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果车
这是之前拍摄《超时空同居》时沈大老板给柳亦菲的饼。
柳亦菲也吃了。
“拍完《超时空同居》我就去拍《人间守门人》第三季了,现在已经拍完了,正在后期制作。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和从前一样以开年大剧出现。”柳亦菲自信道:“导演说我的表现特别好,完全演绎出了剧本对女主角的要求。”
沈大老板心说剧本对女主角的设定就是一个神医,
对演技的要求并不是太高。
你要是表现不好才是奇了怪了。
这个角色设定,
甚至可以说完全是根据柳亦菲量身打造的也不为过。
所以。
柳亦菲要是表现不好那才是真正的奇怪。
“那要是《超时空同居》上映,估计你到时候会忙的不可开交,两边都要跑宣传。”沈知意道。
柳亦菲轻笑道:“忙点挺好的。”
她虽然和大蜜蜜比起来佛系了一点,
但是又没想退圈,肯定也想自己大火。
“没必要这么拼,该休息就休息。”沈知意提醒道。
毕竟又不缺钱,没必要做出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态。
就算没钱了,不还有沈大老板呢。
不过,
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还是那句话。
小花旦们的血都厚,
柳亦菲更不用说了,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哪怕是柳诗诗都不一定能够比得上的存在。
所以,
普通的造作还是经得起的。
而《人间守门人》第三季和《超时空同居》,都不像是能扑街的样子。
柳亦菲对于《超时空同居》的上映也是很期待的。
毕竟这可是她和沈大老板的作品,
很大的可能会带着她起飞的。
当然,
还有《重返十八岁》,
柳亦菲对于《重返十八岁》的剧本自然也是很熟悉的,
所以她很好奇一件事:“沈先生,在《重返十八岁》里,你这个男主角出场好低啊,
感觉还没有小明哥和李家航两个人出场的频率高呢,而且涉及的剧情也不多,完全就是一个工具人角色。”
沈知意淡定的笑了笑:“我本来也是来打算当个工具人的。”
在《重返十八岁》里,
每个角色各司其职。
柳亦菲饰演的校花负责被大蜜蜜饰演的女主角逆袭。
大蜜蜜饰演的女主角负责重生逆袭文抄开挂提升自己追到男神,
这么设定的目的很简单。
那就是让观众代入然后一起爽。
李家航饰演的暗恋者一号负责笑点和虐点,同时告诉观众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黄小明饰演的暗恋者二号和李家航饰演的暗恋者一号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者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告诉观众与其当舔狗,不如把舔女神的时间拿来提升自己。
而沈知意饰演的校草男神,
其实作用就一个——装逼。
作为戏里颜值、才华和能力的天花板,这个校草就是用来告诉观众,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种天才,可以轻松的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一切。
哪怕是女主角重生了。
在才华方面,开挂的还真不一定打得过天赋异禀的。
所以,
哪怕大蜜蜜饰演的女主开了挂。
在才华方面也比男主角逊色了一筹。
不过校草男神的逼格越高,被女主角追到手之后的爽感也就越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男主角的逼王设定是很有意义的,绝对不是沈知意为了故意装逼。
绝对不是。
柳亦菲也演过不少戏了,
对剧本也是有自己判断的,她斟酌着提醒道:“当工具人的话,其实很难吸粉的。”
何谓工具人角色?
《人民的名义》里的沙瑞金,就是典型的工具人角色。
包括侯亮平其实也算。
和李达康祁同伟这种人设丰满的角色比起来,沙瑞金和侯亮平显然不那么吸粉。
这就是工具人角色的缺陷。
沈知意饰演的这个校草,
也是这样的工具人。
他出场就才华满级,颜值满级,能力满级,轻轻松松就能做到普通人拼尽全力的一切,
女主角穿越回来抄他自己亲手写的歌,结果他还能直接写一个更好的。
就问气不气人?
这样的角色不用多说,
绝对牛逼得不行。
不过,
牛逼归牛逼,但是没有成长。
所以观众很难代入。
不过这对沈知意来说不重要。
“我本来也不是为了吸粉才接的《重返十八岁》这部戏,
我这个角色的工具人设定对于整部戏来说是有必要的,
那就演个工具人就好了,就当给你们这些人物丰满的角色抬抬轿子。”沈知意说话那叫一个云淡风轻。
他也确实不在意。
柳亦菲理解不了:“你图什么?”
“陪媳妇儿演部戏而已,很值得大惊小怪吗?”沈知意无语。
这么久了,还没把自己当做自己人。
看来还得继续修仙啊!
柳亦菲俏脸一红:“谁是你媳妇儿,别乱说?”
“不是,你脸红什么?”
柳亦菲:“……”
言归正传。
在《重返十八岁》这部戏里,所有的女性角色基本都喜欢男主角。
所有的男性角色基本都喜欢女主角。
而女主角也喜欢男主角。
在舔狗链条当中,男主角一直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逼王的设定不能破。
不过剧本里把男主角写的很禁欲。
和柳亦菲饰演的校花之前虽然堪称郎才女貌,
但是一直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就连柳亦菲饰演的校花主动投怀送抱他都给拒绝了。
当然,这是戏里面。
至于戏外的话。
仙该怎么修就怎么修!
甚至还可以组队呢。
……
而就在沈大老板拍戏的时候。
和他想象的一样,
金马奖组委会保持了沉默,没有任何的回应,
更不用说解释、道歉或相关处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也是一件好事,
真是一件好事,至少在沈知意看来的确是好事。
毕竟大大催化的舆论,
使得内地原本就忿怒的情绪更加火上浇油。
之前就说过。
很多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对这事的态度是犹豫不定的,
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小,但影响大,背后需要考虑的东西也多。
而且就算大方向发生转变,
大家也需要时间适应,
分寸火候也得慢慢试,否则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而金马奖的态度,属实是帮很多人做出了选择。
换句话来说就是。
促成了不少人转变态度。
上一篇:重生俄罗斯从毛妹逼婚开始
下一篇:华娱:第一导演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