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720章

作者:辛老板

  真羡慕啊要是这样的人、这样的技术出现在小国里,那是直接可以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天才。

  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缺乏足够的土壤,教育、科学、文化、经济跟不上,被白白埋没

  当天抵达杭城的各国首领有11个,其中就有六个,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试图能和“周教主”见一面。

  含蓄点的表示希望能共进早餐、午餐或者晚餐。

  直白点的,也有直接询问“延寿技术”问题的。

  但他们都没约到,周瑞早餐是和甘媛吃的,午餐是和船夫哥吃的,会上随便垫了点,晚餐则是和自家大领导吃的。

  唯一真的见到的周瑞的,还是个“虚假的”首领,琉球翁长志雄。

  他自然不会提什么延寿,人贵有自知之明。

  即便十几年后有所求,也不会是以所谓“首领”的身份去求

  不如去求个复瑞集团员工福利.

  反正大差不差,他觉得自己也算周总半个员工了。

  次日,9月3日,各国来宾的抵达越发密集,萧山机场几乎每个小时,都有一架专机抵达,有些因为落地误差,还得在飞机里等个把小时,才安排的过来接待。

  这一天抵达的都是相对重量级的,比如世界警察美利坚、世界警犬日本、日已落的大英、仰卧起坐选手德国、东方唯一大国印度、宇宙第一大国韩国、造军舰防止最大贸易伙伴破坏贸易的澳洲等。

  可以说群英荟萃了。

  G20已经很多年,人没这么齐过了,这办大事,还得看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和周瑞有两面之缘,赠送过他《永乐大典》的小萨曼,这次居然以砂特副首X、国防大臣的身份,代父参加G20。

  这也是他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几年前,老蝴蝶哈立德介绍的时候还说,这位是砂特最有前景的王储,没想到兑现这么快。

  反观老蝴蝶自己,被小兄弟落了下去,他虽然是阿连酋目前最可能继位的王储,但还不能代表国家出面,阿连酋也不是G20成员。

  论实力,还是砂特更强一些。

  这些大国首领将会在杭城待三天两夜,五号就会各自启程返回,除了一些主要会程,相应的也有一些轻松的游览安排,主办方三十几个工作组,一对一负责各国国宾。

  其中少不了的,自然有在“钱江智慧城”转转。

  对于已经在网络上火了一段时间的“钱江智慧城”,他们也有所耳闻,不过闻名不如见面,亲身体验后更加惊叹。

  一处水池边,安保人员分割了道路,数个国家的首领,正在城市漫步。

  洋气的很,City walk!

  三十多个国家,不可能都扎堆,游览也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队伍。

  世界警察局局长,还有一个月就将卸任的奥玛,显得兴致缺缺,这种天气一身正装有点熬人,尤其是高悬的太阳对他的肤色不是很友好。

  不过看到水池里那巨大的仿生锦鲤时,还是忍不住有些惊叹。尤其是其一开一合的大嘴,吞掉了水面上的落叶,看上去很是可爱。

  让他想起了,一些岛上的快乐时光

  确实很厉害.开明智能么

  算了,他马上要卸任了,这些都不需要他去管了。

  虽然他的八年任期内,让中国崛起到这种程度,某种意义上算是他工作的败笔,不过特殊时期,平稳离任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后面的烂摊子

  他很期待那个金发胖子搞得更糟糕。

  或者说,必然会更糟糕,因为他动了许多人的蛋糕。

  但天不遂人愿,似乎老天不想让他轻易平稳离任,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一个随行保镖过来耳语了几句。

  这位黑人大统领眉头一皱:“无法规避?什么意思?”

  ——————

  “什么叫无法规避!”

  大洋彼岸,德州,NASA休斯顿航天指挥中心。

  一场紧急会议也正在进行。

  多方会议包括了国际空间站所有的参与国家,多达十六个。

  在杭城开G20的时候,这边也意外凑齐了不少国度,虽然不是什么好事。

  “就是字面意思!我们启动了紧急规避程序,才发现系统异常,排查后认为是热控管路外壁有损伤,可能是之前什么时候被细小的太空垃圾撞击产生的,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强行启动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之前被撞?!你们连什么时候被撞击的都不知道?”

  “那里是太空,宇航员只能依靠传感器读数判断空间站外侧是否正常,而传感器无法铺满空间站的每一个角落!”

  “可以通过太空行走维修么?比如用树脂先封住。”

  “封住也解决不了问题,那是需要承受高压的管路,不是破损外壳。”

  十六个国家,有的参与度比较高,权限也大,而有的参与的少,消息也很滞后。

  一些国家的航天局,此时此刻才知道,国际空间站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视频会议中,荷兰的代表说道:

  “也就是说,现在有400多个大小不一的太空垃圾,将在24小时内撞击在空间站上,它会被打成筛子,我空间站的规避系统无法工作是么?”

  太空垃圾的轨道是在不断降低中的,主要是受到极其稀薄的大气分子影响,碎片越小,轨迹变化越难捉摸,更无法监测,24小时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快的话可能十几个小时就能给国际空间站来一次开罐头。

  NASA的专家回答道:“我们有紧急备用系统,利用气体排出的方式,缓慢推动空间站变轨,但这会大大影响空间站的‘维生’能力,按照上面现有载荷计算,如果采用这种方案,必须要在一周内发射火箭,补齐气体制造物质.”

