚刚因为要请程行吃包子,才下了楼。
看了那么多好吃的,又怎么不饿。
将手中的包子吃完后,姜鹿溪将袋子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内,然后上了楼。
……
陈实晚上下班后,与文化局还有教育局的一些人吃了顿饭。
“诶,老陶,听说你们区里今天搞了个三校联合的黑板报比赛,举办的怎么样了?”陈实对着不远处的陶墉问道。
“你别说,本来我们举办这个活动,也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能力嘛,也没有想让他们能办出多好的黑板报出来,但是这其中还真有一个亮眼的。”陶墉道。
“说来听听。”文化局的一名领导来了兴趣。
“你们看这张图是什么?”陶墉将他手机上拍的一张图拿了出来。
这张图正是程行跟姜鹿溪办的那张黑板报的图,他们每到一个班级里评分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人把教室里黑板报的图给拍下来,不过这是陶墉那么多张图里唯一一个保存在自己手机里的,程行跟姜鹿溪办的这张黑板报,实在是给了他太多惊喜。
陈实凑上去看了一眼,惊叹道:“秋海棠叶?这是学生绘制出来的图?”
“果然是我们安城的大文豪,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中三班的两名学生做出来的黑板报,你们再看旁边黑板报上写着的文稿,也很精彩。”陶墉笑道。
陈实仔细的看了一遍,道:“是很不错,但我总觉得会不会是老师亲自下场绘的图或者是写的稿子?这稿子和图,都不像是学生能写的出来的。”
“应该不是,事后我还问过,确实是学生们自己做出来的。”陶墉笑道。
三班,那是陈青的班级,等下回去可以问问陈青去。
陈实可是个人精,虽然觉得这样的黑板报,这个少有人知的秋海棠叶图先不说,毕竟如果有学生偶尔有了解到这方面的历史看到了也有可能,但是旁边那一篇用词优美遣词造句都很流畅的文稿,可不像是出自学生之笔,文章跟诗词还不一样,诗词可能某个时间点突然灵光乍现,年龄很小都能做出来,像是之前程行写的那首词一样。
但是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如果没有太多的阅历跟经历,是不太可能写的那么好的。
但这话可不能再继续当面跟陶墉去说了,毕竟扫了人家的兴致,可不是官场所为,更何况陶墉的未来是很广阔的,即便是老师帮忙做的,也没必要继续追根问下去。
吃过饭回到家时,没过多久,陈青也放学回家了。
“青青,我问你件事。”陈实说道。
“爸,什么事,你说。”陈青换过鞋子,然后把书包放在一旁,坐在沙发上问道。
“你们今天的黑板报是不是老师给的创意还有文稿?”陈实直接问道。
陈青闻言愣了愣,然后摇头道:“不是。”
“今天的黑板报是程行跟另一名同学做的,但说是另一名同学做的,但据我了解,除了字是那名同学帮忙写上去的外,图,音乐,还有文稿,都是程行弄的。”陈青道。
今天陈青回了很多次头,看了很多次程行跟姜鹿溪共同办的那张黑板报。
不论是画,文稿,音乐,还是程行的讲述,都很完美。
中午吃过饭后,她让人帮忙在MP3里下了那首《梦驼铃》,整整听了一个午自习。
“还有音乐?什么音乐?”陈实问道。
陈青将程行最后让姜鹿溪放的那首《梦驼铃》说了出来。
“真是程行办的?”陈实还是有些惊讶。
“嗯,我敢肯定是程行办的。”陈青道:“就连老师在今天上午之前,也不知道程行要办的黑板报是什么,那张地图,我也是昨天早上才看到的。”
在之前,陈青甚至都不知道帮姜鹿溪的会是程行。
但程行就是留在学校里,接连帮了姜鹿溪好几天。
“如果黑板报上的那篇文章真是程行写的,程行以后就算是考不上大学,也能去当一个作家啊!”陈实笑道。
“那黑板报上的文稿有这么好吗?”陈青闻言则是皱了皱眉,她没有想到父亲对程行的评价竟然会这么高,父亲本身除了是文化局的局长外,还是安城作家协会的主席,省文联的副主席,出版过好几本畅销书。
如果不是待在安城这个小地方,而是去了经济更为发达的大城市,父亲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但父亲对于这片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却是爱的深沉。
“不说故事跟情节,单从文字上来看,已经比安城的许多作家都要好了。”陈实道。
陈青愣了愣,不知道为什么,今早当程行跟姜鹿溪一起出现在教室的后面,当阳光从外面折射进来打在他们身上时,让她觉得格外刺眼。
第59章 羞恼
过了国庆之后,安城的气温下降的很快。
现在已经来到了10月下旬,安城的许多人也都已经开始添衣保暖。
除了秋衣秋裤外,许多人也已经穿上了毛衣。
在10年的这座小城里,学校里很多人穿的毛衣还是家里的大人手工针织的。
比如姜鹿溪身上的那件白色毛衣,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手工自己做的。
因为在程行小的时候,程行的母亲也给他做过。
棒针和线团,估计也早就已经消失在古老的回忆中了。
因为生活日渐好起来之后,程行也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了。
在以往,母亲与一些街坊邻居说话时,她们手里都会拿着这些东西。
只不过别人都是家里的母亲或者是奶奶帮忙做的,而姜鹿溪则是自己做的。
因为这段时间姜鹿溪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给他补习时,有时候就会把棒针还有线团带来,在中午吃过饭后,或者是早上来得早程行他们家还没有开门时,她就会蹲在程行他们家门口去打一会毛衣,这还是某个周日早上,程行起得早偶然发现的。
至那以后,程行早上都会早起来一会儿,把家里的门先给打开。
程行这一个月的时间过得还是很充实的。
周末的时候跟着姜鹿溪补习功课,平时则是都在教室里背背书,偶尔闲下来有时间了,则是码码字写一会儿《安城》,当然,有时候需要放松一下的时候,也会在校园里打一会儿篮球或者是乒乓球,又或者是被周远拉去网吧玩一会儿游戏。
2010年10月22日,这天周五。
天亮的越来越晚了,程行五点半的时候离开家,天上的月亮还清晰可见,周边的路上还多了许多露水和霜,整个路都是雾蒙蒙的,看不见更远处的地方。
秋意更浓了。
初冬的时节也快要到了。
早上的温度更低了,特别是走在街上,秋风从远处吹来时。
程行跑了会儿步,等跑到学校门口,喝了杯热豆浆,才驱除了些寒意。
在一些看不清的雾里,程行隐约看到姜鹿溪骑着车子走进了学校。
程行穿过学校的梧桐大道没多久,便看到姜鹿溪也踩着上了霜的梧桐树叶,从不远处走了过来,晨时的校园很静,因此姜鹿溪踩在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也就特别响亮。
程行将灯踩亮,两人一前一后上了楼。
“早上好。”到了教室门口,程行主动打了声招呼。
“嗯。”姜鹿溪轻轻地点了点头。
上一篇:才满十八,花甲逆袭系统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