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2010 第212章

作者:不是干扣面

  程行不解地望向了她。

  姜鹿溪将旁边屋檐下挂着的毛巾拿了过来。

  这个毛巾是她自己平时擦脸用的。

  姜鹿溪用毛巾沾了沾水,然后踮起脚尖,帮他将额头上沾到的泥土给擦掉了。

  她虽然也跪地磕了不少头,但是灵堂里是不脏的。

  程行在外面的小路上给人跪地磕头谢纸,那地上下了雨,都是泥泞的,所以程行的额头上是沾到不少泥土的。

  “不用你去谢纸的。”姜鹿溪好看的眼眸里噙着泪水说道。

  上午的那一幕,她终身难忘。

  “好了,先别哭了,等下你还得敬酒呢。”程行道:“上午来的人太多了,得来了五六百人,小花小文他们忙不过来,我年龄也不大,也算是晚辈,跪下来磕个头接个纸也没什么。”

  程行说着,用手将她眼角的眼泪给抹去了。

  出殡这天正席的时候,孝子是需要出去给人敬酒的。

  当然,他们这里有规矩,死者的亲属在办理丧事的时候是不允许喝酒的,因此姜鹿溪只需要把酒递给他们,让他们喝就行了。

  孝子敬酒是不分男女的,但是女的得是未出嫁的。

  要是出了嫁的,就不能去给人敬酒了。

  “要是奶奶走的再晚些年,我是可以帮你去敬酒的,只是现在不行了。”程行道:“人多,不用每个人都敬,一桌敬一次就行。”

  五六百人,要是都敬,那得敬到什么时候。

  就算是每桌敬一次,都是很累人的一件事了。

  “嗯。”姜鹿溪先是点了点头,然后俏脸又红了红。

  俏脸红的原因,是她知道刚刚程行所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孝子敬酒,其实不只是去世的人的儿女或者是孙子孙女的。

  如果女儿出嫁了,出嫁的女儿不能作为孝子敬酒,女儿的丈夫也就是女婿是可以的,相同,孙女婿也是如此,孙女出嫁了不能敬酒,孙女婿是可以的。

  程行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是在变相占她便宜。

  一身孝,俏脸微红的姜鹿溪,还是很漂亮的。

  就是那一双哭肿了的眼,让他心疼。

  此时,随着曹大爷的一声可以开席了,女的坐院子,男的坐在院外,年纪大的重要的客人坐东桌,这场丧事的正席便开始了。

  村里办事的规矩,东桌,或者是东院,都是给最重要的客人坐的。

  一般都是娘家人。

  但姜鹿溪奶奶的娘家人在XJ。

  姜鹿溪自己的娘家人她根本就不让他们来。

  因此,这东桌,就给了辈分高,年纪大的人坐了。

  当然,像是村长,镇上的镇长,以及县里跟市里来慰问的领导,也都坐在了东桌,当然,虽然级别都不是很高,但也都代表了县里跟市里的心意。

  姜鹿溪未来的人生一片大好。

  因此本地政府的人,在姜鹿溪的奶奶去世后,肯定会来慰问一下的。

  不用高考直接以竞赛的成绩保送华清的大学生。

  别说县里,就连市里都是第一次。

  因此上面的领导,对于姜鹿溪还是非常重视的。

  姜鹿溪去拿着酒杯一个桌子一个桌子的敬起了酒。

  程行则是在院外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

  此时也就只有曹大爷和姜鹿溪还在忙碌着了。

  来的客人在曹大爷的主持下,基本上都已经落座了。

  饭菜都已经端到桌子上了。

  众人也都开吃了起来。

  没过多久,曹大爷跟着姜鹿溪来到了他们这桌。

  本来在其它桌,姜鹿溪都是提前倒好,然后端上来,谁要喝酒,谁就拿过来喝一杯,而到了程行他们这桌后,等其他会喝酒的将杯子拿过来喝完后,姜鹿溪拿过桌子上的酒瓶,又倒了一小杯白酒,然后亲自递给了程行。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周围邻座的人见状都愣了愣。

  说是敬酒,但姜鹿溪只是把酒放在盘子上让他们喝。

  但即便是这样,能让成绩这么好的华清大学生亲自送酒,已经让许多人心满意足了,在他们这些上了年纪人的心里,考上华清,而是保送,那就跟考上状元没什么区别了,许多人过来送纸,甚至就只是为了能喝上一杯保送华清的姜鹿溪亲自送的酒,越是上了年纪的人,对于学历这些东西就越重视。

  姜鹿溪保送华清,就跟古代光大门楣没什么区别。

  但姜鹿溪谁都不敬,偏偏亲自给这个少年敬酒,却还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敬酒在曹大爷的主持下是从最重要的东桌开始的。

  但是东桌的两桌人,姜鹿溪是一个也没亲自敬酒。

  都是端着盘子,将酒放在盘子上,谁喝谁拿。

  甚至于,包括村长,镇上的镇长,以及县里跟市里来的领导也是一样。

  姜鹿溪也是一个也没敬。

  就连曹大爷也愣了愣。

  你说要是谁都不敬,那也没啥。

  但是这只敬程行,那些领导会不会多想?

