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 第2章

作者:颜少有为

  陈军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本就有些犹豫,如果唐英也改变立场,开钓场的事就很难得到家里支持了。

  “靠谱个球。”

  陈军回头哼道:“我刚从你大伯家回来,知道你大伯怎么说的吗,他一年起一次鱼,除去买鱼苗的钱,还有鱼的损耗,以及喂养成本等等,也就落个几千块,还不如出去打工。”

  陈渊明白了。

  看来老爹被大伯教育了。

  “爸,你还是没弄明白,钓场和养鱼区别很大,不是靠卖鱼赚钱。”

  陈渊沏了杯茶给陈军端去。

  “有多大区别,都是靠鱼吃饭,难不成还能把鱼玩出黄金价来。”

  陈军接过茶杯吹了吹,喝了两口接着道:“你大伯就曾想过你说的钓场模式,可十里八乡的,谁愿意花钱来钓鱼啊。”

  “钓场是种娱乐消遣模式,自然不能针对村里,城里那些钓鱼佬才是主要目标,大伯捕捉客户群体的方向就错了,又怎么可能成功。”

  十里八乡的,想钓鱼还不简单。

  而且村里赚钱的途径本来就少,为了钓鱼花钱,那不得心疼死。

  但城里钓鱼佬却很多啊,那些人是愿意花钱钓鱼消遣的。

  再不济,他也有系统,怎么玩都不会亏。

  “爸,你要相信我,钓场这事我有把握。”

  陈渊掏出香烟递给陈军一根,然后自己也点燃一根。

  虽然这事自己也能整,但老爹不支持就难办了,而且在村里开钓场,拿地这种事,老爹的面子绝对比他大。

  “你有屁的把握。”

  陈军斜了一眼。

  “反正这件事我肯定要干,你们要是不答应,我就出去找地方,我有钱。”陈渊吐个烟圈,随意说道。

  实习半年,虽然工资很低,但也存了小两万,虽说这点钱对开钓场来说相差甚大,怕是连买鱼的钱都不够,但有系统就有信心。

  “你还反了天不成。”陈军拍了下他后脑勺。

  “和孩子好好说话,别给我动手动脚。”

  唐英见状狠狠瞪了眼陈军,转而看向陈渊露出慈母笑,“你这孩子也是,咱村有养鱼的条件,哪还有出去养鱼的道理。”

  陈渊找根小板凳坐到陈军边上,认真说道:“爸,要不这样,让我尝试半年,如果真赔钱了,到年底我就放弃,听你们安排如何?”

  “你真要开?”

  见儿子认真的模样,陈军还是有些不忍。

  陈渊重重点头。

  “村里现在有三口塘,老塘你别想了,被周建明承包了,那家伙和我们不怎么对付,肯定不会给你。”

  “大塘你更别想了,这里面弯弯绕绕有些多,村里不可能轻易给你。”

  “还剩下的就是你大伯承包的那口小塘,不过只有两亩,你看看大小合不合适,你要觉得行,晚点我再去问问。”

  陈军抽着烟思索下,然后缓缓道来。

  陈渊闻言一喜。

  老爹这是真正同意,支持他开钓场了。

  “两亩塘,应该够了。”陈渊笑着道。

  钓场系统还没激活,他也不知道系统对钓场的要求,但估摸着开始是够了,至于后续发展,等打开钓场,系统激活再说。

  “成,晚点我去找你大伯。”

  陈军踩灭烟头,进屋换了身衣服出来,然后骑着小三轮出去了。

  “小渊,既然你决定了,那就好好干,妈支持你。”

  唐英笑着说了声。

  “谢谢妈。”陈渊笑着点头。

  “傻孩子,和我说什么谢。”

  唐英整理完蔬菜,然后扛着旁边的锄头往外走,“鱼塘的事,估摸着晚上就能成,你有时间就规划下你的钓场,这方面我和你爸不懂,总之需要什么就和我们说。”

  确实要规划下。

  陈渊思索了下,拉上堂屋的门,屁颠屁颠的朝外溜达去。

  禹城村很大,足足有五百多户,犹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时,就像是人山人海,热闹的很,比城里都热闹。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八零九零长大,结婚需要城里婚房等种种因素,农村进城热潮不减,如今早已不复往昔的热闹。

  还留在村里的,老一辈居多,像陈父陈母这样的都是少数。

  而且夏天的下午奇热无比,陈渊在乡村马路上溜达,愣是一个人影都没瞧见。

  很快,他便来到离家两百多米外,大伯承包的鱼塘。

  “这鱼塘倒是方正,四边岸口也算宽敞,画钓位很简单。”

  陈渊打量着鱼塘,观察四周环境,分析着钓鱼时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以及钓位画分等问题。

  围着小池塘转悠了圈,陈渊心中差不多有了底,抬头看向小池塘旁边那口大塘,眼生羡慕。

  大塘有几十亩,这要是给他做钓场就好了,可老爹说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有点多,不好拿下。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先把小塘弄起来再说。”

  溜达了一会,陈渊便热的汗流浃背了,果断打道回府,猛灌了几口凉白开,然后冲了个凉水澡,这才感觉舒服了许多。

  把满是汗臭的衣服洗了,陈渊又烧了壶开水,倒在大茶缸里凉着,等爸妈回来正合适。

  这大夏天的,回来没口水喝多难受。

  莫约两个小时后,唐英扛着锄头,背着一大篓菜回来了。

  “鱼塘看的怎么样?”

