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谢建国问谢威,“我在这边闲着也没事。得等聚四氟乙烯搞出来,实验了喷涂工艺,我才能回去。”
“爹,你出来时间长了,厂里怎么办?”
谢威觉得老头子有些不靠谱了。
红光厂的一把手,长时间不在岗?
“生产跟销售都人负责。我回去了才不好办呐。躲出来的……”
谢建国把红光厂的情况给谢威做了介绍。
谢威这才知道,红光厂两款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引得那么多厂眼红。
“如果那些厂不问红光厂要技术跟工艺,自己仿制,红光厂怎么办?”
“啊?”
谢建国愣住了。
这个问题,是他没有想过的。
谢威问谢建国,何尝不是在问自己?
即使在已经建立知识产权的时代,很多单位不会舍得投资科研,仿制市场火爆产品来生存。
这就使得很多研发单位研发资金得不到回收,从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除非仿制成本非常高的领域,过高的入门门槛跟庞大资金需求,会限制绝大部分的仿制者。
第86章 歼8II总师亲自出马,沈城化工厂感谢信换配方
到学校后,谢威总是在一个项目没完成,就利用学校资源搞另外项目,何尝不是为了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里?
技术含量高的,市场仿制出现的几率就小很多,也是市场竞争更小的。
相关单位直接上门讨要技术,学校不一定能抗住所有压力。
哪怕现在学校拿到了政策。
芯片,涉及计算机、数控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战机火控系统、导弹控制系统、坦克火控系统等等。
重要程度,谁不知道?
以后民用会更加庞大。
谢威比谁都清楚单片机跟芯片的区别。
单片机把CPU、RAM、ROM等集成在一块硅片上;芯片,只是电路微型化,核心是微型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功能单一,出厂已经设置好,无法再编程,用于对整个计算机系统各部分控制……
谢威先选择了难度相对小一些的芯片,而不是单片机。
聚四氟乙烯,塑料王,防腐防粘只是常规。
谢威却因为聚四氟乙烯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小,可用于制造微电机所需漆包线。
微电机,在整个国防军事装备领域中运用极其广泛。
化学系的产品,市场用途广泛。
谢威真正目的在于为后面的军用做准备:固体导弹跟火箭的高能燃料推进剂!
无论高氯酸铵(AP),还是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或其他高能燃料使用的材料,都需要丰富经验跟先进设备。
有了高能燃料推进剂,这就会进一步推进对火箭发动机使用的高温合金的需求。
而高温合金,是战机涡扇发动机的关键!
一旦开始搞PLC跟CNC,谢威会借着数控主轴对材料的高要求,开始往军用金属材料引导。
谢威没法对任何人透露,否则,没法解释。
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相关产品,一步步推着身边的团队或是合作单位往规划的方向走。
等成果出来,即使被人发现,谢威也能解释: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啊,搞出来感觉可以军用……
“他们不要脸,能怎么办!你不是都把应对方案都给我说了嘛。他们搞出锑锅跟高压锅,电饭锅推向市场了,就让他们跟在我们后面捡我们不要的呗……你放心,我按照你的要求,成立了销售队伍。”
谢建国的话,拉回了谢威的思绪。
“电饭锅搞好了,下一步搞什么?”
“爹,电饭锅无数功能都还没开发出来呢。后续得扩展功能,永远走在市场跟风者前面……”
想到电饭煲,谢威就怀念几十年后功能完善的电饭煲了。
“所以,红光厂也需要技术研发能力?”
“肯定啊!不然我让你整顿技术部干啥?爹,借着机会,你问学校要几个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还有工业局那边,每年也有大学生名额,重点企业不可能不分人才吧?”
谢威可不想在未来很长的时间,红光厂机电系的精力都放在研究电饭煲上。
那是真的不务正业。
虽然电饭煲也能军用,目前的PLA,装备都没钱买,还是由炊事班背着锅跟着队伍跑比较合适。
红光厂未来如何发展,都是谢威一手把持。
对于谢威的要求,谢建国没有丝毫意见。
儿子死脑细胞,老子只管享受厂长权利,不是天经地义么!