  一周内发射火箭

  说实在的,别看这里十六国都是国际空间站的参与者,但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家。

  美国麻烦坐一下,毛熊你站起来。

  整个国际空间站项目里,真正的大腿。

  俄罗斯航天局代表叹息了一口气:“听上去启动气体排出是唯一的选择,但能否一周内发射火箭我需要向上汇报,这是极大的考验。”

  不少国家的航天局代表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NASA,作为老大哥,他们是真没能力一周内发火箭,之前给空间站送人,都能推迟小半年。

  但这话又不能说,说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俄罗斯航天局代表补了一句:“但我建议要有备案.因为我们无法100%保证能做到,我提议联系中国,或者太一天工,‘清空联盟’也行,总之你懂我的意思,我们需要申请援助。”

  此话一出,引来了不少附和。

  “丹麦复议!”

  “西班牙复议!”

  “巴西复议!”

  “意大利复议!”

  一时间,复议的声音连成一片。

  NASA代表皱眉不语

  其实,队伍已经不好带了。

  要开这个口么?

第963章 大戏开幕

  最终,国际空间站,并没有联系中方。

  亦或者太一天工,或者“清空联盟”。

  阻力在源于在项目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美国。

  理论上“清空联盟”是最合适的,作为名义上的“国际组织”,虽然主导方是中方,但毕竟脸皮上能说得过去。

  至于《沃尔福条款》,说实话,莫要高估任何条款、约定的约束力,所谓契约精神,就是对自己有利时遵守,对自己有害时装瞎。

  但真正制止求援的还不是NASA,而是美方高层。

  消息上报多个部门,最后甚至捅到了正在杭城开会的大首领奥玛那里,但最终还是不被允许。

  原因很简单,一周前,他们才为了提振士气,彰显太空实力,搞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拒马计划”。

  这才过去几天,又要向中方求援?

  承认自己连个火箭都发不上去?

  这让全球人怎么看?

  不知不觉间,各国都在加大对航天领域的投入,这个领域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似乎变成了“科技高地”最耀眼的旗帜,而美国依靠“登月”铸就的光环却摇摇欲坠。

  他们没有改变自己,只是这两年世道变了。

  无论如何,航天方面的落后,开始更严重的损害美国的威慑力,而威慑如吊命良药,一刻不能停。

  所以最后,从“正制”而非科学的角度,美方给NASA传达了指令:启动备选方案“气体排出规避”,但不要求援。

  全部押宝在俄罗斯,可以有能力一周内发射火箭上去运送补给。

  美方将不计成本,提供尽可能的支持俄罗斯。

  得益于在国际空间站项目的绝对主导权,虽然一些国家颇有微词,但最终还是依此方案执行。

  十几万米以上的轨道中,国际空间站目前还安然无恙。

  十二名宇航员并不清楚地面的一些勾心斗角,但他们知道空间站和他们自己,即将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马卡洛夫,指挥台怎么说。”

  来自美国的女性宇航员苏妮紧张的询问着,她的表情严峻,甚至有些憔悴。

  壮硕的马卡洛夫沉吟片刻,看向所有人,说道:“地面指令,要我们启动气体排出的紧急方案,向上方轨道紧急规避,预计轨道上升800米,加上减速,气体排出总时长在1800秒左右,分六段执行。”

  虽然是俄国人,但他是目前空间站的站长,也是所有人中最资深的宇航员,他已经在这呆了半年之久,承担着团队指挥工作。

  “1800秒?开什么玩笑!我们会损失绝大部分气体!”

  苏妮情绪激动,感觉不可置信。

  这种紧急方案在空间站设计之初就有,但从没有启动过,宇宙中不光是氧气,任何气体都是极其宝贵的,这个排出量吓到她了。

  其他各国航天员也格外震惊。

  他们分别来自日本、巴西、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瑞典和德国。

  另外俄罗斯航天员两名,美国宇航员三名。

  马卡洛夫摇头道:“我们会关闭部分舱室,然后严格控制排出速率,所以时间才会这么长,另外不用担心,地面会在一周内发射火箭,为我们运送补给,包括制造气体的原料。”

  “而我们的剩余的气体至少能支持12天,如果减少活动量,可能可以达到14天。”

  苏妮冷笑道:“一周内发射火箭?你知道送我上来的火箭延后了多少次么?四次!我比计划晚了六个月才登上空间站!”

  马卡洛夫看出来苏妮已经失去了航天员应有的冷静,任由她发泄情绪,会严重影响到其他人,于是换上了一副严厉的口吻。

  “发射火箭的是俄罗斯,不要将其和你们的垃圾美国相提并论!我们拥有最好的火箭技术!”

  这时巴西的航天员出言道:“如果不规避,400枚碎片一定会破坏空间站么?毕竟对于尺寸我们还不知道,而且我们有最安全的飞船舱。”

  是的,国际空间站每次完成运载工作后,送货的“飞船”会保持连接状态,直到下次运载。

  但很可惜,那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自己移动的“船”,只是一个圆柱形的“舱”。

  但它作为可以直接穿越大气层的存在,要更硬更坚固,并且紧急情况会作为国际空间站的避险舱。

  马卡洛夫:“没人愿意赌这个概率,况且飞船舱无法容纳12个人。”

  还有半句没说,那就是比起十二个宇航员,地面可能更在乎国际空间站的损失,不可能让他们当缩头乌龟,任由1500亿美元的空间站就这么被撞成筛子。

  这还是二十年前的造价,放在现在数千亿至少的,而且背后代表的东西更多。

  类比一下,气体排出最大的风险在于宇航员的生命,但当缩头乌龟保守防御.以后可能就没有国际空间站了。

  马卡洛夫环视众人,沉声道:“立刻检查所有设施,确保牢固性,这里太乱了.太空垃圾预计碰撞时间是8-24小时,这里面的跨度很大,不能过分相信监测数据。”