  “嗯,看着挺好的,妈,你先喝口水。”

  陈渊摸了摸茶缸,温度正合适。

  唐英满脸笑容。

  孩子大了,都会疼人了。

  “妈,这么热的天,去地里干嘛呀。”

  陈渊扭了把热帕子递给唐英擦擦汗。

  “那不得生活呀,家里余粮可不多咯。”

  开钓场那不得要钱,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没有多少容错率,孩子想要创业,做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力多做些自己能做的活。

  “妈,真的别担心,这事板上钉钉稳稳当当的。”

  “好,妈信你。”

  唐英笑着将热帕子递给陈渊,然后朝厨房走去,“我去做饭了,你忙你的吧,要是没事可以看会电视。”

  “我来帮你。”

  等饭菜做好后,陈军也从外面回来了,一家人吃过饭,陈军正准备去大伯家转转时,大伯却先来了。

第3章 大伯陳國

  “老幺。”

  大伯陈国的招呼声从门外传来。

  他们这一辈原本兄弟姐妹也有不少,可那个年代太难了,最终只剩三个,陈军是最小的,上面有大哥陈国,二姐陈蓉。

  陈蓉出嫁了,只剩两兄弟留在村里互相搀扶着。

  “大哥。”

  陈军连忙起身招呼,“吃过饭没?”

  “吃咯。”

  陈国走路有点跛,左脚不怎么能发力,是几年前在工地上摔的,而且是为了救陈军,这件事让陈军愧疚了许久。

  也正因如此,陈军也留在了村里。

  一来是唐英担心,二来是照顾着大哥,怕在村里被人欺负。

  “大伯,坐着喝茶。”

  陈渊拿来两根板凳,又端了两杯茶过来。

  “诶,好。”

  陈国接过茶杯,笑着问道:“啥时候回来的?”

  “下午两点到的。”

  陈渊掏出烟递给陈国和陈军,然后自己叼着一根坐在门槛上美滋滋的抽着。

  村里串门只要有板凳有茶,绝对能聊很久。

  两兄弟聊了很多,这才聊到鱼塘的事。

  “小渊,钓场的事你爹都和我说了,别怪大伯多嘴再问你一句,你真的想好了?”陈国看向陈渊认真问道。

  “嗯。”

  陈渊立马起身,同样很认真的点点头。

  他明白大伯不是想推脱什么,而是真的关心他,两家人的关系在这,否则哪有那么多废话,直接算钱了。

  你亏不亏关我何事,我不亏就行了。

  “行,我那鱼塘你拿去开钓场吧。”

  大伯没有过多劝说,该说的他都和陈军说过了,既然侄子执意要开钓场,当大伯的也只有支持了。

  “谢谢大伯。”

  陈渊感激,鱼塘终于拿下了,“大伯,鱼塘里现在什么情况?”

  “鱼塘我挖了三米多深,三层混养,放了四百尾鲢鱼,四百尾鲢鳙,三百尾草鱼,三百尾鳊鱼,鲫鱼比较多,一千尾左右。”

  陈国喝了口茶水,简单说明,“我买的鱼苗稍大一些,每年年底起一次鱼,估摸着现在可能只有七千斤。”

  陈渊点着头。

  寻常养鱼就是这样,控制数量多品种混养。

  “大哥,塘里的鱼我就按市场批发价来,这钱你拿着。”陈军这时候拿出一摞钱,估摸着有个五万左右。

  陈渊看着这钱就明白了,老爹下午是取钱去了。

  他倒是想自己掏,可他身上的钱不够。

  “拿什么钱,侄子做点事,我这当大伯的怎么也得出点力,再说,那鱼就在塘里,等你们赚钱了再给我就成。”陈国拒绝了。

  老幺家里的经济本就不富裕,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日子还怎么过。

  或许陈国依旧不看好钓场,反正鱼都在塘里,即使钓场失败了,他也没多大损失,全当支持侄子尝试创业了。

  “大哥,亲兄弟明算帐,你养了这么久我就给个批发价,已经算是赚了,这钱怎么说你都要拿着。”陈军把钱往陈国手里一塞。

  “大伯,你就拿着吧,否则我爹不会让我弄的,而且大伯您也说了,那鱼就在塘里,钓场不行还能卖鱼不是。”陈渊道。

  老爹说的没错,就这样他们都是赚了,现成的鱼塘现成的鱼,比从零开始不知节省了多少。

  “那成,这钱我先拿着,如果有需要,一定要开口。”陈国最终还是收下了。

  “大伯,那鱼塘有承包合同吗?”

  陈渊上前打烟问道。

  “要什么合同,村里的鱼塘村里人还不能用咋滴,谁去花那个冤枉钱,用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