  程行则是起身,大大方方的接过了姜鹿溪的敬酒。

  “是不是太少了些?”程行看着酒杯里的那一小杯酒问道。

  她给别人倒的几乎都是满杯。

  “喝酒伤身体,别喝太多。”姜鹿溪看着他道。

  而听到姜鹿溪这句话,旁边那些上了年纪,但因为是姜鹿溪亲自端送过来的酒,都已经一口气直接全都干了的人全都愣了愣。

  “嗯,好。”程行点了点头,将姜鹿溪倒的那一小杯酒全都喝进了肚里。

  程行他们这一桌敬完,剩下需要敬的就只有最后一桌了。

  等最后一桌敬完之后,便开始其他人互相敬酒了。

  办事的主人敬酒敬完了,下面就是各个桌子上,晚辈对长辈的敬酒,以及一些人对着东桌那些领导的敬酒。

  难得能见到一次那么多大人物。

  平时镇长都难见一次,现在县里跟市里的领导都有。

  中国讲究的就是人情社会。

  谁都很难保证自己以后没有事情要办。

  以后说不定自己家里有事情的时候,就能找到他们。

  因此许多人都端着酒走了过去。

  而这个时候,那两位领导,则是全都拒绝了他们的敬酒,而是向着程行走了过来。

  他们来的时候,手里都端着酒。

  走到了程行面前,他们都给程行敬了杯酒。

  而他们这种做法,无疑让旁边的周围人,全都大跌眼镜。

  跟程行喝了杯酒,交谈了几句之后,两人都满意的离开了。

  能跟程行较好关系,对他们以后的升职,说不定有用。

  两人的年纪都不大,还是有希望能再往上升一升的。

  他们虽然在县里跟市里都是一些部门的领导,但官也分大小,程行现在不只是在安城,在整个徽州省都如日中天,如果不是这次被上级派下来对姜鹿溪进行慰问,寻常的时候他们想跟程行说上一次话也很难。

  程行现在靠着《安城》已经是徽州省最出名的作家了。

  如果说县里跟市里对姜鹿溪的认定是她很有很大概率成为明日之星的话,那么程行就是当下安城最璀璨闪耀的那颗星。

  别说安城了,整个徽北,这么多年,哪有出过这么出名的作家。

  以前这样的作家,就只有徽南那些经济好的地方出现过。

  这两位领导走后,许多人再看向程行的眼光就有些不对了。

  许多人都很好奇,姜鹿溪这个同学到底是什么人?

  许多同村的人是知道姜鹿溪这次给奶奶办丧事的时候,是有个同龄人一直在帮他的,只是他们问了小花小文他们,他们都说程行只是姜鹿溪的同学。

  虽然许多人都在猜测,有可能是程行喜欢姜鹿溪,是过来献殷勤追姜鹿溪的,因为姜鹿溪这样的女孩儿,谁见了都会喜欢,都想追的。

  再加上程行干的都是脏活累活,今天还在路上给人磕头接纸,都以为程行只是姜鹿溪的普通同学,为了追姜鹿溪,才这样做的呢。

  而且其实许多人私底下对他都有些鄙夷的。

  为了追一个女孩儿,不仅穿上孝衣,还给人磕头接纸。

  最重要的是,要是能追到还好。

  他们都不觉得程行能追到姜鹿溪。

  一个村的,姜鹿溪这孩子的性子,他们又不是不了解。

  成绩是很好,但却是性子很冷,很难相处的一个人。

  而且人家马上就要保送华清了,哪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与人谈恋爱。

  但是现在看来,姜鹿溪这个男同学不简单啊!

  别说他们了,就连村长见到这一幕也愣了愣。

  此时镇长也去敬了一杯酒回来,然后姜鹿溪他们村的村长问道:“镇长,那小溪的同学,到底是什么人啊?”

  “你上次来镇上汇报工作,不是很喜欢《灯火》那篇文章吗?灯火的作者就是他。”镇长笑道。

  “《安城》的作者?”村长惊讶地问道。

  ……

第205章 暖灯燃起

  10年左右,安城小镇上的村子里,每个村的村长都要有些学识的,不用太高,但是高中文化是要有的,再过几年,甚至都不只是高中文化了,都得上过大学的了。

  到了16年的时候,国家下达通知。

  村长也不能称作村长,而是称呼为村主任。

  毕竟到了后面国家施行乡村振兴的时候,村主任是得带着村民脱贫致富的。

  因此姜鹿溪他们村的村长赵国富是上过学读过书的。

  他的名字,也跟他们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有关。

  为了予以未来予以祖国最美好的期待和期盼。

  他们那些入了学堂,上了些学的孩子,名字大多都不是家人起的,家人都是文盲不识字,学名也就是大名便都让学校的老师帮忙起,而那个年代学校的老师,给起的名字都是这般,如国富,国强,振国,振业之类。

  属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段为国,当年被老师起的名字也是这般。

  每个时代的名字,都有每个时代被赋与的特殊含义。

  比如程行的大伯,也就是爷爷的第一个儿子。

  身为家里的长子,当时爷爷给大伯起的小名,就叫革命。

  大伯的学名,也是程平帮忙起的,名叫程志国。

  那个时代的人,都想着长大成人能报效祖国。

  也都觉得,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