······
深夜。
601所技术研讨室依然灯火通明。
在场的众人,目光都盯着中间桌子上那个战机模型,神情严肃。
“这肯定不是歼-9模型。虽然很多地方依然有歼-9的影子,完全改了。如同之前的判断,这样的气动布局不是高空高速方向,应该是空优战机!非常符合上级提出的新要求……”
一名五十出头的老者严肃地说道。
其他人都不吭声。
现在的项目,搞了十多年,尚未定型。
尤其6月试飞过程突然出现双发停车的险情,现在刚刚找到隐患,排除故障。
突然来这么一个让所有人都心动的气动布局……
“鸭翼可以提供更强升力。或许,改进型可以考虑增加鸭翼气动布局。在两台发动机的推力加上鸭翼提供的升力下,可以让航程更远、机动性更强……”
副所长顾诵芬在众人都沉默时,开口提到。
他是歼-8副总师。
对于目前战机的性能,了解得非常清楚。
技术指标、作战性能都不符合空军跟海军航空部队需求,可没办法,歼-8已经是国内最好战机了。
“这样的气动布局没有经过风洞实验。”
“方案也没有论证,如果开始论证,需要很长时间。”
“精力还是应该放在现有型号的定型上。”
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歼-8搞了太多年还没定型,又把精力浪费到其他方面?
“我支持副所长的意见。现在的型号定型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只需要通过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的生产批准。大家都清楚,歼-8定型也无法满足部队现有需求。国外已经服役三代机甚至四代机……我们需要把精力放到新的型号上了。”
多数反对,所长刘知敏开口了。
“改进型号用鸭翼?”
有人提出了质疑,“那不是611的歼-9采用的方案?”
611所是从601所分离出去的团队,调到蓉城,作为战备单位。
“能达到指标,提升性能,用鸭翼气动布局也没什么不可以!动力是我们的弱项,想要把更重的战机送上天,需要更强升力。”
刘知敏一脸严肃。
“所长,我准备亲自去哈工大那边一趟。”
顾诵芬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哈工大送来模型后,他第一个支持。
从67年担任歼-8副总设计师开始,他就对整个战机性能了如指掌,很多时候考虑如何改进才能大幅度提高歼-8航程、机动性能、挂载能力。
哈工大送来的模型,跟顾副总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行,你亲自去那边一趟,跟搞出这个的人聊聊。如果可以,把人调到所里来。学校要不放人,我来想办法。”
刘知敏想了想,点头说道。
优秀的设计师,弄到所里来,才能更好成长。
······
同样是沈城。
沈城化工厂招待所。
吴涛跟王征两人正满脸愁苦地低着头抽烟。
“老吴,厂长你也见了,你们提供技术,厂里是欢迎的。可你们提出的条件,全国都没先例……资本主义那一套在咱社会主义中没有生存的土壤!作为老同学,我得说说你了,直接把配方跟工艺提供给我们厂,厂里的感谢信以及其他的,对你个人进步有很大帮助……”
两人前面,一个在这年头很难见到的胖子苦口婆心地劝着两人。
沈城化工厂采购科副科长曹尧俐。
吴涛的同学。
去尼玛的感谢信!
学校花钱、花精力研究的成果,就值一封感谢信?
吴涛差点骂出声来,看着这胖子的嘴脸,恨不得一巴掌拍去。
第87章 免费给技术天经地义?611所困境有了解决渠道
“什么叫资本主义那套?老曹,你们厂研发新产品不需要经费?直接提供配方跟技术、工艺,你们的研发经费留着干啥?”
吴涛咬牙忍着怒意,看着曹尧俐。
去特么的同学。
两人下了火车直奔化工厂找曹尧俐,听说是寻求合作,曹尧俐各种推脱,不顾同学情谊,根本就不带两人见厂里相关领导。
了解曹尧俐的吴涛自己掏钱,咬牙买了两条烟、两瓶好酒,偷偷送到曹尧俐家。
这狗曰得了好处,才一副我费了很大劲头才说服厂长见你们的模样,不情不愿带两人见到了厂长。
一开始,厂长听到两人带来了新产品的配方跟工艺,很是热情。
“厂里现在的产品都供不应求,没看到外面拉货的汽车排队?没工夫搞什么新产品!”
当吴涛刚说厂子要支付技术开发费用,生产后利润还得分成给哈工大,厂长直接兴趣欠缺地把两人赶出了办公室。
曹尧俐看到了机会。
如果能帮着厂子不花钱就拿到配方跟工艺,那就是政绩啊!
他以同学身份,准备说服吴涛把配方跟工艺免费给厂里。
“你们用国家提供的经费研究出成果,上交国家;国家再把成果下发给相关工厂转化成产品,这不是天经地义?现在只是少了上交跟下发流程……”
曹尧俐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
“老吴啊,我这是看在同学的份上,为你的前途着想……”
“我去尼玛的天经地义!”
吴涛顿时火了,挥舞着手臂就准备一巴掌拍曹尧俐脸上,被他旁边的王征给拉住了。
“滚,老子没你这同学!”
“好!好,吴涛,当年上学你就在老子面前装清高!现在有求于老子,还是这态度?好得很!你要是能跟厂里谈成合作,老子跟你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